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2%氨基寡糖素对芦荟炭疽病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实验。方法使用氨基寡糖素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药效实验。结果氨基寡糖素能有效促进芦荟生长发育,对芦荟炭疽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安全和无药害发生。大田喷撒2%氨基寡糖素(300倍)对芦荟炭疽病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其防效达85.22%,比对照农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提高12.30个百分点。结论2%氨基寡糖素(300倍)药效高,使用安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木霉制剂防治几种药用植物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应用木霉制剂防治几种药用植物病害。方法 :木霉菌对药用植物病原菌室内抑菌效果及木霉制剂温室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拮抗作用测定中 ,木霉菌对黄芪根腐病菌、北沙参菌核病菌、西洋参立枯病菌、丹参根腐病菌及款冬花菌核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温室盆栽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木霉制剂对北沙参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3 .6 %和 72 .5 % ;对黄芪根腐病菌和西洋参立枯病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80 %和 6 0 %。结论 :木霉制剂防治上述病害的田间施用量以 10 g·m-2为宜 ,可以替代多菌灵等常用农药。应用木霉制剂防治药用植物病害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止痒消炎水由蛇床子、苦参、白鲜皮、薄荷脑、水杨酸等7味药组成,具有消炎、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夏季皮炎、痱子、皮肤瘙痒等,1994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9册中无止痒消炎水含量控制项目。林金瑞等已对止痒消炎水中主要成分蛇床素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1],本文就止痒消炎水中另一成分的含量测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和评价蒙古黄芪茎叶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过滤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蒙古黄芪茎叶中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类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UPLC-TQ-MS)法对蒙古黄芪茎叶核苷类、氨基酸类、黄酮类及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对蒙古黄芪茎叶资源性成分质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蒙古黄芪茎叶中粗蛋白、粗纤维、总多糖、还原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11%、30.33%、11.03 mg·g-1、31.90 mg·g-1;检测出6种核苷类成分、15种氨基酸类成分、22种黄酮类成分和1种皂苷类成分,平均总量分别为1.49 mg·g-1、6.00 mg·g-1、1.86 mg·g-1、35.67μg·g-1;不同采收期、不同生长年限蒙古黄芪茎叶各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产蒙古黄芪茎叶质量较优。研究结果可为蒙古黄芪茎叶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试验获得轮作周期及新型肥料对蒙古黄芪主要农艺性状[1]及生产效应[2]之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一年多点法设计,处理内容6个,重复次数3次,小区面积3 m×7 m。结果:新型肥料在不同轮作制条件下黄芪鲜根平均产量分别为6765 kg·hm-2和4431 kg·hm-2,在3a轮作制土壤条件下施用新型肥料较重茬土壤条件下施用新型肥料可增产52.7%。在3a轮作制土壤条件下建议选择25%凹凸棒矿化复合肥3000 kg·hm-2,在重茬土壤栽培条件下选择25%凹凸棒矿化复混肥3000 kg·hm-2为宜。施30%凹凸棒矿化复合肥3000 kg·hm-2的处理其经济纯收益最高,收益率为9.99元/元,且黄芪甲苷含量最高0.118%,较对照常规化肥0.076%提高了55.3%。结论:蒙古黄芪高产、优质、高效及抗病性好的技术方案是,在3a轮作制土壤条件下选择凹凸棒矿化复合肥25%,在重茬土壤栽培条件下选择凹凸棒矿化复混肥25%为宜。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栽培中多菌灵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醇提取,液液分配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菌灵在金线莲根、茎、叶及栽培基质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不同多菌灵添加浓度下的回收率为82.9%~95.7%,RSD为2.0%~6.3%,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田间试验分别采用推荐剂量(1.0 kg·hm-2)和1.5倍推荐剂量(1.5 kg·hm-2)进行处理,2年连续实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在金线莲栽培基质中的半衰期为7.01~8.51 d,在根中残留趋势为先升后降,半衰期为4.93~5.71 d,在茎和叶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58~4.27,3.50~3.91 d。若多菌灵在金线莲植株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5 mg·kg-1,每年以1.0 kg·hm-2的剂量喷施4次,最后一次施药和收获时间的安全间隔期可推荐为28 d。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了16批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的含量。方法:使用DIKMA 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90℃,空气流量2.8 L·min-1。采用SPSS 1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和黄芪皂苷Ⅲ在进样量分别为0.0932-1.02μg(r =0.9995),0.789-8.78μg(r =0.9997),0.506-3.13μg(r =0.9996),0.0161-1.38μg (r =0.9992)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5%、98.61%、99.68%、98.58%,RSD分别为1.2%、1.3%、1.3%、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一采用黄芪甲苷为指标的聚类分析无法区分各省份蒙古黄芪,而同时采用4种皂苷含量为指标,可将不同省份蒙古黄芪明显区分开。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出不同产地蒙古黄芪原药材的质量状况,为蒙古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对浑源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武川栽培蒙古黄芪、土默特右旗栽培蒙古黄芪及野生蒙古黄芪的抗疲劳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18~22 g KM小鼠,随机分组后连续灌胃给予黄芪提取液(低剂量为5 g·kg-1,高剂量为10 g·kg-1)4周,进行负重力竭游泳实验,记录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同时测定给药4周后小鼠运动90 min后全血乳酸(LA)含量、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浆尿素氮(BUN)含量,肝糖原(LG)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四种不同产地的蒙古黄芪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各低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分别为:浑源组522.0±81.5 s、武川组613.4±55.7 s、土右野生组508.2±61.0 s、土右栽培组484.5±40.7 s,高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分别为:浑源组599.7±48.6 s、武川组790.3±57.1 s、土右野生组575.7±73.7 s、土右栽培组544.1±74.9 s,相同剂量进行比较发现武川组游泳时间较其他组显著延长(P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四组黄芪均可增加小鼠运动后肝糖原含量,各低剂量组肝糖原含量分别为:浑源组26.81±1.04 mg·g-1、武川组31.67±2.87 mg·g-1、土右野生组22.31±2.38 mg·g-1、土右栽培组22.96±1.95 mg·g-1,各高剂量组肝糖原含量分别为:浑源组30.89±3.35 mg·g-1、武川组39.56±3.44 mg·g-1、土右野生组29.52±1.43 mg·g-1、土右栽培组28.41±2.06 mg·g-1;同时四个产地黄芪均可显著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液乳酸、尿素氮含量,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结论:四种产地蒙古黄芪均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其中以内蒙古武川产黄芪药效最好,浑源和土右黄芪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燥湿健脾、祛风止痒的中药复方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湿疹汤(黄芪、白术、苍术、苦参等)治疗肛门湿疹80例。结果:痊愈50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93.75%。提示:本方法治疗肛门湿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5)
目的建立参芪养心丸(黄芪、丹参、苦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黄芪、丹参和苦参,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有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同时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有量。结果黄芪、丹参、苦参的分离度良好,斑点清晰。黄芪甲苷在0.995 0~31.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5%(n=6)。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250~0.036 00 mg/m L(r=0.999 7)和0.000 898 4~0.028 75 mg/m L(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RSD=1.6%)和98.4%(RSD=1.7%)。结论该标准能有效控制参芪养心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北京地区菘蓝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 通过田间调查了解病害发生情况及为害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菌丝形态、产孢结构、分生孢子及其着生方式等;采用特异性引物ITS1/PM6扩增病原菌核糖体脱氧核糖核苷酸-内部转录间隔区,病原菌扩增序列及其高度同源序列用MegaX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 菘蓝白粉病病原菌菌丝直或略弯,上有浅裂叶状附着胞;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微弯,不分枝;顶端串生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近圆柱形;芽管在分生孢子近端处萌发,直或弯曲,芽管顶端有吸器。根据显微形态特征初步推测,该病原菌属于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科(Erysiphaceae)白粉菌属(Erysiphe)。核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十字花科白粉菌Erysiphe cruciferarum核酸序列(MT309701、MK341128、MF192845、KY660929)一致性均为100%。该病菌与十字花科白粉菌聚为一枝,与其他白粉菌亲缘关系较远。结论 综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该菘蓝白粉病病原菌为十字花科白粉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内蒙古地区野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资源进行调查,并估算野生黄芩的储量。方法采用3S技术和分层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植被类型、海拔、年降雨量和年均温4个指标,作为内蒙古地区野生黄芩重要生境划分指标。根据野生黄芩在内蒙古地区的生境适宜性情况,对4个指标进行分层,各指标均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层,从不同的层里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野外调查。结果建立了基于4个气象生境因子的野生黄芩资源储量估算模型,并估算内蒙古地区野生黄芩的总资源储量为1.9万t。结论该方法可为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和基于3S技术的中药资源多空间尺度模型估算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黄芩产量、质量及综合效益的差异,分析黄芩-果树间作的种植技术原理,为黄芩的生态种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黄芩-果树间作移栽、单作移栽和单作直播3种种植模式下黄芩种子的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3种种植模式下黄芩药材的产量、黄芩苷含量、白粉病病情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单作直播种植模式相比,黄芩-果树间作种植模式提高了黄芩种子和药材的产量,降低了黄芩白粉病病情指数,经济产值是黄芩单作移栽种植模式的2.96倍,是单作苹果种植模式的1.32倍。结论:在黄芩适宜种植区内合理利用果树下的土地资源进行黄芩-果树间作种植,不仅能减少成本投入、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农药施用、提高黄芩药材的安全品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果树与黄芩共生互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导致药用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白粉病发生的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学地位。方法:田间调查观察病害发生及为害特征;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白粉菌闭囊壳、子囊、子囊孢子、附属丝等的显微形态特征;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引物ITS1/PM6用于白粉菌分子鉴定,扩增序列用MegaX软件中的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白粉病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成株期金莲花茎秆、叶柄及叶片上发生,造成金莲花及种子严重减产,甚至植株早衰死亡。金莲花白粉菌闭囊壳聚生,暗褐色,近球形,直径60~100μm,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有凸起;闭囊壳内子囊单个,内含8个浅褐色、卵圆形的子囊孢子;附属丝多根,聚生于闭囊壳一侧,菌丝状,浅褐色,有隔膜,近等粗,直径4~6μm。金莲花白粉菌rDNA-ITS序列与叉丝单囊壳属白粉菌Podosphaera fuliginea(MF543026、AB046986)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88%、98.73%,与叉丝单囊壳属其他多个种的序列也有较高的同源性(96.00%~98.03%)。根据上述同源菌株的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金莲花白粉菌与叉丝单囊壳白粉菌P.fuliginea聚为一支。结论:结合田间病害发生、为害特征及病菌闭囊壳、子囊、附属丝等的显微形态特征,将金莲花白粉病菌鉴定为叉丝单囊壳P.fuligine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肉豆蔻、麸煨肉豆蔻中总木脂素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去氢二异丁香酚为对照品,测定波长275 nm.结果:去氢二异丁香酚质量浓度在1.5~9.0 mg·L-1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7.6%(n=6),RSD 1.2%.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衍生物炎琥宁(YHN)对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大鼠皮下导管模型,采用YHN(40,20,10,5,2.5 mg·kg-1)腹腔注射治疗,设氟康唑(FLC)阳性对照组(80 mg·kg-1),7d后计数导管的菌落形成单位(CFU),XTT代谢法评估YHN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YHN干预大鼠体内生物膜的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念珠菌黏附相关基因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果:YHN组导管片上CFU明显少于空白组;XTT代谢活性也显示YHN组低于空白组,且呈剂量依赖性;扫描电镜照片显示YHN能显著减少白念珠菌对大鼠体内导管的黏附;qRT-PCR结果显示,YHN可下调ALS1,ALS3,HWP1,EAP1和MP65的表达量。结论:YHN能抑制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  相似文献   

17.
杨桃叶总黄酮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杨桃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血糖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80 mg· kg-1,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 kg-1复制高血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蒸馏水)组、格列本脲对照(0.3g·kg-1)组、杨桃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0.8,0.4,0.2 g·kg-1)组,另设空白组(蒸馏水)每组10只.连续灌胃7d,末次药后1.5h采血,测定动物的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结果:杨桃叶总黄酮高、中剂量显著降低高血糖模型大鼠和小鼠的空腹血糖,提高模型大鼠和小鼠的葡萄糖耐量.结论:杨桃叶总黄酮具有改善链脲佐菌素或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和糖耐量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蓝萼香茶菜总二萜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分4组,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I/R)组;C:复方丹参滴丸(DS)对照组;D:蓝萼香茶菜总二萜(TD)组。术前7 d A,B组灌胃蒸馏水5 mL·kg-1·d-1,C组灌胃DS 37.8 mg·kg-1·d-1,D组灌胃TD 4.76 mg·kg-1·d-1。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兔在体心肌I/R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C组和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10.93%和9.87%,与B组(18.40%)相比,AI均明显下降(P<0.05),但C组和D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分析Bcl-2的吸光度(A),C组为41.03,D组为52.09,均明显高于B组(29.47),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B组相比,C组和D组Bax的A明显下降(P<0.05),且C组和D组Bcl-2和Bax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B组光镜和电镜下结构损伤程度明显高于C组和D组。结论: TD能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提示该药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不同产区黄芩种质资源。方法 基于黄芩基因组数据设计SSR引物,并对来自河北、东北(辽宁、吉林地区)、内蒙古、山东、山陕(山西和陕西)地区共计5个产区的黄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引物组合Sb2、Sb16、Sb22、Sb23、Sb26可以对产地为辽宁、吉林的黄芩进行鉴定区分;引物组合Sb21、Sb22、Sb28可以对产地为内蒙古的黄芩进行鉴定区分;引物组合Sb5、Sb13、Sb16、Sb22可以对产地为陕西、山西的黄芩进行鉴定区分。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不同产区黄芩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一种准确、高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侗族药羊耳菊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侗族药羊耳菊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羊耳菊醇提物(生药)2.5,5 g.kg-1剂量组和阳性对照阿司匹林0.25 g.kg-1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羊耳菊醇提物(5 g.kg-1)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羊耳菊醇提物(5 g.kg-1)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P<0.01,P<0.01)。结论:羊耳菊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