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随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关系及其随龄改变 ,抽取 1995年 2月至 2 0 0 2年 7月间门诊高血压患者 4 81例为高血压组 ,以同期体检健康者 2 54 3例为对照组 ,年龄 10~ 80岁 ,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 3级 ,每级中按性别分 2组。采用惠普 2 5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 2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A等指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相比E/A显著下降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显著增厚 (P <0 .0 1)。 2个组的E/A均随年龄下降 ,而室间隔厚度随年龄增厚 ,且室间隔厚度和E/A呈显著负偏相关 (P <0 .0 1)。在高血压分级组中 ,Ⅰ~Ⅲ级高血压组中男性的室间隔厚度均厚于女性 (均P <0 .0 1) ,Ⅰ、Ⅱ级高血压组中男性的左室后壁厚度厚于女性 (P <0 .0 5,P <0 .0 1) ,Ⅰ级高血压组中女性的E/A低于男性 (P <0 .0 5)。提示 :左室舒张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而且和高血压左室肥厚呈负偏相关关系 ,性别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60例及高血压组10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分别测定左室内径(LAD)、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壁厚度(PWT),计算左室肌重、左室肌重指数(LVMl)。分别测定LVH组、NLVH组二尖瓣下血流E峰及A峰,并计算A/E比值,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00例高血压组病人中有51例LVH,占49.9%,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占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占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增大与左室结构改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日本SSD 63 0超声心动图仪对 60例高血压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定左房内径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室后壁厚度和室间隔厚度及左室重量。结果 :左房内径≥ 40mm组 ,左室扩大或肥厚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40mm组 (P <0 .0 5 ) ;左房内径变化与左室内径及左室重量的变化呈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左房内径增大常伴有左室结构改变的趋势 ,可能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6例及高血压组9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分别测定左室内径(LAD)、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壁厚度(PWT),计算左室肌重、左室肌重指数(LVMI)。分别测定LVH组、NLVH组二尖瓣下血流E峰及A峰,并计算A/E比值,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98例高血压组病人中有48例LVH,占49.0%,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占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占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狭窄行换瓣术后左室流出道流速增加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 :5 0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5 8岁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1周内复查超声心动图 ,以左室流出道流速是否显著增加 (大于 2 .5m·s-1)将术后患者分成 2组 ,并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左室流出道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 0例无手术死亡 ,9例左室流出道流速显著增加 ,其中 6例出现了二尖瓣瓣叶的前向运动现象。 2组除左室后壁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外 ,其余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结论 :主动脉瓣狭窄部分患者术后存在左室流出道流速增加 ,它与小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流出道内径及增厚的室间隔有着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右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及与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41例(59.6±11.4岁)和单纯性高血压患者45例(57.1±9.2岁)。经胸心脏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收缩期左房前后径(Lad)和右房上下径(Rad)、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和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有无明显的二尖瓣返流(MR),所有房颤患者在窦性心律下做超声测量。结果 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Lad和IVSd显著增大(Lad: 36.1±5.8 vs 31.0±3.9mm, P<0.001; IVSd: 10.7±1.3 vs 9.9±1.5 mm, P=0.001=,MR发生率显著增高(52.5% vs 11.1%, P<0.001=。两组Rad、LVIDd和LVEF均无显著差异,其中两组Rad分别为46.4±7.1 vs 44.0±4.0mm(P=0.0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IVSd和有无MR均与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有显著性关联(OR(95%CI): Lad, 1.375(1.135-1.665); IVSd, 1.98(1.183-3.313); MR, 4.708(1.126-19.68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较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显著扩大、室间隔显著增厚和二尖瓣返流发生率显著增高,这三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30例高血压合并LVH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后的血压、心率、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重量指数、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12周及24周后,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明显下降,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而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拜新同可明显逆转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肥厚,改善其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右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及与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41例和单纯性高血压患者45例.经胸心脏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收缩期左房前后径(Lad)和右房上下径(Rad)、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和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有无明显的二尖瓣返流(MR),所有房颤患者在窭性心律下做超声测量.结果 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Lad(mm)和IVSd(mm)显著增大(Lad:36.1±5.8 vs 31.0±3.9,P<0.00l;IVSd:10.7±1.3 vs 9.9±1.5,P=0.001),MR发生率显著增高(52.5% vs 11.1%,P<0.001).两组Rad、LVIDd和LVEF差异均无显著性,其中两组Rad(mm)为46.4±7.1 vs 44.0±4.0(P=0.0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IVSd和MR发生率均与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有显著性关联[OR(95% CI):Lad,1.375(1.135~1.665);IVSd,1.98(1.183~3.313);MR,4.708(1.126~19.68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较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显著扩大、室间隔显著增厚和二尖瓣返流发生率显著增高,这三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来评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 ,探讨DT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 2 0例年龄相似的健康者 ,应用DTI技术对二尖瓣环室间隔侧的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二尖瓣血流脉冲多普勒 (PW)检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PW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 ,峰值速度E、A及E/A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 ;DTI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 ,峰值速度Ea、Aa及Ea/Aa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PW、DTI两组相同部位间比较 ,高血压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比常规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参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运用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MFV)、肺静脉血流频谱 (PFV)和组织多普勒 (DTI) 3种不同方法 ,对检测高血压病 (EH)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验证DTI的优越性。方法 分别对 15例正常人与15例EH患者的MFV、PFV及室间隔、左室后壁心肌和二尖瓣瓣环DTI进行测量 ,并进行比较。结果 EH组MFV示E峰下降、A峰升高、E/A <1、EDT延长 ;PFV示S波、Ar波升高 ,D波下降 ,S/D >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DTI测量室间隔、左室后壁E′波下降 ,E′/A′ <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同时二尖瓣前、后叶瓣环E′波亦下降 ,E′/A′<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3种方法相结合 ,可提高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诊断的可靠性。而且DTI可帮助判断因图像质量不好及由于左心功能不全而导致的假性正常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定和区分病理性和生理性左室肥大.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训练组,8只SD大鼠完成8周大强度游泳训练;2K1C组,6只SD大鼠建立"两肾一夹"高血压动物模型;对照组,6只SD大鼠做假手术组.8周后,应用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大鼠.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2K1C组和训练组心脏重量左室室间隔以及左室后壁厚度均增加,左室质量分别增加36%和41%.二尖瓣瓣口血流速度显示训练组舒张晚期血流速度降低,从而导致舒张早期血流速度/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A)比值增加.但是2K1C组二尖瓣瓣口血流速度显示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增加,从而导致E/A比值降低.训练组显著增加二尖瓣瓣环基底部和侧壁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a/Aa)比值增加,但2K1C组二尖瓣瓣环基底部和测壁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a/Aa)比值降低.结论:左室舒张功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对于区分病理性和生理性左室肥大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磋共振扫描黑白血技术评价左心室形态及功能。方法 应用1.5TCV/i(GE milvaukee)磁共振仪及工作站对4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扫描及后处理分析。利用黑血技术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三-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分别行左心室短轴位、长轴位、四腔位扫描并测量左心室室壁和室问隔的厚度、心腔大小。白血技术应用Fast Cine扫描短轴位并测量左心室功能,得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的形态和功能的正常值。结果 磁共振短轴位黑血技术中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提供左心室从心尖至心底等不同部位的室间隔、心室游离壁(包括前壁、侧壁、后壁)及前、后组乳头肌的厚度、心腔形态、大小等信息,长轴位黑血技术主要提供左心室心尖的厚度、心腔大小等信息,四腔位黑血技术提供心尖和室间隔的厚度、心腔大小等信息。三-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提供脂肪抑制后左心室壁信号的变化。白血技术能反映心肌的运动,计算射血分数、心肌重量、心肌收缩增厚率以及瓣膜的功能。结论 黑白血技术磁共振检查能提供心脏各平面优良的图像并能准确测量左心室的室壁厚度、心腔的大小,且能计算心室功能。短轴位观察除心尖外的室间隔.心室游离壁及乳头肌的厚度最佳。长轴位观察左心室心尖最好。四腔位观察左心室心尖最好,亦能观察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测量左心室心腔大小接近解剖正常值。因此新型磁共振成像多平面成像互补,更全面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测量心功能指标,是一种临床实用价值很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评价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变化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方法 利用超声多普勒组织显像法测量了 2 0例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与正常人对比分析 ;结果 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存在异常 ,心房内传导间期与左房内径大小无相关 (r =0 1,P >0 2 5 ) ,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 A比值中度相关 (r=0 5 7,0 0 1

0 2 5 ) ;结论 高血压病房性心律失常与心房内传导异常及左室舒张功能有关 ,多普勒组织显像法是一种较好的测量高血压病心房内传导间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改变与不同左室构型及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正常健康查体者1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构型、向心型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4组。测定各组左室内径及容积、射血分数(EF),二尖瓣环舒张期峰值速度Ve’、Va’等超声指标。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ESA)法测量血清MMP-1、MMP-9、TIMP-1含量。结果MMP-1在向心性重构组的含量明显增高。离心性肥厚患者MMP-9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组。TIMP—1含量在离心性肥厚组明显增高。TIMP-1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左室射血分数(EF)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左室舒张期、收缩期容积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的MMP及TIMP水平的高低可能影响高血压不同构型的形成;TIMP-1的升高和左室扩大以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相关,是高血压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于海迪  陈勇  马勇  袁静  杨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2961-2963,297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室间隔增厚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老年男性良性BPH患者237例,其中室间隔厚度正常组198例,室间隔增厚组39例,详细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进行空腹血糖(FBG )、血脂、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分别通过心脏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腹部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首先对其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最后建立ROC曲线评估高血压及甘油三酯预测室间隔增厚的价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增厚组高血压(H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HBP及TG对前列腺患者的室间隔增厚有影响(ORHBP=3.762,PHBP=0.044;ORTG =2.682,PTG =0.008);HBP联合TG预测室间隔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87,其中95%CI为0.6352~0.8422。结论:TG和 HBP是影响老年前列腺患者室间隔异常的因素,且是预测室间隔异常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量和构型的影响。方法:9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加同步胰岛素释放试验(InRT),利用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c)以定量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并对受试者的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血压等因素固定后,ISIc与心脏重量指数(LVMI)无关,而与相对室壁厚度(RWT)负相关,负荷后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与RWT正相关。糖耐量正常(NGT)组与糖耐量异常(IGT)组年龄,性别、BMI均匹配,血压水平控制相当,而IGT组心室壁厚度显著大于NGT组,左心室内径无明显差别。结论: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无关,但与左心室向心性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9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组2组:即A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B组(34例,常规治疗加缬沙坦80mg/qd)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病人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各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组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LVEF增加(P<0.05),E/A比值增加(P<0.05),临床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比常规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超声应变率对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英  伍长学  高玉丽 《西部医学》2009,21(8):1379-1381
目的应用应变-应变率探讨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应变-应变率在舒张期的变化。方法采用M型、二维超声测量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分为正常左室构型(B);向心性重构(C),向心性肥厚(D)和离心性肥厚(E)四组,每组均取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A),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E、A及左室平均应变率e、a。结果舒张期高血压各组应变率6减低、a增高,e/a比值减小,在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O.05);且E/A与e/a结论一致。结论应变一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可靠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形态与左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但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尚未建立。应用二维切面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左定形态与充盈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左室偏心指数与左室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血流速度时间积分比值及心房充盈分数呈强相关。提示AMI后左室重构形态与舒张充盈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牟芸  胡瑛  姚磊  郑哲岚  徐启彬 《浙江医学》2003,25(11):654-655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时相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名正常人,20例高血压病人,20例冠心病病人,以组织多普勒的脉冲多普勒模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比较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波(Ea)起始与血流E起始、Ea峰值与E峰值的早晚。结果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和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均显示高血压病人与冠心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下降。高血压病人Ea起始、Ea峰值分别早于E起始、F峰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冠心病患者Ea起始、Ea峰值分别晚于E起始、E峰值,与正常人差异显著。结论单纯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早期或正常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早于血流运动,若迟于血流运动时表明舒张功能受损更严重,且往往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