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于2006年11月,收治了1例外院漏诊的隐匿性髋臼骨折,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处疼痛、活动受限21 d"入院.当地医院摄X线片示右锁骨骨折、右胫骨近端骨折,摄骨盆X线平片未见有明显的髋部骨折征象,予行右锁骨骨折、右胫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出院后仍感右髋部疼痛,其他医院CT扫描示右髋臼骨折(横行加后壁骨折).笔者收治后,予股骨髁上骨牵引,全身麻醉下行右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显示右髋臼骨折前柱骨折断端有较多纤维骨痂生长,后柱、后壁移位明显,后壁骨折块有压缩伴骨缺损,予以行内固定并行后壁骨缺损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2.
孟朋  毕晓英  黄相杰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146-1147
1病例摘要 患者刘某,女,62岁,于2005年12月摔伤右髋部致右股骨颈骨折,在当地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但效果欠佳,术后患者一直感右髋部疼痛,且不敢活动,术后甚少下地活动。1年前症状明显加重,于2009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一直否认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外伤史。X线片检查示:假体位置尚好,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右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6年余”于2010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87年因“右侧股骨颈骨折”,于当地医院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查体:右髋部见一20 cm的手术瘢痕,右下肢短缩外旋畸形,患肢较对侧缩短约10 cm.右髋部压痛感明显,右侧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Ⅲ级).其余肢体关节无畸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X线片及CT提示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周围骨质破坏(图1、2).于2010年12月6日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翻修术”.  相似文献   

4.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8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年龄80~96岁,平均83.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粗隆间骨折43例;术前64例(78%)合并有各种并存症。围手术期完善各项检查,并控制各种并发症。结果 82例经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5d,术后并发消化道症状7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脑梗死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合理选择内固定,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年龄75岁,身高156 cm,体重50 kg。因摔倒后右髋部活动受限入院。患者3 d前不慎摔倒,致右髋部着地,当时感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提示右侧股骨颈骨折,无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无乏力,晕厥。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欠佳,精神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9岁,既往高血压病史,慢性胃溃疡30余年,无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等病史。患者于13个月前从约1.5 m高处摔落致右大腿上部疼痛肿胀,伴髋部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诊断为右股骨转子下骨折,AO分型32-A2型(见图1A)。于当地医院行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X线片显示对位对线良好(见图1B)。术后患者能缓慢行走,定期当地门诊复查,见折端骨痂生长,但愈合迟缓,右侧股骨有逐渐内翻趋势。3 d前晨起时突发右侧大腿疼痛肿胀,中段可扪及异物感,行走困难,遂于2017年1月20日至我院门诊就诊。行X线检查提示:右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术后改变,折端部分愈合,股骨上段内固定钢板外移,螺钉断裂(见图1C)。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右髋部摔伤后肿痛、活动受限3d人院。患者有脑血栓病史11年,长期卧床,3d前因不慎从床上跌落,出现右髋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右髋部轻度红肿,右下肢缩短外旋畸形,右髋部局部压痛(+),右腹股沟处压痛明显,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右足趾端m运、感觉、活动可。DR示右股骨颈骨折。排除手术禁忌证,于入院后第2d行右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至2005年接受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病人147例,年龄33~92岁.术后2周行双侧下肢静脉Duplex彩色超声检查,观察DVT形成的情况,根据是否形成DVT,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围术期有关病人、手术和麻醉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2.2%,而近端DVT发生率2.7%.与非DVT组相比,DVT组麻黄碱使用率及其用量增加,麻醉时间延长,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及术后最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与下肢DVT有关(P<0.05).结论 髋、膝关节矫形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为麻醉时间>3 h、使用麻黄碱及术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2岁,因下楼梯时摔倒后出现左下肢肿痛、活动受限6d入院.伤后曾到当地附近医院就诊,行膝关节CT示左股骨外侧髁骨折合并髌骨脱位(图1a,1b,1c,1d),后于另一医院就诊,予以髌骨脱位手法复位,患肢石膏固定后进一步踝关节X线检查发现左内、外踝骨折(图1e).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查体:双下肢...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9年11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经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桡神经卡压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3岁,因车祸致右臂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2h入住当地医院.结合X线片入院诊断为右肱骨近端骨折.入院于臂丛麻醉下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中未显露桡神经.术后即发现右侧伸腕及伸指功能丧失,右侧虎口区皮肤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2011年3月收治右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外露于体表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9岁,于1997年因摔伤右髋部致右股骨颈骨折,在外院行右人工股骨头表面置换术,术后右下肢功能恢复不佳,一直拄拐行走,于3年前,右髋部皮肤出现破溃,人工假体渐外露出体表,近2年右下肢开始出现短缩,后来我院就诊,查体:右髋部见一约5 cm×5 cm皮肤破溃口,假体外露,右髋、膝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短缩10 cm,右下肢肌力达3级,X线片示:右人工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后,人工关节脱位、外露(图1).  相似文献   

12.
廖顺才 《中国骨伤》1998,11(2):77-77
王×× ,男,12岁,学生,(住院号129432)。于1994年4月5日因不慎摔伤右大腿部,拍片示右股骨干中上1/3骨折,经当地医院牵引保守治疗对位不佳而行V型针内固定术,术后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良好,行走自如。半年后当地医院在局麻下行拔针术,历时三个多小时,术后局部疼痛,切口愈合良好,嘱回家休养。患者术后一直不能下地行走,髋关节活动受限,屈曲50°,伸0°。于1995年6月求治本院。拍片提示右股骨干骨折愈合良好,右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后外侧骨折。入院后给予牵引作术前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  相似文献   

13.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 年龄93岁, 身高170 cm, 体质量70 kg。因"摔倒致右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2 h"入院, 伤时右髋部着地, 伤后髋部疼痛、活动受限, 无昏迷及呼吸困难, 无明显胸腹部不适。当地医院骨盆X光检查示:右侧股骨颈骨折, 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3岁,于2002年2月3日不慎从约2米高处摔下,左髋部先着地,当即感左髋部肿痛、活动受限,至当地医院急诊。X线检查示:左股骨转子间骨折。2月6日行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切开复位、Richard钉内固定术。术后切口周围肿胀明显,第9天拆线时见切口内有大量淤血,清除淤血后渗血较多,予以切口内放置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静脉应用止血、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15.
唐海  尹纪光 《中国骨伤》2021,34(9):876-878
正患者,女,53岁。因"左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半年,左髋部活动不利5个月"入院。半年前因车祸于外院住院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左髋臼前壁骨折(图1a),诊断为"左髋臼骨折"并行左髋臼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左髋臼骨折复位(图1b),术后定期随访。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偶有疼痛、活动不利,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跛行步态,行走、蹲起、上下楼梯困难,伴左下肢沉重无力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盆腔内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患者,男,29岁。髋部压砸伤致骨盆骨折、右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盆腔内脱位,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C型,骨盆骨折Tile分型C1.2型,股骨颈骨折Garden型。伤后7d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枚空心钛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重建钛板固定骨盆骨折。结果术后3个月X线片示左侧髂骨、双侧耻骨支坐骨支骨折愈合。术后随访1年右股骨颈已部分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征象。按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疗效评定标准,功能恢复良。结论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盆腔内脱位为少见而严重的高能量损伤,手术治疗是稳定骨折、恢复关节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7岁,7个月前因右股骨颈骨折,在外院行大粗隆下小切口穿针内固定术,术后1个月,因1枚钢针退出被取出;术后5个月曾出现腹部隐痛,后自行消失;术后7个月一直卧床,因右髋部疼痛,活动时尤甚入院。查体:右下肢外旋、内收畸形,短  相似文献   

18.
1 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 患儿女性,7岁,因由高处跌下致右髋部、下肢疼痛、畸形,活动受限。伤后急诊送入我院,测血压为98/60mmHg,一般情况可。右髋部、下肢疼痛、畸形,活动受限,患肢较对侧肢体短缩5cm左右。急诊拍骨盆平片、患侧髋关节、股骨正侧位片检查,结果提示股骨颈骨折伴同侧股骨干中下段骨折,骨盆平片未见骨盆骨折。收住入院后患肢置于布郎氏架上并行皮肤牵引。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10年4月收治1例L3椎体陈旧性骨折术后感染,予腰椎后路扩创并应用经皮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因“腰椎骨折术后2年余,右髂部流脓3月余”就诊本院.15年前患者因高处坠落后,当地医院诊断为L3椎体压缩性骨折,予非手术治疗.2007年出现右下肢活动障碍,于当地医院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出院,右下肢症状无改善.3个月前发现髂窝处肿块形成,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腰大肌及盆腔脓肿形成,后予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抗炎换药等对症处理,窦道未能愈合,遂就诊本院.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64岁,因右髋部疼痛伴跛行43年,加重4年在当地医院就诊。患者43年前在农作时不慎摔伤后感觉右髋部疼痛,因条件受限,未予以任何检查及治疗。自行卧床3个月后可拄拐下床活动,伴右髋部轻度疼痛;经2个月拄拐下床非负重活动后,疼痛缓解,行走尚可,遂弃拐开始负重及田间劳作,之后间断出现髋部疼痛,并逐渐加重。当地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