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正常人和80例冠心病患者行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采集的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相应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明显高于其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LVEF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检查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任慧斌  邱力军 《医学争鸣》2009,(23):2855-285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2例正常人和72例冠心病患者行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采集的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相应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明显高于其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LVEF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检查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方法分别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 ection fraction,LVEF)。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完成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射血分数相关系数分别为:EDV,r=0.875;ESV,r=0.912;EF,r=0.905。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比较,低估左室收缩末及舒张末容积,高估左室射血分数。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比较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应用RT-3DE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LVEF),并与34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LVEDV、LVESV和SV测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1),LVEF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1);LVEF的减小与LVEDV的增大呈负相关(r=-0.758)。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左心室容积和LVEF,能有效评价冠心病左室重构后左室收缩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尿毒症心肌病(uremic myocardiopathy, U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方法: 对33例UM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M型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M EF);留取左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Qlab软件分析左室短轴16节段(心尖除外)收缩期峰值轴向应变及应变率;采集左心室实时三维全容积图像,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3d),分析左心室16节段(心尖除外)达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并对标准差及时间差进行心率校正。结果: UM组LVESV、LVEDd、IVSd及LVPW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EF3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左室短轴3个切面的应变及应变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UM患者16节段、12节段(中间段和基底段)和6节段(基底段)Tmsv的标准差和最大时间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2DSTI和RT 3DE能更加准确无创地判断UM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及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孙志梅 《中外医疗》2012,31(21):167+169-167,169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方法应用RT-3DE对3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进行测定,同时测量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LVEDV和LVESV测量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R0.01);LVEF减小与LVEDV升高呈明显负相关(r=-0.738,P〈O.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LVEF和左心室容积,从而有效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50例,采用RT-3D观察并测量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手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左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gEDV)、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整体收缩末期容积(gES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整体每搏量(gSV)、节段每搏量(rSV)、整体射血分数(gEF)和节段射血分数(rEF),以比较左心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差异。结果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gEDV、gESV、gSV及gEF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gEDV、gESV、gSV值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而gEF测值较术前升高。结论 RT-3D使用简便准确,能从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真实展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常规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测量23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以左心室造影为参考标准.结果:RT-3DE测量所得LVEDV、LVESV、SV、EF与左心室造影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2、0.90、0.88、0.91(P均<0.001),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略小,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双平面Simpson's法与左心室造影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5、0.87、0.86、0.91(P均<0.001),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小,双平面Simpson's法与左心室造影测得的LVEDV、LVESV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的SV、EF之间无差异;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与左心室造影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分别为0.73、0.71、0.70、0.65(P均<0.05),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大(P<0.05或P<0.01).结论:RT-3DE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梗死伴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EF.  相似文献   

9.
梁梅云  朱向明  李国杰  江峰  薛甜  王晔 《吉林医学》2013,34(13):2429-2431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左室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与30例冠心病患者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并进行脱机分析,得出局部心肌射血分数(rEF),比较两组左室壁16节段射血分数及冠心患者在PCI治疗前后局部心肌射血分数。结果:冠心患者部分心肌局部射血分数比较与正常人相应部位心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患者介入治疗后局部心肌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人局部心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室节段心肌功能,帮助临床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局部心肌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运用RT-3DE检查25例正常人和2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OMI)患者,获取左室整体和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比较两组的整体和节段舒张末期容积(EDV、rEDV)、整体和节段收缩末期容积(ESVr、ESV)、整体和节段射血分数(EF、rEF)及节段-整体射血分数(rgEF)。结果:OMI组整体EDV、ESV及梗死节段rEDV、rESV较对照组增大,整体EF、梗死节段rEFr、gEF降低(P<0.05)。心尖部rEDVr、ESV增大,rEF、rgEF较对照组降低,部分非梗死节段rEF、rgEF较正常组增大(P<0.05),余节段无明显差异。结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整体、梗死节段及心尖部收缩功能下降,部分未梗死节段心功能代偿性增强。RT-3DE可准确定量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室整体和局部容积及收缩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容量和射血分数的准确性。方法应用EchoPAC计算机三维重建系统,通过3个互成60°的左室心尖长轴切面对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和16例冠心病人(冠心病组)进行左室心内膜三维重建,计算其舒张末期容量(LVVd)和射血分数(EF),并与M型法、二维法(双平面法)及核素心血池造影对照,分析不同方法LVVd、EF测值间的相关性。结果(1)双平面法、三维法同核素心血池造影法的EF测值间的相关性好(r分别为0.80和0.87),(2)在正常组,M型超声的LVVd、EF测值同双平面法、三维法结果呈中度相关(r值0.58~0.66),双平面法与三维法间高度相关(r=0.90和0.87);(3)在冠心病组,上述相应的相关系数降低,但双平面法同三维法间依然高度相关(r=0.87和0.84)。结论(1)对于冠心病心脏(心腔形态异常)的容量指标估测,三维超声心动图方法准确性高,优于其他超声方法;(2)本文的三维重建方法简单易行,在容量指标估计方面不亚于其他多平面重建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对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左室收缩功能测量结果的影响,应用多平面经食管3DE技术测量了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患者9例(A组)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11例(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心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左室造影(LVA)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A、B两组患者中,2DE测量的EDV、ESV、SV及EF与LVA相应测值仅呈中度相关,3DE则呈高度相关,且3DE所测EDV、ESV对左室造影结果的低估程度仅为2DE方法的一半;2.A、B两组患者中,2DE所测EF均高于左室造影结果(P<0.01),3DE所测EF则与左室造影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3.用2DE、3DE及LVA3种方法测量B组患者的EF较A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而EDV则显著增加(P<0.05)。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对2DE和3DE心功能测量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经食管3DE测量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准确性优于2DE方法,为左室收缩功能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左室局部容积-时间曲线(LVRV-TC)技术分析冠心病(CAD)患者的左室局部容积变化,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方法 CAD组33例,对照组29例.RT-3DE全容积成像显示LVRV-TC图形,测量收缩与舒张末期最大和最小的左室局部容积,分析心室节段的区域.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D组的收缩与舒张期左室局部最大容积(RVmax)与局部最小容积(RVmin)增加(P<0.001;P<0.05),左室局部射血分数(REF)降低(P<0.001). 结论 RT-3DE的LVRV-TC测量左室容积变化有助于评价CAD患者的左室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急性和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节段舒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并探讨左室整体及局部舒缩功能对左心室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0 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5 例,正常对照组22 例,均行常规二维及RT-3DE检查,通过Qlab 6.0定量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局部室壁运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冠心病及可疑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为“罪犯血管”的患者为冠心病组(30例),对照组为30例正常人。应用RT-3DE测量左室心肌局部容积曲线和局部射血分数(rEF),比较两组的9个节段的rEF及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手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局部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PCI术前缺血区域相应节段的rEF明显降低(P<0.05)。与PCI术前相比,冠心病组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部分节段rEF增大(P<0.05),6个月增加最明显(P<0.05),术后3天rEF无明显变化。结论 RT-3DE可准确识别缺血心肌节段,动态观察PCI术前、术后局部心肌功能的变化,判断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左室数字减影(DSA)、核素心室造影(RNA)和超声心动图(UCG)对53名冠心病者和16名正常人进行左室收缩功能测定。结果示DSA与UCG改良Simpson氏和半球圆柱法相关性最好(r分别为0.84、0.70),与RNA法次之(r0.72),按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分组,则前壁运动障碍组DSA与UCG改良Sirepson和半球圆柱法相关性仍较好(r分别为0.84和0.82);下壁运动障碍组DSA与RNA和UCG相关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磁共振显像(MRI)技术为对照标准,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左心室容积(LVV)和射血分数(LVEF)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MHD患者48例,采用RT-3DE采集其LVV和LVEF,同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Simpson’s法M-Teichholz法进行检测,将3种方法的检测值与MRI所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RT-3DE容积检测值和MRI测量的LVV有良好的相关性(r=0.90,P<0.001),配对t检验表明,两者检测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在心腔变形时,M-Teichholz、Simpson’s法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高于或低于RT-3DE检测值,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RT-3DE可准确测量正常心腔及心腔变形情况下的LVV,在心腔变形情况下,RT-3DE较M-Teichholz、Simpson’s 法测得的LVV及LVEF数据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