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唐珍珠 《中国校医》2018,32(5):384-385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定。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和SCL-9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4.604、3.822、41.392,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焦点解决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训练对独生子女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将武警某支队84名独生子女新兵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均参加3个月常规军事训练、政治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文娱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训练.2组新兵训练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结果 训练前,2组SCL-90 SDS、SA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训练后,干预组SCL-90总分、阳性均分、各因子均分及SDS、SAS得分明显低于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P<0.05,P<0.01);对照组较训练前无明显改善.结论 独生子女新兵入伍后会表现出一定的心身症状,开展认知行为团体训练等心理干预,能在集体互动中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焦点解决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2018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干预3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情感、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等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点解决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某院31名手术室工作人员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请两组人员在专业人员统一指导下不记名方式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进行适当干预,对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室工作人员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工作人员经过心理干预SCL-90以及SDS、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身心健康问题,对其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健康和工作。  相似文献   

5.
住院网络成瘾患者心理干预的康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改善住院网络成瘾患者负性情绪和社交障碍的措施,为开展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住院网络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为期8周的以人际心理治疗为主要方式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实施系统的心理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SDS,SAD及SCL-90等各量表分值的改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以人际心理治疗为主要方式的心理干预技术能够改善住院网瘾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社交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振宏  王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20-3021,302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请两组人员参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调查(TAI)。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于治疗结束时再次进行SCL-90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除敌对以及精神性两项因子外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DS、SAS、SAI、TAI4个量表观察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DS、SAS、SAI以及TAI评分明显高于中度、轻度患者(P﹤0.05);中度与轻度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过心理干预SCL-90量表评分及SDS、SAS、SAI、TA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节育器取出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华美  杨光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32-193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节育器取出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让患者在术前半小时自评,根据指导语无记名独立完成评定。结果:该组87例围绝经期节育器取出术患者术前的SAS、SDS总分均值分别与常模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围绝经期节育器取出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医护人员应予重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使患者顺利度过应激期,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伴式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自护能力及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宣教,观察组开展同伴式健康教育宣教,共6个月,评价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ESCA量表中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概念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疾病知识、透析治疗知识、遵医用药、血管通路、水钠控制、营养饮食知识及运动锻炼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女性围绝经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提高更年期妇女幸福指数及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探索更年期妇女心理保健新方法。方法将160例因更年期综合征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正念训练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治疗8周后,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幸福感、抑郁和焦虑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WB、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的GWB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训练可提高更年期妇女的总体幸福感,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团队管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的3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团体心理干预前后分别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护士的心理状况。结果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护士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惧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总分干预后(132.94±18.45)分显著低于干预前(163.43±24.38)分,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建立减压活动室对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65名护士参加减压活动室活动前后心理健康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利用问卷法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干预前缓解,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SDS评分均P<0.05,SAS评分均P<0.05。结论:建立减压活动室能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量化评估炮兵某部官兵系统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有效提高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系统干预前后炮兵某部官兵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试验组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地方常模,而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分低于地方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AS和SDS评分在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结论系统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该部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应继续重视并加强对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理疗方法对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住院前后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因痛性结节住院治疗患者,在入院日和出院日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住院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SCL-90各因子、SAS总分和SDS总分均高于常模;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阅读治疗对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50名在校医学大学生随机分为阅读治疗组和非阅读治疗组各75名,对阅读治疗组的学生进行6个月选择性阅读治疗干预,干预前后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阅读治疗组和非阅读治疗组组的学生进行测验。[结果]与非阅读治疗组及阅读干预前比较,阅读治疗组在阅读干预后SCL-90总分、抑郁、焦虑、强迫等因子分及SDS、SAS标准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阅读疗法对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霞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163-416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心理干预结合一般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一般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观察,对患者的症状变化采用自评量表(SCL-90)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SCL-90测定结果显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疗效确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身心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将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研究组)与10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自制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的SCL-90总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21.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SAS、SDS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抑郁、焦虑、负性生活事件、性生活受到影响是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明显好于传统护理组(P0.05),SCL-90、SAS、SDS得分显著少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ES、SDS以及SA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沈阳市某医院就诊的2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及睾酮(T)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LH,FSH及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H及FSH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CL-90中9个症状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CL-90中9个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F-36中8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中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影响,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直肠癌Miles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分为3组进行不同级别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希望量表(HHI);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SCL-90、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干预组HH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QLQ-C3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疲倦和恶心呕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级心理护理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护理效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