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转染缺失突变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对膀胱癌细胞株T2 4端粒酶活性和体外增殖的影响 ,为膀胱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基因靶点。 方法 采用DNA 磷酸钙共沉淀法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含突变型hTERT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hTERT导入人膀胱癌细胞株T2 4中。应用荧光显微镜、端粒酶PCR ELISA法、与衰老相关的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等方法动态观察转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及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结果 在转染 pEGFP hTERT细胞中可见与突变型hTERT基因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稳定表达于细胞核内 ,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 ,衰老相关 β 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 ,软琼脂中集落形成减少 ,裸鼠成瘤性降低。与转染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组细胞相比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转染突变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能抑制膀胱癌细胞T2 4的端粒酶活性 ,促进其衰老并逆转膀胱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对膀胱肿瘤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腺病毒系统,观察其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带有hTERT启动子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DC315-Tp—EGFP,细胞重组技术获得腺病毒Ad-hTERT-EGFP,按感染复数(MOI)100体外转染膀胱癌细胞株253J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Rt—PCR分别检测EGFP的表达。带有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启动子的腺病毒Ad-EGFP作为阳性对照。结果成功构建出重组腺病毒Ad-hTERT-EGFP,滴度为3.8×10^10空斑形成单位(pfu)/ml,Ad—hTERT-EG-FP感染的253J细胞中,(85.2±3.3)%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而其感染的MRC-5细胞未产生绿色荧光(P〈0.01);对照病毒Ad-EGFP在253J和MRC-5中分别有(87.1±2.2)%及(92.5±3.1)%的细胞可见到绿色荧光。RT-PCR检测显示:253J细胞转染Ad-hTERT-EGFP、Ad-EGFP后及MRC-5细胞转染Ad-EGFP后均有EGFP基因表达;而MRC-5细胞转染Ad-hTERT-EGFP后未见EGFP基因表达。结论该腺病毒系统中hTERT启动子调控下游基因可选择性地在膀胱肿瘤细胞中表达,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具有明显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对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单层培养并鉴定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采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腺相关病毒(rAAV2-EGFP)检测其对髓核细胞的转染效率.应用构建的rAAV2-TIMP1转染髓核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35S标记氨基酸整合法检测rAAV2-TIMP1对人退变腰椎问盘髓核细胞基质合成的影响.在35S检测中;以未转染的退变髓核细胞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光镜下观察所培养的细胞类型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番红O染色鉴定培养细胞为髓核细胞.AAV转染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转染效率为12%.35S标记整合法检测rAAV2-TIMP1转染组每分钟计数值为341.43±42.85;正常对照组为224.20±29.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能够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体外培养的恒河猴和人腰椎间盘细胞转染后蛋白多糖含量和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恒河猴及成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rAAV2-CTGF体外转染细胞,分别通过^35S标记蛋白多糖的方法和Ⅱ型胶原的SP-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蛋白多糖合成和Ⅱ型胶原的影响。结果恒河猴椎间盘细胞能进行体外培养并传代,其形态学特性与培养的成人椎间盘细胞相似,rAAV2-CTGF与对照组相比可促进恒河猴和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蛋白多糖生物合成(P〈0.01),恒河猴和成人相比生长因子对于蛋白多糖的促进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功培养恒河猴及成人椎间盘细胞,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CTGF能显著促进髓核细胞蛋白多糖的合成,生长因子对恒河猴和人椎间盘细胞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hTERT激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ptsA58H质粒转染人胚腱细胞的增殖特性及端粒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体外长期传代ptsA58H质粒转染人胚腱细胞的增殖能力及端粒酶活性。方法 选用连续传代培养的第40代、第70代、第75代转化人胚腱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分泌胶原类型,比较细胞生长曲线,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提取细胞总RNA,RT-PCR二步法检测细胞我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结果 转化人胚腱细胞传代至70代以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出现复制哀老现象。细胞具有正常分泌Ⅰ型胶原的能力,转化人胚腱细胞染色体呈异倍性(2n=94)。转化人胚腱细胞无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特异扩增带,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 单纯SV40转染不能使人胚腱细胞永生化,同时也说明转化人胚腱细胞无恶性转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转染人内皮抑素基因对肝癌细胞体内致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含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ES)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3B,以空病毒(AAV2)转染作阴性对照,RT-PCR方法检测ES在mRNA水平的表达。将转染细胞接种裸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裸鼠血液中人内皮抑素的的浓度。观察内皮抑素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RT-PCR结果显示腺相关病毒可介导内皮抑素基因高效转染Hep3B细胞;rAAV2/ES转染细胞接种裸鼠后内皮抑素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升高,在第4周达到最高浓度(115·79±8·70)ng/ml;rAAV2/ES转染组8只裸鼠中6只成瘤,成瘤时间为(26·80±6·42)d,明显长于对照组(17·17±4·17)d(P<0·05);对裸鼠移植瘤检测显示瘤体重量和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0·36±0·22)g、(3·50±1·05)个/视野,明显低于对照组(1·54±0·48)g、(12·67±1·97)个/视野(P<0·01)。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可有效抑制Hep3B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Qi ZM  Lü G  Bai YD  Wang H  W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9):697-699
目的 建立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以供软骨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原代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用含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染hMSC,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体外连续培养,检测端粒酶的表达及活性.TGF-β1和地塞米松对转化后的hMSC-hTERT细胞诱导,使其向软骨细胞分化,并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II型胶原.结果 外源性hTERT在转染细胞中稳定表达并传至第50代,永生化的hMSC细胞经TGF-β1和地塞米松诱导在体外分化为软骨细胞.结论 外源性hTERT基因可以有效地在体外使hMSC永生化,永生化的hMSC细胞经诱导可在体外分化为软骨细胞,从而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
Qu ZL  Zou SQ  Wa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0):1254-125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转染对胆管癌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影响,阐明HBx基因调节hTERT基因转录表达在胆管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QBC939,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含HB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胆管癌细胞中;转染36h后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判定转染成功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转染后细胞内hTERT mRNA的表达变化,并通过细胞免疫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了解转染后胆管癌细胞内有无HBx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含HBx基因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QBC939转染率为29.6%;转染HBx基因后hTERT mRNA表达量比未经转染或转染空载体的hTERT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也证实只在转染了HBx基因的胆管癌细胞有HBx蛋白表达。结论HBx基因转染能上调胆管癌细胞hTERT mRNA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研究HBx基因转染到人正常胆管上皮(HBECs)后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以阐明HBV感染在胆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瞬时转染HBx基因到体外培养的HBECs,同时转染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克隆载体以判定转染率;RT-PCR分析转染后HBECs内hTERT mRNA的表达变化;并通过细胞免疫组化技术了解转染细胞内HBx蛋白的表达。结果经EGFP判定的转染率约为15%;未经转染或转染空载体的HBECs不表达hTERT mRNA,而转染HBx基因的HBECs可表达明显的hTERT mRNA;只有在转染了HBx基因的HBECs可检测到HBx蛋白表达。结论HBx基因转染能激活hTERT mRNA的转录表达,这种顺式调节作用可能是胆管上皮增殖、分化并恶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和FADD基因片段,构建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FADD 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分别转染人结肠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观察人结肠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FADD 表达载体,在所检测的肿瘤细胞中具有明显的转录活性;而在正常细胞中则无明显的转录活性.Colon320细胞、LoVo细胞、SW480细胞与WI-38细胞凋亡率在不同转染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WI-38转染pLNCX-hTERT-FADD与pLNCX-hTERT-GFP在24、48、72、96、120h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构建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FADD 表达载体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对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进行成瘤风险评估及类肝样细胞分化能力的鉴定.方法 将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进行裸鼠致瘤试验评估成瘤风险,通过序贯法诱导成肝分化,于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ALB和AFP的表达、糖原染色鉴定糖原储备能力.结果 裸鼠致瘤实验提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成瘤风险.成肝诱导后,细胞形态逐渐变为圆形;ALB仅在诱导第21天部分阳性表达,AFP在诱导第14天起阳性表达;糖原染色阳性.结论 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致瘤风险,且具有类肝样细胞的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肿瘤特异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介导自杀基因CD表达,检测其促进5-FC对肝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获得hTERT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将其连至SV40增强子序列后,并克隆到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报告质粒上,检测hTERT基因启动子在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人成纤维细胞HDF中的转录活性,同时将CD自杀基因连至该调控序列后,转染肝癌细胞Bel-7402,通过逆转录(RT)-PCR、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作为肝癌基因治疗中肿瘤特异性靶向杀伤载体的可行性.结果 成功构建pGL3-SV40-hTERT载体和SV40-hTERT-CD-GFP质粒载体,转染ST-CD载体后Bel-7402细胞表达CD基因,转染PGL3-SV40-hTERT质粒后Bel-7402细胞中hTERT启动子高表达,相对活性为354%.与未转染组比较,5-Fc对转染SV40-hTERT-CD-GFP质粒载体的肝癌细胞Bel-7402的杀伤效应明显增强(F=27.831,P<0.01).结论 hTERT启动子在肝癌细胞系中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能有效地诱导CD自杀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ealthTMRNAi抑制Bcl-2基因表达对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合成的人肝癌Bcl-2基因干扰序列转染入肝癌细胞内并从皮下移植到裸鼠,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显清晰的绿色荧光为转染成功细胞;RT.PCR检测转染组Bc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转染StealthTMRNA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生长缓慢,与对照组瘤体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注射StealthTMRNA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结论StealthTMRNAi可抑制Bcl-2基因表达,对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