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效果。方法术前石膏倒模,根据石膏模型设计右侧游离背阔肌肌瓣并进行移植填充,矫正半侧颜面萎缩。肌瓣上于蒂部旁携带1cm×2cm大小皮肤,缝于下颌角前缘切口,以便术后观察血运。胸背动、静脉分别与面动脉、面前静脉吻合,术后常规抗血栓、抗痉挛、抗感染等治疗。结果两例肌皮瓣均成活。术后下颌(即蒂部)稍显臃肿,一例鼻唇沟填塞组织稍有外移、下坠,3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准确的组织瓣设计和塑形、可靠的血管显微吻合、良好的组织瓣固定是游离组织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手术成功的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 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4-46岁,其中男8例,女3例;早期创伤7例,贴骨瘢痕及陈旧性损伤4例.清创后缺损面积5.0 cm×6.0 cm ~ 8.0 cm× 12.0 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质外露.11例患者均采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创面. 结果 术后肌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良好,7例术后随访3~10个月,外形良好,可正常穿鞋,移植皮片质地柔软,稍有色素沉着.结论 选用修薄的肌瓣游离移植表面植皮修复后组织的质地较薄,避免了皮瓣和肌皮瓣移植后臃肿的缺点,是修复足背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可行性,并讨论前锯肌瓣的解剖、制作及手术中注意的问题。方法2001年9月~2004年7月,对3例严重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游离前锯肌瓣移植术,其前锯肌瓣以胸背动、静脉为蒂,与颞浅动、静脉,颌外动、静脉,舌动、静脉等吻合;术中同时解剖胸长神经,并与面神经上颊支吻合。游离肌瓣大小12 cm×8 cm~16 cm×12 cm。结果3例患者术后前锯肌瓣游离移植颜面部凹陷区后色泽血运均良好,肌瓣完全成活,面颊部丰满圆润,无明显突起或不平,颌面部切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肩部运动良好,无“翼状肩”。随访1~3年,患者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严重半侧颜面萎缩安全可靠,术后有利于改善患者外形。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游离前锯肌肌瓣桥式移植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前锯肌肌瓣桥式移植修复5例小腿软组织缺损。制备肌瓣及肩胛下旋肩胛血管,使血管蒂呈"T"形,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肌瓣和血管蒂用中厚网状游离皮片覆盖。结果肌瓣全部成活,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随访8个月至4年,未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受区外形较好,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胫后动脉通畅。结论本方法适合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对于仅有1条主要动脉保留者,不损伤健侧小腿胫后动脉,降低了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胸背动脉前锯肌支为蒂的逆行背阔肌皮瓣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临床应用以前锯肌支为蒂的逆行背阔肌皮瓣修复肩胸部创面6例,男1例,女5例,年龄35~52岁,创面面积为7 cm×8 cm~12 cm×20 cm.结果 6例应用此皮瓣进行修复,均获得满意疗效,5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成活.随访3个月~1年,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接近,感觉有部分恢复.结论 逆行背阔肌皮瓣血供多源,胸背动脉前锯肌支恒定,交通支丰富,旋转蒂灵活,应用修复肩胸部创面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序列治疗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效果。方法:对9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I期行游离背阔肌肌瓣移植,于术后0.5~1年行Ⅱ期自体脂肪填充术。根据面部对称情况行1~3次自体脂肪填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9例肌瓣全部成活,术后0.5~1年观察肌瓣轻度下垂,可见局限性凹陷。经1-3次自体脂肪填充后面部外观明显改善,对称性良好,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游离背阔肌肌瓣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序列治疗是矫治中、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的较好选择,结合不同手术特点的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中、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肩胛骨背阔肌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小腿外伤后胫骨伴软组织缺损。方法8例小腿创伤后胫骨伴局部软组织缺损,其中胫骨完全性节段缺损6例,蝶形缺损2例;胫骨缺损长度5-8cm,平均6.3cm。局部软组织缺损面积6cmx8cm~8cmx12cm。受伤部位:小腿近段2例,中段3例,下段3例。按Gustilo分级:ⅢB型6例,ⅢC型2例。所有病例均有局限性感染,其中2例伴有胫骨断端局限性骨髓炎。应用游离胸背血管肩胛骨背阔肌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结果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背阔肌皮瓣面积9cmx10cm~20cmx14cm;骨瓣长7.0~9.5cm,平均8.3cm。受区血管5例为胫前动静脉,3例为胫后动静脉;动脉端端吻合6例,“T”形嵌入2例。经术后1~5年,平均2年7个月随访,骨瓣于术后3~6个月愈合。随着部分负重移植肩胛骨瓣迅速增粗,术后1年其宽度平均增加49.6%,厚度平均增加73.3%。5例恢复原工作,另3例改换工种。结论肩胛骨背阔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适合于修复小腿外伤后局部软组织伴中等长度的胫骨缺损。  相似文献   

8.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们采用侧胸壁游离皮瓣对手腕、前臂、小腿及足背功能部位深度烧伤进行修复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 ,男 4 8例 ,女 2 0例。年龄 14~ 4 8岁 ,平均年龄 32岁。其中火焰烧伤 8例 ,化学烧伤 2例 ,高压电击伤 4 8例 ,热压伤 10例。手腕 38例 ,前臂 12例 ,足背 10例 ,小腿 8例。烧伤部位软组织损伤严重 ,清创后伤区肌腱、神经、骨质和关节腔外露。根据不同部位及创面大小全部采用吻合血管的侧胸壁游离皮瓣移植。依胸背动静脉为吻合血管 ,其中动脉端侧吻合 11例。有 1例因胫前动静脉损伤严…  相似文献   

9.
背阔肌复合组织瓣带蒂转移重建上肢肌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阔肌复合组织瓣带蒂转移重建上肢肌功能文益民,刘兴炎,葛宝丰,刘占宏,甄平,石骥背阔肌是一块可形成多种用途的组织瓣。血管蒂解剖恒定,口径粗大可作为游离移植 ̄[1-3];当以带血管神经蒂转移时可修复胸背部、头颈部、上肢、下腹部、髂和骶尾部,也可用于重建...  相似文献   

10.
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背阔肌游离皮瓣在修复面颈部挛缩畸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10例面颈部瘢痕彻底松解后,采用游离的背阔肌肌皮瓣治疗,将胸背动静脉分别与面动静脉吻合,供瓣区采用中厚皮片移植,其中两例采用预扩张的背阔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例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后完全存活,1例背阔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患者的面颈部功能和外形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部分同侧背阔肌肌瓣修复Poland综合征胸壁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oland综合征是并不少见的先天畸形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典型征候群包括同侧胸壁及上肢畸形。 2 0 0 0年 9月~2 0 0 2年 5月 ,我们应用同侧部分背阔肌肌瓣修复男性Poland胸廓畸形 2例 ,效果较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19及 2 5岁 ,均表现为右侧部分胸大肌缺失。2 手术方法用美蓝在体表标出需修复的胸大肌范围和背阔肌的切取范围。在患侧胸壁距腋窝底 2cm处起行长 18cmS状切口 ,达深筋膜浅面 ,在此层向腋窝、脊柱及髂嵴方向分离至背阔肌外侧约 2 3处 ,切断背阔肌的起点 ,从其下层向腋窝方向分离 ,找到背阔肌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游离肩胛骨外侧缘、肋骨及背阔肌肌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1例,评价其疗效。方法患者,男,39岁。因外伤致胫骨开放性骨折,在外院行清创植皮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5个月,左胫骨中段骨缺损长达12cm,伴胫骨中上段内侧贴骨瘢痕12cm×6cm。设计并切取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为蒂的背阔肌肌皮瓣14cm×5cm、胸背动脉肩胛骨支为蒂的肩胛骨外侧缘骨瓣12.5cm、胸背动脉前锯肌支为蒂的前锯肌-第6肋肋骨瓣13cm。将肩胛下动脉和胫后动脉近端吻合,旋肩胛动脉和胫后动脉远端吻合,肩胛下静脉和小隐静脉吻合;肩胛骨外侧缘骨瓣和肋骨瓣修复胫骨缺损,钢板内固定,背阔肌肌皮瓣覆盖原瘢痕创面。结果复合瓣成活,切口期愈合。术后6个月胫骨植骨上下端骨愈合,经2年随访,患肢已部分负重,术后供区肩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肩胛骨肋骨及背阔肌肌皮瓣复合组织移植是修复胫骨长段骨缺损的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0岁,摩托车排气管致右下肢烫伤后1周收入笔者单位。入院时检查见右足肿胀明显,创面分布于右小腿外侧、右足背及足跟,第5足趾坏死、跖骨部分外露呈黑褐色,合并有右足跟腱损伤(图1)。创面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诊断:右下肢烫伤5%TBSA,Ⅲ度。入院后行抗感染治疗。创面经反复湿敷换药,2周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坏死足趾截除、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术。术中切取右侧背阔肌肌皮瓣30cm×10cm,以胸背动脉为血管蒂,自腋下分离出胸背动脉,暴露血管神经束后,继续向远端分离背阔肌肌皮瓣。其近端胸背动、静脉分别与…  相似文献   

14.
多种背阔肌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寻找应用背阔肌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缺损的方法.方法 1996年2月-2008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游离背阔肌瓣修复下肢皮肤及组织缺损患者42例,其中膝部4例,小腿22例,足、踝部15例,膝下至足背严重撕脱1例.清创后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瓣植皮、保留肌袖的背阔肌穿支皮瓣、分叶背阔肌组织瓣修复创面.组织瓣切取范围18 cm×8 cm~40 cm × 18cm.结果 除3例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供区植皮和1例肌瓣植皮部分坏死外,其余患者创面均一次性愈合.随访3~24个月,6例患者皮瓣外形臃肿,影响穿鞋,再次行皮瓣修薄术;3例肌瓣植皮区有轻度瘢痕挛缩.结论 个性化设计不同形式的背阔肌瓣,可满足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应用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骨折行简单内固定,然后行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术前做动脉造影检查,了解血管的走向情况。切取背阔肌皮瓣于腋皱纹下缘、背阔肌范围内按需要设计一梭形肌皮瓣。手术时沿切口标线的外下方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背阔肌的深面逐渐向上解剖,在近腋窝处即可见胸背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神经。完全游离背阔肌皮瓣。受区准备:上肢部位要解剖正中神经、尺动脉、头静脉;下肢解剖出胫前动静脉、大隐静脉备用。按照先吻接动脉后吻接静脉的原则用10-0的无损伤缝针作端端吻合,上肢以尺动脉与胸背动脉做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胸背静脉与头静脉吻接,下肢胫前动脉与胸背动脉吻接,胫前静脉或大隐静脉与胸背静脉吻接。前臂前侧合并有肌腱缺损者,将游离的背阔肌卷成条状,两端与屈指肌腱吻合。合并神经损伤者,将正中神经和胸背神经在手术显微镜下作外膜缝合。切取皮瓣的面积范围16em×8cm~22cm×13cm。结果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处理后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而愈。6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因皮瓣臃肿行皮瓣、肌皮瓣修整术。1例屈指肌腱缺损以游离背阔肌重建患者肌力从1级恢复到3级。其余病例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且外形满意。结论在动脉造影的指导下,应用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缺损的不同部位、范围和性质,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前锯肌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前锯肌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17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前锯肌瓣游离移植,肌瓣上游离植皮的方法。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5±1.2)h,血管蒂长(8.31±1.48)cm。发生局部血肿的患者2例,浅感染2例。翼状肩胛1例,无症状。瘢痕疼痛2例,侧胸壁麻木1例。3例患者与对侧相比,肩关节活动幅度及活动力量下降,术后半年好转。移植后的肌瓣小而薄,与足部组织的黏附性好,患者行走功能恢复好。结论前锯肌瓣为足踝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优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以来,我们设计了应用带少许肌袖的胸背动脉肌皮穿支皮瓣,并保留胸背神经内侧支支配留存背阔肌功能,进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或局部转移修复大块肢体、胸壁软组织缺损10例,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5~69岁.交通事故致伤7例,受伤时间为7 d至2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以胸背血管为营养血供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用以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10例。结果:10例患者,组织瓣完全成活9例,坏死1例。随访1~10年,患者术后外观满意,无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可以很好地完成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自体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肩胛下血管分支为蒂的组织瓣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8月收治56例各类软组织骨缺损,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9~52岁。致伤原因:砸压伤11例,机器卷轧伤17例,车祸伤21例,热压伤7例。损伤部位:上肢35例,下肢21例,合并骨缺损6例,长3~8cm。急诊手术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h;亚急诊手术27例;二期手术8例。组织缺损范围10cm×5cm~30cm×16cm。根据清创后创面的具体情况,选用背阔肌皮瓣、背阔肌穿支皮瓣、前锯肌(背阔肌)筋膜瓣加植皮术、背阔肌肌皮瓣联合肩胛骨瓣、背阔肌及前锯肌多叶筋膜瓣,分别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11.0cm×5.5cm~30cm×17cm。结果56例移植组织瓣均成活,其中2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行探查术后成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创面期愈合51例,延期愈合4例,1例行截肢术。48例获5~40个月随访,3例术后出现瘢痕挛缩,行二期整复。6例骨缺损,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肩胛下血管分支为蒂的组织瓣是修复各种创面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携带少量肌袖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携带少量肌袖的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0例皮肤缺损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者3例,四肢部位皮肤缺损者7例.在游离皮瓣过程中,将胸背神经和大部分背阔肌留存于供区.根据创面缺损情况设计携带穿支血管处的少量背阔肌肌袖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皮瓣大小为4.5 cm×7.0 cm~6.5 cm×12.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10例患者2~41个月,游离移植的皮瓣成活良好,缺损修复后其外形较满意;供区余留的背阔肌其收缩功能仍存在,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该术式中保留的部分背阔肌肌袖,既有利于保护穿支皮瓣,又可改善皮瓣的臃肿外形;保留了胸背神经和大部分背阔肌,使供区损伤较小,符合皮瓣切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