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敏  徐祖浩  林木灿  陈婷 《新中医》2013,(11):11-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西医常规疗法,2组观察疗程均为14天。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2.50%,对照组为1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较西医常规疗法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野光  周爱香 《新中医》2006,38(4):64-6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外洗、推拿手法和电针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西药治疗。结果: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3.3%、86.6%,对照组分别为16.7%、73.4%。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显著。见效快,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分阶段、有主次用中药清肝息风、通腑化痰、活血祛瘀等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胞二磷胆碱等药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4.09%,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治疗组75.00%,对照组45.4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肿完全吸收率治疗组70.83%,对照组29.5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明显,能促进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我们分别应用三级及五级症状定量化计分方法观察中药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然后对两种症状定量化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治疗组30例在应用基础疗法的同时应用心复宁V号(鹿衔草、栝楼、丹参、川芎、桂枝等)治疗,对照组31例在应用基础疗法的同时,应用消心痛治疗。结果A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侯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1.29%,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纽。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相当。B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侯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97%,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复宁V号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心绞痛发作。五级症状定量化方法优于三级症状定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中药当归饮子加减内服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用西药西替利嗪治疗,两纽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67%,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率35.42%,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治愈率60.42%,有效率89.58%;对照组治愈率30.95%,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试验组给予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疗程共2周。在治疗前后观察心悸症状、心电图、动态心动图和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2组心悸总有效率试验组75.6%,对照组82.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每周心悸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0.0%,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综合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6.7%,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既能显著减少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悸发作,改善心电图疗效,又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7.
目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多维乳酸茵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主症食量减少、面色萎黄,次症腹胀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优于多维乳酸菌。  相似文献   

8.
双柏散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结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急性阑尾是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非手术治疗指征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双柏散纽和对照组各40例。双柏散纽采用双柏散外敷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总有效率双柏散组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7天后临床治愈率双柏散组为72.5%,对照组为4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咳嗽、咯痰、气喘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6%,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5),2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喇和对熙组50例,治疗纽服用中药益气活血汤(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全蝎、地龙、水蛭、甘草)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评分情况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时照组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脂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医外治为主综合治疗风寒咳嗽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为主综合治疗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风寒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拔罐、穴位注射及中药熨烫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内服开瑞坦等治疗,治疗7d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话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外治为主综合疗法对风寒咳嗽有显著疗效,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2例,治疗组以腹针配合中药、手法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以西其汀、西比灵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2%,愈显率为76,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1%,愈显率为43,86%。2组总有效率、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3、6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0,7%、17.9%,对照组为33,3%、39,6%,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情况。方法: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大柴胡汤,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在腹痛缓解时间、平均热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7/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平均热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急性胆囊炎,比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加味黄精四草汤治疗高血压病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黄精四草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5例,临床疗效。方挫将符合选择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口服加味黄精四草汤;对照组35例,口服吲达帕胺。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血脂变化,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7、13%,对照组51、43%,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压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80.00%,无明显差异(P〉0、05)。血脂治疗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精四草汤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具有治疗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阙灸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气虚血瘀型的中风偏瘫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观察。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阙灸法。3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测及安全性评价。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0.0%、43.3%,有效率分别为96.7%、76.7%,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6.7%、93.3%,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阙灸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大柴胡汤治疗胆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2名胆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结果:观察组痛感消失、热感消失、白细胞正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41/41),高于对照组的85.4%(3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是治疗胆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t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84.6%),而1年随访复发率(17.9%)低于对照组(34、4%),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益肺法治疗冬季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中医组给予辛开苦降益肺法汤药口服治疗。方法:选取冬季急性咳嗽患者104例,随机分中医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开苦降益肺法治疗冬季急性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庆大霉素灌肠,治疗组口服中药、中药灌肠、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2%,对照组7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肠镜下黏膜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杨敏  任彬 《新中医》2009,(10):47-4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少量急性期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结果:2组治疗2、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2、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2%,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少量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