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游离皮瓣行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术11O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 110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 110例 (硬软腭缺损修复再造 3例 ) ,其中 1例为双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10 5例全部存活 (尿毒症伴舌癌患者 1例 ) ,1例大部份存活 ,成功率 96.4% ,失败 4例。结论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 ,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 ,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优良皮瓣 ,也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2.
口底洞穿缺损前臂皮瓣修复2例152医院口腔科王殿魁,赵炳生,郭宗英我科应用游离前臂折叠双叶瓣修复口底大型洞穿缺损2例,均获成功,gb$满意,报告如下:l病例介绍例!,韩某某,女,49岁.右下颌龈癌合并感染人院.检查见右下颌体部肿大,皮肤充血,波动,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臂皮瓣即刻整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方法的改进。方法 收集本院1989年8月~2000年8月间用前臂游离皮瓣即刻整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47例。对该手术方法的改进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应用前臂桡侧皮瓣30例,尺侧(肌)皮瓣17例;吻合动静脉比例为1∶2.55。结论 口内缺损采用前臂真皮瓣修复;血管吻合尽量采用套接法;可只吻合皮瓣浅静脉;尽量保持颈外静脉主干完整性,采用侧支吻合;尽量缩短皮瓣缺血时间;尽量减少皮瓣及血管损伤;血管危象应尽早发现处理。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普及和发展,不仅使颌面部外伤和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得到立即整复,而且更重要的是癌肿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提高。据文献报道应用前臂(桡侧或尺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约在70%~80%左右[1]。足以说明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是最常应用的组织瓣之一。我科从1991年8月~1996年8月应用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22例。皮瓣全部成活,并对其中10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是在手术后3~6个月,观察内容是对手术前后供区小指及无名指的二点触觉和痛觉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应用游离皮瓣立即整复口腔钥面部组织缺损69例,其中有58例系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为游离皮瓣移植整复缺损,提供了良好的受区动、静脉。应用的游离瓣有肩胛皮瓣37例,前臂皮瓣23例,背阔肌皮瓣6例,骨肌皮瓣3例。整复缺损以颊、舌区最多。作者对各种游离皮瓣的优缺点及选用要点,对薄皮瓣、厚皮瓣及带骨肌皮瓣的适应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吻合血管方法上对缝合法与用73-2型血管吻合器作了比较,强调血管吻合器的优越性。最后还对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前、中、后应注意事项,总结了几点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33例,分析缺损的部位、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戍活的各种因素。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为颊部的洞穿缺损,15例为上颌骨切除术后的缺损,6例为腭部洞穿缺损,2例为先天性腭裂术后巨大腭瘘,全部患者的33块前臂皮瓣均成活,无一例发生全部或部分坏死,全部皮岛均获得成活并完成修复目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3.0%,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洞穿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血供可靠并且制备简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详细阐明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制做技术及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对30例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具有较薄、柔软、弹性好且与面部的色泽相近的优点。它血管蒂长、口径较粗,适合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吻合。与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相比,它的供区疤痕相对隐蔽,本组成功率为90%。主要不足是损失了前臂一条主要供应血管一尺动脉。结论当某种原因,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不能切取,如桡动脉阻塞,近期曾行桡部静脉穿刺或经该静脉行化疗,这时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不失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修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80年10月以来应用前臂游离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及其它后遗畸形24例,现作一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口腔癌手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 前臂皮瓣修复成功率100%。结论 前臂游离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详细阐述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制作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及新近研究进展。方法对我科自1979年以来,725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缺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质地优良、血供可靠已及切取方便,总成功率达96.6%;主要缺点是牺牲前臂的一条主供血管—桡动脉,供区疤痕明显,影响美观。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是口腔颌面外科应用最多皮瓣,也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对我科92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本组92例的成功率为95.7%;修复口内缺损时注意皮瓣下勿留有死腔,保持局部引流通畅,否则易导致感染发生。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个解剖区域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88年3月以来,采用二级串联皮瓣游离移植,为整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本组4例系晚期恶性肿瘤或复发性肿瘤患者,1例为唇癌手术多次复发,广泛浸润上下全唇及颊部皮肤粘膜;3例系颊粘膜鳞癌浸润颊部皮肤,我们采用广泛手术切除,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修复。其中最大二级串联皮瓣达16.5×7cm和15×7cm。本组采用的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不但使临床医师可以大胆、广泛切除病灶,而且术后功能及外貌的恢复也易为病员所接受。本组4例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均系颌面部晚期肿瘤广泛切除术后的同期修复,8个皮瓣100%成活。本文认为,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在修复口腔颌面部晚期肿瘤切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对我科92例应用前壁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本组92例的成功率为95.7%;修复口内缺损时注意皮瓣下勿留有死腔,保持局部引流通畅,否则易导感染发生。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个解剖区域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游离及带蒂(肌)皮瓣整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102例,其中游离皮瓣(前臂皮瓣、上臂内侧皮瓣、主要应用于修复面颊皮肤及行舌、唇再造。带蒂的额瓣及颈阔肌瓣多用于修复颊粘膜缺损。作者对几种(肌)皮瓣的适应症进行了讨论,并着重分析了木后皮瓣坏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钛网与前臂游离皮瓣闭合式三维重建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与前臂皮瓣对上颌骨缺损行闭合式三维重建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自2000-03起,我们对10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病例,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7例,全上颌切除3例,其中Ⅱ类缺损7例,Ⅲ类缺损3例,同期采用钛网支架对上颌骨各壁进行构筑,恢复其外形;并对暴露在口腔或鼻腔内的创面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行闭合式修复,结果:10例上颌骨缺损的病例经3-18个月随访观察,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上颌全切的病例,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折叠修复,恢复了鼻腔,腭部,上颌牙槽及牙弓的外形,经CT检查证实,肿瘤未见复发,张口度2.5-4cm,进食时无食物从鼻腔返流,语言较为清晰,其中3例钛网支架构筑的外形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能进普食,2例上颌骨全切的病例修复术后6-12个月,经鼻咽内窥镜检查,可喜地发现儋 网内衬有正常软组织覆盖,结论:应用钛网支架构筑上颌骨缺损的外形,其上覆盖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此种闭合式三维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方法,经临床证实,术后基本恢复了上颌骨的外形和功能,该手术简便可行,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详细阐明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制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 对30例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具有较薄、柔软、弹性好且与面部的色泽相近的优点。综血管蒂长、口径较粗、适合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吻合。与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相比,它的供区疤痕相对隐蔽,本组成功率为90%,主要不足他前  相似文献   

17.
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在舌再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缺损的效果及切取皮瓣后对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5例舌癌术后用前臂尺侧游离皮瓣即刻修复舌缺损,术后观察成功率,舌的外形,活动度及粘膜化情况,对手术前后左右手小指及无名指的两点触觉进行比较。结果:15例用前臂尺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缺损的皮瓣全部成活,舌外形,活动度及粘膜化均满意,术前和术后双手小指和无名指二点触觉及痛觉未见明显差异,而10例桡侧皮瓣的患者中有3例半年内拇指和食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迟钝,结论.: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由于位置较桡侧隐蔽,质地更细腻,切取后对拇指及食指掌侧的感觉功能无影响,该皮瓣不失为舌缺损修复再造的首选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杨果凡等(1981)首创的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头颈部缺损重建,烧伤瘢痕挛缩矫正,口内缺损修复以及手外科等领域。最近一些实验研究陆续报道了带蒂和游离瓣的预成(prefabrication)和新血管化问题。作者应用预成前臂桡侧皮瓣修复3例复杂性颌面缺损,获得一定效果,分述如下。 例1为74岁男性复发性鼻鳞癌患者,为根除肿瘤需将全鼻切除。先掀起部分前臂桡侧骨皮瓣,预制成所需的外鼻解剖结构,切取硅胶管,插入骨皮瓣下方,以维持鼻底和鼻孔的形态。3周后切除全鼻(包括右上颌骨额突)、组织学检查切缘无瘤,立即移植前臂上的预  相似文献   

19.
前臂桡侧游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详细阐述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的解剖、制作技术、在口腔颌面上科的应用及新近研究进展。方法 对我科自1979年以来,725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缺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持地优良、血供可靠已及切取方便,总经达96.6%;主要缺点是牺牲前臂的一条主供血和桡动共区疤痕明显,影响美丽。结论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是口腔颌 科应用最多皮瓣,也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的首皮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79年开展显微外科以来,应用前臂游离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和烧伤疤痕挛缩畸形共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3例中男性11人,女性2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整复面颊部肿瘤术后和疤痕切除后缺损6例,颊唇缺损1例,下唇1例,颊邵粘膜肌肉缺损1例,舌缺损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