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及体质量与胰岛素敏感性以及B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0—01/2003—03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男87例,女69例。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高血压组96例(3次随机血压≥140/90mmHg),血压正常组60例(3次随机血压水平〈140/90mmHg)。(3)根据如下体质量判定标准(超重:男性体质量指数≥25.0kg/m^2,女性体质量指数≥23.0kg/m^2;体质量正常:男性体质量指数〈25.0kg/m^2,女性体质量指数〈23.0kg/m^2)将患者分为高血压超重组(n=68),血压正常超重组(n=36),高血压体质量正常组(n=28),血压正常体质量正常组(n=24)。④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2(m^2)。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公式及改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215;空腹胰岛素/22.5,β细胞功能指数=20x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1/空腹血糖&;#215;空腹胰岛素。⑤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16-0.8379,P〈0.01)。②高血压超重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压正常组差异不明显(P〉0.05),高血压体质量正常组空腹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低于血压正常体质量正常组(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比血压正常者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②肥胖比不肥胖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更为严重。(3)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其胰岛素敏感性均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及体质量与胰岛素敏感性以及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0-01/2003-03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男87例,女69例。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高血压组96例(3次随机血压≥140/90m m H g),血压正常组60例(3次随机血压水平<140/90m m H g)。③根据如下体质量判定标准(超重男性体质量指数≥25.0kg/m2,女性体质量指数≥23.0kg/m2;体质量正常男性体质量指数<25.0kg/m2,女性体质量指数<23.0kg/m2)将患者分为高血压超重组(n=68),血压正常超重组(n=36),高血压体质量正常组(n=28),血压正常体质量正常组(n=24)。④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2(m2)。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公式及改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β细胞功能指数=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ln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⑤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16~-0.8379,P<0.01)。②高血压超重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压正常组差异不明显(P>0.05),高血压体质量正常组空腹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低于血压正常体质量正常组(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比血压正常者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②肥胖比不肥胖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更为严重。③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其胰岛素敏感性均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7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3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随体质量指数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三酰甘油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降低(P<0.05);空腹血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呈增高,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尤其是超体质量和肥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和脂代谢紊乱。临床应注意对血压、血脂、血糖及体质量等进行全方位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4,RBP-4)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2例(T2DM组)和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测定2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RBP4水平,计算2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RBP-4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RBP-4与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游离脂肪酸是影响血清RBP-4水平的明显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RBP-4水平升高与糖脂代谢有关,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体脂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集相应数据对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肥胖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而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外周型肥胖者基本相同,提示无论是总体脂增加还是局部体脂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都随之增加。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论是总体脂增加或是局部体脂增加者其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从腹型肥胖到肥胖伴糖尿病发展过程中脂代谢和糖代谢相关激素的变化.方法 选取肥胖非糖尿病者42例,肥胖伴糖尿病患者40例,健康体质量对照组40例,各组间年龄、性别均具有可比性,空腹8~12 h取静脉血测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结果 两肥胖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肥胖伴糖尿病组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结论 长期高脂血症即所谓脂毒性是肥胖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原因之一,A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是产生高胰高血糖素导致疾病恶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和体质量指效、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等参数的关系。方法:在重庆地区选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103个家系进行调查。对先证者的父母、同胞、和子代进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根据糖耐量结果确定无糖尿病者125例为一级亲属组。选择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的配偶83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血脂,及糖负荷后60,120,180min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于评价胰岛素抵抗变化。将一级亲属组成员根据体质量指数分组。比较肥胖者(n=57)和非肥胖者(n=68)的指标改变。结果:一级亲属组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98~2.50.P&;lt;0.05~0.01)。葡萄糖负荷后60,120min的血糖及0,60min,120min的胰岛素,负荷后60min的C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4.82,P&;lt;0.05~0.01)。一级亲属组肥胖者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者(t=2.03~7.56,P&;lt;0.05~0.01)。糖尿病一级亲属组HOMA—IR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呈显著正相关(r=0.516,0.377,0.413,0.406,P&;lt;0.01)。结论: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其中肥胖者的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血压水平和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指导下构建的食疗方案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2年11月在社区招募的63例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茶饮组32例和食疗组31例。茶饮组给予代用茶和常规饮食健康教育;食疗组在茶饮组的基础上给予富含非营养素的个性化饮食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42 d后比较两组体重、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管理得分。结果:1)体重及体质指数。干预后,食疗组体重及体质指数均低于茶饮组(P<0.05)。2)糖代谢指标。与干预前比较,食疗组干预42 d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P<0.05),茶饮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下降(P<0.05);干预42 d后,食疗组空腹血糖低于茶饮组(P<0.05);3)脂代谢指标。与干预前比较,食疗组干预42 d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0.05),茶饮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0.05)。4)饮食管理。干预42 d后,食疗组饮食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茶饮组(P<0.05)。结论: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指导下构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可降低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体重、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和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等参数的关系。方法:在重庆地区选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103个家系进行调查。对先证者的父母、同胞、和子代进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根据糖耐量结果确定无糖尿病者125例为一级亲属组。选择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的配偶83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血脂,及糖负荷后60,120,180min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于评价胰岛素抵抗变化。将一级亲属组成员根据体质量指数分组。比较肥胖者(n=57)和非肥胖者(n=68)的指标改变。结果:一级亲属组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98~2.50,P<0.05~0.01)。葡萄糖负荷后60,120min的血糖及0,60min,120min的胰岛素,负荷后60min的C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4.82,P<0.05~0.01)。一级亲属组肥胖者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者t=2.03~7.56,P<0.05~0.01)。糖尿病一级亲属组HOMA-IR(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具有种族差异,决定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关系也存在种族差异。目的:分析藏族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其体质量指数和血脂、血糖的关系。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西藏军区总医院内二科。对象:于2005-04/2006-04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内二科和妇科住院的藏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6名,年龄25~42岁,平均(32±5)岁。对照组36例,年龄24~35岁,平均(30±5)岁,为同时期同科住院的藏族非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方法:采静脉血检测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声检查卵巢。采集病史,记录一般情况,所有病例均接受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12h采静脉血检测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mIU/L)×空腹血糖(mmol/L)/22.5。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观察对象的血压、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观察对象血压、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36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36名对照观察对象全部完成实验,中途无脱落。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t=3.4265,2.4484,2.2125,P<0.05~0.01)。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t=2.1049,t=2.3047,2.4000,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t=4.8000,P<0.01)。③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h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t=7.8095,12.3650,2.7899,P<0.01)。结论:藏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呈现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聚集,如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药物作用。方法86例双胍类和磺脲类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病人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进行为期16周的临床观察。结果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收缩压(SBP)平均下降9.6mmHg(P〈0.01),舒张压(DBP)平均下降6.1mmHg(P〈0.01),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变化,hsCRP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2DM患者慢性高血糖状态与炎症关系密切。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抗炎、调脂、降压等作用,长期使用可预防T2DM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间门诊的8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分成两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8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250例,占28.8%。②两组间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肾病与BMI、收缩压、空腹血糖、HbA1c、TG、UA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综合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UA,改善代谢紊乱情况,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李超  宋文惠 《临床荟萃》2020,35(2):177-180
目的 通过对肥胖症儿童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肝功能、肝脏彩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肥胖症儿童相关并发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的发生情况,以帮助早期识别和干预。方法 通过对103例肥胖症儿童间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肝脏彩超等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3组肥胖儿童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及收缩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体重的增加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上升趋势,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减低。103例肥胖症儿童并发高血压19例(18.4%);血脂紊乱36例(35.0%);糖代谢异常18例(17.5%),其中2型糖尿病2例(1.9%),该2型糖尿病患儿为中、重度肥胖症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24例(23.3%),其中有肝功能异常14例(13.6%)。结论 儿童肥胖症会引起血糖、血脂指标异常、胰岛素抵抗等现象,使儿童患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肥胖儿童要减轻体重,定期体检,以此调节其各项指标的水平,降低由肥胖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指标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1例患者合并大血管相关并发症作为合并组,52例未合并大血管相关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未合并组;收集两组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浆纤维醇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合并组腰臀比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T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及PAI-1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未合并组(P<0.05);PAI-1与FBG,TG,TC,HbAlc,HDL-C呈正相关性,但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性肥胖可直接影响胰岛素抵抗水平,成为2型糖尿病引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血脂和血糖水平拟定相应运动和饮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脂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3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计算BMI,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HOMA-IR与BMI呈正相关(P<0.05),HOM A-ISI与HDL-C呈正相关(P<0.05)。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3组FBG、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DL-C=1.1 mmol/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年龄、病程、FINS、HOMA-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BMI是T2DM患者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DL-C是T2DM患者HOMA-IS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BMI、HDL-C与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对T2DM合并胰岛素抵抗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的外周血神经肽Y蛋白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神经肽Y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代谢水平,计算个体的胰岛索敏感性(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与正常对照49例相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的空腹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的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C肽和HOMA-IR等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SI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一级亲属组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肽、空腹胰岛索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血糖水平越高、合并高血压则空腹血浆NPY水平明显增高。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NPY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的外周血神经肽Y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这种高表达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和正常对照组47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清抵抗素、胰岛素水平;同时测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计算腰围、臀围、体重指数、腰臀比值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性、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血压呈正相关.在正常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性、胰岛B细胞功能相关.而且血清抵抗素水平在糖尿病肥胖组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与肥胖相关,血清抵抗素可能是联系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莉  褚璇 《临床荟萃》2021,36(7):616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52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与观察组(n=26)。对照组应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血压及血脂代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肥胖状态,调控血压和血脂代谢,同时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分为31例治疗组与45例对照组,并与26例2型糖尿病组相比。三组应用格列齐特或格列吡嗪降糖,治疗组加用二甲双胍0.5g,3次/d,治疗组与对照组用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降压。治疗2个月后胰岛素及C肽兴奋试验,测胰岛素、C肽浓度、空腹血糖、血脂,计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C肽与胰岛素面积。治疗前后测体重指数。结果:对照组的胰岛素、C肽浓度及面积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上升非常显,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25.17%;治疗组的C肽及胰岛素面积上升显,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11.31%,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上升,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指数下降显。结论:二甲双胍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血脂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施善阳  韦艳春  周玲  于健 《临床荟萃》2012,27(11):937-938,942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240例老年男性进行调查,按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HUA,n=58例)和正常尿酸组(对照组,n=182例),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并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临床资料及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①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4.2%;②高尿酸组TG、体质量指数(BMI)高于对照组,TG(2.28±1.41) mmol/L vs(1.49±0.87)mmol/L,BMI 25.98±2.58 vs 24.58±3.10,而HDL-C低于对照组(1.33±0.33)mmol/L vs(1.46±0.39)mmol/L(P <0.05或<0.01);③高尿酸组FINS、HOMA-IR、IMT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老年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肥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