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优化含有人肠生长激素(rh[Gly^2]GLP-2)基因的融合表达工程菌pED-h[Gly^2]GLP-2高效表达的最适培养工艺条件,文章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包括培养基组成、初始pH值、接种量、诱导剂:诱导剂浓度、诱导时机及诱导后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确定了该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的最佳条件,目的蛋白表达量可达40%以上,为基因工程产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重组GST NK4融合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摇瓶、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表达的条件如pH值、诱导时间及诱导剂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根据优化的条件,15L发酵罐发酵11h ,菌体收获量可达到湿重(2 4 .6±0 .98)g/L ,目的蛋白质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5 0 %左右。结论确定了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3.
经过培养基筛选、培养温度和诱导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表达RGD-TRAIL(RGD-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RT发酵的最佳条件为:TB培养基分别作为RGD-TRAIL的发酵培养基,发酵生长温度控制在37℃,诱导温度控制在25℃,IPTG的最佳诱导浓度为0.8 mmol/L。诱导16 h后目的蛋白表达量到30%,可溶性目的蛋白表达量达15%。并在10 L发酵罐进行验证,确定了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Shiga-EGF工程菌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Shiga EGF(rhShiga EGF)融合蛋白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通过摇瓶试验优选适合工程菌生长、表达的培养基配方、pH及以乳糖替代IPTG作诱导剂等 ,并在 5L发酵罐上进行试验。 结果采用A3配方的培养基 ,在pH 6 .8条件下 ,以乳糖诱导表达 5h ,5L罐发酵工程菌菌密度 (A60 0nm)达到 15 ,菌体湿重 2 7g/L ,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5 %~ 2 0 %。结论确立以乳糖为诱导剂的发酵条件能降低目的蛋白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发酵和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摇瓶发酵中梯度调低培养基pH值可以提高产物的表达率;在发酵罐发酵工艺中适当调高培养基pH值可以提高产物的表达率。  相似文献   

6.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工程菌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并建立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nrhTNF)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探讨nrhTNF工程菌在试管和锥形摇瓶中的生长和表达规律 ,筛选并确定其最适宿主菌、最佳培养基及最佳诱导表达条件 ,然后在 5L自控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培养。结果nrhTNF工程菌在 5L发酵罐中培养至终密度A60 0nm30左右时 ,目的蛋白的表达最高 ,保持在菌体总蛋白的 5 0 %附近 ,发酵时间为 12~ 13h。结论确定了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 ,为nrhTNF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使用乳糖作为诱导剂,摇瓶培养大肠杆菌Origami(pET-hES)发酵生产重组人内皮抑素,优化了诱导温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及诱导剂浓度四因素.利用SDS-PAGE电泳检测并分析上述各因素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25℃,在菌株对数生长初期(培养6 h,D600=0.8)加入乳糖至终浓度为8 g/L,诱导14 h,可溶性目的蛋白表达量占其总表达量的82%;总目的蛋白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的35%,优于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为诱导剂的诱导效果(25%).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苷磷酸化酶(包括嘌呤和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工程菌的发酵表达条件。方法通过工程菌摇瓶培养,测定吸光度D值,考马斯亮蓝(Bradford)法测定蛋白,SDS—PAGE电泳和凝胶成像扫描分析表达量,优化表达条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50L发酵罐发酵条件。结果摇瓶培养起始pH为7.0~7.2,于30℃培养4h,加入终浓度为0.4mmol/L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8h后收获菌体,可得到较高的生物量和重组酶蛋白表达量。50L发酵罐的最佳条件为起始pH为7.0~7.2,于32oC培养4h,加入终浓度为0.4mm01/L的IPTG诱导9h后收获菌体,每升发酵液可得2g以上的酶蛋白。结论基因工程菌发酵表达核苷磷酸化酶产量较高,可工业化生产.为酶法合成核苷酸类似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纳豆激酶摇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纳豆菌摇瓶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玉米粉0.5%,豆渣2%,麸皮0.5%,接种量为 4%,初始 pH值自然,培养温度 35℃。采用最适培养基和优化工艺,在250 ml锥形瓶中进行验证实验,纳豆激酶的酶活可达到714.2 IU/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蜂毒素-88精氨酸变体白细胞介素2(Melittin-88ArgIL-2)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对含pGEX-4T-2-Melittin-88ArgIL-2重组质粒的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研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培养基的pH值等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Melittin-88ArgIL-2表达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培养温度对产物表达形式的影响。结果根据优化的条件,蛋白质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36%左右。结论确立了该重组melittin-88ArgIL-2工程菌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工程菌DH5α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标蛋白的表达条件如:工程菌发酵的培养基配方、pH值、诱导时间、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进行了优化。结果:根据优化的条件,20L罐发酵工程菌,菌体收得量可达湿重15.6g/L。目标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rhG-CSF工程菌菌体的得率和目标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肝增强因子工程菌JM109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肝增强团子(hALR)工程菌JM109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优化工程菌发酵的培养基配方、pH值、诱导表达时间、补料方式等。结果:在pH6.9条件下,培养6h后诱导表达5h,同时补科,5L罐发酵工程菌,菌体收得量可达湿重33.0g/L。目标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1.3%。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较好地提高ALR工程菌菌体得率和目标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表达重组[Gly14]-Humanin(HNG)融合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在15L发酵罐内,研究培养基、培养条件和诱导时间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考察工程菌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工程菌在pH7.4的2×YT培养基中诱导5h,菌体湿重可达80g/L,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36%,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在BL21宿主菌中传代稳定。结论优化了HNG融合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条件,为药物中试研究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链霉菌FIM-04-806的次级代谢产物,含双噁唑环的大环双内酯化合物FW-04-806进行发酵条件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培养基优化,探讨装液量、初始pH值等发酵参数的影响,同时逐级放大进行中试验证。结果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3%,蔗糖3%,玉米浆粉2%,CaCO3 0.75%,pH7.5;发酵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3%,葡萄糖2%,黄豆粉1%,玉米浆粉2%,CaCO3 0.7%,pH7.5,接种量10%。优化后的摇瓶效价较初始水平提高了7倍以上,并在100L自动发酵罐及1.5吨发酵罐上得到验证。结论 FW-04-806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以低成本的方法制备出高效价的噬菌体制剂,对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pas_PP24的发酵条件和关键工程化制备工艺进行探索。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噬菌体Vpas_PP24发酵体系的不同培养基、金属离子、pH、接种量及培养时间对其效价的影响;在中试规模对优化发酵工艺进行了工程化放大;并以膜过滤结合热除菌法进行了下游工程化噬菌体分离及终端除菌工艺探索。结果 确立了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pas_PP24的最优培养基及最佳发酵条件。摇瓶水平最适出发培养基为2216E液体培养基;Mg2+和Ca2+可促进Vpas_PP24的增殖,且最适浓度为30 mmol·L-1;最适pH为8;VP8最适接种量为1%;最适培养时间为16 h。在摇瓶水平优化后的效价达到3.0×1010 PFU/mL,较优化前提高了14倍。随之,基于该优化条件,成功将噬菌体发酵放大到50 L中试规模,并建立上游液体深层发酵工程化生产Vpas_PP24的上游工艺,效价达到3.2×1010 PFU/mL,与此同时,建立了下游噬菌体除菌工艺,得到效价为2.5×108 PFU/mL的噬菌体Vpas_PP24批量液体制剂。结论 系统优化了噬菌体Vpas_PP24的发酵条件,并在中试规模进行了工艺放大,成功建立了中试上游噬菌体发酵工艺及下游噬菌体分离工程化工艺及末端去除宿主菌的技术手段,为噬菌体类替抗产品的工程化生产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hANG)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 ,研究不同宿主菌对表达rhANG的影响 ,同时对培养基、诱导时期、诱导时间和初始pH等发酵条件以及质粒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选用E .coliCDH为宿主菌 ,在SOB培养基中培养至A6 0 0nm 为 0 .5~ 0 .6时 ,诱导表达 5h ,rhANG表达量最高达 30 %。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结论此发酵条件可以较好地提高rhANG的表达量 ,为发酵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