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中医药》2015,(4):39-40
<正>雷根平教授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注重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病症,尤其是肾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1]。慢性肾盂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淋证(劳淋)"、"虚劳"等范畴。雷根平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多为病久伤肾,由肾及脾,正气亏虚,无力抗邪,致使脾肾亏虚,湿热未清留恋所致的以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以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曹田梅教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方法]文献回顾法归纳总结曹田梅教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结果]肾虚而膀胱热为劳淋之总病机,具体又可分为湿热蕴结、肝经郁热、肾阴不足、脾肾亏虚等四个证型,急性期多以猪苓汤、清心莲子饮;缓解期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总结慢性肾盂肾炎的辨治经验。并分析了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因病机,提出了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先,缓解期应扶正祛邪兼顾,迁延期应以扶正为主。  相似文献   

4.
介绍童安荣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童安荣认为慢性肾盂肾炎的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密切相关,为本虚标实之候。临床分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辨证治疗,急性发作期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治法,辅以疏肝健脾;缓解期以益气补肾健脾为主要治法,辅以清热利湿。其中清利湿热贯穿疾病全程。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玉庸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医病机、治法、辨治经验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列举案例进行经验总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赵老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多属中医“淋证(劳淋)”“虚劳”“腰痛”等范畴,病机要点为脾肾亏虚、湿热屡犯,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湿热留恋,由脏及腑,由肾及脾,脾肾亏虚,正虚邪恋。治疗宜谨守病机,补泻并用,清利膀胱湿热的同时,注重健脾益肾,培元固肾,标本兼治。赵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丰富,博采古今有效方药,并将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分析用药规律,辨证论治,明显改善CPN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喜奎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虚、肾虚为本,痰、湿、热、瘀为标。治疗上应辨证分期论治,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多为湿热痹阻,治以缓急止痛,清热除湿;慢性缓解期以气阴两虚和脾肾阳虚为主,分别以益气养阴、化湿去浊和益肾健脾、温阳泄浊之法治之。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胡天成教授辨病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经验。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咳喘、血证、虚损等病范畴,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病因多系湿热内蕴;核心病机是湿热熏灼,肺络受损,痰瘀互结;病性以肺脾肾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急性肺出血期与慢性反复发作期多实,实证多系湿热痰瘀为患;肺出血静止期、慢性迁延后遗期多虚,虚证多因气血亏虚使然。本病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的方法,临证应分清标本缓急,总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祛邪扶正,补不宜早;以清为主,以通为补。  相似文献   

8.
小青龙汤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水炎 《光明中医》2003,18(3):48-49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 ,中老年发病率高达 1 5%~ 3 0 %。急性发作期以咳喘胸闷、喉中痰鸣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喘证”范畴。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把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为寒喘的 6 5例病例 ,用中医治疗 ,并同西医对照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 979年 1 1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和排除病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主症 :…  相似文献   

9.
孙田虹 《陕西中医》2014,(6):723-724
目的:探讨IgA肾病从风论治。方法:分析IgA肾病的起病及病情进展与风邪密切相关。IgA肾病的病因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急性发作期外风上扰肺卫,以经络为通路,风窜伤肾;慢性迁延期正邪相持,内风伏肾,扰动肾络;治疗原则以祛风为要。结论:IgA肾病,急性发作期多以外风为患,治疗以祛外风为主;慢性迁延期多以内风为患,治疗以平息内风为主。  相似文献   

10.
湿热病邪与新月体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疾病与湿热的关系已引起中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湿热是导致肾病迁延难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病机.多种肾脏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均可出现湿热证候,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以使病情复杂多变,病程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本虚标实,湿邪内蕴,日久兼瘀的病因病机;依标本缓急,分为急性发作期祛邪扶正利湿为要、慢性发作期扶正兼祛余邪养血为要、迁延终末期谨守病机,随证治之等分期论治等方面总结杨淑莲教授中医诊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验,并附典型医案。  相似文献   

12.
李碧辨治慢性肾炎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允涛  李青  刘晶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45-846
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脾肾亏虚为病机之本,由于本虚,又易招致外邪,而产生水湿、湿热、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临床分为七型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代谢异常引起的关节病变,中医药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魏子孝教授主张分期辨治。急性发作期属"湿热痹",以清利湿热为法;间歇期以脾肾亏虚为主,以健脾补肾为法;慢性期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痰瘀互结,治疗重在活血、化痰或补益肝肾。另外还主张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辨病用药,同时注意饮食生活调护。  相似文献   

14.
任继然辨治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25002)黄彤岩关键词慢性肾盂肾炎,任继然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原苏北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任继然先生(1895-1974),擅治慢性肾盂肾炎,常根据辨证,分为湿热、肝郁、肾虚和气血两虚等4型进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戴舜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舜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漳州市中医院(363000)王亚敏,曾宏翔戴舜珍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有较好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戴师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内困多缘素体虚弱,外国是感受湿热湿毒,邪蕴下焦,治疗不彻或过眼寒凉清利之剂,气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张佩青教授运用中医辨证思想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张佩青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病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慢性缓解期以益气健脾补肾,化浊解毒活血为主。根据不同分期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为主,脾肾虚衰为本,水湿、湿热、瘀血为标。冯松杰认为,临床以肾虚、脾肾两虚、湿热蕴结等证型最多见,治疗用其经验方。补肾气方补益肾气,柴苓汤清利湿热,参苓白术散健脾补肾。强调四诊合参,准确辨证,选药平和,标本兼顾,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加减用药,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针对临床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表现突出者,结合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朱军 《河南中医》2004,24(1):70-71
笔者应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6 0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6 0例患者中 ,男 6例 ,女 5 4例 ;年龄最大 5 9岁 ,最小 2 1岁 ,平均 37岁 ;病史最长 1 4a,最短 1 .5a ,平均 3a。全组均经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及B超检查 ,结合临床确诊。其中单纯肾盂肾炎 37例 ,伴有肾结石 1 6例 ,多囊肾 6例 ,右侧游走肾 1例 ;中医辨证分型 :肾阴虚 2 0例 ,肾阴虚兼膀胱湿热 33例 ,肾阳虚 5例 ,肾阴阳两虚 2例。诊断标准 :①病程超过 6月 ,或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 ,病情反复发作 ;②临床症状 :多不典型 ,或尿频、尿急、尿痛 ,或见低热、乏…  相似文献   

19.
辛开苦降法为中医临床常用治法。本文通过探析辛开苦降法的源流和内涵,总结辛开苦降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辛开苦降法以苦辛之药配伍应用,具有燮理阴阳、平调寒热、调运气机、清利湿热、清化瘀热之功。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病机特点,以机体阴阳失衡、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气机不调与湿热、瘀血阻滞为标。辛开苦降法可调补肺脾肾三脏之虚平燮阴阳,又可调运气机以清湿热、化瘀热,颇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机特点。辛开苦降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最后附典型病案1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肾小球肾炎恢复期血尿的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肾小球肾炎恢复期血尿的证治进行探讨。认为肾小球肾炎恢复期血尿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邪盛所伤,乃必要条件。在急性发作期多以正虚邪实为主,在慢性迁延期则以正虚为主。其辨证分型多分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下焦湿热、外感风热等5型。对其治疗,则以改良后的经验方四草二根汤结合辨证分型用药,气阴两虚型合用六味地黄汤加补气药,肝肾阴虚型合用六味地黄汤,脾肾两虚型合用金匮肾气丸(汤),若有下焦湿热者则合用清热利湿药,若夹外感风热则合用祛风清热解表之药。再结合辨证加减,在临床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