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反流误吸是一种少见却严重的全麻并发症,常造成不良后果。作为四大麻醉相关致死原因之一,误吸占麻醉相关死亡的9%[1]。造成反流误吸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如患者饱胃,肠梗阻等造成的胃内压增高,上消化道手术对胃排空的影响,麻醉方式选择不当或正压通气压力过大等。目前对患者误吸风险的判断主要依赖于禁食时间[2]。然而,即使禁食时间足够,也仍然存在饱胃现象。即使是择期手术仍有5%的饱胃发生率[3]。饱胃是反流误吸的核心因素,胃内容物的存在本身就会增加诱  相似文献   

2.
Foley导尿管封堵食管法在饱胃患者全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胃患者全麻时易发生呕吐、反流和误吸,导致急性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而危及生命[1,2].饱胄及胃排空延迟是反流误吸产生的主要原因[2].强求胃排空时间则延误手术时机,实施及时安全的麻醉又防止反流误吸被麻醉医师所  相似文献   

3.
气管导管封堵食管法在饱胃患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儿气管异物为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急症。急救时须在支气管镜下钳取异物。而饱胃患儿手术麻醉时极易发生反流引起误吸。如何实施麻醉而又防止误吸是个棘手问题。本科自2000年始采用高容量低压套囊气管导管封堵食管以静脉全麻行镜下钳取异物,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在全麻苏醒期出现的一种意识与行为紊乱的状态,表现为哭闹、激动、无法安抚等,多发生在拔管后15 min内,特别是在以七氟醚麻醉为主的吸入全麻中发生率最高,可达80%[1],在1岁以内患儿的发生率虽然略低,约为35%[2],但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意外拔出引流管、肢体不自主运动造成手术部位伤口出血及留置针脱出等。有研究指出[3],安慰奶嘴可以对急诊患儿起到  相似文献   

5.
预防误吸与麻醉前禁食新概念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和继发性肺炎。此外 ,酸性胃液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肺间质水肿及肺透明膜变 ,而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 ,临床上称为Mendelson氏综合征。为了避免麻醉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 ,麻醉医师十分注重术前禁食的时限。传统的禁食时间至少为 8h以上 ,并提出误吸危险性的标准为胃液残留量 >0 4ml·Kg- 1 ,胃液 pH值≤ 2 5。经过近年来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麻醉前禁食、预防误吸新的观念。反流的病理生理当胃内容物从胃被动地流向食管时称为返流。胃反流物进入呼吸道称为误吸。反流及误吸与食道…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肺泡灌洗救治老年患者Mendelson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醉手术期间反流误吸是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老年患者死亡率更高。我们对1例全麻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致Mendelson综合征老年患者,采用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结合机械通气治疗,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麻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致严重误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是威胁患者安全的严重并发症。多量酸性胃液误吸可致严重肺损害,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达26%~70%[1]。我院近年发生全麻诱导期误吸4例,现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4例严重误吸病人的临床资料列于表1。表14例误吸病人资料性别年龄(岁)...  相似文献   

8.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种罕见的威胁生命的临床疾病,它可以导致患者全血细胞的减少及肝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报道1例“有HPS的6岁患儿在全麻诱导期发生了严重的返流误吸”而误吸的胃内容物推测为术前未察觉的胃内陈旧性的自发性出血.详细地报道该患儿的临床处理和疾病转归,介绍HPS患者的麻醉关注点并且系统地回顾与麻醉有关的返流误吸的危险因素评价与风险处理,麻醉方式的选择以及发生误吸后的临床策略.  相似文献   

9.
静注曲马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曲马多预防小儿全麻苏腥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40例,年龄3~8岁,随机均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全麻插管后分别静注曲马多2mg/kg或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测定拔管前两组患儿的Comfort评分及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mfort评分:镇静满意率曲马多组为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躁动评分:曲马多组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结论 小儿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前静注曲马多2 mg/kg可获得苏醒期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胃复安加速胃排空的X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是麻醉时窒息和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饱食、创伤、妊娠、疼痛等均可减慢胃排空,增加返流误吸的发生率。术前经胃管抽吸效果往往不佳,增加了麻醉风险。近年国外报道应用胃复安防止全麻下饱食病人的返流误吸,作者就此作了X线下胃复安加速胃排空的对比观察,旨为麻醉前用药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试验分为两组,Ⅰ组为拟作上消化道钡检的空腹门诊病员,分为三小组,每组10人。A组在吞钡前10分钟肌注胃复安10mg;B组肌注20mg;C组免注,作为对照。硫酸钡浓度为25%,总量200ml,1~3分钟内分2~3次吞服。Ⅱ组为健康志…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灭吐灵预防麻醉期间返流误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是麻醉时窒息和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与手术和麻醉有关的因素诸如:妊娠、外伤、疼痛等应激状态以及某些药物(麻醉性镇痛药、阿托品等)均可减慢胃的排空、增加返流误吸的发生率。此类病人术前常规禁食并不能保证胃的完全排空。术前采用经胃管吸出胃内容物的方法,效果并不满意,甚至可因降低胃—食管括约肌的功能造成吸引期间误吸的危险。近年来,国外报道术前应用灭吐灵以防止全麻下饱食病人的返流误吸,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胃内容物反流误吸(regurgitation and aspiration)是围术期非常严重的麻醉相关并发症~([1])。研究显示,麻醉期间误吸的发生率为1/6500,急诊手术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急诊手术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减退、胃排空时间延长及合并症多,麻醉  相似文献   

13.
孕产妇、患儿、肥胖、高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胃轻瘫、危重患者以及急诊手术患者等特殊人群按目前的禁饮食指南不能保证麻醉诱导时胃排空。床旁胃窦超声便携、快速、准确、无创,可用于上述特殊人群胃内容物性质和容量的评估,指导麻醉科医师制定个体化的麻醉诱导方案,预防反流误吸。本文对床旁胃窦超声评估胃内容物的实施、方法、预防反流误吸的策略及评估特殊人群胃内容物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患儿生理与解剖具有特殊性,围术期反流误吸的发生率虽然低于0.1%,但危害严重~([1-2])。胃超声检查是用于评估围术期患者胃内容物的非侵入性成像检查。虽然超声检查不提供胃功能和状态的全面评估,但可提供胃内有无内容物及性质等重要信息~([3-5])。本研究利用胃超声评估择期手术患儿的胃窦等级,观察患儿胃排空情况,以期优化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15日至4月12日择期手术患儿19  相似文献   

15.
预氧无正压通气在急症饱胃患者全麻快诱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预氧并无正压通气技术在急症饱胃患者全麻快诱导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1例急症饱胃患者诱导前面罩吸入纯氧3 min,静脉快速诱导期间不实施正压辅助通气.记录诱导用药前及用药后HR、SpO2、BP、ECG及诱导过程中呛咳、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结果 预氧显著提高患者SpO2.气管插管前后SpO2、BP、HR无显著变化;诱导过程中无缺氧、反流和误吸发生.结论 对非困难气道、无严重心肺疾病的急症饱胃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预氧并无正压通气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可引起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胸胃综合征等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1-2].其中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文献报道[3],其发生率为1.8%~5.2%,死亡率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尽管麻醉技术在不断进步,在围麻醉期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仍占20~40%,故近50年来麻醉中误吸胃内容物的发生率无明显减少,在成人误吸占麻醉死亡病例的12~24%(儿童为26%),甚至有报道196例产科麻醉死亡中有93例(47%)为胃内容物误吸所致。可见至今误吸仍是麻醉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文献中关于药物  相似文献   

18.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反流性胃炎(refluxgastritis,RG)是上消化道术后的主要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术后不适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疼痛和消化不良等,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且胆汁反流还可能与癌变有关。反流性胃食管炎的发生率不同学者报道的差异较大,近端胃切除后采用食管残胃吻合的RE发生率在50%~70%,Shibuya等[1]报道为71.5%,其中75.6%为重度食管炎。Yuasa等[2]报道食管切除术后用胃代食管重建者,在颈部食管行24h pH监测和胆红素测定,28%有胃酸反流,44%有胆汁反流,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甲蓝标记法在诊断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将亚甲蓝注入2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鼻饲营养液内标记染色;遵循按需吸痰原则,吸出患者气道分泌物后,分别进行痰液颜色的肉眼观察和胃蛋白酶检测,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胃反流误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效果,对亚甲蓝标记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标记法观察胃反流误吸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26%。结论亚甲蓝标记法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正>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的非巴比妥类催眠性静脉全麻药,起效快、对循环系统和呼吸影响小,尤其适合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及老年患者的麻醉。但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期间常诱发肌颤产生,其发生率高达50%~80%,肌颤可导致肌纤维损伤、肌痛、血清钾升高以及饱胃患者反流误吸率升高,不仅会给手术操作造成不便,还会使患者术后感到不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