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SAP合并ALI/ARDS患者,总结他们的临床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胰腺炎病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为主,ALI 81例,ARDS 47例。以确诊ALI/ARDS后30 d为截点,8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预后与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脓毒血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早期肠内营养、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肺外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氧合指数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CI评分≥3分、脓毒血症、APACHEⅡ评分≥20分、腹腔、肺外器官衰竭数目≥2、机械通气治疗时间≥5 d和氧合指数<200 mmHg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SAP合并ALI/ARDS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于合并症较多、感染严重、合并有ACS或ARDS患者、肺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加强综合化和个体化治疗,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91-94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ALI发生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一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食管癌切术术的患者420例,将术后发生ALI的患者设为观察组,余未发生ALI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发生ALI的相关因素,对有差异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转归情况,包含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死亡率和ARDS发生率。结果 420例患者术后有38例出现ALI,发病率为9.05%;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单通时间、SIRS评分高于对照组,MVV、FEV1、HC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肺通气时间、年龄、SIRS评分、MVV、HCT及FEV1纳入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肺通气时间、FEV1为导致患者切除术后出现A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间及FEV1为导致食管癌患者切除术后出现AL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可能使患者单肺通气时间减少等对肺部所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0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分ALI组和非ALI组,对11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结果 16例患者发生ALI,发生率为26.6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低氧血症、术中无肝期≥60 min、输液量≥8000mL,血制品输入量≥4000mL、气管带管时间≥72 h以及肺部感染,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低氧血症、术中无肝期≥60 min是AL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低氧血症和无肝期长是发生ALI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Dai B  Kang J  Wang ZF  Kong DL  Tan W  Zhao HW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4):2392-2395
目的 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ARDS组和非ARDS组之间临床特征以及ARDS患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之间淋巴细胞计数和T细胞亚群,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吸烟、T细胞亚群、乳酸脱氢酶(LDH)、奥司他韦初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和初始吸氧流速是否>2L/min在ARDS组和非ARD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吸烟:17例比11例;初始吸氧流速>2 L/min:28例比18例;均P<0.05);ARDS患者T细胞亚群在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27,OR=8.05,95%可信区间:1.28~50.80)和初始吸氧流速>2L/min(P=0.010,OR=16.70,95%可信区间:3.29~84.84)与ARDS发病相关.结论 吸烟和初始吸氧流速>2L/min是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例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指标等可能影响该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氧合指数(PO2/FiO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肺野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MODS、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诊治ARDS患者过程中,加强对年龄、合并MODS、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等指标的监测,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收治的42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统计其术后ALI/ARDS的发生情况。以是否发生ALI/ARDS把患者分为ALI/ARDS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后退法回归分析,探寻ALI/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共有41例患者发生ALI/ARDS,占所有患者的9.7%(41/422),ALI/ARDS组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天数[(18.9±9.7) d vs. (14.8±3.6) d,P=0.011]、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比例[51.2%(21/41) vs. 9.4%(36/381),P<0.001]、院内死亡率[31.7%(13/41) vs. 5.0%(19/381),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P=0.064)、术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P=0.020)、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P=0.011)、体重指数(body weight index,BMI)(P=0.04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风险分级(P=0.049)及术中单肺通气时间(P=0.008)在ALI/ARD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FEV1/FVC(OR=1.053,95%CI 1.010~1.098,P=0.016)、ASA分级(OR=2.392,95%CI 1.073~5.335,P=0.033)、术中单肺通气时间(min)(OR=0.994,95%CI 0.989~0.999,P=0.028)是食管癌术后发生ALI/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I/ARDS是食管癌术后不容忽视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术前FEV1/FVC、ASA分级、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是食管癌术后发生ALI/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对患者的充分评估和准备,术中控制单肺通气时间是预防食管癌术后ALI/ARDS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7例普通MPP患儿和21例难治性MPP患儿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对可能导致难治性MPP发生的9项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2岁、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史、生活环境不良、特应性体质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与难治性MPP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难治性MPP危险因素为年龄≤2岁、RRI史和CRP≥60mg/L。结论:年龄≤2岁、合并RRI病史和CRP≥60mg/L是儿童难治性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早期评估指标。方法将创伤合并ALI患者115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88例),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pH值、血肌酐、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是WBC、血肌酐、ALB,其OR值分别为7.704、14.482和3.353。结论 WBC、ALB、血肌酐均能够早期预测创伤合并ALI的患者死亡,WBC≥13×109/L、血肌酐≥110 mmmol/L、ALB≤30 g/L均能够增加创伤合并ALI患者死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9.
王晓锋 《浙江医学》2015,37(12):1065-1067
目的 揭示重型颅脑损伤(STBI)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45 例STB1患者,记录性别、年 龄、ALI、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瞳孔散大等资料,检测血浆D- 二聚体、C- 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统计分析ALT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 评分及血浆CRP 浓度是STBI 并发ALI 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GCS 评分及血浆CRP 浓度可显著预测STBI并发ALI。结论 GCS 评分及血浆CRP 浓度可独立预测STBI 并发ALI。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发病及住院情况,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0—2007年SAP住院患者188例,Logistic回归对影响并发ALI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8例SAP患者并发ALI者70例,其中男62例,女8例;ALI患者死亡19例,病死率为27.1%,与病死率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原有疾病数≥4、RANSON评分≥3分、器官衰竭数目≥2、A-PACHEⅡ评分≥16分、机械通气(MV)治疗、SEPSIS、腹腔感染、菌血症和手术治疗(P<0.05);PaO2/FiO2≤100mmHg、发病24h内FiO2>60%、肺部感染和血液净化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结论ALI是SAP常见并发症,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是年龄、原有疾病数≥4,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16分、器官衰竭数目≥2、MV治疗、SEPSIS、腹腔感染、菌血症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患者急性肺损伤及其早期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患者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91例接受OLT的患者,术前明确疾病种类并进行肝功能分级,术中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入量等指标,术后连续追踪14 d观察急性肺损伤发生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Forward法)逐步回归.结果 53例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病率为58.2%,其中25例发生ALI,发病率为27.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重型肝炎、术前高血清胆红素、低凝血酶原活动度、高Child及MELD评分、术中失血多、输血多是OLT术后发生ALI的高危因素(均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胆红素是影响术后ALI发生的独立的早期危险因素.结论 OLT术后早期ALI的发病率为27.5%,术前高血清胆红素是术后ALI的重要早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患者年龄、使用呼吸机、血糖、继发肺部感染、发病早晚及基础疾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86例ARDS患者死亡40例,存活46例,死亡率为46.51%(40/86)。其中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肺部感染组与非肺部感染组,合并基础疾病组与无基础疾病组、合并MODS组与无MODS组比较,感染组、肺部感染组、合并基础疾病组、合并MODS组死亡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感染原因导致的ARDS、机械通气、血糖、合并MODS、早发与晚发ARDS、确诊时APACHE评分、确诊时ALB指标、确诊时BUN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再对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感染原因导致的ARDS、合并MODS、确诊时APACHEⅡ评分等可能是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基础疾病、感染原因导致的ARDS、合并MODS、确诊时APACHEⅡ评分与ARD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及影响成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28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PPV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NPPV治疗组应用NPPV进行呼吸支持。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评估达到预设气管插管标准的病例数和相关的指标。结果 NPPV成功率为66.7%(10/15),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33.3%比86.4%,P=0.009),但病死率无显著差异(7.7%比27.3%,P=0.300)。NPPV治疗成功组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例数明显少于失败组(2/10比4/5,P=0.01;1/10比3/5,P=0.03)。相关分析显示NPPV治疗失败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相关(r=0.58,P<0.05;r=0.53,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NPPV失败的独立因素(r2=0.33,P=0.024)。与NPPV治疗前相比,成功组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降低[(29±4)次/min比(33±5)次/min,P<0.0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升高[(191±63)mm Hg比(147±55)mm Hg,P<0.05],心率、APACHEⅡ评分、pH值和PaCO2无显著变化(P>0.05);失败组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增快[(40±3)次/分min比(33±3)次/min,P<0.05],PaO2/FiO2呈下降趋势[(98±16)mm Hg比(123±34)mmHg,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NPPV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有选择的病例中,NPPV治疗ALI/ARDS有效和安全,可以改善ALI/ARDS氧合,降低插管率。此研究结果支持NPPV作为ALI/ARDS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14.
背景吞咽困难是帕金森病(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可导致肺炎、营养不良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但目前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07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吞咽困难与流涎发生情况、疾病分期与严重程度、焦虑与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对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预测价值。结果107例PD患者中45例发生吞咽困难(观察组),62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对照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2.1%(45/107)。两组患者年龄、Hoehn-Yahr分级(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 Ⅰ评分、UPDRS Ⅱ评分、UPDRS Ⅲ评分、流涎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PDRSⅢ评分≥35分〔OR=7.639,95%CI(2.750,21.219)〕、流涎〔OR=3.336,95%CI(1.178,9.447)〕、HAMA-14评分≥13分〔OR=2.847,95%CI(1.027,7.894)〕、尿酸<251 μmol/L〔OR=0.354,95%CI(0.129,0.971)〕是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PDRS Ⅲ评分、流涎、HAMA-14评分、尿酸预测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682、0.638、0.670,灵敏度分别为69.4%、56.5%、59.7%、64.5%,特异度分别为80.0%、80.0%、71.1%、66.7%,约登指数分别为0.494、0.365、0.308、0.312。结论UPDRSⅢ评分≥35分、流涎、HAMA-14评分≥13分、尿酸<251 μmol/L是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以上4项指标对PD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Gensini评分联合CHADS2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治疗的185例AIS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发生ACS分为ACS组(n=39)和对照组(n=146),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明确AIS患者发生ACS的危险因素,并分别对Gensini评分、CHADS2评分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ROC曲线分析Gensini评分联合CHADS2评分对AIS患者发生ACS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50%、Gensini评分≥47分、CHADS2评分≥2分为AIS患者发生ACS的危险因素(P<0.05)。Gensini评分与年龄、糖尿病、CHADS2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CHADS2评分与年龄、糖尿病、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广东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数据库中筛选出资料较完整的患者127例。在患者达到ALI/ARDS诊断标准时,根据患者通气治疗情况分为未通气组(n=58)、无创通气组(n=55)和有创通气组(n=14)。追踪未通气组和无创通气组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情况。分别以发展为ARDS和死亡为应变量作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无创通气治疗成功与失败患者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达到ALI/ARDS标准时,无创通气组与未通气组患者比较病情较重,发展至ARDS的比例较高(P0.01);有创通气组患者死亡率较高(P0.01)。58例未通气组患者中,一直未使用通气治疗45例,改用无创通气6例,改用有创通气7例。55例无创通气组患者中,改用有创通气15例。61例使用过无创通气的患者与45例未通气患者相比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P0.01),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继续无创通气的患者(n=40)与一直未通气患者(n=45)相比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P0.01),改用有创通气患者(n=22)死亡率较高(P0.01)。达到ALI/ARDS标准时接受了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55例,15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多因素回归提示年龄有显著差异(P0.01),年龄越大无创改有创通气的几率越高。结论 SARS患者达到ALI/ARDS标准时,接受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但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对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大部分能耐受无创通气的患者可避免气管插管,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患者,但须把握好从无创转有创的时机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抑郁症共病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中的感染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浙江萧山医院心理卫生科及消化内科诊断为抑郁症共病FD的2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n=83)和Hp阴性组(n=152),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及消化不良症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共病FD患者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Hp阳性组中,重度抑郁人数显著多于Hp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中上腹疼痛、餐后饱腹感与早饱感人数占比显著多于Hp阴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与Hp感染者密切接触、睡眠质量是抑郁症共病FD患者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p感染与抑郁症共病FD有关,由年龄、病程、睡眠质量等影响因素及神经调节、内分泌、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等感染途径相互作用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5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体重≤2 500 g),生后2周开始进行ROP的筛查,并定期随访。结果在完成早产儿ROP随访300例中,发现ROP 16例,ROP患病率为5.3%,其中I期12例,Ⅱ期3例,Ⅲ期1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吸氧浓度、机械通气与ROP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吸氧浓度、机械通气的比值比(OR值)分别是:0.6675、7.7679、5.2415。结论早产、吸氧浓度高、机械通气是ROP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