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7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足内侧软组织缺损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29例皮瓣完全成活,仅1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坏死,二次手术给予植皮。13例患者因皮瓣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术;2例患者因术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足跟部发生溃疡;其余患者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未出现并发症。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完全恢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感觉均部分恢复,5例吻合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患者于术后3~5个月感觉功能完全恢复,剩余患者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面积、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皮瓣,以提高皮瓣成活率,重建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应用该皮瓣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共25例。分别用于:足跟软组织新鲜创伤缺损,足跟粘连性疤痕,足跟跟腱部疤痕合并溃疡,足跟胼胝合并感染。皮瓣切取方式:以足底内侧动脉为轴的血管神经蒂皮瓣19例,以足底内、外侧动脉为轴的血管神经蒂皮瓣或岛状瓣  相似文献   

3.
带蒂皮瓣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43例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38例,女5例;年龄7~63岁,平均35岁;皮瓣面积4cm×3cm~25cm×15cm。采用9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1/3合并膝关节前及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2)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3)带隐神经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前足足底缺损1例;(4)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5)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6)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7)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8)外踝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9)足内侧远端带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处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43例皮瓣中有37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5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小腿隐神经营养血管为蒂没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缺损10例.结果 10例皮瓣中除1例修复前足内侧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无破溃发生.结论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但该皮瓣切取后需牺牲大隐静脉和丧失隐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为蒂设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跟部皮肤缺损16例。结果随访6个月~2年,16例皮瓣中除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知名血管等特点,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对18例足背及足跟外侧外伤感染后致软组织坏死缺损伴骨及肌腱外露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17例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经过2~8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背及足跟外侧软组织缺损骨及肌腱外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带神经血管带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995年7月~2005年9月采用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8例,其中外伤21例,跟骨骨髓炎6例,冻伤1例。缺损面积为3cm×3cm~7cm×6cm。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5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行走功能良好,皮瓣成活后有感觉存在,未见磨损溃疡发生。结论足底非负重区组织修复足底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仅功能良好、外形美观,而且感觉良好,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多种轴型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或“桥式”交腿移位、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足中段邻近皮瓣等形式 ,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4例。皮瓣切取范围 5cm× 5cm~ 16cm× 10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未发生血管危象 ,创面Ⅰ期愈合。随访 6个月~ 11年 2个月 ,14例外观功能均恢复良好 ,皮肤质地接近正常 ,负重后无溃疡和骨髓炎复发。结论 足跟部为负重区 ,对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要求较高 ,以质地接近的轴型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皮瓣修复高能量损伤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以腓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前外侧、足背近端、足跟外侧创面19例,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前内侧、足背部、足跟内侧创面10例,以腓动脉的终末穿支为远端蒂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外踝部、足背近端创面5例,以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底部负重区创面3例。结果本组3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后痊愈,未再次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成活皮瓣外观、质地和厚度与足踝部受区相似,负重区无溃疡发生,有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5~10 mm。结论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不同种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并重建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跟部创面的修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碾压撕脱致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5种岛状皮瓣进行创面修复,其中足内侧顺行岛状皮瓣14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例。逆行小腿外侧皮瓣4例。逆行小腿内侧皮瓣3例。顺行足底外侧皮瓣2例。急诊修复24例,对创面污染严重或者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行急诊清创,VSD引流,1~2周后进行再次手术创面修复4例。通过临床观察随访,从皮瓣质地、弹性、色泽、感觉、耐磨性5方面对足功能恢复进行评定。结果 28例皮瓣全部成活,保留了足跟部外形,使足的功能得到大部分恢复。26例得到术后随访,时间为4~25个月。分别对5种手术方法的皮瓣进行功能评比,顺行足内侧岛状皮瓣优于其他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次之。结论 5种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中,以顺行足内侧皮瓣和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1.
神经端侧吻合重建皮瓣感觉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重建隐动脉皮瓣感觉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对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采用隐动脉皮瓣交叉移植修复,应用神经端侧吻合技术重建皮瓣感觉并恢复供肢内踝、足内缘和口止母趾皮肤的感觉。结果3例均获得成功,随访6~12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供肢内踝、足内缘和口止母趾皮肤感觉亦恢复。结论应用神经端侧吻合技术可重建皮瓣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方法 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骨肌腱外露、需作皮瓣修复的老年病例,在传统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及穿支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基础上,利用小腿外侧皮瓣中下段穿出的骨皮动脉皮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供血穿支均发自腓动脉的特点,将皮瓣设计于小腿后外侧,用兼顾传统小腿外侧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供m范围的重叠区域而形成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临床共应用11例,所有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供区植皮愈合良好,经3~9个月随访,6例皮瓣外观满意,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基本恢复行走功能;5例合并伸肌腱缺损者3个月后作肌腱移植重建后恢复行走功能。 结论 采用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是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2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龄6~62岁,平均34.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机器压砸伤11例,坠落伤2例,慢性溃疡1例,烫伤1例.皮肤缺损面积4.0 cm×7.0 cm~11.0 cm×44.0 cm.术前根据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其他组织损伤情况,急诊或择期选择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缺损,其中应用股前外侧皮瓣1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8例,内踝上穿支皮瓣4例,跗外侧皮瓣3例,足底内侧皮瓣2例,背阔肌皮瓣1例.术后对皮瓣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 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获4~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2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坏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抗感染和植皮术后创面愈合;其余移植的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修复,皮瓣外形良好,质地、弹性好,足踝部功能恢复,行走正常. 结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应根据损伤部位、面积及程度来决定选用邻近带蒂组织或游离组织移植修复.足跟及踝部缺损可选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内踝上皮瓣和跗外侧皮瓣等;大面积或广泛剥脱伤需选用游离皮瓣,如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皮瓣;前足小范围缺损,应用跗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4.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报道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8月~2004年12月应用小腿外侧岛状皮瓣顺行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5例,逆行修复足跟、足背软组织缺损10例,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经拆除蒂部缝线,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危象解除;1例因术中意外损伤腓静脉出现皮瓣静脉危象,术后切开皮瓣边缘皮肤放血并局部滴注肝素液1周,皮瓣成活。本组均获随访2个月~1年,皮瓣无臃肿,弹性好。结论 小腿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供区隐蔽等优点,是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收治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急诊清创或扩创后,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足底内侧供区创面,腹股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及存活、皮瓣供区愈合情况,并对足跟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0~71岁,平均32.2岁。其中5例为足跟外伤,1例足跟鳞状细胞癌,1例足跟冻伤,1例足跟溃疡。足跟部创面面积4 cm×3 cm~7 cm×6 cm。手术过程顺利,足跟岛状皮瓣及腹股沟皮瓣切取范围较足跟创面扩大0.5~1.0 cm。8例患者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足跟弹性佳,外形无臃肿,耐磨、耐压,感觉及行走功能满意;足底内侧供区无凹陷,无瘢痕增生及挛缩,无局部皮肤溃疡;腹股沟供区仅见线性瘢痕。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足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小腿皮瓣(小腿筋膜皮瓣及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在下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时的选择及评估。方法:①在小腿设计局部随意筋膜皮瓣,皮瓣大小范围4cm×6cm~7cm×15cm,转移修复同侧或对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②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轴,在小腿内侧设计逆行轴形皮瓣,皮瓣大小范围4cm×12cm~6cm×15cm,转移修复同侧或对侧足底、踝部、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或骨外露。结果:临床共选用11个皮瓣,其中6例为筋膜皮瓣,5例为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修复同侧或对侧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或骨外露。11例皮瓣术后均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效果良好,随访6~12个月,伤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小腿筋膜皮瓣,设计灵活,切取便利,不损伤主要血管,血供丰富,尤其在局部主要血管受损时是修复下肢严重创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可切取皮瓣距离长,面积大,血供恒定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足底、踝部、小腿严重创伤的最佳选择。此两种皮瓣的应用应针对小腿创面的部位、面积及其创伤特点进行合适的选择,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吻合血管的足背三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目的对足背动脉进行解剖学研究,为设计并应用足背三叶皮瓣提供依据。方法10只新鲜成人足标本,用乳胶灌注后对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在足内侧区、第一跖背区、足外侧区的分支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足内侧区皮肤的血供由足背动脉发出内踝前动脉或跗内侧动脉支配,足外侧区皮肤的血供由足背动脉发出外踝前动脉或跗外侧动脉供应,第一跖背区皮肤的血供由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的皮支营养,各区域供养血管互有代偿。结论以足背动脉及伴行静脉为血管蒂的足背三叶皮瓣,血供可靠,可用于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趾展肌肌瓣修复足部偏外侧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8例足部偏外侧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28~65岁,平均42岁。左足5例,右足3例。足跟部溃疡2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致肌腱、内固定物外露1例,碾挫、挤压伤致足部偏外侧皮肤软组织坏死5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0 cm~8.0 cm×2.6 cm。病程30 min~26个月。2例细菌培养呈阳性。入院后清创换药9~15 d,待感染控制后采用大小为5.6 cm×1.5 cm~7.6 cm×1.8 cm的小趾展肌肌瓣移位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7例小趾展肌肌瓣顺利成活;1例术后4 d发生肌瓣部分坏死,对症治疗后肉芽生长良好。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9~21 d肌瓣表面新鲜肉芽生长良好,取小腿内后侧刃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肌瓣创面。一期皮片游离移植修复肌瓣创面1例,二期修复7例;修复术后皮片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1个月。创面外形、质地和感觉恢复满意。两点辨别觉为16~23 mm,平均19.5 mm。1例足跟部溃疡患者负重行走出现表皮磨损。1例术前腓骨长、短肌腱部分坏死者出现足外翻、肌力下降,其余患者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小趾展肌肌瓣移位修复足部偏外侧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供区损伤小,不影响负重,创面外形、弹性好,感觉恢复好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 ,以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 ,于小腿后侧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缺损区。观察术后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 1 0 .5cm× 1 6.5cm。供区创面愈合良好 ,除外观略受影响外活动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 ,移植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