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总结3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12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APP组44例、TEP组R40例及开放无张力修补组40例。分别行TAPP、TE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参数。结果TAPP组与TEP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与开放无张力修补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组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与TEP组术后各有1例因补片曲卷移位而复发。结论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相比,TAPP及TEP较安全可行,且患者疼痛轻、恢复快。TAPP对于复发性疝、双侧疝及隐形疝的优势更加明显,随着修补材料的不断改进及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TAPP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单侧腹股沟疝病人136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APP组(70例)及TEP组(6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VSA)、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 TEP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明显短于或少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VS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半年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与TEP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有效术式,均能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但TEP的手术费用更低,术后恢复快,临床可根据术者及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8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53例)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TAPP组与TEP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费用上TAPP组高于TEP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APP组与TEP组患者在术后1~5天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TAPP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的腹股沟区神经感觉异常,1例患者出现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缓解。TEP组1例患者出现腹壁皮下血清肿。TAP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2/53),TE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1/32),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全程随访,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TAPP与TEP均是治疗腹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两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将患有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患者术前随机分成3组: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开腹疝修补术)组或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plasty,TAPP)组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oplasty,TEP)组,将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收住院的164例患者参加本研究,其中62例行开腹疝修补术、50例行TAPP、52例行TEP.平均随访(16±8)个月.开腹疝修补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两种腹腔镜手术组(P<0.01);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1).而开腹疝修补术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高于两种腹腔镜手术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也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0.01).3组均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论本研究证明三种疝修补术治疗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TAPP和TEP,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是值得推荐的外科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10间收治的121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观察组(61例)实施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TAPP和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均有确切效果,其中TEP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入住南京市栖霞区医院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32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TAPP及TEP组,各1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长及临床效果、出现并发症和复发的概率、心理状态。 结果TAPP组与TEP组双侧疝手术时长、单侧疝手术时长、疼痛持续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无差异,但TAPP组住院时长短于TEP组(P<0.05);TAPP组和TEP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P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TAPP组(P<0.05)。 结论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过程中,腹腔镜TAPP及TEP术式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腹腔镜组实施TEP。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24h和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TFH与TEP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均有可靠效果,OTFH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恢复时间短,但费用较高。应根据患者、术者及医院的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疝修补术从传统张力疝修补,转变到无张力修补,再到腹腔镜修补。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优势明显,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是目前国内常用的两种修补术式。长期以来,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本文从TAPP和TEP在治疗原发单侧疝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总住院时长、治疗复发疝及双侧疝的疗效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成人原发单侧腹股沟疝最好选用TEP。在治疗复发疝时,优先考虑TAPP。在治疗双侧疝时,TAPP和TEP暂时未见明显差异。临床医师在使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时应选用更熟悉更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6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可分为TAPP组和TEP组各83例,对比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2天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TEP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2%(5/83);TAPP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3%(6/83),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均未见复发情况。结论 TAPP与TEP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有效术式,临床上应首选TE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7年我们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修补腹股沟疝11例临床资料,其中LC联合腹股沟单侧斜疝TAPP修补5例,LC联合腹股沟双侧斜疝TAPP修补2例,LC联合腹股沟单侧斜疝、同侧隐性直疝TAPP修补 2例,LC联合腹腔镜左侧腹股沟斜疝TAPP修补、腹腔镜阑尾切除2例,观察联合手术临床疗效.结果 LC联合TAPP平均手术时间为(85±35)min,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无疼痛、皮下血肿、阴囊积血,术后住院平均时间2.5(2~3)d,随访2~3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LC联合TAPP术技术新颖、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下修补的138例符合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TAPP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TEP治疗的68例患者为B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TAPP组与TE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229.0±72.8)元和(8928.4±127.5)元(t=5.243,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7.015、1.742、1.161、0.091,P=0.057、0.084、0.248、0.927)。并发症方面,二组腹股沟区血清肿、尿潴留、术后疼痛、阴囊气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0.229、0.079、0.771、0.145,P=0.747、0.633、0.779、0.380、0.703)。2组术中均未出现重要血管、腹腔器官等意外损伤。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和补片感染发生。结论 TAPP及TEP治疗腹股沟疝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TEP较TAPP能减少住院费用。初学者或普通外科医生应首选TAPP,TAPP能为TEP打下基础,TEP适合从事疝外科的专科医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法(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法(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松滋市人民医院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Lichtenstein组、TAPP组、TEP组,各50例。对比3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并观察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变化。 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TAPP组和TEP组高,住院费用比TAPP组和TE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12 h NR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比TAP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chtenstein组术后3 d Cor、NE及ALD水平,复发率比TAPP组和TE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腹腔镜下TAPP、TEP术具有应激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两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住并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64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58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45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两种手术方式之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对治疗腹股沟疝都是安全、可靠的,对不同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及医院条件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改良腹腔镜TEP术治疗的5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改良TEP组,同时收集同期行TAPP术治疗的5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TAPP组。观察并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指标、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改良T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P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其大出血、分破腹膜、分破疝囊、肠道损伤、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游离腹壁下血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EP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TAP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改良TE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性良好,相较于TAPP,改良TEP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同时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但其对术者要求较高,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前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各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两年间采用TAPP和TEP术式治疗的腹股沟嵌顿疝病人50例,分为TAPP组(25例)和TEP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损伤、精索血管损伤、输精管损伤情况,对比术后血清肿、术野感染、术后慢性疼痛、复发、术后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肿发生相当,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膀胱、精索及其血管损伤,无感染发生。平均随访10.4月无复发。结论相对于开放腹股沟嵌顿疝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探查嵌顿内容物血运情况可能更有优势,TAPP相对于TEP在游离腹膜前间隙,处理腹膜更有优势,适合初学者采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式选择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 162例(178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远期慢性疼痛等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病例.下床活动时间、近期并发症、住院天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APP组的手术时间,复发疝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TEP组(均P<0.05),TEP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APP( 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性好,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具体的要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者本人的手术技能而定,不能盲目采取统一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EP组与TAP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例数等。结果:与TAPP组相比,TEP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囊血清肿、术后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腹股沟疝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而言,TEP可进一步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对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0—2019-10间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疝修补术治疗的79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TAPP组(40例)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组(OTFH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均短(低)于OT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TAPP与OTFH均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TAPP手术用时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更符合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157例成年男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2组,腔镜组(82例)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开放组(75例)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2天晨疼痛VAS评分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245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TEP组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Lichtenstein组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等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TEP组行单侧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长,平均住院费用高,术中中转手术方式比例高,但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少。结论尽管TEP术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术中中转手术概率高等缺点,但术后疼痛少,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