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中髎、会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电针双侧中髎、会阳穴,留针30 min,隔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予盐酸特拉唑嗪片2mg,每日1次睡前服.治疗4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泌尿症状困扰积分(BS)、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24 h憋尿困难次数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情况及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I-PSS、夜尿次数、BS、Qmax、PVR、24 h憋尿困难次数及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PVR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PVR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中髎、会阳穴治疗BPH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症状,增加Qmax,减少膀胱残余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会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电针双侧肾俞穴、会阳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特拉唑嗪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24h憋尿困难次数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情况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夜尿次数、Qmax、PVR、24h憋尿困难次数及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肾俞穴、会阳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症状,增加Qmax,减少膀胱残余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间尿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电针肾俞、会阳穴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及夜间多尿指数(NPi)变化,并着重观察其对夜尿次数的影响。结果 48例患者治疗后I-PSS、QOL、PVR、夜尿次数及NPi均减少,其中I-PSS、QOL、PVR、夜尿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肾俞、会阳穴可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夜间尿频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口服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 Qmax)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均有所改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I-PSS积分、生活质量评分(QOL)降低显著,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结论:电针结合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和Qmax ,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揿针结合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电针组和观察组,治疗3周。药物组采取药物治疗;电针组采用药物结合电针足运感区、肾俞穴、中髎穴、会阳穴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组的基础上采用揿针下腹部阳性反应点。每组35例,其中药物组脱落3例,剩余32例;电针组脱离1例,剩余34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体积(PV)。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电针组及药物组,观察组IPSS评分及QOL评分低于其余两组,Qmax高于其余两组,PV低于药物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结合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够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并缩小前列腺体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深刺膀胱经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药物组30例。针刺组取膀胱经穴秩边、中膂俞、中骼、会阳,隔日1次深刺,对照组13服盐酸特拉唑嗪2mg,每日1次。2组均治疗4周。结果:针刺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定(QOL)、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内腺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PVR较药物治疗后有明显减少(P〈0.05);针刺治疗后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舒张期血流速度、内腺动脉血管内径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针刺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结论:深刺膀胱经穴可显著减轻本病患者的前列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有效改善内腺动脉血液动力学,其临床疗效与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的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不同深度电针次髎、中髎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进针60~75 mm)和对照组(进针25~40 mm),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等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PV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Qmax较治疗前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IPSS、QOL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均能有效改善BPH症状,电针深刺次髎、中髎穴在改善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常规针刺,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阳举陷针法治疗中气下陷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中气下陷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升阳举陷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P0.05)。治疗后2组患者I-PSS评分、Qmax、PV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阳举陷针法治疗中气下陷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前列腺症状,增大尿流率,降低残余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联合坦洛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肾阳虚证)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16例BPH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西药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次,1次/晚;观察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附地黄丸,6 g/次,2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肾阳虚证、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QOL)评分;测量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Qave);采用B超检测前列腺大小和质量;记录夜尿次数,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66%,西药组为76.78%,观察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肾阳虚证和QOL评分均比西药组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PVR少于西药组(P0.01),观察组Qmax和Qave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大小和前列腺质量均比治疗前减少,并西药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夜尿次数少于西药组(P0.01)。结论:桂附地黄丸联合坦洛新治疗BPH(肾阳虚证)患者,能改善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BPH临床进展的高危因素,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电针中极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极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2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38例)和药物组(138例).电针组采用电针中极穴,药物组采用口服前列康片,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2组患者疗效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积分、生活质量指数(L)积分和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6.4%,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6.2%,电针组优于药物组(P<0.01);在改善患者I-PSS积分、L积分和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等方面,2组均有效,并且电针组均优于药物组.结论:电针中极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黄新  刘正  代波  覃智标  李峰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530-2532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茯苓颗粒联合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味桂枝茯苓颗粒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及针灸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指数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PRV)、前列腺体积改善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为65.7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减少I-PSS、改善QOL、提高Qmax和减少PRV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患者前列腺体积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桂枝茯苓颗粒联合针灸治疗BPH,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对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BPH一期治疗(12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治疗前后对比方法,选择伴有下尿路症状的BPH门诊患者52例,进行12周开放性研究,患者餐后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商品名:沙芭特160mg每天两次);分别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指标: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次要指标:生活质量评分(QOL)、夜尿次数、前列腺体积、剩余尿量等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的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夜尿次数及剩余尿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则无明显变化且患者均未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可有效地改善BPH患者出现的下尿路症状(LUTS),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00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KRP平均手术时间45~90min,持续膀胱冲洗时间2-3d,留置尿管时间4-6d,住院时间7-9d,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IPSS、QOL、Qmax、PRV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近期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KRP治疗BPH具有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易于掌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对慢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6例采用特拉唑嗪治疗,观察组140例采用中医寒温并用法治疗,以二仙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7.86%、58.90%,总有效率分别为90.72%、82.1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VR、PSA、前列腺体积、IPSS、SS和VS评分均降低,MFR均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寒温并用法(二仙汤合桂枝茯苓丸)对缓解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与特拉唑嗪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导浊颗粒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甲磺酸多沙唑嗪(可多华)4 mg,每晚1次;治疗组服用补肾导浊颗粒(每次200 mL,2次/d)。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并计算疾病疗效及总有效率,同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了4周的治疗,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前的IPSS和QOL评分分别由(17.8±2.7)分、(4.8±1.1)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6.1±2.4)分、(3.1±1.0)分(P<0.05)。治疗组的IPSS和QOL评分分别由(18.0±2.8)分、(4.9±1.2)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4.1±2.3)分、(2.3±0.7)分(P<0.05),并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其疾病疗效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导浊颗粒能迅速改善BPH患者的IPSS和QOL评分,疗效优于多沙唑嗪。补肾导浊颗粒在改善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全身症状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碎石术辅助自拟排石方对合并膀胱结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72例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并按病历尾号随机分为辅助治疗组(35例)和非辅助治疗组(37例)。非辅助治疗组于碎石术后膀胱持续冲洗1周,口服坦索罗辛与非那雄胺片1周;辅助治疗组在碎石术术前2d开始服用自拟排石方,共2周。检测和评价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Qmax)、残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 RU)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比较2组尿常规恢复正常和尿管留置时间。半年后随访尿瘘、尿失禁和膀胱结石复发。结果治疗后,辅助治疗组IPSS评分[(12.9±4.5)分比(15.7±3.9)分;t=2.826,P=0.006]和RU[(47.3±9.2)ml比(58.4±11.3)ml;t=4.556,P<0.001]显著低于非辅助治疗组,Qmax显著高于非辅助治疗组[(30.4±4.7)ml/s比(21.4±3.9)ml/s;t=8.862,P<0.001]。辅助治疗组尿管留置时间[(5.7±2.1)d比(8.1±2.2)d;t=4.730,P<0.001]和尿常规恢复时间[(6.9±2.3)d 比(10.2±3.1)d;t=5.106,P<0.001]均较非辅助治疗组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显示辅助治疗组尿失禁发生率[2.9%(1/35)比18.9%(7/37);χ2=4.698,P=0.030]和结石复发率[5.7%(2/35)比24.3%(9/37);χ2=4.813, P=0.028]均显著低于非辅助治疗组。辅助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辅助治疗组[62.9%(22/35)比29.7%(11/37);χ2=6.672,P=0.011]。结论碎石术辅助自拟排石方治疗可降低合并膀胱结石的BPH患者IPSS评分和RU,提高Qmax,减少尿失禁和膀胱结石复发,改善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子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102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达英-35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超促排卵,电针组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加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子宫等穴位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卵子质量、最终的妊娠结局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电针干预可显著提高PCOS患者的优胚率(P〈0.05),并可将临床妊娠率提高8.36%;(2)电针干预可明显降低卵泡液TNF-α水平(13.61±15.46 vs 34.09±93.53,P〈0.05);(3)妊娠患者血清、卵泡液TNF-α水平均低于非妊娠患者[妊娠:(53.91±63.32)pg/mL,(14.93±25.37)pg/mL,非妊娠:(76.82±82.96)pg/mL,(25.04±35.7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能够改善PCOS患者卵子质量,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83-885
目的 :观察温阳化气法穴位埋线联合温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前后填写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等。结果:治疗后IPSS、PVR和前列腺体积均低于治疗前(P0.05),Qmax高于治疗前(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临床效果。治疗后观察组IPSS、PVR和前列腺体积均低于对照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Qmax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气法穴位埋线联合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优于常规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远庚彦  李其信 《河北中医》2011,33(10):1537-1538,1545
目的观察萆薢分清饮加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R)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I-PSS、QoL、前列腺体积、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2组治疗后I-PSS、QoL、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Qmax升高(P〈0.01),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萆薢分清饮加味可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Qmax,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