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性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眩晕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通络活血,荣窍定眩,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眩晕症状,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已明确诊断为颈性眩晕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治疗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乙组(对照组)仅给予推拿治疗,治疗方案均为1次,天,10天/疗程,连续3疗程。结果: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推拿治疗,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1例,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41例,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总体有效率达95.1%;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予以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单以推拿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20.6%和1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3.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颈椎微调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颈性眩晕采取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10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后者实施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常规组(78%),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性眩晕临床治疗中采取小针刀结合正骨手法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患者应用中药与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与病房的颈性眩晕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针灸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与针灸联合应用于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灸牵引推拿治疗颈性头痛眩晕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牵引及手法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6例颈性头痛眩晕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28例,治疗组用针灸+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的针灸牵引并推拿治疗,较单纯推拿治疗在改善颈性头痛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舒筋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性眩晕症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颈椎舒筋整复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程度、颈部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效率为92.11%,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舒筋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眩晕程度和颈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予以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单以推拿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20.6%和1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3.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微调推拿手法配合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颈椎微调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推拿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颈椎牵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维乐生等,比较分析两组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差值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眩晕采用推拿手段可明显改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推拿联合针灸与单独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为9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用于颈源性头痛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对两组病人疗程前后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比分析,均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2%,药物组为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药物组,且治疗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亦优于药物组。结论:刃针配合手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引起的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小针刀并颈椎引伸复位法联合应用治疗颈性眩晕的远期疗效对比分析,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要求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颈椎引伸复位法、按摩及物理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按摩及物理疗法治疗,分别评定治疗结束后30d及结束后60d的疗效,对评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疗程结束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30d、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颈椎引伸复位法,是治疗颈性眩晕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疗效稳定,远期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葛根素0.2~0.4g,加5%500mL葡萄糖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治疗2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眩晕消失时间为(3.3±1.5)天,伴随症状消失时间为(4.1士1.1)天,对照组眩晕消失时间为(6.6±2.8)天,伴随症状消失时间为(9.9±2.9)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症状缓解迅速,费用低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案的稳定性。方法:将来自武汉市中医院80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百会、四神聪、晕听区等为基础穴进行辨证加减取穴;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2个疗程,撤药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针刺治疗颈性眩晕较西药治疗更具有持久有效性。结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娟  嘉士健 《四川中医》2013,(9):141-14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近期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推拿整复+天麻素穴位注射)和对照组(针刺+天麻素穴位注射)各8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颈源性失眠的近期症状改善情况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显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自评量表SRSS,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使用单纯的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32例,使用推拿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7例,无效3例,实验组治疗后治愈21例,好转10例,无效1例,实验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学上这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是1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与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配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银质针导热治疗1次、针刺和正骨推拿治疗10d为1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2周和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治疗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与针刺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显著效果,但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次数更少、疗效持续时间更长、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究针灸推拿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为主的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配合药物为主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