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风回语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失语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中风回语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回语丹。结果:治疗组的语言评测分值的提高较对照组为优(P<0.05);失语症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回语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失语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2 0例 ,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9% ,治愈显效率 7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9.1% ,治愈显效率 38.3% ,两组疗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养阴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养阴活血方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中风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风症候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养阴活血方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愈显率74.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46%,愈显率38.4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后的改善以治疗组更明显.结论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愈显率74.4%;对照组总有效率68.5%,愈显率3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腑理血法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通腑理血法。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采用通腑理血法治疗急性中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28 d,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观察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结果:经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熄风通络化痰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远期的功能恢复,也将起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12月间我院中医内科门诊6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根据患者语言运动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来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74%,对照组为71.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屈小元  赵恒芳 《陕西中医》2006,27(7):807-808
目的:观察应用祛风活血化痰中药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用大秦艽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维脑路通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效率87%,对照组总效率57%。提示:本方对血液流变性多项指标有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祛风活血化痰中药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剑明 《中医药导报》2011,17(12):47-4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瘀通络汤。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值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15d 为一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足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在一般基础治疗上采用益气活血之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常规予清创外敷药物包扎的方法。1次/d,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61.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采用中药咽炎方熏蒸联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雾化吸入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3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咽炎方熏蒸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辨证论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以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方法:按照1:1比例将7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者分为中医药辨证论治组(观察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在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的同时对临床治疗效果、出血控制时间和复发率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9.74%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出血控制、停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5例腹泻型 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9例口服中药痛泻要方随证加减汤剂,西药组26例口服思密达,两组疗程均4周。结果:中药组治愈率46.15%,总有效率89.74%;西药组治愈率23.08%,总有效率76.09%。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组。结论: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消化性渍疡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三联治疗法,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71.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付强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34-34,36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两组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行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中药治疗;对照组行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1个月后观察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卵磷脂小体数量增加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口服秋水仙碱进行治疗;治疗组20例,依据临床表现和中医舌诊对患者疾病进行具体分型,进行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两组止痛效果相当;经治疗后,对照组8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好转,3例未愈,总有效率为85.0%;而治疗组患者10例痊愈,9例好转,1例未愈,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未愈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症状较为良好,配合中医学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陆而立 《西部中医药》2014,(11):117-119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DN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中医外治治疗组29例予中药泡足及针刺穴位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西药对照组27例给予单纯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外治治疗组为89.6%,高于西药对照组的74.1%;2组治疗后NR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中医外治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组ABI及震动感觉阈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中医外治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并具有改善下肢循环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