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讨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该文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实验组,36名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实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检验结果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结果高于对照组的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现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果中出现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妊娠时机及妊娠期治疗对SLE妊娠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8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妊娠时机及妊娠期处理措施,观察其妊娠期SLE病情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21例(55.3%)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情活动,非选择妊娠者(9/26)SLE病情活动、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妊娠丢失率明显高于选择妊娠者,新生儿体质量显著低于选择妊娠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SLE患者母体及胎儿相关疾病发生率增高,选择合适妊娠时机及积极控制SLE病情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总胆汁酸水平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为改善母婴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我院接受救治的140例IC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将其分为轻度组(129例)与重度组(11例)。选择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产妇1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剖宫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污染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妊娠期ICP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一项重要原因,TBA可作为早期诊断ICP和预测ICP不良妊娠结局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产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妊糖组)和正常孕产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年龄、孕次、产次和孕周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分析产前HbA1c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结果妊糖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围产期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羊水异常、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孕产妇(P0.05)。妊糖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新生儿体重异常、新生儿黄疸、胎儿窘迫及死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孕产妇产新生儿(P0.05)。产前HbA1c与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体重异常、新生儿黄疸、胎儿窘迫及死胎均呈正相关(均P0.05),产前Hb A1c越高,围产期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体重异常、新生儿黄疸、胎儿窘迫及死胎发生率越高。结论产前HbA1c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与围产期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个体化膳食营养搭配对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该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膳食营养分析,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和基本情况进行个体化膳食营养搭配指导;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膳食营养分析,仅提供口头指导,针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率为87.10%,对照组为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均发生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等不良妊娠结局,观察组发生率为24.19%,对照组发生率为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膳食营养搭配能够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妊娠晚期诊断为羊水过少的198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的发生率为3.33%(198/5827)。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程度越严重,剖宫产率越高,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羊水过少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28.28%(56/198)。结论羊水过少确诊后应严密监护,适时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的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1—12月收治的10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最终的妊娠结局分成不良结局组和正常结局组,再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不良妊娠结局25例(25.0%),正常妊娠结局75例(75.0%);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妊娠前体质指数、葡萄糖耐量试验指标异常及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2、3.235、2.119、3.336、3.577)。结论 高龄、妊娠前超重、葡萄糖耐量试验指标全部异常及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直接关系到GDM的妊娠结局,应早识别、早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妊娠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17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果。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怀化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经产前检查诊断为染色体易位携带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胎儿均行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总结其诊断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17例染色体易位携带者中母源性14例,父源性3例。14例有胎停或胎儿结构异常史;1例为首次妊娠,胎儿结构异常;2例为首次妊娠[辅助生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获正常儿。15例涉及2条非同源染色体;2例涉及3条以上复杂染色体重排(CCR)。产前诊断胎儿核型及CMA结果中不平衡易位7例,平衡易位9例,核型正常1例(经辅助生殖PGT)。妊娠结局:引产8例,分娩正常儿9例。结论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妊娠不良结局风险高,应行产前诊断排除不平衡易位,减少出生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辅助生殖妊娠后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风险.方法 选择体外受精(IVF)或宫腔内人工受精(IUI)妊娠后自然流产患者51例(辅助生殖组)、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患者76例(自然妊娠组),对其绒毛标本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绒毛标本均进行细胞培养,成功得到核型分析结果122例(辅助生殖组51例,自然妊娠组71例),成功率为96.1%.辅助生殖组染色体异常28例(IVF 23例、IUI 5例)、自然妊娠组37例,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4.9%、52.1%,两组比较P>0.05.两组出现频率最高的染色体异常类型是常染色体三体.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辅助生殖妊娠后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辅助生殖技术并未增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孕妇,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均行回顾性研究,将孕妇按照年龄进行分组,适龄组(<35岁)为40例,高龄组(≥35岁)为40例,对两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心律失常类型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55.00%,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患者中,高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2.73%,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检出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情况,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应定期检查,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0809名孕妇在孕24~28周做50g葡萄糖负荷试验,阳性者再做75gOGTT,据血糖结果分为糖代谢正常(GNGT)组、妊娠糖尿病(GDM)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组,比较三组妊娠的结局。结果GDM和GIGT组的患病率分别为0.61%和2.50%。GDM组孕妇产后即时出血、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GNGT组;GIGT组剖宫产、羊水过多、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GNGT组,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GNGT组。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因此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n=54)及血糖控制未达标组(n=42),并与同期正常孕妇对照(n=60),比较3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结果血糖控制未达标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早产发生率高于控制达标组及对照组,血糖控制未达标组Apgar评分低于血糖控制达标组及对照组,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达标组及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严格控制血糖能够维护胎儿的健康发育,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互联网+围产期营养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8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收集其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异常血糖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褥感染、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重增长适宜的孕妇明显多于A组,B组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明显少于A组。结论互联网+围产期营养门诊能够有效控制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增长,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
张明会 《山东医药》2014,(25):73-74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平谷教学医院建册的妊娠20周前的孕妇2856例,应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其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并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获得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根据确诊时间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孕前组( A组)12例及孕后组81例,孕后组根据病情分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13例(B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52例(C组)、低甲状腺素血症16例(D组),另选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症的孕妇300例作为对照组( E组),随访各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A组妊娠结局与E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早产、妊娠期糖尿病以及产后出血、贫血、羊水少、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脐带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E组(P均<0.05)。结论孕前开展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该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于2016年5月—2018年2月就诊,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经筛查确诊且实施饮食指导及药物干预,各33例,且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呼吸窘迫)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3.03%(1/33)低于对照组数据36.36%(12/33)(P0.05)。观察组3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数据42.42%(14/33)(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规范行围产期保健,有利于及时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继而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泉州德诚医院接收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n=40)与非正常组(n=80),两组均随访至分娩,比较基线资料与新生儿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非正常组新生儿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579、0.643,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呈正相关,具体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新生儿体质量越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频率越高,提醒临床应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数(S/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组,80例正常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B超检测两组S/D,分析子痫组S/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HCT)、D-二聚体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的相关性;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子痫组S/D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子痫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血流指数异常(≥3)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S/D正常者。结论S/D异常者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最新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围产期孕妇2 503例,其中1月1日~6月30日共1 108例,使用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诊断GDM患者115例(教科书组);7月1日~12月31日共1 395例,使用IADPSG的诊断标准,诊断GDM患者306例(IADPSG组).对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教科书组GDM检出率为10.37%,IADPSG组为21.93%,P<0.05.教科书组重度子痫前期、引产失败、会阴侧切发生率均较IADPSG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胎窘、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科书组巨大儿、肩难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率高于IADPSG组,P均<0.05;而两组新生儿在低血糖、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转诊、死胎发病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GDM最新诊断标准将会使更多孕妇纳入到GDM管理体系,通过严格控制孕期血糖,可以明显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12~2014-05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孕龄在18~24周的高龄妊娠、唐氏综合征生化筛查高风险和(或)彩超显示胎儿异常并同意产前诊断的孕妇60例,抽取孕妇羊水,提取羊水DNA,制备测序文库,应用Ion Proton测序仪检测,所得的基因序列与人类的参考基因组比对并作统计分析。并与同一样本经细胞培养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0例羊水样本处理后经大规模平行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判定3例为染色体拷贝数异常,57例无明显异常;以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对照,检出6例异常结果。结论利用大规模平行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孕妇羊水中DNA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其特异性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技术具有高准确性、高通量、高灵敏度和低成本等优点,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HBV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8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进行孕检的健康孕妇128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比2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等。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47%、17.44%、6.98%、34.88%、16.28%,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分别为11.63%、6.98%、13.95%、20.93%,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86例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50例(并发症组),未发生妊娠期并发症36例(无并发症组)。并发症组的TBIL、AST、ALT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均<0.05);并发症组整体HBV DNA载量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妊娠期合并HBV感染会产生不良母婴结局,肝功能异常及HBV DNA载量均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重要因素,对于此类孕妇临床应注重产前肝功能的检测,及时给予阻断治疗,尽可能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