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建立恶性肿瘤细胞经血循环向骨骼肌运行的动物模型 ,观察骨骼肌转移瘤罕见性现象 ,并进一步探讨骨骼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 VCAM- 1)的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 60只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经髂动脉注入 Walker2 5 6癌肉瘤单细胞悬液 ( 10 4) ,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同一瘤细胞 ( 10 6) ,两组分别于 2h、 1d、 7d、 14 d各处死 6只 ,余下 6只自然死亡 ,观察比较肺内、大腿骨骼肌内肿瘤形成情况及微血管内皮细胞VCAM- 1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注入瘤细胞后 ,第 7天在大腿骨骼肌微血管周围见瘤细胞团 ( 3只 ) ,肌组织内无转移灶形成 ,部分鼠见骨骼肌旁软组织内有转移灶形成 ;对照组注入瘤细胞后肺内 7d形成肿瘤灶 ,14 d及自然死亡者 10 0 %形成广泛肺转移灶 (共 17只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 P<0 .0 0 1)。实验组大腿骨骼肌微血管内皮VCAM- 1阳性率在注瘤 d7以后显著上升 ,且实验组大腿骨骼肌与对照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VCAM- 1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 P=0 .5 )。结论 :临床上广泛存在的恶性肿瘤骨骼肌转移罕见性 ,可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骨骼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VCAM- 1的表达 ,不能解释骨骼肌转移瘤罕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鲨鱼软骨提取物(shark cartilage activated extract,SCAE)对C_(57)BL/6J小鼠B_(1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方法:小鼠经尾静脉接种B_(16)黑色素瘤细胞悬液(5×10~4/每鼠)后第21天,观察SCAE低、中、高剂量及环磷酰胺、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SCAE及环磷酰胺对C_(57)BL/6J小鼠经血道B_(16)黑色素瘤肺转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们的肺校重及肺转移灶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后者主要免疫器官胸腺呈现明显萎缩,而SCAE各剂量组无此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及子宫颈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H22肝癌细胞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接种,观察荷瘤小鼠的肺部转移瘤情况;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接种,复制淋巴道转移模型,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情况。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经小鼠肌肉接种,复制自发性转移模型,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结果]血道转移模型结果:中药组肺瘤结节数较造模组下降(21.13±7.95 v 34.11±12.14,P<0.05)。淋巴道转移模型结果表明:中药组肺瘤结节数、淋巴结指数较造模组均有下降(4.5±2.619 v 8.3±3.917和0.702±0.182 v 0.89±0.181,P<0.05)。自发转移模型结果:中药组移植瘤生长指数、肺转移瘤生长指数较造模组比均明显降低(0.059±0.013 v 0.086±0.024,P<0.01,3.899±1.356 v5.035±1.336,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抑制肺转移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基因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30只荷瘤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阳离子脂质体对照组、血管抑素基因(PAng)治疗组,每组10只。以阳离子脂质体为介导,将血管抑素基因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入移植瘤内,每周3次,共5周,每周测瘤体大小1次,第7周末处死所有小鼠,观察瘤体大小变化、肺表面转移灶数、小鼠生存期等。结果: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缩小,肺内转移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活动能力、饮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均无明显改变,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血管抑素基因可有效地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转移。  相似文献   

5.
收涩中药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收涩中药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小鼠经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2×104/每鼠)后14 d,观察小鼠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椿皮组和山茱萸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椿皮组还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收涩中药对H22肿瘤血道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皮抑素对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ng XP  Xiao TH  Meng LB  Yun CH  Tian H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3091-3093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用40只小鼠建立Lewis肺癌模型,然后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内皮抑素endostar(治疗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肺表面肿瘤数、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分析内皮抑素对肿瘤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VEGF-C表达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肺表面肿瘤数、肿瘤平均长径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MLVD分别为7.8±1.6、5.7±1. 6,两组分别有8例和2例见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EGF-C表达阳性率为66.7%(12/18),治疗组为27.8%(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皮抑素对小鼠肺癌生长、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内皮抑素对VEGF-C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
卵巢癌不易发生脑转移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琴  郑艺  雷开键  贾钰铭 《重庆医学》2016,(33):4619-4621
目的 分析卵巢癌明显脑转移少见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肺腺癌A549细胞株和卵巢癌Skov3细胞株分别通过尾静脉、腹腔、颈总动脉、颅内途径注入雌性裸鼠体内(每个途径16只裸鼠):4~6周后处死裸鼠,取其脑、肺、肾、脾脏、肝脏、输卵管、卵巢及腹腔肿瘤包块,进行HE染色,分析脑内成瘤情况.结果 尾静脉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组无脑转移,A549细胞株组有2例脑转移;腹腔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组无脑转移,A549细胞株组有2例脑转移;颈总动脉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组未发现脑内成瘤,A549细胞株组8例脑内成瘤.以上3种颅外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与A549细胞株在颅内成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直接颅内注入途径Skov3细胞株组14例脑内成瘤,A549细胞株组10例脑内成瘤,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脑屏障可能在阻止卵巢癌脑转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荷瘤小鼠肺部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3LL细胞(0.3×106个)注射入小鼠尾静脉,成瘤后3周取小鼠肺组织,酶消化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GR1-FITC、CD11b-PE双染阳性)的表达量.对照组:在小鼠尾静脉注射PBS,其余步骤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小鼠肺部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GR+CD11b+双阳性),表达量为(19.92±6.08)%;对照组MDSCs表达量为(7.06±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肺癌小鼠的肺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接种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顺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连续用药20天,于接种后第22天处死全部小鼠,剥离皮下肿瘤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取出双肺观察表面肿瘤转移情况,计算肿瘤肺转移发生率、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各用药组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MVD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与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生成和降低P-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对豫医无毛小鼠S1 80 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豫医无毛小鼠 (2 5只 )和昆明种小鼠(2 5只 )分别接种S1 80 肉瘤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 ,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用药组 ,用药组腹腔给予 5 氟尿嘧啶 ,9d后全部处死、剥离、称瘤重 ,计算抑瘤率。结果 :豫医无毛小鼠用药组瘤重 (0 .93± 0 .38)g,对照组瘤重 (2 .89± 1 .1 5)g,抑瘤率 67.7% ;昆明种小鼠用药组瘤重 (0 .2 3± 0 .0 8)g ,对照组瘤重 (2 .56± 0 .78)g,抑瘤率 91 .0 %。各用药组瘤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2用药组比较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5 氟尿嘧啶对豫医无毛小鼠S1 80 肉瘤有抑制作用 ,但作用不如昆明小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对小鼠结肠癌生长及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小鼠建立结肠癌肝脏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恩度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每组10只.各组给药浓度分别为0 mg/kg、2 mg/kg、4 mg/kg、8 mg/kg,于术后第2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d,共10 d.停止给药后2 d观察各组小鼠原发灶的大小、肝转移瘤的数量,检测原发灶的凋亡指数(AI)、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清VEGF浓度.结果 各组的原发灶的体积平均数分别为1.230 cm3、1.198 cm3、1.125 cm3、0.891 cm3.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脾脏种植瘤的体积明显缩小(P<0.05).高浓度组的转移瘤数量明显少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原发灶的AI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浓度组转移瘤的MVD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VEGF的浓度各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的生长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苏拉明联合顺铂对肺腺癌LA795细胞T739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移植瘤内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移植瘤模型,将32只接种高转移性LA795肺腺癌细胞的T739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顺铂组、苏拉明组和顺铂+苏拉明组。用药干预16d,用药中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后24d处死各组小鼠,取出双肺和剥离皮下肿瘤,计算出肺转移发生率,计数各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算出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移植瘤标本行病理观察,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结果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抑瘤率分别为23.03%、34.40%和56.30%。苏拉明组与对照组比肺表面转移结节数、肺转移发生率下降,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上升,联合组更为明显。病理观察见各用药组肿瘤细胞出现坏死、苏拉明组及联合组肿瘤间质中血管数减少。苏拉明组,顺铂+苏拉明组MVD、bFGF的表达都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联合有协同下调MVD、bFGF表达的作用,而单用顺铂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苏拉明可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与顺铂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FGF表达,抑制其微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紫杉醇对人高转移性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在裸鼠体内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22只裸鼠,尾静脉注射接种ACC-M细胞建立实验性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紫杉醇组和对照组.紫杉醇组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天起腹腔注射紫杉醇10 mg/kg,3 d注射1次,共10次;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量溶剂.接种6周后处死实验动物.观察发生肿瘤肺转移的裸鼠数目,称体质量;解剖裸鼠肺脏,称质量;记录肺转移灶数目.结果 对照组和紫杉醇组相比,肺转移率100%vs 54.54%,肺转移结节数(28.64±10.69)vs(15.17±4.83),转移肺湿质量(0.702±0.044)g vs(0.524±0.046)g,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对ACC-M细胞肺转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疟药青蒿素对Lewis肺癌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通过接种(sc)Lewis肺癌细胞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灌胃给予50 mg/kg的青蒿素,1次/2 d,连续给药2 wk;游标卡尺观察给药后肿瘤体积变化. 接种后第30 d处死动物,收集肿瘤组织和双肺组织,并称质量. 免疫组化检测瘤内和瘤周VEGFR-3和LYVE-1表达,计数LYVE-1阳性淋巴管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HE染色肺组织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观察荷瘤小鼠的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素组瘤内LMVD,肺湿重,肺转移发生率和肺转移结节数均较低(P<0.05);青蒿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移植瘤生长没有明显差异(P>0.05);青蒿素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青蒿素可有效抑制Lewis肺癌淋巴管生成和肺转移,并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雌性C57BL/6小鼠行股静脉插管后实验各组分别注入新生隐球菌菌悬液以及菌悬液加抑肽酶,8 h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9在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观测小鼠脑组织匀浆后菌落计数(CFU),并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注入新生隐球菌菌悬液小鼠脑组织中的MMP-9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菌悬液加抑肽酶小鼠脑组织中MMP-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MP-9的染色强度与小鼠脑组织中的菌体负荷量正相关. 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小鼠脑组织中存在MMP-9过表达,MMP-9可能导致血脑屏障开放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转移前期原发黑色素瘤对肺组织微环境的作用及其对转移的影响。 方法 将黑色素瘤细胞B16种植于雌性Balb/c小鼠背部,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B16细胞建立转移模型;塞来昔布灌胃处理小鼠建立抗炎治疗模型。采用肺组织干湿比和HE染色分析肺组织炎症反应,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在转移前期,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荷瘤小鼠肺组织明显水肿,肺干湿比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发现B16细胞易于出现在肺组织炎症细胞聚集的部位。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荷瘤小鼠血清VEGF、M-CSF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16培养上清可以显著诱导肺组织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肺组织转移瘤显著增多(P<0.001);给予抗炎药物塞来昔布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下降,肺转移瘤数目明显减少(P=0.005)。 结论 在肿瘤转移前期,原发恶性黑色素瘤能够调节肺组织微环境,诱导肺组织炎症反应并促进肺转移;塞来昔布可缓解肺组织炎症反应并抑制肺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Es)瘤内与尾静脉两种给药途径联合腹腔注射阿霉素(Adm)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H22肝癌细胞接种到40只小鼠的背部皮下,肿瘤直径约1 cm时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隔日瘤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Es瘤内组:隔日瘤内注射Es+腹腔注射Adm;Es静脉组:隔日静脉推注Es+腹腔注射Adm;Adm组:隔日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dm.每3 d测量皮下肿瘤直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15天每组处死5只小鼠,检测血浆VEGF含量、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观察剩余小鼠生存期.结果 Es瘤内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VEGF及MVD表达均小于其他3组(P<0.05),Es瘤内组生存期与Es静脉组比较均较阿霉素组、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联合Adm在抑制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方面,瘤内应用Es抑瘤效果优于静脉应用,但前者小鼠生存期的延长较后者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脑瘤克胶囊抑癌抗转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瘤克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复制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模型,ICR小鼠复制肉瘤S180模型,观察脑瘤克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的影响;采用C57BL/6小鼠复制Lewis肺癌模型,观察脑瘤克对其自发性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脑瘤克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瘤体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对肉瘤S180瘤体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脑瘤克各组可明显抑制肺转移灶数目,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瘤克胶囊对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肉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Lewis肺癌的自发性肺转移灶数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细胞系H1975体外及对裸鼠移植瘤的抗瘤作用。方法:建立H1975肺癌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24只,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8只,建立H1975肺癌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单一用药组注射恩度,联合用药组注射厄洛替尼和恩度,2周后处死实验鼠,并将肿瘤取出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用药方法对裸鼠移植瘤的抗瘤作用。结果: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小鼠慢慢精神较差,活动量与饮食量减少,卷缩扎堆,毛色灰暗无光泽度。联合用药组小鼠活动情况与饮食情况基本正常,单一用药组小鼠表现介于两组之间;三组小鼠的肿瘤体积与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最大,其次为单一用药组,最后为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MVD计数与VEGF表达比较,三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用药组的数值最小;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小鼠体内H1975细胞和ECV细胞的抑制作用比较,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恩度与厄洛替尼联合作用于肺癌肿瘤,能够减小肿瘤大小,能够抵抗肿瘤,可以应用在EGFR-TKIs耐药患者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酵母表达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对小鼠肺腺癌LA795原位肿瘤微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含有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rhES;将接种LA795小鼠肺腺癌细胞的T739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只,于接种后第6日起始予rhES和磷酸缓冲盐液(PBS)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14d;观察两组小鼠原位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及肺部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经甲醇诱导酵母转化子表达rhES,并用肝素亲和层析的方法获得纯化的rhES;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小鼠原位肿瘤微血管密度发现rhES治疗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小于PBS对照组(P<0.01);观察两组小鼠肺部发现rhES治疗组小鼠肺部未见有明显肿瘤转移病灶,而PBS对照组小鼠肺部可见大量散在肿瘤转移病灶;两组小鼠肺湿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hES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显著抑制了小鼠肺腺癌LA795肿瘤血管生成,并能有效抑制肿瘤的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