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中医证候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为AM组,选择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两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热郁血瘀证、肾虚血瘀证4个证型,同时给予中医证候评分、MMP-9测定。结果:AM组MMP-9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组中,气滞血瘀证均优于寒凝血瘀证、热郁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等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证候均与MMP-9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1),其中气滞血瘀证相关性强于其他组。结论:气滞血瘀证是子宫腺肌病最普遍最多见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对人子宫腺肌病细胞缩宫素受体(OTR)mRNA、雌激素受体α(E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分为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缓急止痛方高、低剂量组,活血行气方高、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及米非司酮(RU486)组,每组5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子宫腺肌病细胞,采用荧光RT-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OTR mRNA、ERα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子宫腺肌病细胞的OTR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及活血行气高剂量组的OTR 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U486组比较,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OTR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急止痛低剂量组比较,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OTR 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的ERα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及缓急止痛高、低剂量组的ERα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U486对照组比较,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缓急止痛高剂量组子宫腺肌病细胞ERα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瘀止痛方高剂量组与活血行气高剂量组比较,子宫腺肌病细胞ERα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止痛方可能通过降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OTR mRNA、ERαmRNA表达,减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强度,从而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在降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OTR mRNA表达方面活血行气药贡献值较大,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ERαmRNA表达变化中缓急止痛药的贡献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补肾温阳化瘀方联合地诺孕素(DNG)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A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诺孕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温阳化瘀方,疗程均为3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子宫体积、CA125水平及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痛经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水平、子宫体积、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肾温阳化瘀方联合DNG治疗肾虚血瘀型AM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痛经程度、中医证候,月经量减少,改善贫血状态,缩小子宫体积及降低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学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寒凝、痰湿、湿热、气虚、实热、血瘀等8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后得出气滞血瘀、气滞肾虚血瘀、肾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湿热瘀结、气滞寒凝血瘀等6种临床常见复合证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气滞、气虚、寒凝、实热、痰湿、湿热等10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兼痰湿、肾虚寒凝血瘀、肾虚寒凝气滞、肾虚气滞血瘀和肾虚气滞等5个常见临床复合证型。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同病况比较,痛经分别为54.03%和88.71%;月经不调分别为18.55%和44.09%;不孕分别为31.45%和18.82%。结论: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证候分布复杂,临床上均以复合证型出现,两种疾病均以气滞肾虚血瘀为常见症候。②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异常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比例较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中医辨证属肾虚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中药组(50例)和曼月乐组(20例)。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每日1剂;曼月乐组给予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每日释放左炔诺酮20μg至宫腔;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痛经、月经量、肾虚血瘀证候、中医证候、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月经量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缩小(P〈0.05),血清糖类抗原CA125下降(P〈0.05,P〈0.01)。与曼月乐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痛经症状积分升高,肾虚血瘀证候评分降低(P〈0.01,P〈0.05);两组间比较,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散瘀汤能有效缓解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月经量多、子宫体积增大等主要临床症状及降低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癥饮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从中医学理论观点出发,并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技术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中药消癥饮和对照组(20例)使用中成药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癥饮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管寿明  郭元敏 《新中医》2018,50(11):132-13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腺肌症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子宫腺肌症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宫腔放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活血化瘀方治疗。2组连续治疗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月经量评分和痛经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治疗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治疗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方治疗子宫腺肌症血瘀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选择宫腔放置曼月乐的方法治疗,治疗组选择补肾活血散瘀汤的方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痛经、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及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CA125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月经量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间予以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痛经、月经量多、子宫体积增大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内异消癥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自2014年9月—2017年3月到云南省中医院就诊中医辨证属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病60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内异消癥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丹莪妇康煎膏口服,经前连续用药10 d,持续3个月经周期,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总体疗效、中医证候、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差异及CA125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及CA125水平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内异消癥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缓解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月经量多等主要临床症状、降低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10.
褚玉霞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褚玉霞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褚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以活血化瘀,软坚消癥,补肾益精为治疗的基本法则,临证选方用药颇具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两组子宫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热灼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口服;对照组60例,予以米非司酮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积分、寒凝血瘀症候、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84%),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积分、血清CA125均降低(P0.05);中医证候均有改善(P0.05);子宫体积均缩小(P0.05)。在痛经、中医证候改善和血清CA125降低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于绍卉  姚璠  阮征  张红 《吉林中医药》2021,41(6):821-824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妇科疾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将子宫腺肌症所致的肾虚血瘀型痛经的72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痛经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肾虚血瘀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症所致肾虚血瘀型痛经,效果显著,能更有效改善肾虚血瘀证证候、痛经程度.  相似文献   

14.
汪碧云  黄铁瑛 《新中医》2019,51(11):167-169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方治疗妇科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1例给予益气健脾活血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痛经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16%,对照组为7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痛经、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两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脾活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关永格  李坤寅  宋阳 《新中医》2014,46(1):175-177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方对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化瘀止痛方高、低浓度组,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及米非司酮西药对照(R U486)组,每组5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PGF2α、PGE2的表达。结果:化瘀止痛方高、低浓度组PGE2、PGF2α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化瘀止痛方高浓度组PGE2含量与RU486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化瘀止痛方高、低浓度组子宫腺肌病细胞上清中PGF2α含量与RU486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瘀止痛方降调子宫腺肌病细胞PGE2、PGF2α分泌,从而使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功能,此可能是其止痛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坤内异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痛经(血瘀肾虚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2月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伴痛经的患者15例,手术治疗切除巧囊组织或者腺肌病组织.通过双酶联合消化、分次过滤等技术体外分离培养巧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及形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中药益坤内异丸及西药内美通对体外培养细胞腺上皮中芳香化酶P450(P450arom)、环氧合酶-2(cox-2)、腺上皮细胞缩官素受体(OTR)含量的影响。结果益坤内异丸能明显降调节异位内膜细胞培养腺上皮中P450arom、COX-2以及OT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坤内异丸可能通过调节这些“与疼痛高度相关的反馈机制调节的局部因子”。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周围疼痛链的连锁反应。减少致痛因子的水平,进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从肾阳论治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组从"肾阳"论治,予陈霞教授经验方消癥止痛方加减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疗效、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评分及Ca125数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Ca125值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肾阳论治痰瘀互结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任飞  王哲 《河南中医》2014,(7):1358-1359
王哲教授在治疗子宫腺肌病过程中紧扣病机,以“不通则痛”为出发点,着眼于“温”“通”,治疗则以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理气止痛为要,用自拟温经止痛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坤内异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痛经(血瘀肾虚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2月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伴痛经的患者15例,手术治疗切除巧囊组织或者腺肌病组织.通过双酶联合消化、分次过滤等技术体外分离培养巧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及形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中药益坤内异丸及西药内美通对体外培养细胞腺上皮中芳香化酶P450(P450arom)、环氧合酶-2(cox-2)、腺上皮细胞缩官素受体(OTR)含量的影响。结果益坤内异丸能明显降调节异位内膜细胞培养腺上皮中P450arom、COX-2以及OT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坤内异丸可能通过调节这些“与疼痛高度相关的反馈机制调节的局部因子”。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周围疼痛链的连锁反应。减少致痛因子的水平,进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瘀凉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予化瘀凉血方治疗3个月,对照组30侧,予妈富隆治疗3个月。比较2组痛经、月经不调及中医证候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子宫大小及CAl25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痛经、月经不调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缩小子宫体积及降低CAl25数值。结论:化瘀凉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