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LDD术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PLDD术后用1%亚甲蓝1 ml、2%利多卡因1 ml进行腰椎间盘注射,对照组单纯采用PLDD术,术后3周内避免剧烈腰部活动.随访6~26(15±2)个月,应用VAS评分和临床体检评定,并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除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无明显改善、另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有轻度改善外,余28例中治愈24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9例,有效率为70%.结论 在PLDD术后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性、费用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半导体激光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色列Sharplan602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4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81个椎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结果:46例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按照肢体疼痛、麻木及活动情况评价,优良率93.1%。结论: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便、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供选择的微创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经皮电刺激(HANS)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早期疗效。方法选68例符合PLDD治疗适应证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LDD联合HANS(A组)和单纯PLDD(B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A组与B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7%和56%(P〈0.05),86%和62%(P〈0.05)。结论 PLDD围手术期须重视颈椎旁软组织及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PLDD术联合HANS疗法可明显提高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减压术(PLD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椎间盘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用于胸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报道较少,现将2004年8月-2005年11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激光减压治疗的6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和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PIRFT)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95例,共155个椎间盘。其中PLDD治疗39例(A组),双极PIRET治疗56例(B组)。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内的VAS评分,并根据改良的MacNab评价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A组有2例随访脱漏,另有1例患者因接受了其他微创手术,排除本研究。两组术后1、3、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3、7 d B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P<0.01)。在术后180 d随访期内B组的MacNab评价均好于A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与PLDD比较,双极射频椎PIRFT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触式激光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选择有颈肩或腰腿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不伴有骨性椎管狭窄的病人,应用美国进口SLT-Touch接触式激光刀,采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3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54例,共287个椎间盘。结果随访4个月-5年,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85例,良39例,差11例,优良率95.3%。结论接触式激光刀能量释放精确,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小,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149例经皮椎间盘激光减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盘激光减压术(PLDD)的临床应用、穿刺方法、适应症等。[方法]对151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在C型臂X线机和CT下行PLDD。[结果]X线和CT下穿刺成功率L3、4、L4、5和颈、胸椎间盘等均为100%,L5S1X线和CT分别为72.2%和93.9%;149例穿刺成功者X线和CT下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6.9%和94.3%。[结论]PLDD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特别在CT下操作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与电磁场(EMFs)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PLDD治疗,术后EMFs治疗;对照组行PLDD治疗,术后口服扶他林,连续2周.采用中华医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做疗效评定.结果 术后1周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优良率一直稳定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反应性椎间盘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结论 本方法将微创技术与无创技术相结合治疗LDH能有效控制PLDD术后炎症反应,增强疗效,减少并发症,是治疗LDH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触式激光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自2003-05-2007-08,选择有颈肩或腰腿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不伴有骨性椎管狭窄的患者,应用美国进口SLT-Touch接触式激光刀,采用PLDD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48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61例,共301个椎间盘。结果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随访时间2个月~5年,优:187例;良:47例;差:14例。优良率94.35%。结论接触式激光刀能量释放精确,对周围组织热损伤小,PLDD技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侵袭、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计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decompression,PLDD)配合电磁场(EMFs)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日本SLT公司产ND:YAG脉冲式激光治疗仪配合电磁场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1例颈性眩晕患者行PLDD配合电磁场治疗.结果:28例平均年龄45.6岁,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采用Nagashima评分标准,优18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0.5%,无并发生症发生.结论:PLDD配合电磁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颈性眩晕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半岛体激光(功率0.5—30w,波长810nm),医用臭氧发生器,在CT引导下,选择L2—S1间隙,用穿刺针插入椎间隙中心处,然后插入600um光导纤维,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髓核,每个间隙发射激光1200-2000J,调制臭氧浓度为50~60ug/ml,每个间隙注入5-10ml臭氧,共治疗100例162个间盘。结果 随访3~12个月,总有效率98%,无一例感染或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疗效更佳等特点,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组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越性。方法通过C形臂X线机监视进行椎间盘穿刺,应用Nd:YAG激光进行多点髓核照射气化19例,共29节段,通过3个月以上随诊,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PLDD治疗共19例,应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JOAScore),改善率为60%~87%,平均75.23%。结论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避免了开放手术及其造成的痛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手术和住院的费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 pression,PLDD)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2月,应用PLDD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采用半导体激光仪,局部麻醉,俯卧位,术中在C形臂X线机透视定位下调整进针角度和深度,光纤由浅入深插入烧灼,每次汽化1s,脉冲间隔5s,一般汽化3次,平均汽化总量不超过1500J,随访术后临床效果。结果122例随访6~60个月,平均36.5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60例,良39例,可15例,差8例。优良率81.1%(99/12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LD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年龄组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54个椎间盘应用Nd:YAG激光行PLDD治疗,术后1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不同年龄段术后疗效。结果:随访1年,根据改良的Macab标准,17~40岁组优良率为98.4%,41~60岁组为85.7%,61岁以上组为73.7%,17~40岁组与61岁以上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微创技术,其操作简便、安全,对早期间盘突出的中青年患者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适宜激光照射量。方法使用ND:YAG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L4~5椎间盘突出32例,L5~S1和L4~5同时突出8例),C臂X线机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每节激光总量CT分级Ⅰ级为500J,Ⅱ级为700J能量进行汽化,减轻椎间盘内压力。结果椎间盘内压力减低,神经根受压解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缩,采用Machab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PLDD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脊柱外科杂志》2007,5(1):64-64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对颈椎病、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为使PLDD技术更加规范化,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及日中医学交流中心的委托,定于2007年6月21~24日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微创医院)举办“第三届全国PLDD微创技术讲习班”。内容包括:PLDD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PLDD常用激光设备的特性、PLDD适应症和禁忌症、评价标准探讨、PLDD的手术操作方法等。培训方式:基础理论、手术录像、尸体操作、临床观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骶疗联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68例,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 368例病人中278例为优,52例为良,38例为可,优良率为89.67%. 结论 骶疗联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创伤小,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经皮腰椎间盘激光减压术的早期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激光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不良反应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动物实验选用杂种家犬16只,分为抽吸组和常规组,选L3~4、L4~5、L5~S1,分别以300J、500J、700J的总能量行PLDD;观察实验犬椎体周缘的温度变化、椎间盘及周围组织影像改变和病理变化。临床应用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以1200~2000J的总能量行PLDD,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术中和术后反应。结果常规组、抽吸组均有术中温度变化,分别为5.63℃和2.2℃,以前者波动较大。CT见术后椎间盘髓核汽化腔形成,椎间盘周围组织内可见散在气体影。MRI见术后椎间盘髓核信号降低,穿刺侧组织水肿表现。抽吸组在温度差、CT、MRI征象、组织学变化上均较常规组轻微。临床疗效有效率78%。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PLDD可产生组织可逆性损伤,是早期临床症状反复及局部不适的原因,持续负压抽吸能减少或避免组织损伤。PLD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我们2003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期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5月,应用PLDD治疗且获得3年及3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其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22~80岁,平均52岁。激光汽化总能量500~800J/椎间盘,平均644.8J/椎间盘。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应用JOA法评定疗效,同时应用NRS法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主要症状(腰痛、下肢疼痛、下肢麻木)进行评分。另外,将患者按年龄分为≤55岁组和>55岁组,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随访8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6.0~88.5个月,平均60.1个月,按JOA疗效评定方法,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的JOA优良率分别为55.17%、77.01%、81.61%、81.61%、85.06%、87.35%、85.71%、85.10%、84.21%,术后不同时期优良率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各主要症状NRS评分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以上,年龄≤55岁和>55岁组优良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良好,术后3~6年以上疗效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