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明确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关节功能良好;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2.4)分,术后1 a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5.1±2.7)分;钢丝组、丝线组、螺钉组等内固定之间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复位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5例。先于关节镜下辅助撬拨复位,然后根据骨折片的大小选择1或2枚AO3.0 mm钛合金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术后15例均获平均13(3~38)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复位良好、固定牢靠,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8±2.2)分。结论关节镜下辅助复位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有效,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错位在关节镜下复位及钢丝内固定的新途径。方法: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及钢丝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4例。结果:术后14例骨折块位置满意。所有病例均获正常活动范围。结论:本术式为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错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简便易行和便于推广应用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髁间棘是胫骨平台中间的一条不规则的隆起,是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的附着部.髁间棘撕脱骨折上移明显时,顶挤髁间出现顶部撞击,除影响膝关节伸直外,由于前交叉韧带松驰,会出现前交叉韧带缺失的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前向不稳[1].因此,对有移位的髁间棘撕脱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复位骨折并要进行很好的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6例,13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2例患儿采用丝线固定,11例采用钢丝固定。结果 26例获平均19.8(6~3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平均(93.52±2.27)分,术后1年平均(96.20±1.58)分。结论关节镜下分型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采用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单或双枚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17例均获随访5~24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92~100分,平均96.7分。结论膝关节镜下单或双枚空心钉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技术具有微创、便捷、固定可靠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062-206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关节镜监视下,使用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0例。[结果]本组获得随访13~36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X线片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位置满意,术后功能满意,查体膝关节稳定性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锚钉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可靠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新的固定方法,而双排锚钉提供了拉、压双重力量,固定更可靠、牢固,更简单、快速,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使用带线锚钉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7月,对15例Meyers Mc 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下使用带线锚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复位愈合情况,检查膝关节松弛度、活动度。结果随访12~22个月,平均17个月。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满意复位愈合,无移位,术后Lachman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功能正常。术前Lysholm评分(54.2±4.2)分,术后12个月提高至(91.8±2.2)分(配对t检验,t=2.242,P=0.000)。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满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缩短术后康复周期,避免膝关节僵硬,对于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13例移位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可调式支具保护,积极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X线片.结果 13例获6~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外排锚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22-10采用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外排锚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及复位骨折端,通过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固定前交叉韧带撕脱骨块,在胫骨上段前内侧高强度缝线打结后用外排锚钉加强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及CT检查,末次随访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7.3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显示骨折端位置及骨折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83.12~91.25分,平均88.66分;IKDC评分86.56~93.22分,平均90.21分。结论 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外排锚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不用二次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Arthrex锚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1—2018-01诊治的26例Meyers-Mckeever-ZaricznyjⅡ~Ⅳ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并采用Arthrex锚钉内固定,术后规范康复治疗。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1(6~12)个月。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无骨质劈裂;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排异反应及内固定失效。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5.8±2.0)分,较术前(47.4±7.2)分明显增加;术后6个月膝关节Tegner评分为(7.7±1.7)分,较术前(3.2±1.9)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无骨骺损伤表现。结论关节镜下Arthrex锚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与内固定可靠,而且不损伤骨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襻钢板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科对2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固定术:经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定位撕脱骨块,建立胫骨隧道,通过引线把带襻钢板拉入关节腔,固定线拉出胫骨隧道外口,镜下调整钢板位置,覆盖骨块,随后拉紧固定线,在胫骨隧道外穿入另一块带襻钢板,在其表面打结,形成悬吊固定。术后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并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61.4 min。20例随访6~21个月,平均16.5月。术后5个月复查X线片,均骨折复位满意,愈合良好;末次随访Lachman和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5~98分,平均95.5分。结论关节镜下带襻钢板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方法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9-01—2015-05诊治39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分为3组,A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B组采用切开复位钢丝或缝线固定,C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钢丝或缝线固定。结果术后1年A、B、C 3组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屈曲功能无明显差异,膝关节伸直受限A、B、C 3组分别为:4、2、2例,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A、B、C 3组分别为:1、4、2例。在膝关节伸直方面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螺钉固定影响膝关节伸直。在膝关节稳定性方面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切开复位钢丝或缝线固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复位、钢丝或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患者采取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随访12~18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折移位、屈伸受限等并发症病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8"字缝线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愈合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5.
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比例很小,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报道[1,2]不常见,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骨折临床罕见。2018年Samuelsson等[3]报道1例11岁滑雪少年外伤后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撕脱骨折,胫骨经过保守治疗后1年功能完全恢复。成人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骨折国内罕见报道,2021年6月我们关节镜下治疗1例成人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撕脱骨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ACL胫骨止点骨折8例。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3-12个月,骨折均原位愈合,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屈伸受限,恢复良好。患者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结论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是治疗Meyers-MckeeverⅡ、Ⅲ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笔者自2010-01—2014-05对9例成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于关节镜下应用不可吸收缝线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并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骨折解剖复位,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9个月疗效按Rasmussen评分评定:优8例,良1例。结论关节镜下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缝线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可同时处理关节内的其他损伤、损伤小、康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6例关节镜下复位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观察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膝关节的活动度及稳定性及Lysholm评分等.结果 本组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及近解剖复位,且均为骨性愈合.关节活动度用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7±1.5)分,术后平均(95.6±5.3)分.关节稳定性用KT2000检查结果均正常,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阴性.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缝合锚钉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恢复前交叉韧带长度及强度,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且不需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传统手术均采用膝关节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存在着手术创伤大、对关节内的合并伤难以有效诊治、术后常发生关节粘连等并发症。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提高,目前多主张关节镜下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可靠、一期发现与处理关节内合并伤以及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等优点。2005年5月~2008年6月,我院对13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PCL胫骨止点缝合及空心钉固定术.术中使用2根5号Ethi-bond聚乙烯缝线,在韧带下方骨块上方从前往后拢住韧带,经韧带两侧胫骨骨隧道拉到胫骨内下方.在骨隧道下方2 cm处打入带垫圈的直径4.5mm空心钉.[结果]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5 min.10例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周,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无胭窝部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3~95分(89.6±4.03)分.[结论]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术中关节镜监控可靠,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