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颌窦粘液囊肿7例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上颌窦粘液囊肿X线表现的认识及其X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 1996 - 1999年间 ,本院X线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上颌窦粘液囊肿 7例。结果  7例共 8个窦腔含有 8个囊肿 ,双侧同时发生重例。所有囊肿均显示为向腔内突出的半圆形软组织阴影 ,其边缘光滑锐利 ,并上颌窦腔透光度降低 ;4例囊肿伴有窦腔扩大 ,局部窦壁骨质吸收变薄 ;3例 4个窦腔窦壁骨质及粘膜有增生 ;1例上颌窦息肉在术前误诊为上颌窦囊肿。结论X线检查为诊断上颌窦粘液囊肿的基本检查方法 ,且能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洪春华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1):684-685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 ,最大年龄 5 3岁 ,最小 15岁。筛窦粘液囊肿 2例 ,额窦粘液囊肿 1例 ,额筛窦粘液囊肿 2例 ,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2 临床及 CT表现2 .1 上颌窦粘液囊肿表现为同侧鼻腔流蛋黄样鼻涕 ,面部肿胀、压痛 ,有压乒乓球样感觉。上颌窦穿刺时 ,内侧壁骨质缺损 ,抽出黄色粘稠分泌物。 CT扫描 :左上颌窦腔膨胀性改变 ,有密度不均阴影。2 .2 其他 5例均有眼球外突或移位改变 ,但视力不受影响 ,且伴有头痛及相应鼻窦胀痛或触压痛。 CT检查可见额、筛窦占位性改变或囊性阴影。手术方法除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按上颌窦根治术进行外 ,其他 5例均按鼻外额、筛窦手术常规术式进行 ,充分暴露窦腔 ,咬除鼻骨、上颌窦额突、额骨鼻突 ,开放筛房 ,使成宽畅之鼻筛额通道。再切开鼻丘部粘骨膜 ,呈“U”形。将粘骨膜瓣反转覆盖于额(筛 )窦底壁 ,使新建通道与鼻腔相通 ,用碘仿纱条压迫固定粘骨膜瓣 ,并置橡皮引流管于窦腔内 ,下端由前鼻孔引出。 2周后抽出窦内纱条及引流管。讨 论鼻窦粘液囊中多见于额窦及筛窦 ,而蝶窦较少 ,上颌窦则很少见。囊肿甚大时 ,可数窦同受侵...  相似文献   

3.
粘液腺囊肿是由于导管破裂、粘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或者粘液腺导管系统部分阻塞,腺体内的分泌物潴留于腺内使导管扩张形成囊性病损.  相似文献   

4.
口腔粘液囊肿是因口腔粘液腺外伤致导管破裂,涎液蛋白外溢,或导管阻塞而致粘液潴留于腺管而形成的囊肿,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摘除,但由于囊壁极薄,术中易致囊肿破裂,囊壁残留而引起复发.我院近年来尝试用非那根囊内注射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CO_2激光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25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粘液囊肿是由于口腔粘膜下小粘液腺导管损伤致涎液外漏组织间隙 ,或损伤、炎症等引起粘液腺导管阻塞 ,分泌物潴留 ,腺管逐渐增大而形成的半透明囊性隆起( 1) 。因此部位血运丰富 ,施以普通手术容易出血 ,术野不易暴露 ,复发率较高。 1994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们用CO2 激光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 2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 5 0例中 ,男 170例 ,女 80例 ;年龄最大45岁 ,最小 3岁 ,平均 2 4岁。病变部位 :下唇 2 15例 ,舌尖部35例 (腹侧 2 0例 ,背侧 15例 )。2 .治疗方法 局麻后 ,左手拇指和…  相似文献   

6.
冷冻治疗口腔粘液囊肿7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粘液囊肿 (mucocels)是口腔粘膜的类肿瘤 ,由于咬舌、咬唇等不良习惯造成粘液腺体损伤 ,腺体的排泄管受阻 ,腺体内的分泌物潴留于腺内 ,使腺泡逐渐膨胀而形成囊肿 [1 ] 。其治疗方法很多 ,常采用硬化剂囊腔内注射或手术切除。有些囊肿不规则 ,手术易残留囊皮而致临床复发 ,术中有出血 ,术后需拆线等麻烦 ,对惧怕手术患者及小儿难以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粘液囊肿。并与囊内药物注射治疗及手术切除方法加以疗效对比分析 ,取得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9例中 ,男 10 1例 ,女 10 8例 ,年龄 6~ 6 6岁 ,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病变与囊性增生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近3年来诊治的乳腺囊性病变3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并另选10例乳腺癌旁2cm内的病变做对照分析。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检测Calponin、P63、actin、34βE12、S-100了解肌上皮表达情况。结果32例中乳腺囊性增生症16例、导管扩张症5例、乳汁潴留囊肿4例、粘液囊肿样病变1例、单纯囊肿6例。16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为良性上皮增生,包括硬化性腺病2例、盲管性腺病1例、腺肌上皮腺病3例、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0例(中央型6例,外周型乳头状瘤4例);其中非典型乳头状瘤3例,其肌上皮标记相对减弱或消失。癌旁组织见囊性增生症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结论囊性病变是增生症的继发改变,囊性增生症的癌变风险在于部分病例的不典型性增生,尤其是非典型性乳头状增生。故临床病理宜区分非典型性与普通型增生,不宜用囊性增生症术语并视之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继发腹膜假粘液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71岁 ,腹胀、腹部增大 1个月。于2 0 0 1年 1 0月 1 0日入院。体查 :腹部膨隆 ,可触及一如妊娠 8月大小包块 ,囊性 ,分叶状 ,较固定。叩诊实性 ,移动性浊音阳性。术中见腹膜增厚形成多个囊腔 ,腔内为大量胶冻状粘液 ,与腹膜粘连。1 病理检查送检阑尾组织 ,长 2cm ,直经 1cm ,腔内充满粘液。另送灰红色囊壁样组织 ,体积 8cm× 7cm× 2cm ,壁厚 0 .2~ 0 .3cm ,内面可见小乳头 ,囊内为胶冻样物。光镜观察 :阑尾腔内粘液潴留 ,腺上皮细胞增生 ,阑尾壁内有数个粘液囊肿 ,粘液池外有粘液上皮细胞。送检纤维性囊壁 ,囊内为粘…  相似文献   

9.
<正> 纳氏囊肿为慢性宫颈炎时,子宫颈腺体及周围组织增生,当腺管被周围组织所挤压,腺口堵塞,使腺体内的分泌物不能外流而潴留于内,使腺腔扩张所形成的囊性肿物,大小一般约0.6—2cm不等。其包含的粘液常清澈透明,也可能合并感染而呈混浊脓性。我们检出19例,报告如下。 本组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年龄21—49岁。30—40岁者居多。使用仪器为SIUI CTS—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58~1986年底共收治的鼻及鼻窦囊肿104例分类为1、鼻窦囊肿68例。含上颌窦粘膜囊肿、额筛窦粘液囊肿、筛窦粘液囊肿,上颌窦粘液囊肿、额窦粘液囊肿及上颌窦筛窦粘液囊肿。2、  相似文献   

11.
口腔粘膜下的小粘液腺因外伤或炎症等原因使腺管阻塞,粘液排出障碍,腺管扩张或粘液经破裂的导管排出于组织间潴留成囊肿.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切除.但病人往往惧怕手术,不愿接受.近年来,我科采用2.5%碘酊治疗粘液囊肿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额筛窦粘液囊肿传统与鼻内窥镜手术比较3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仲明  李德炳 《四川医学》2003,24(11):1181-1181
鼻窦粘液囊肿多发生于筛窦 ,其次额窦 ,上颌窦较少 ,蝶窦极少见。主要因各种原因造成鼻窦自然口堵塞窦内分泌物潴留所致 ,故又称潴留囊肿。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现将我院 30例额筛窦粘液囊肿 (下面简称囊肿 )传统与内窥镜下囊肿开放引流术疗效做一比较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住院治疗额筛囊肿 30例。男 12例 ,女 18例。年龄 19~ 74岁 ,平均 4 6 7岁。主要症状 :眼球突出 16例 ,内眦或额部肿块 16例 ,额窦区瘘管 2例。其他个别症状有视力下降 ,复视 ,头痛 ,流浓涕。鼻窦CT检查 2 6例 ,X线…  相似文献   

13.
郑岩  康守会 《安徽医学》1998,19(6):72-73
<正>近一年来,我们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75例,用于治疗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上颌窦囊肿、筛及上颌窦血管瘤、鼻腔腺癌等,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11~68岁;病程长者15年,短者1年。全部病例CT扫描,筛窦、上颌窦炎61例,其中伴额窦炎9例,伴鼻息肉26例,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息肉,伴鼻中隔偏曲2例,伴中隔结节2例;全组鼻窦炎8例;单纯筛窦炎2例;上颌窦囊肿2例;单侧筛窦上颌窦血管瘤1例;单侧鼻腔腺  相似文献   

14.
囊腔内注射纤维硬化药物治疗粘液腺囊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囊腔内注射纤维硬化药物与手术切除治疗粘液腺囊肿的治疗效果 ,以便选择治疗粘液腺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 3 2例粘液腺囊肿患者囊腔内注射 2 %~ 4%碘酊与对照组 2 5例手术切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结果 :囊腔内注射纤维硬化药物能治愈粘液腺囊肿 ,复发率明显低于手术组。结论 :囊腔内注射纤维硬化药物治疗粘液腺囊肿创伤小 ,费用低 ,取材方便 ,复发率低 ,无任何毒副作用 ,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鼻窦粘液囊肿临床少见,我科于1987年~1997年收治鼻窦囊肿41例,经病理证实为粘液囊肿8例,其中发生于筛窦2例,上颌窦6例,均经手术治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32岁,35岁以下6例,筛窦2例均发生于左侧,上颌窦左侧4例,右侧2例。病程1月...  相似文献   

16.
粘液囊肿系由于粘液腺排泄管受阻,腺体内的分泌物潴留于腺内,使腺泡逐渐膨胀而形成囊肿.它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其特点是位于粘膜下、半透明或浅兰色的突出粘膜表面的小泡,易被咬破,但很快再发,不能自愈.虽然治疗方法有多种,但临床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1989年我们发现用氯丙嗪注射液腔内注入法治疗粘液囊肿,舌下腺囊肿、血管瘤共收集100例患者临床追踪、观察疗效,无一例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7.
暴露囊腔用2%碘酊烧灼治疗粘液腺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粘液腺囊肿是口腔外科常见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采用抽尽囊液,用2%碘酊囊腔内注射或手术切除。笔者采用暴露囊腔,用2%碘酊烧灼创面残留囊壁的方法,治疗粘液腺囊肿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我科于 1 997年~2 0 0 1年共收治鼻息肉 88例 ,其中伴有上颌窦粘液囊肿 1 0例 ,临床尚属少见 ,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0例中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0岁~ 48岁。右侧鼻息内伴右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3例 ,左侧鼻息肉伴左侧上颌窦粘液囊肿瘤 1例 ,左侧鼻息肉伴右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2例 ,右侧鼻息肉伴左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 ,双侧鼻息肉伴右侧上颌窦粘液囊肿2例。双侧鼻息肉伴左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 ,病史 3月~ 1 0年。鼻塞 ,下鼻甲肥大 ,流脓涕 5例 ;颊部麻木伴头痛 4例 ;颊部肿胀 ,局部隆起 ,触之…  相似文献   

19.
黏液腺囊肿、浆液囊肿是常见上颌窦黏膜下囊肿,为鼻科常见疾病.前者因低度炎症或变态反应引起而导致腺管口堵塞、黏液积存,腺腔扩大而成;后者因浆液潴留于黏膜下层结缔组织逐渐膨大形成囊肿.早期因无症状而不需治疗,常因头痛、头晕、面颊部胀满感、牙痛等症状行手术治疗[1].鼻内镜下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切除术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2].由于此术式有切除不便的缺点,联合纤维喉镜可避免此缺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纤维喉镜联合鼻内镜切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翟晓东  李淑颖 《中外医疗》2010,29(36):177-177
目的分析窦腔扩大的上颌窦粘液囊肿的CT影像特征,以做出正确影像诊断。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上颌窦粘液囊肿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术前行CT平扫、增强检查。结果全部病例窦腔膨胀扩大,窦壁受压变薄,4例有不同程度骨壁吸收性破坏缺损,4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均显示囊壁轻度强化,内容物不强化。结论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上颌窦囊肿的CT影像特征,可以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