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 Tourette 综合征或抽动-秽语综合征,简称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率表现度变异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和多发性的运动肌不自主抽动,伴不自主的发声性抽动及猥秽语言、模仿语言,呈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的表现[1]。近年来,随着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已渐渐成为小儿多发病、常见病,引起越来越多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徐贻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3):128-128,F0003
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2006年10月24日我科收治了1例抽动秽语综合征伴自伤行为症状的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住院57d,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A型肉毒毒治疗面肌、眼睑痉挛及Meige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  余存 《临床荟萃》2002,17(9):518-518
近 2年我科应用 A型肉毒杆菌毒素 ( botulinum toxin A)局部注射面肌、眼睑痉挛及 Meige综合征 3 5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3例 ,女 2 2例 ,年龄 3 7~ 80岁 ,平均年龄 5 7岁。病程 3个月至 10年 ,平均 3 .3年。1.2 症状体征  19例眼睑痉挛 ,其中双侧上下眼睑不自主抽动者 4例 ,左侧上下眼睑不自主抽动 11例 ,右侧上下眼睑不自主抽动 4例。 14例面肌痉挛表现为眼睑及面部发作性不自主抽动 ,均为单侧 ,左侧 10例 ,右侧 4例。 2例 Meige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双眼睑发作性紧闭 ,睁眼困难 ,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4.
小儿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小儿运动、语言异常与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本病常被家长忽视、医生误诊,笔者近年遇到多例,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注意。本病症状特点是以突然不自主,快速重复的多部位抽动(多从头部开始,尔后波及躯干、四肢),并爆发不自主喉音或猥亵言语。应熟悉其主要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是2~15岁;②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和声带抽动;③症状呈波动性、慢性过程。应与小儿舞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抽动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观察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抽动综合征又称冲动性肌痉挛、抽动—秽语综合征、Brissaud综合征、Toureffe综合征等。其临床特点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音和语言障碍。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尚无特殊检查及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患儿主要表现为身体任何部位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重复的、迅速的肌肉收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的、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头面部、肢体和躯干等部位肌肉多发性、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非节律性的反复抽动为主要特征,可有爆破状不自主发声和(或)猥亵言语,常伴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常表现为眨眼、皱眉、歪嘴、摇头、点头、抬臂、耸肩、扭腰、踢腿、跺脚、干咳、清嗓、骂人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多发性抽动症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本病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秽语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患儿症状有频繁挤眼、皱眉、禁鼻子、撅嘴等;继之耸肩、摇头、仰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类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对于发声重者,临床上还没有非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病人,女,52岁,主因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0 d入院。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楚情况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的快速、大幅度、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反复旋转屈伸运动,肢体远端为重,上肢重于下肢,伴口角及眼角不自主抽动。症状在精神紧张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抽动症,即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特点为不自主的、重复性的、突然快速的、无目的的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临床上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段海瑛 《护理研究》2011,25(17):1554-1555
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为一组原因未明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发病率为0.1%~1.0%,多起病于2岁~15岁,男性多于女性[1-3]。TS发病可能是神经递质失调、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近年来,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安神通络法与口服黛力新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穴取神庭、印堂、水沟、百会、内关、神门、合谷、太冲及近部取穴,1次/d,6次/周;西药组口服黛力新,早晨及中午各1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三个因子)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CL-90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SCL单项分(躯体化)降低幅度明显>西药组(P<0.05)。针刺组愈显率为56.67%,西药组愈显率为27.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通络针刺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确切,尤其在改善躯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黛力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剖析近年来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针刺原络穴的中枢效应机制,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整体趋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通过综述文献可知,脑fMRI研究针刺原络穴主要包括激活脑区的分布、分析其针刺作用机理、任务态及静息态研究等方面。原络穴作为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其配伍应用具有特殊疗效;大量试验证实针刺原络配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复杂协调的功能网络达到治疗效果,而不是针刺两个单穴脑激活区的简单叠加;针刺原络穴在治疗神志、精神、运动等多种病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失眠是中风患者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针灸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风后失眠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归纳总结了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近10年的相关文献,分别从针刺治疗、穴位埋线、艾灸、耳压和综合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进行细致的讨论,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代被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文章结合王有鹏教授以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婴幼儿湿疹为例,深入分析该方治疗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和处方化裁精华,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维特点,并进一步说明了导师王有鹏教授运用温胆汤之"分消走泄"法在防治儿科疾病方面的独树一帜,每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28例)、中医组(31例)和联合组(33例),西医组予服用依巴斯汀片,中医组予服用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联合组在口服依巴斯汀片基础上联合桂枝汤加减和穴位敷贴。3组均在疗程(30d)结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至停药半年后复发率。结果:西医组症状积分和疗效与中医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症状积分和疗效与西医组及中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半年后西医组、中医组及联合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66%、40.00%及25.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的发病率在我国这个逐渐老龄化的社会中逐年增高,其严重拖累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经济。而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人选用的治疗方法则不尽相同。有效干预可能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因此,需要医学工作者不断研究,寻求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医学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有丰富的经验,该文对中医药对该病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肩凝汤加减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0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的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张建华教授的肩凝汤加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后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凝汤加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消渴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都有影响。消渴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消渴不寐病因多端,然终不离"火",或实火所致,或虚火所累,日久可致心神失养,加重病情。该文通过从"火"论治消渴不寐,确立清肝泻火解郁、清心泻火安神、清利湿热健脾、清热化痰宁心、益肾水制心火、滋肾阴补肝阴六大治则,结合脏腑气血阴阳偏颇,佐以益气、活血、养血、养阴、生津等药以使之平衡,为消渴不寐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LI Weiqun;WANG Jianfeng;ZHANG Hongya(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12,China;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31,China)  相似文献   

20.
儿童慢性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黄甡教授运用自拟脾虚久泄方加减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疗效显著,此文首先分析儿童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儿童腹泻日久黄甡教授认为应从脾虚湿盛、气阴两虚两方面进行辨证治疗。其次介绍了脾虚久泄方的组成、功用、适应症并附验案予以分析。最后总结凡属于慢性腹泻患儿,辨证符合脾虚湿盛、气阴两虚病机均可使用脾虚久泄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