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择 (GEMZAR)联合顺铂 (CDDP)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疗效及其毒性反应。方法 对 2 0 0 1- 0 5~ 2 0 0 3- 0 6山东省肿瘤医院对 30例晚期NSCLC应用GP联合方案进行化疗。用法 :GEMZAR 10 0 0mg/m2 ,第 1、8天 ;CDDP 2 5mg/m2 ,第 1~ 3天 ,每 2 1d为 1周期 ,至少 2周期。结果 在 30例中CR0例 ,PR 11例 ,RR为 36 7%。在初治的 13例中 6例达PR ,RR为 4 6 %。在 17例复治病人中 ,5例达PR ,RR为2 9%。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的降低。结论 健择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NSCLC中具有较好疗效及毒性反应低 ,对于老年患者是可以耐受的 ,可作为一、二线用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8(IL - 18)基因转导对肺癌细胞系 PG细胞肿瘤原性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人白介素 - 18的质粒 pc DNA3.1- h IL- 18转染到肺癌细胞系 PG中 ,通过药物新霉素 (G- 4 18Sulfate)进行筛选 ,利用RT- PCR、EL ISA方法对 IL- 1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裸鼠行皮下致瘤试验 ,观察 IL- 18转染前后 PG细胞致瘤性的改变。结果  IL- 18基因成功的转导入 PG细胞中 ,且能持续表达 ,转入 IL- 18基因的 PG细胞上清液 IL-18的生物学活性为 (187.5± 12 .3) U/ ml,接种裸鼠后无肿瘤长出。结论  PG细胞转入 IL- 18基因后将失去致瘤性 ,提示 IL - 18基因转导的 PG细胞可作为治疗肺癌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别用 VEGF抗体和 CD34 因子抗体检测 97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 VEGF的表达水平和 MVD。结果  97例大肠癌组织中 6 8例 VEGF阳性表达 ,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浆内 ,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量最高 ;VEGF表达与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VEGF阳性者和 VEGF阴性者的 MVD值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 VEGF阳性表达不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VEGF在大肠癌的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MVD可以作为大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癌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肺转移的受体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9种肺癌细胞系的增殖状况和培养上清液中VEGF水平,筛选出差异表达VEGF且增殖无明显差异的两株细胞系。将两株细胞分别接种于SCID小鼠背部观察肿瘤生长,肺癌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建立肺转移模型,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肺转移瘤及血管密度。应用两种VEGFR中和抗体(MF-1和DC101)腹腔注射治疗肺转移小鼠,观察肺转移瘤数改变。结果 9种肺癌细胞系分泌VEGF水平不同,其中最高的是A549(182.7ng/mL),最低的是SPCA1(13.39ng/mL),A549细胞和SPCA1细胞的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549细胞在小鼠背部形成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SPCA1细胞,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明显增多。A549细胞形成肺转移瘤数为SPCA1细胞的2.3倍。抗VEGFR-1治疗使肺转移瘤数明显减少,而抗VEGFR-2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细胞分泌的VEGF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VEGF通过VEGFR1通路促进肺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转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株Bcap37细胞,并探讨IL-18基因转导后Bcap37细胞肿瘤原性的改变和抗瘤作用。方法:将携带人IL-18的质粒pcDNA3.1-IL-18转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37细胞中,通过药物G418进行筛选,采用RT-PCR和ELISA法对IL-18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裸鼠致瘤实验观察肿瘤原性的改变;观察灭活后Bcap37-IL-18细胞的抗瘤作用。结果:IL-18基因成功转导入Bcap37细胞中并能顺利表达;RT-PCR 电泳结果显示IL-18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ELISA结果显示,106个转导细胞在24h内分泌IL-18的含量是(126.3±4.5)pg; 空载体转染的细胞未检测到IL-18;裸鼠致瘤实验表明,接种Bcap37-IL-18细胞的裸鼠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Bcap37组和Bcap37-pCDNA3.1组;抗瘤实验结果显示,放射灭活的Bcap37-pcDNA3.1细胞和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裸鼠后,再接种Bcap37细胞于裸鼠左侧背部皮下。肿瘤长出的时间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组比Bcap37 pCDNA3.1细胞免疫接种组明显延长,且肿瘤的体积Bcap37-IL-18细胞免疫接种组比Bcap37-pCDNA3.1细胞免疫接种组小。结论: IL-18基因能成功的整合到Bcap37细胞基因组中,且在转导的肿瘤细胞中持续表达;IL-18基因转染降低了Bcap37细胞的肿瘤原性;IL-18基因修饰的Bcap37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T-CT的标准摄取值(SUV)、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对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对3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PET-CT SUV值、血清CEA、CYFRA21-1检测,治疗2周观察血清CEA、CYFRA21-1下降程度,计算以上各项指标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SUV值≤5的患者及治疗2周后CEA水平下降≥50%的患者获得更佳的PFS及OS。但CYFRA21-1水平下降≥50%的患者,并未获得更长的PFS及OS。EGFR突变的患者SUV均值较EGFR野生型患者明显低(P<0.05)。治疗后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较野生型患者更可能获得CEA下降≥50%(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UV值≤5为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结论 PET-CT的SUV值、用药前期CEA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筱芬  韩明勇 《卫生研究》1999,28(3):181-182
以全胚胎培养模型结合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等探讨了乙酰水杨酸和叶酸对大鼠卵黄囊及胚胎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含乙酰水杨酸300μg/ml组的卵黄囊直径和胚胎体长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胚胎畸形率明显增高。组织学检查发现卵黄囊厚度变薄。间质层血岛、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血管壁细胞不连续,血管发育不良。卵黄囊内皮层细胞顶端微绒毛少见。内皮层细胞的溶酶体、内质网及核蛋白体等结构和数量均有明显改变。而60mg/kg叶酸灌胃鼠血清与乙酰水杨酸联合应用后,则卵黄囊的上述毒性作用明显减轻或消失,提示叶酸能明显拮抗乙酰水杨酸致大鼠卵黄囊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叶酸拮抗乙酰水杨酸致体外大鼠胚胎畸形的研究韩明勇王筱芬刘以伟(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我们采用全胚胎培养方法,探讨了叶酸拮抗乙酰水杨酸的致畸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成年wistar大鼠50只,雌鼠体重2...  相似文献   
9.
疼痛是严重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癌痛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根据WHO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阿片类药物已成为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标准药物。芬太尼透皮缓释贴剂与传统的口服药物相比具有用药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我科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现有工作流程下急诊生化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探讨实验室内影响急诊生化检验TAT的因素,根据临床需要,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方法记录临床科室急诊生化检验样本送实验室至检验结果回报临床过程中的一些时间点,分析样本构成、实验室接收急诊样本至上机分析(阶段一)、上机分析至检验结果回报(阶段二)的时间和总的TAT及影响各阶段时间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临床医生对实验室急诊生化检验TAT的满意度和期望值。结果急诊生化检验记录1063例中,样本构成前四位:心血管内科22.52%、急诊内科20.64%、ICU17.07%和内分泌科8.94%。急诊生化检验阶段一、阶段二和总的TAT3个时间段各自的中位数、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30min、66min,17min、36min及50min、90min。阶段一与TAT高度正相关(r=0.853,P〈0.001),阶段二与TAT相关性下降(r=0.549,P〈0.001)。临床医生对目前急诊生化检验TAT(≤120min)满意度占63.63%,90.91%的医生希望此时间能缩短到60min内。结论当前本实验室急诊生化检验TAT满足科室现行的规定要求,但未能很好满足临床的需要,急诊生化样本检验过程中第一阶段较长,但此阶段仍有改善空间,通过加强人力和岗位培训、优化工作流程、临床沟通、提高前处理阶段信息化程度等改进措施,可望把急诊生化检验结果TAT缩短到60min内,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