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00例孕妇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嫦 《现代护理》2006,12(16):1490-1491
目的分析孕妇于孕期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的原因,为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孕妇孕期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住院分娩而孕期曾出现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排除胎儿为致死性畸型的150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00例均存在1项或多项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表现。结论护士应认真落实对每位孕妇孕期全程的关注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妇于孕期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的原因,为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孕妇孕期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住院分娩而孕期曾出现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排除胎儿为致死性畸型的1 50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500例均存在1项或多项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表现.结论护士应认真落实对每位孕妇孕期全程的关注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网络医院健康管理模式,对孕期妇女实施综合性产前干预措施以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干预组90例孕妇按照健康管理程序接受网络医院孕期全程健康管理,对照组87例孕妇按照现行孕期常规保健模式接受孕期保健指导,比较两组孕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1.11%,低于对照组35.63%的发生率(P<0.05)。结论通过网络医院按照健康管理程序对孕期妇女实施产前多途径、分阶段、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综合产前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孕妇提供孕期保健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1~12月对孕期妇女行常规健康宣教及护理工作,于2014年1~12月重点做好孕期保健措施,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来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各60例,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对比两组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评分。结果:干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孕妇对于孕期保健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通过早期对孕妇加强孕期保健工作,大部分孕妇妊娠结局较好,出现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等发生率均较低,有效提高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孕妇在孕期的营养知识、态度以及健康行为(KAP)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孕妇营养健康教育以及倡导优生优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年2月至5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20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分析。结果:200例孕妇的调查结果显示孕期营养KAP合格率达50.20%,属于中等水平。孕妇营养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1=0.298,P=0.02);孕妇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呈正相关(r2=0.302,P=0.03);孕妇营养态度与健康行为之间呈正相关(r2=0.324,P=0.02);孕期营养KAP水平与怀孕周期以及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影响KAP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等。大多数孕妇的孕期营养态度较好,了解一些基本的孕期营养注意事项,希望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更多孕期知识。结论:需要进一步推广宣传孕期营养知识以及饮食行为,与医护人员相配合加强对孕妇以及家属的孕期营养知识宣传教育,促进孕妇的顺利生产以及胎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早期护理健康教育对妊娠分娩结局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我院孕12-16周(平均14周)门诊就诊建卡产检的孕妇150例,为早期妊娠的孕妇实施为期18个月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以达到150例孕妇人群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学会孕期自数胎动技能、学会自我监测孕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高母婴安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干预后知晓率为96%,明显高于干预前48%,孕妇孕期自数胎动技能掌握率干预后掌握率为100%,明显高于干预前56.67%,孕妇孕期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率干预后掌握率为100%,明显高于干预前40.67%,母婴安全方面,孕妇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为38.67%,干预组剖腹产率为26.67%,干预后低于干预前12%。结论 进行集体和个体化的妊娠期孕妇早期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孕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胡蓉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9):1555-155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危妊娠孕期保健及预后的影响,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 568例高危妊娠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处于高危因素前五位的是瘢痕子宫、胎位不正、大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将可避免发生的妊娠高危因素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进行宣教.结果:大部分高危因素是可逆、可控或可矫治的,其中胎位不正干预与否的矫正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育龄期妇女及孕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或必要的医疗干预,是改善准孕妇和孕妇健康,降低或消除影响孕产期健康的高危因素,从而达到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目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儿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1日~2008年9月1日参加孕妇学校接受巨大儿健康教育的孕妇287人作为干预组,实施巨大儿健康教育干预;将2008年8月1日~2008年12月1日分娩的132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不进行相关干预。结果干预组巨大儿出生率(9:287)3.14%,对照组巨大儿出生率(88:1325)6.64%;干预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孕期实施巨大儿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巨大儿出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9.
综合干预对改善健康孕妇心理状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在改善健康孕妇心理状况中的作用.方法 将在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怀孕28~32周的96名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干预组从第1次产前检查开始,对孕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对孕妇的认知的干预、孕期行为的干预、家庭应对干预及应用自制的孕妇心理放松操等措施进行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孕妇产前检查和宣教.并在产前和产后分别采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产后抑郁和焦虑明显高于分娩前;干预组产后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有明显的改善.干预组产后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及偏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分娩对健康孕妇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抑郁和焦虑影响很大,孕妇健康心理放松操等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健康孕妇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妇自测胎动不遵医行为的原因,为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孕妇孕期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住院分娩而孕期曾出现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排除胎儿为致死性畸型的400例孕妇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 400例均存在1项或多项不就医及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表现.结论 护士应认真落实对每位孕妇孕期全程的关注与指导,使孕妇孕期树立正确、有效的自我监护及救治意识,保障孕期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在孕期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为产前健康教育和孕期培训的授课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的方法,对49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在孕期对知识的需求不同,孕妇对分娩安全知识、产后恢复训练和新生儿的护理知识需求较强,分别为77.6%,71.4%,65.3%。[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要根据孕妇的普遍需求来合理安排课时,满足孕妇的知识需求,从而更好地实施人性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妇在孕期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为产前健康教育和孕期培训的授课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的方法,对49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在孕期对知识的需求不同,孕妇对分娩安全知识、产后恢复训练和新生儿的护理知识需求较强,分别为77.6%,71.4%,65.3%。[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要根据孕妇的普遍需求来合理安排课时,满足孕妇的知识需求,从而更好地实施人性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信念模式的整合模式为框架,了解孕晚期妇女胎动监测行为的相关体验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4-6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病房分娩后的1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根据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孕晚期妇女胎动监测行为及影响因素可归纳为8个主题,即对胎动监测的评价影响行为、孕妇对他人的建议较为重视、有胎动计数功能的手机APP给胎动监测带来便捷、客观因素对胎动监测的阻碍作用显著、经产妇之前妊娠时的胎动监测经历会影响行为、孕期异常自行就诊的经历会促进行为、对不良监测行为所致后果的威胁感知不足、胎动监测相关的典型案例会促进行为。结论更新并推广胎动监测的正确方法,加强针对性的宣教,促进孕妇家庭成员对胎动的了解并鼓励参与,是促进孕妇胎动监测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帅毅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100-101
孕期健康教育以人为本,以提高孕妇生活质量为目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对自身及胎儿健康更为关注,有较强的保健意识。目前,孕期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处于较为低下的位置,投入不足、形式单一等已不能适应孕妇需求;孕期健康教育基本流于形式,各基层医院参与孕妇学校活动的人数逐年减少。2008年1~6月,我院对200名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为完善基层医院孕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控制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期血糖和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并摸索针对GDM孕妇的孕期教育模式。方法对干预组60例GDM孕妇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实施糖尿病系统化教育和治疗,同时设60例常规产前护理的GDM孕妇为对照组,就其血糖变化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糖尿病系统化教育前后,GDM孕妇的相关知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P<0.01),干预组的血糖控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妊娠结局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GDM孕妇实施健康教育能使她们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直播互动平台在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探索健康教育的新形式,持续改进妇幼健康教育服务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至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的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钉钉”APP直播互动平台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孕妇学校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孕期营养、孕期自我保健、产程及产后、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两组孕妇对各自健康教育方式的评价。结果 研究组孕期营养、孕期自我保健、产程及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直播互动平台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育方式,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直播互动平台这一教育形式能显著提高孕妇的母婴健康知识素养,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应予以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孕妇孕期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3-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佛山地区三所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93例孕妇中,表示知道孕妇学校上课时间和内容的孕妇共273例,占93.2%;其中参加过1次以上学习的孕妇共201例,占68.6%;而年龄、文化程度及户籍对其完成健康教育课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加学习的时间、来院参加健康教育时交通情况、来院参加健康教育家人陪同情况、产检次数及家属对孕期健康教育所持态度对孕妇参加孕期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均有影响(均P<0.05)。结论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家庭和社会支持欠缺是影响孕妇参加孕期教育的主要因素。提高孕妇自身的保健意识、动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有望提高孕妇孕期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完善孕妇学校与产前健康教育各项工作,有利于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控制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期血糖和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并摸索针对GDM孕妇的孕期教育模式。方法对干预组60例GDM孕妇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实施糖尿病系统化教育和治疗,同时设60例常规产前护理的GDM孕妇为对照组,就其血糖变化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糖尿病系统化教育前后,GDM孕妇的相关知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P〈0.01),干预组的血糖控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妊娠结局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GDM孕妇实施健康教育能使她们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孕期健康教育以人为本,以提高孕妇生活质量为目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对自身及胎儿健康更为关注,有较强的保健意识….目前,孕期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处于较为低下的位置,投入不足、形式单一等已不能适应孕妇需求;孕期健康教育基本流于形式,各基层医院参与孕妇学校活动的人数逐年减少.2008年1~6月,我院对200名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为完善基层医院孕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行为改变配合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饮食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孕期健康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低血钙、胎儿窘迫、巨大儿)。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DSQL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低血钙、巨大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进行孕期健康行为改变配合饮食管理,可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