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压疮预防管理模式的关键要素,建立适宜有效的压疮预防临床管理模式,预防住院患者发生压疮,提高护理质量,节省医疗资源。[方法]以质性研究为核心,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观察2005年1月~2007年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外科片区7个病区压疮预防管理过程中92名临床护士的护理行为和7名病区护士长的管理行为,并进行访谈;辅以量性研究,收集、统计3年7个病区高危压疮患者申报和压疮发生率的数据;综合分析质性扎根理论研究和量性研究的结果,描述压疮预防临床管理模式的关键要素,推断压疮预防临床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在压疮预防管理过程中,临床护士良好的护理行为和病区护士长良好的管理行为构成了压疮预防临床管理模式的关键要素,即"五早五到位",在临床压疮预防管理中应做到早评估、早报告、早落实、早指导、早督查;同时应做到落实到位、评估评价到位、指导督查到位、培训到位、持续改进到位。3年7个病区共收治患者30945人次,ICU收治的病人转回各病区,其余6个病区出院23612人次,申报高危压疮患者495例,发生难免性压疮35例,住院病人压疮发生率为0.15%,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为7.07%。[结论]压疮预防"五早五到位"临床管理模式的建立,强调的是压疮预防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发挥临床护士在压疮预防中的主要作用和病区护士长在压疮预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6,(3):452-454
目的将压疮管理信息化,为临床防治和监控压疮提供依据,提高压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利用电子病历平台构建压疮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责任护士-病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管理模式,管理者对压疮上报信息资料进行评价监控、统计分析,实行全面实时的质量管理。结果与纸质填写上报相比较,压疮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及时准确,病历资料完整规范。上报及时率由2014年的86.25%提高至2015年100%;难免压疮发生率由2014年的36.17%降低至2015年的27.81%。结论基于电子病历平台构建的压疮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压疮管理信息化,是实现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的有效手段,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晚期肿瘤病人的压疮预防以及护理措施展开研究和讨论。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6月前来我院治疗的36名癌症晚期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和探讨。其中有12名病人在入院之前就已形成了压疮。对此我院结合病人的具体压疮分期,为其提供专业、到位的护理服务和治疗措施。对于其他24名入院时未出现压疮的病人提供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治疗之后,在入院之前就已形成压疮的12名病人中,有4名病人患有I期压疮、3名病人患有II期压疮,其压疮好转率实现100%;有3名病人患有III期压疮,其中一个病人治疗无效死亡,其余2名病人的压疮得到控制并有所好转,其好转率为66.66%;有2名病人患有IV期压疮,,其中一个病人治疗无效死亡,另一名病人的病情有所缓解,其好转率是50%。在入院时未出现压疮的24名病人中,在住院治疗期间均为出现压疮。结论:晚期肿瘤病人非常容易患上压疮,在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压疮形成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伟  郭云萍 《现代医院》2009,9(9):10-13
压疮是临床上、尤其在老龄患者人群中是常见病。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PUAP)对压疮的定义是“压疮是局限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损害,常位于骨骼突起部位,与压力、磨擦力或/和剪切力有关”。因为大部分压疮是可预防的,所以国内有卫生机构将其做为医护质量高低的指标,在管理评审标准中要求,从三级医院到一级医院,昏迷、截瘫病人的压疮年发生数为零,但实际很少有医院能达到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5.
刘玉兰  刘琪 《医疗装备》2016,(4):169-170
目的深入探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压疮护理管理对策,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生二期压疮3例,经积极治疗和对症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安立芝 《现代保健》2012,(4):128-129
目的预防、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发生,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一2010年12月发生的16例院内压疮事件,结合医院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压疮预防知识欠缺、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及患者个体因素是导致患者院内压疮的主要原因。制定了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压疮知识的培训,完善患者压疮管理流程等有效对策。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进管理流程能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护士指导下肢骨折牵引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替代护士被动为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8月~2006年7月252例骨牵引病人作为观察组,2006年8月~2007年7月263例骨牵引病人作为实验组。观察组病人以传统的翻身法预防压疮,实验组病人以仰卧运动减压法配合渭良伤科油替代被动翻身预防压疮。结果实验组能理想的达到预防压疮的效果,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牵引患者仰卧运动减压法配合渭良伤科油预防压疮的发生明显优于传统翻身防压疮效果。  相似文献   

8.
压疮防治是临床护理的一大课题,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加强了预防压疮的几个重要环节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1 入院评估常规化申报程序制度化 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评估,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确定为申报对象,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核实责任护士的评估与患者的实际是否相符,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科室、一份上交护理部.护理部在收到报告后24 h内到病区,核实上报的情况是否与基本情况相符,批准后登记在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医院压疮质控的管理模式。方法 持续改进医院压疮三级管理的方法,取消原有院内压疮的高危上报护理部及院内发生压疮定性会诊及院内发生压疮惩罚制度,同时加强病区压疮联络员培训及培训后续效果的调研,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及指导。结果 压疮质量管理方法改进的实施,减少护士书写的时间,护士主动参与压疮的预防和质控,对院内发生压疮积极上报。结论 压疮质量管理方法的改进,能调动护士主动参与院内压疮管理的积极性,减少院内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探讨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进展.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的12例长期卧床产生压疮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压疮严重程度,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明显降低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论:及时有效的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压疮的形成,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晓彬  许虹 《健康天地》2010,4(2):85-85,87
目的:为了降低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方法:我院于2010年一月开始实行三级管理,改进压疮管理流程,实施高危压疮评估-报告-预防-追踪-会诊-护理质量考评的制度。结果:住院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发生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进压疮管理流程能有效降低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方法应用Brader压疮评估量表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入住天津市干部疗养院的48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主动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经评估和预防护理,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无压疮发生。结论压疮是长期卧床老年人常见的并发症,采用压疮评估量表,及时识别高危人群,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压疮的预见性护理,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压疮的护理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在护理领域仍是难题。在全球范围来看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无下降趋势。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消耗医药资源,也反映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近年国际国内对压疮概念、病因病理、预防五力学的关系都进行了探讨,在我国也有了对压疮科学的系统护理体系。虽然压疮的发生率、预防、营养支持仍是我国护理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加拿大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综合性医院压疮发生率是15.1%,而中华护理杂志报道:曾对34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调查中发现,压疮的发生率位于第二。压疮的高发人群是年老体弱、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无自主行为能力或疾病影响不能改变体位的患者。压疮一旦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严重时还可能继发感染而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发生压疮的老年人比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死亡率增加6倍。因此,预防压疮,更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在临床压疮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分析压疮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有效落实。结果:管理小组成员对压疮病人与压疮高危病人跟踪、监控率由2011年上半年的44.4%上升到下半年的100%;院内压疮的发生率由上半年的10.0%下降到下半年的2.6%,压疮的治愈、好转率由上半年的65.5%上升到下半年的90.0%。结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有效落实压疮防治措施能提高临床护士对压疮预防的预警能力和识别水平,使高危病人院内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压疮的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最终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美皮康敷料在偏瘫病人中保护性预防压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偏瘫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保护皮肤、减轻局部受压、全身营养支持等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实验组40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美皮康敷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2、4、6、8W后的压疮发生率及转归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入院8W后的压疮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美皮康敷料应用于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泡沫辅料在ICU危重患者预防压疮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ICU危重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2011年1月—2012年6月62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泡沫敷料保护,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结果 实验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5例。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评估并给予泡沫敷料可以预防压疮,使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16日至2012年5月17日对于一例颈椎骨折伴截瘫至骶尾部压疮病人的护理,予管理大小便失禁,骶尾部压疮予保守锐性清创后予康惠尔溃疡贴外贴行自溶清创治疗,结果表明予联合清创及对患者全身评估、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压疮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不可避免压疮量化评估观察表对早期压疮预防管理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以提高压疮预防的有效性。方法:对2007年全年入住干部内科的患者应用评估观察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评分,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对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对已有皮肤情况的患者填写住院带入压疮登记表。结果:填报评估观察表的239例患者中有89例评估为高危(占37.6%),实际发生压疮有1例,与2006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不可避免压疮量化评估观察表动态管理压疮,能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压疮,对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发展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探讨压疮的原因、预防和护理以及对已形成的压疮的护理,通过早期评估,加强预防并制订干预措施。早期预防是改变了临床上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对骨科病人,绝大多数是外伤所致,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椎骨折等病人一定要眼到、手到,早期评估病人全身皮肤,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有效地预防压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预防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压疮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为试验组。选取2015年1-12月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方法;试验组实施目标管理压疮预防方法。记录两组压疮发生率、压疮部位和压疮分期。记录两组护患纠纷率、护理投诉率和家属满意率。记录两组压疮感染患者感染情况,采集压疮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2.56%(12/468)低于对照组9.41%(38/404)(P=0.029);两组压疮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试验组家属满意率为97.22%(455/468)高于对照组71.53%(289/404)(P0.001),护患纠纷率为1.71%(8/468)、护理投诉率为2.14%(10/468)低于对照组5.45%(22/404)、6.44%(26/404)(P0.05)。50例压疮患者共14例发生感染。共检出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占60.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8株占40.00%,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目标管理有助于降低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降低手术患者护患纠纷率、护理投诉率,提高家属满意率,是切实可行的术中压疮预防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