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4043例妊娠期葡萄糖筛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的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50 g GCT)对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孕妇年龄、体重及孕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该院门诊接受糖筛查的孕妇4 043例,按孕龄分为3组:孕<24周组(A组),孕24~28周组(B组),孕>28周组(C组),对GCT阳性的全部通过75 g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又分为3组:正常组,OGTT异常组:糖耐量受损组IGT,GDM组,就研究项目根据孕妇年龄和体重因素,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GCT与OGTT异常检出率不同的孕周B组与C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GCT和OGTT异常检出率不同年龄组,不同体重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5岁以下无GDM高危因素的孕妇GDM发生率显著低于年龄≥25岁的孕妇.孕妇的平均体重指数(BMI)≥25.1时GCT异常率和GD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MI<25.1者.结论对孕妇24周后行50g葡萄糖筛查均适宜而不仅限于24~28周;孕妇年龄和体重与GDM发生密切相关,是GDM发生的高危因素,对肥胖或高龄孕妇应尽早行GCT筛查;25岁以下无高危因素者可不必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对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糖筛的孕妇3220例,按孕龄分成:孕24-28W组(A组),孕周≥28W组(B组),孕周<24W组(C组).对GCT阳性的全部通过75g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又分成3组,正常组(OGTT组),糖耐量受伤组(IGT组),GDM组,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GCT与OGTT异常检出率,不同孕周A组与B组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GCT和OGTT异常查出率,不同年龄、不同体重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孕妇24W后进行50gGCT筛查有必要,孕妇年龄和体重与GDM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612例孕妇在早孕建册时(约12周左右)行空腹血糖检查,结果正常者妊娠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50g GCT结果≥7.8mmol/L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明确诊断,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妊娠期50g GCT阳性率20.81%,其中葡萄糖耐量异常(受损)发生率4.18%,妊娠期糖尿病(GDM)检出率3.68%.糖尿病家族史,年龄>30岁,肥胖:BMI≥24kg/m2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饮食不合理,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也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1].结论 GDM母儿并发症多,50g GCT对GDM的及时发现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按时对孕妇进行50gGCT筛查,特别是对GDM高危孕妇的筛查与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对早期妊娠糖尿病( G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孕24-28周孕妇行葡萄糖筛查试验(GCT),GCT异常孕妇行糖耐量(75g OGTT)筛查,用高敏感干化学微粒增强型免疫浊度法检测GCT正常孕妇组(100例)和GCT异常孕妇组(100例)的hs-CRP水平。结果:GCT正常孕妇hs-CRP阳性率为6.0%,GCT异常孕妇组hs-CRP阳性率为51.0%,GCT正常与异常两组hs-CRP水平经秩和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GCT异常孕妇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妊娠糖尿病(GDM)20例,葡萄糖代谢耐受不良(IGT)20例,其中GDM和IGT孕妇hs-CRP高水平浓度(>10mg/L)阳性率高于OGTT正常孕妇。 GDM、IGT组和OGTT正常组hs-CRP阳性率各为55.0%(11/20)、50.0%(10/20)和50%(30/60)。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参与了早期妊娠糖尿病(GDM)的发生发展,检测早期孕妇高敏CRP,对妊娠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晶  刘利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245-246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葡萄糖耐量筛查意义及影响其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400例孕妇进行GCT筛查,GCT阳性者再行OGTT试验.结果:妊娠期50 g葡萄糖耐量筛查阳性率为20.6%,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7.6%,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为3.6%,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减低发生率为4.0%;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与孕妇年龄成正相关;体重指数≥25.1的孕妇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概率要高于体重指数<25.1者(P<0.051.结论:对妊娠24周以后孕妇进行50 g葡萄糖耐量筛查是必要的,可引起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有高龄、肥胖等,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对糖耐量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率,探讨不同孕期妇女的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对筛查GDM的临床意义,以及GDM与孕妇伴随有高危因素和孕期的关系。方法 2010年1—12月,来我院行葡萄糖筛查孕妇2 870例,按不同孕期分为孕24~28周组、孕>28周组;按其是否伴有高危因素分为伴高危因素组、无高危因素组。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妊娠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GCT和75 g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妊娠无高危因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109.51,P<0.05);而不同孕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27,P>0.05)。结论本地区GDM有一定的患病率,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GDM发生率高。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尽早进行GCT筛查,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GDM、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孕妇的进一步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50g葡萄糖筛查试验(50g glucose challenge test,50g GCT)异常孕妇的进一步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2月行50g GCT1 055例孕妇的资料及50g GCT阳性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结果: 50g GCT的结果越高孕妇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或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的比例越高,当50g GCT≥10.6 mmol/L时,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P<0.005),且诊断为GDM的平均空腹血糖仅为5.2 mmol/L;50g GCT≥12.8 mmol/L时,诊为GDM的孕妇为100%。结论: 葡萄糖筛查试验对诊断GDM十分必要,但不能用于确诊;孕期空腹血糖敏感度低,不能使用国外的诊断标准;当50g GCT≥12.8 mmol/L时可不行OGTT试验,直接诊断为GD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阈值、孕妇年龄对GDM发生的影响以及广东地区GDM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全部孕妇实施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异常者再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GIT)实验,依据美国糖尿病资料小组(NDDG)的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IGT).结果 12 000例孕妇GCT 1 h平均血糖水平为(7.37±1.75)mmol/L;以7.80 mmol/L为切点,GCT血糖异常率为35.3%;IGT的检出率为6.9%,GDM的检出率为5.4%.GCT 1 h血糖≥11.1 mmol/L者中,GDM的发生率为74.7%(195/261),其中36.8%(96/261)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可以作出诊断.24岁以下孕妇GDM的发生率为0.83%.显著低于年龄≥24岁的孕妇.GCT的异常率和IGT及GDM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96例GCT 1 h血糖<7.8 mmol/L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复行GCT和OGTT后,诊断为IGT和GDM的患者分别为23、17例,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8%(23/824)和2.6%(17/648).结论 广东地区GCT筛查GDM以7.80 mmol/L为切点是合理的,但1次GCT 1 h血糖正常的高危孕妇,复行GCT及OGTT是有必要的;GCT≥11.1 mmol/L,仍有部分孕妇必须通过OGTT才能确诊;孕妇年龄与GDM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高龄孕妇血糖的监测及GDM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标准在临床上的实用性.方法:随机选取80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孕24周后,按新标准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另随机选取750例孕24周后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先行50 g OGTT,糖筛异常者再行75 g OGTT.结果:研究组孕妇筛查率为97.50%,GDM患病率为6.25%;对照组孕妇筛查率为87.07%,GDM患病率为4.13%.研究组孕妇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GDM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筛查新标准的应用,简化了筛查程序,临床应用更方便,筛查率高于传统筛查法,大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太钢地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分析不同方式、不同时间筛查的特点。方法:对产前检查的814例孕妇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对其中120例孕妇行随机GCT及次日空腹GCT的检测。对80例孕妇于孕14~18周初筛GCT,孕24~28周复筛GCT。结果:①妊娠期糖筛查异常发生率为30.1%(245/814);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为1.72%(14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的发病率为4.79%(39例);②120例孕妇镫后随机GCT检测的血糖值高于次日空腹GCT的血糖值,有统计学差异;③80例孕妇于孕14-18周行GCT初筛血糖值较24~28周GCT复筛血糖值稍低,两者比较无差异。结论:①山西太钢地区GDM的发病率与国内文献报道的相当,GIGT的发病率高于GDM的发病率;②空腹GCT筛查提高了筛查的敏感性,减少了孕妇的心理及经济负担;③孕早期GCT筛查,使GDM孕妇有机会得到充分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确定口服50克葡萄糖激发试验(50-gram glucose challenge test,50 g GCT)筛查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孕24~28周在我院做50 gGCT的孕妇,按照是否存在葡萄糖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GCT〉=7.2 mmol/L(130mg/dl),作2 h~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our~75 gram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2 h~75 g OGTT),并分析试验检测的血糖值。结果试验组362人,发现了48例(13.3%)妊娠糖尿病,对照组874人,患病76例(8.7%),(P=0.816),本研究的总患病人数为124例(患病率10.1%)。筛查值为7.2 mmol/L和7.8 mmol/L(140 mg/dl)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相似,而7.2 mmol/L的特异度为64.8%,7.8 mmol/L的特异度较高,为78.1%,但这没有统计学意义(P=0.619)。结论 50 g GCT所用的血糖阈值应该取7.8 mmol/L,因为与7.2 mmol/L相比,它有高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度。24~28孕周做50 g GCT,1小时后如果静脉血糖水平低于7.8 mmol/L,GDM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筛查的优势方法(一步到位法)和提高妊娠期低血糖对母儿危害的认识。方法选出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产检的254例孕妇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和具有妊娠合并糖尿病高危因素的84例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进行比较。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孕妇分别为48例和6例,GDM确诊人数分别为2例和14例。同时随机选出169例孕妇在孕早期(〈12周)和孕中期(24—28周)抽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进行比较,低血糖发生人数分别为5例和22例。结果OGTT方法的GDM确诊率明显高于GCT方法(P〈0.01),妊娠中期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P〈0.01)。结论75gOGTY明显优于50gGCT方法,即一步到位法;同时应重视妊娠期低血糖,提高其对母儿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患者孕中期体重变化的规律。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住院分娩病例共2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70例,糖耐量低减70例,正常妊娠70例,回顾对照分析这些患者在妊娠16~28周体重变化的差异。结果将孕期分为16周以前、16—20周、20~24周、24~28周4个阶段,计算每个阶段中增加的体重。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组与正常孕妇组,糖耐量低减组与正常孕妇组,妊娠期糖尿病组与糖耐量低减组。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组与糖耐量低减组在以上两个阶段中每周增加的体重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又高于糖耐量低减组(P〈0.05)。结论 自妊娠16周开始如果体重增加愈明显,患妊娠期糖尿病与糖耐量低减的可能性愈大。应高度重视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正常孕妇糖化血清白蛋白(GA)的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初步建立妊娠期G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采用前瞻性研究,以1046名无并发症的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百分位数方法初步建立GA医学参考值范围;采用t检验、多元线性刚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结果①正常孕妇1046名,经简单相关性分析得出:在孕12~16、24~28和36~38周GA值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体质量增长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年龄、孕产次、新生儿出生体质最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及孕期体质量增长是影响孕期GA的主要因素。②根据孕前BMI水平,将孕妇分为低BMI组、正常BMI组和超重肥胖组,3组在孕12~16、孕24~28和孕36~38周各组间G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GA值在各孕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046名正常孕妇,以百分位数法取2.5%~97.5%作为孕期GA正常参考值,其范围为9.20%~14.60%;孕12~16、孕24~28和孕36~38周的GA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20%~15.18%、9.70%~13.98%和8.70%~13.20%。不同孕前BMI正常孕妇不同孕期GA值不同。结论随孕期进展GA水平逐渐降低,9.20%~14.60%可初步作为妊娠期G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考虑孕前MBI、孕周和孕期体质量增加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耐量试验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霞  林丽琴 《吉林医学》2010,31(22):3653-3654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妊娠期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5月产前检查孕24~34周经口服50g葡萄糖筛查1小时血糖>7.8mmol/L的孕妇进行OGTT试验。结果:孕24~28周与孕30~34周两组比较,50g糖筛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TT异常率、GDM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糖耐量试验可用于确诊妊娠糖尿病,了解血糖波动范围,分析妊娠糖尿病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9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两种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Carpenter/Coustan标准)回顾性分析近1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9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945例孕妇GCT异常率为35.8%(338/945),228例GCT异常者中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为44.7%(102/228,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两种标准诊断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与GCT正常的孕妇相比,年龄较大,孕前体重指数较高,孕初期体重增长较快,孕初期空腹血糖较高,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较高。约孕30周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孕妇较妊娠期正常糖耐量孕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且胰岛素分泌高峰明显延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初期体重增长、孕初期空腹血糖与妊娠糖尿病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与非妊娠糖尿病孕妇比较,年龄较大,孕前体重指数较高,孕初期体重增长较快,孕初期空腹血糖较高,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较高,胰岛素抵抗更重。对于具有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应在孕早期进行空腹血糖的筛查,以尽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阿合奇县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病情况,旨在该地区推广GDM的筛查和诊断工作,降低GDM的不良结局。方法按照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ic Pregnancy Study Group, IADPSG)推荐的方法和标准,对孕24~28周的410例产检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对本地区的GDM患病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孕前身体质量指数的发病情况。结果本地区GDM的总患病率5.12%,柯族患病率为4.72%,汉族患病率为10.81%,柯、汉民族问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GDM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随患者孕前身体质量指数的增高而上升,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新的GDM诊断方案及标准,可简单、有效的筛查出GDM患者。对少数民族育龄期妇女应加强妊娠前咨询,宣传GDM相关知识,切实做好GDM的预防工作,可减少围生期并发症及孕母和子代的远期代谢紊乱,提高当地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