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拟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手功能障碍的影响,为其提供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手段。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辅以任务导向性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时,通过手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手功能,通过肌电图(EMG)检测周围神经的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手功能实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高于治疗前,且桡神经MC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MCV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EMG潜伏期(LAT)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正中神经、桡神经LA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EMG波幅(AMP)均高于治疗前,且正中神经、尺神经AM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正中神经、桡神经AMP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明显提高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肌肉兴奋度,改善手功能,为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术中神经监测(IONM)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术中神经定位和保护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15例行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其中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CEA术中应用IONM,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行CEA治疗,比较传统手术方式和术中神经监测辅助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颅神经损伤等的差异。结果应用IONM的观察组的颈动脉暴露时间与总体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5±2.0)min vs (9.7±3.5)min,P0.001;(67.8±15.5)min vs (80.1±17.6)min,P0.001)];观察组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42.4±10.5)ml vs (53.0±12.1)ml,P0.001)];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周围颅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1.4%vs 13.3%,P=0.027)。结论 IONM在CEA术中可降低周围颅神经损伤率,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在预防周围颅神经损伤具有不容忽视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在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比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同程度喉返神经损伤,观察组患者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6—2020-06间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四肢骨科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未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25例。记录1个月时患者术区及周围皮肤因神经损伤出现干燥/角化脱落、麻木、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和生存质量简表(SF-36)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术区及周围皮肤因神经损伤出现干燥/角化脱落、麻木、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的Neer评分优良率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可有效避免因锁骨上皮神经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的神经损伤相关症状,并有利于提高肩关节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在手术探查松解或神经吻合之后神经恢复的较长过程中,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而对因牵拉、嵌压造成的闭合性神经损伤,一般也需消极观察一段时间,看神经有无恢复,再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自1991年至今,我们尝试用脉冲电刺激的方法治疗周围...  相似文献   

6.
经皮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臂丛神经、桡神经损伤是否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择1993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76例、桡神经不完全损伤17例,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和对照组。电刺激组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6个月,对照组则不作经皮电刺激治疗。电刺激6个月后观察肌皮神经、肩胛上神经及桡神经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肘关节屈曲度数、伸腕肌力,电刺激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可应用于宜保守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及神经修复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所有动物离断左侧坐骨神经后予以神经外膜间断缝合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模型.给药组隔日术侧肌肉注射尼莫地平0.5ml,对照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定期行坐骨神经功能评估和神经生理指标测定,并于12周时取材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给药组在坐骨神经功能、神经电生理及形态学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注射液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尺神经保护垫避免平卧位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尺神经损伤,提高术后上肢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全身麻醉后行平卧位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尺神经保护垫托起患者双上肢,对照组采用布类敷料安置患者双上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尺神经损伤症状及上肢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未发生神经损伤,而对照组发生5例;患者上肢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尺神经保护垫可避免平卧位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尺神经损伤,提高患者上肢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76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降血压、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2组患者疼痛及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P0.05),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6-01间接受甲状腺手术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术中是否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显露,对照组术中不解剖显露喉返神经。随访3~6个月,并复查纤维喉镜,观察比较2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24%),其中暂时性损伤4例(8.17%),永久性损伤2例(4.08%);观察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8%),均为暂时性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位置比邻和走行,术中规范操作,细心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尤其是预防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战地条件下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14例进行总结回顾,观察战地条件下通过及时诊断并采用神经吻合术、修复术以及保守治疗等治疗方法对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结果:14例患者全部获得4周随访,所有患者神经损伤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地震伤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较高,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战地条件下应因地制宜,结合患者伤情,早期给予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将4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GF组,25例)和对照组(维生素B_(12)组,23例),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麻木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显著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觉和运动电位的恢复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电位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波幅均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NGF早期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缺损神经移植修复对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D  Wang W  Kang K  Jing T  Wang T  Yu X  Yang L  Cui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62-864,W005
目的:应用移植神经的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观察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神经缺损组、神经损伤组、神经移植组,实验组每组9只大鼠,并按手术先后随机分成7、14、28d3个时间组。将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碾挫或切除0.5cm,分别制备神经损伤或缺损动物模型,并采用神经原位移植的方法修复神经缺损。按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于术后7、14、28d取L4-6脊髓作TUNEL标记检测,标记凋亡的运动神经元数目。切片作HE、甲苯胺兰染色后计算脊髓内运动神经元的数目。结果:在术后28d,神经移植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另2组(U1=2.10;U2=2.89 P<0.05)。各时间组的神经元数目,神经移植组明显多于另2组(t1=6.84;t2=6.95 P<0.05)。结论:移植神经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相应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电生理、超声下神经结构、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将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按照1︰1随机纳入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为(33.92±7.54)岁。对照组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3.08±11.31)岁。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神经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超声下神经直径及横截面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BMRC)感觉功能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神经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超声下神经直径及横截面积、神经BMRC感觉评定在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的超声下神经直径及横截面积、神经BMRC感觉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结合常规治疗对周围神经结构、感觉功能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损伤显微修复术后的早期康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早期康复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修复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非康复组,患者根据情况(有些患者无康复治疗条件,如时间、经济问题)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了显微修复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再加上早期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术后随访1年,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单根神经损伤评定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组优良率90.6%,对照组优良率63.3%(P〈0.05)。结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后,早期进行了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6.
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 4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于术后 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得宝松组在各时间点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潜伏期、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 ,有髓神经纤维数和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等的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胡永善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和支具。药物指一般神经营养药物、消除炎症的激素,促神经再生如神经节苷脂等的使用。手术是对各种神经损伤病例保守治疗无效时使用,常用的方法为神经松解减压术、神经缝接术、神经移植术、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加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髌股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治疗,治疗前、术后3个月及半年采用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及髌股关节功能评分(Kujala评分)评价,并记录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所有患者获半年随访,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结束3个月、半年后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ujal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结束3个月和半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关节清理加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可有效缓解髌股关节炎引起的膝前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指数曲线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求指数曲线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再生的方法,阐述该法的应用依据及应用优势。方法将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与B组(指数曲线电刺激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在不同时段观察其步态、毛发、展爪反射,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等指标,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指数曲线电刺激组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小腿三头肌失神经废用的减慢、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与神经远段变性的加速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应,最终加速了损伤神经的再生和功能的良好恢复。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指数曲线电刺激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  相似文献   

20.
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49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但其疗效仍不理想,尤其臂丛等高位神经损伤的诊治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当前,应强调动员多方面的力量,明确职责,协同攻关。首先,领导者的责任是不要急功近利,切实把握周围神经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的决策。第二,临床工作者的责任是要认认真真地做事,重点一是要明确周围神经神经的常见性,严防漏诊;二是要明确周围神经损伤手术指征,配合药物、康复等综合治疗方法。第三,手术者的责任是选择最终手术方法,酌情行神经松解、神经缝合、神经移植、神经移位术等。第四,研究者的责任是探索临床难题,主要包括神经再生缓慢问题、肌肉萎缩的变性与防治问题、灼性神经痛的治疗问题、手内部肌功能恢复问题等,应重视人类的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与修复的特殊性与规律性研究,提高周围神经损伤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