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技术及诊断价值。方法 50例胸部小病灶(〈3 cm)在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式活检针穿刺活检。结果50例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灶取材成功100%。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6%(48/50),对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97.5%(39/40),良性病变为90%(9/10)。并发气胸2例,少量出血1例。结论 C 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胸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CT引导下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手术病理、临床随访的胸部病变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90例.结果:90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7.2%,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100%,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4.3%.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安全,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对胸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17G、18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和21G抽吸针、PTC针对胸部占位33例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 33例经皮胸腔穿刺活检患者中,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25例,结核1例,胸腺癌1例,转移性癌2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者4例;诊断准确率为87.9%,术后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3例。结论: CT引导经皮胸腔穿刺活检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应用半自动同轴活检枪对胸部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6例胸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采用半自动同轴活检枪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并送病理检查,统计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病理检查结果;术后行CT扫描,统计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及穿刺活检的安全性。结果半自动同轴活检枪穿刺活检的成功率为92.9%(52/56);病理检查结果:穿刺成功的52例患者中,腺癌18例、鳞癌10例、小细胞癌9例、淋巴瘤2例、胸腺瘤2例、转移癌8例、真菌感染1例、肉芽肿性炎2例;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合并出血和或咯血的发生率32%(18/56)、气胸发生率19.6%(11/56)、死亡率1.8%(1/56);未发生穿刺点感染、针道种植转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半自动同轴活检枪在CT引导下对胸部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小、相对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可在胸部占位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敬文斌  原明选 《吉林医学》2011,(35):7534-7535
目的:评价增强CT扫描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外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以提高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通过在CT引导下对36例具有适应证肺外周性占位性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术,分析20例增强和16例平扫检查后CT引导下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并进行诊断。结果:20例增强患者恶性病变18例,良性病变2例;16例平扫患者中恶性病变10例,良性病变6例,气胸3例,咯血2例。结论:肺外周型占位性病灶增强扫描后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断方法,诊断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肺周围性病变的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炎性病灶39例(51.3%),肿瘤33例(43.4%),正常肺组织4例。穿侧后病理诊断肿瘤33例,其中行手术治疗21例,化疗9例,放疗3例。手术后病理结果与穿刺结果一致者20例,穿刺诊断符合率95.2%.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成功率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活检枪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周边及弥漫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孤立性病灶及两肺弥漫性病灶的病例28例。在CT引导下,常规消毒、麻醉,应用活检枪快速、准确地获得组织标本。结果本组28例,其中27例经活检枪检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96.42%。结论对肺周边及弥漫性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立  邓湘生  郭湘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03-4405
目的:提高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的技术水平,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岛津4800TE型全身CT扫描仪及半自动活检枪(16G~22G),对50例胸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术。穿刺部位:肺部44例,纵隔病变6例。病灶直径1.5cm~11.7cm。结果:49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8%。48例占位性病变得到病理学诊断,活检确诊率为96%。1例未见肿瘤细胞,无一例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结论:CT导向经皮半自动活捡抢穿刺活捡成功率和确诊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胸部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困难的35例病人CT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部位包括胸部23例、腹部砸碎例,躯干及四肢5例,CT扫描确定穿刺点、角度和深度,局麻下进针后,CT扫描确认针尖到达预定位置后进行活检取材。结果:35个病灶,穿刺成功率100%,确诊率97.1%(34/35)。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胸部病灶穿刺活检是明确病变性质与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1] 。我院自 1996年 11月~ 2 0 0 0年 1月对 5 0例患者进行胸部病变穿刺活检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进一步提高了胸部疾病的诊断正确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11月~ 2 0 0 0年 1月我们对 5 0例胸部病变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 ,其中肺内恶性病变 4 0例 ,肺内良性病变 8例 ,2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学阴性。男 4 8例 ,女 2例 ,年龄 2 5~ 73岁。所有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 ,术前均有胸部CT检查资料。1 2 定位方法 本组病例均术…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胸腹部占位性病变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胸腹部占位性病灶,明确病变性质,提高像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治疗提供准确论据。方法:采用GE9800Quick及SomatonARCCT扫描机对23例胸腹部占位性病灶进行扫描定位,用18G-22G的抽吸及组织型活检针对病灶刺取材涂片并做组织切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影像学不能确诊的肺部病变168例行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术,分析穿刺成功率、正确诊断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68例(100%)穿刺成功;158例(94.05%)获得正确诊断,其中肺癌93例,转移瘤4例,结核28例,慢性炎性病变33例;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出血,其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0.24%.结论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肺部小结节的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CT引导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91年8月至1997年5月间行经皮肺穿刺术的158例患者中,病灶直径为0.5-2.0 cm平均(1.7±0.4)cm的35例(35个结节),共做了38次穿刺,所采组织同时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经手术者病理与穿刺结果对照,其余经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结果:35例中癌24例(原发支气管肺癌19例,转移癌5例),穿刺阳性者共21例,3例假阴性,无假阳性。穿刺确诊11例良性病变,并经手术和随访证实。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79%。共有5例(13%)发生气胸,无1例经闭式引流或抽气处理。结论:肺小结节经皮肺穿刺术与较大结节或肿块穿刺比较同样具很高的敏感性,且临床价值更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CT导引下肺内病变经皮穿刺活检--大、小病灶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病灶的诊断价值及病灶大小对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复习有手术病理、临床或影像学随访的肺内病变CT导引下活检 2 74例 ,其中小病灶 (Φ≤ 2cm) 5 2例 ,大病灶 (Φ >2cm) 2 2 2例。依据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判断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大、小病灶在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CT导引下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病灶诊断正确率73 .1 % (3 8/5 2 )显著低于对大病灶的诊断正确率 89.2 % (1 98/2 2 2 ) (P <0 .0 1 )。小病灶气胸发生率 (1 5 .4% )略高于大病灶 (1 2 .6% ) ,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经胸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病灶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胸膜及肺周围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住院患者36例,发现胸膜及肺脏周边病变,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36例胸膜及肺脏周围病变穿刺成功率100%,3例为良性,33例为恶性。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在胸膜及肺周围病变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诊断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探讨CT导向胸部穿刺活栓的方法及技术要点,包括病材选择、定位方法、穿刺针选择、取材方法等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例资料完整的病例,男156例,女44例。对穿刺活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胸部穿刺活检穿中率为100%,肺部、纵隔及胸膜胸壁病变活检正确率均80%,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该技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诊断正确率高,查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对肺部局限性病灶进行粗针穿刺活检的结果,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100个肺部病灶,回顾性分析其在CT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的资料。结果:本组100个病例中,恶性病变69例,粗针活检对65例作出了特定诊断,敏感性为94.2%(65/69);良性病变31例,粗针活检对24例作出了特定诊断,特异性为77.4%(24/31),诊断准确率为89.0%(89/100)。此外,粗针活检对小病灶和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相近。粗针活检肺部轻度出血26例,占26.0%;轻度气胸32例,占32.0%。结论:因粗针穿刺所取得的活检标本较大,可供病理检查特定的组织类型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并发症在可接受的范围,在诊断肺部局限性病变上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Intrathoracic mass lesions, especially peripherally situated masses, often present as a problem as tissue diagnosis is not always possible by cy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utting needle biopsy may be the method of choice in selected cases for tissue diagnosis. Cutting needle biopsy is indicated fo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situated mass lesions abutting chest wall, which are non-vascular and non-cystic in natu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T透视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CT透视定位、取材方法、病变等因素对本项检查准确性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资料完整的病例。其中48例为肺内小结节灶,结节直径11-15mm21例,16-20mm22例,21-30mm5例;另外,肺门区病变5例,1例为纵隔内淋巴结。所有病变均在CT透视导引下穿刺。结果:54例患者CT透视导引下穿刺均获成功,并获得组织学材料54例,细胞学 材料30例,整个穿刺操作平均耗时15min左右,良恶性病变总的诊断率为92.5%(50/54),无假阳性。气胸发生率为12.9%。无1例需放置闭式引流管。病变区周围见出血灶8例。少量痰中带血6例,无大咯血病例。结论;CT透视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动态影像学和病理学相结合的检查方法,与常规CT引导下穿刺活检相比,具有耗时短、简便、准确、安全、可靠的优点,有条件的单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