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风后恢复期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恢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辨证施膳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40例。其中穴位按摩组给予单一的穴位按摩护理治疗,辨证施膳组给予单一的辨证施膳护理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治的护理治疗模式,对比分析3组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恢复状况明显优于穴位按摩组和辨证施膳组,中风后遗症的并发情况也明显低于其他2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结论中风后恢复期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护理模式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的穴位按摩、辨证施膳模式,该联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风疾病的恢复进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麻仁润肠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FC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麻仁润肠丸(1~2丸,2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麻仁润肠丸。疗程均为6周。观察排便困难、Bristol评分、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胀等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8%,优于对照组的85.45%(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麻仁润肠丸能更明显降低FC症状积分,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理气通便协定方鼻饲配合穴位按摩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并呼吸衰竭伴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37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伴呼吸衰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鼻饲自制理气通便协定方,每次100 mL,服14 d;同时按摩指压神阙穴、中脘、天枢、气海、支沟等穴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困难及主要伴随症状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治疗后潮气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气道峰压、呼吸频率、气道阻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理气通便协定方配合穴位按摩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并呼吸衰竭伴便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痔疮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7 d内排便次数、7 d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持续时间。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24%,对照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便困难程度评分、7 d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7 d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痔疮术后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胡瑱臻  吴月瑛  邹素华 《新中医》2021,53(3):177-180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联合辰时穴位按揉对重症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便秘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脑卒中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便秘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联合辰时穴位按揉。比较2组排便效果、干预前后的便秘相关症状评分、首次排便时的异常情况发生率及心率和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47,P<0.05)。干预前,2组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困难、排便费时、大便干结、大便残余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2组心率以及血压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辰时穴位按揉干预重症脑卒中合并便秘患者,可以改善便秘症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润肠饮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以健脾润肠饮治疗,对照组以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便秘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的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下坠、不尽、胀感及排便频度的症状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下坠、不尽、胀感及排便频度、腹胀的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润肠饮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均治疗7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缓解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电针肾俞穴和会阳穴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予中风病基础治疗,治疗组联合电针肾俞穴和会阳穴治疗,对照组联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d,随访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每日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CSBMs、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治疗30 d后及随访时平均CSB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电针肾俞穴和会阳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出现的排便次数减少及排便费力、排便不畅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马培芳 《新中医》2015,47(6):303-305
目的 :观察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胸腰椎骨骨折后便秘的预防疗效。方法 :将90例胸腰椎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酚酞片;治疗组采用先腹部穴位(中脘、天枢、大横)按摩,然后以中药(三棱、莪术、冰片、大黄、皂荚)穴位(神厥、天枢、关元、气海)贴敷疗法。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排便和矢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1.1%,对照组6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排便畅快感较对照组增多,而排便费力患者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软便率增多而干结便率减少,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48 h、72 h排便次数和矢气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腹部穴位贴敷,能有效减少胸腰椎骨骨折所致的便秘发生,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探讨产后缺乳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膳护理联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产后缺乳患者,根据双盲法对患者分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中医辨证施膳护理联合穴位按摩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治疗后每天泌乳量(685.5±62.3) ml以及护理满意度(96.67%)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产后缺乳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膳护理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泌乳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晓霞 《光明中医》2013,28(4):748-751
目的观察导法配合经穴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导法(蜂蜜灌肠)配合经穴推拿(选择合谷、足三里、上巨虚、中脘、神阙、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长强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塞露40ml肛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结肠转运时间(CT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为7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排便困难、腹胀或痛、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肠转运时间(CTT)均明显缩短,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法配合经穴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应用开塞露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腰椎生理曲度的关系。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及腰牵治疗,Seze法测量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优良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P〈0.01);腰L4-5腰椎生理曲度较优。结论: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生理曲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推拿配合艾炙防治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泛福舒胶囊,研究组采取推拿及艾炙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及免疫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病种、病程、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研究组病程、支气管炎发作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3+、CD4+、IgG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推拿配合艾炙防治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改善病情,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高压氧(HBO)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HBO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HBO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对推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2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及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针刺配合推拿优于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预防骨科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骨科卧床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和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和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显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7.37%,实验组为80.95%。两组预防便秘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穴位按摩对预防老年卧床病人便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0例,2组均采用牵引、超短波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症状积分治疗前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2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2%,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纽(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磁振热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牵引、夹脊穴穴位注射配合艾灸与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行牵引、夹脊穴穴位注射疏血通2ml和腺苷钴胺1mg的混合液配合温和灸,比较治疗一疗程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PR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PRS疼痛评分、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2项评分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4.19%.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儿科住院的73例中、重度HIE患儿根据入院次序分为3组:A组(对照组)22例;B组(抚触治疗组)24例;C组(抚触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组)27例。A组采取传统治疗护理方法;B组采取抚触干预;C组在抚触治疗的同时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分别在治疗的第7天、第14天、第20天、出院时采用NBNA测评方法对3组患儿进行测定、评分。在患儿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分别进行智能发育(MDI)和运动发育(PDI)检测。结果:NBNA评分显示,第7天3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0天至出院时NBNA分值比较,C组高于A、B组,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组患儿CDCC检测结果显示,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CDCC测评,C组分值明显高于A、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HIE,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HIE患儿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