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主干血管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的缺血,甚至肢体坏死,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血管缺损28例32条血管,除1例肱动脉损伤头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外,其余均获成功,成功率达96.43%,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疗效.方法对76例四肢血管损伤者采用动脉、静脉修补;动脉、静脉直接吻合;动脉、静脉缺损静脉移植的方法治疗.结果76例病人修复血管后,74例再通,1例因诊断治疗不及时肢体严重肿胀坏死而截肢,1例肱血管损伤吻合血管后肢体远端无动脉搏动.结论四肢血管损伤诊断治疗要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64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四肢血管损伤后动脉、静脉修补、动脉,静脉直接吻合;动脉,静脉缺损静脉移植.结果64例病人修复血管后62例再通,1例髂外动脉损伤因诊断治疗不及时肢体严重肿胀,坏死而截肢,1例肱动脉损伤吻合血管后肢体远端无动脉搏动.结论四肢血管损伤要诊断,治疗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要动静脉损伤的治方法。方法:采用大隐静脉移植术修复四肢外周主干动脉及部分深静脉缺损21例。结果:本组21例中1例动脉静脉缺损均用大隐静脉移植,用血管床覆盖移植血管后,创面用VSD覆盖,1周后皮瓣移植,动脉外形及搏动均良好。1例长段移植术后1月复查多普勒血管超声移植动脉通血及血流量恢复正常。1例血管瘤病人肿瘤切除血管移植肢体无功能障碍。本组21例病人恢复良好,肢体活动感觉均正常。结论:自体大隐静脉口径与外周主干动脉相当,组织相容性好,长度足够,取材方便,适宜作为外周主干动脉缺损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处理方法。方法充分显露,从正常血管部位采取止血措施,根据血管损伤具体情况采用端端吻合、动脉壁修补、自身静脉移植和人工血管移植等修复方法。动脉缺损超过3cm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者采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结果75例肢体主干动脉损伤患者,1例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害死亡,2例手术后因筋膜间室综合征广泛肌肉坏死而截肢,2例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其余患者的动脉通畅。在72例保留肢体患者当中,68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4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良好恢复的关键,自体静脉和人工血管移植是解决动脉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1989年7月~2000年7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游离移植方式,对34例36条损伤动脉进行修复。结果:随访2~11年,2例截肢,l例出现轻度缺血性肌挛缩,其余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是关键,动脉缺损2cm以上均应行血管移植,大隐静脉移植有取材方便等诸多优点,血管吻合时应遵循显微外科原则。  相似文献   

7.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治(附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生林 《广西医学》2001,23(4):735-736
目的:探讨分析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治、方法。对61例四肢主干动员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动脉伤56例,假性动脉瘤5例,根据伤情分别采用单纯修补受损血清。对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或人造血管移植修复血管损伤,结果:截肢2例,其中1例截肢后死于肾功能衰竭,其科59例肢体存活并恢复功能,结论:(1)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尽快恢复血清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2)动脉缺损2cm以上需行血管移植,尽量采用自体静脉移植,必要时可使用人造血管。  相似文献   

8.
四肢血管损伤的综合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及处理各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82例四肢血管损伤以及伴有软组织缺损血管外露者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随访1~9个月,修复四肢动脉46务,通畅率为93,5%。修复静脉30务23例,静脉回流障碍率为13.0%。结扎静脉98务49例,均未出现肢体静脉回流障碍。结扎动脉32务32例,未出现肢体明显供血不足。各种转移或移植组织瓣9例均成活。结论:综合受伤肢体动静脉损伤、软组织缺损情况以决定手术方式以及精细的血管外科技术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静  庄永青  傅小宽  杜冬 《广东医学》2002,23(6):599-600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81例四肢动脉血管损伤。手术方法包括动脉直接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人工血管移植。结果:77例损伤肢体存活并恢复功能,4例截肢。结论:正确判断损伤肢体缺血征象对动脉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并选择有效的血管重建方法、尽快恢复肢体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0.
彭沛  吴保安  吴波  陈虎  王瑞  赵以模 《吉林医学》2011,32(28):5957-5958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配合取栓导管治疗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经验。方法:对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缺损15例患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配合Fogarty导管术中取栓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14例肢体血液循环恢复正常,1例腘动脉损伤20 h由外院转入,患肢小腿皮温冷厥,苍白,皮肤花斑样改变,行大隐静脉移植术后3 d出现患肢发黑坏死,遂予以行截肢手术,其余患者无血栓形成或肢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15例中14例肢体血运恢复正常,1例因缺血时间较长截肢。结论:自体大隐静脉与外周主干动脉血管口径相当,组织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长度足够,取材方便,抗感染能力强,经济实惠,可超关节移植,配合Fogarty取栓导管是治疗四肢主干动脉缺损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51例四肢血管损伤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腋动脉损伤3例,肱动脉损伤17例,股动脉损伤19例,胭动脉损伤12例,伴34条静脉损伤。缺血时间10min~28h,平均6.7h。动脉直接吻合31条,自体静脉移植18条,切开取栓修补2条。截肢5例,截肢率9.8%。四肢血管损伤应争取在6h内重建血循环。动脉缺损超过3cm应行自体静脉移植,大隐静脉是最理想的移植静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失败原因及提高疗效措施。方法:四肢伤并血管伤56例,进行血管端端吻合30例,静脉移植3例,人造血管移植2例,肱动脉结扎2例,取栓2例。结果:肢体存活38例,有2例残存肌挛缩,截肢16例。结论:警惕肢体合并血管伤,采用监测措施及早手术,妥善处理合并伤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修复方法及合并症的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33例50条血管损伤,行端-端吻合36条(动脉22条,静脉14条),单纯修补8条(动脉4条,静脉4条),自体大隐静脉移植6条(动脉3条,静脉3条)。同时处理好合并伤。结果 1例截肢,3例大面积肌肉坏死,3例部分皮肤坏死,其余26例肢体存活。经术后6个月至3年的随访29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88%。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恰当地处理合并症是肢体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后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84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端-端吻合59条,大隐静脉移植修复26条,血管修复缝合11条。结果治愈82例,截肢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血管破裂二次探查修复1例。结论四肢主干血管的损伤修复越早越好。缺损超过2 cm应取大隐静脉桥接,缺血超过6 h应采用血管取栓器取栓,常规行远端肢体切开减压,预防筋膜间室综合征。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自体静脉移植修复的经验。方法2001年4月~2004年10月,收治四肢主干动脉损伤37例,11例采用自体静脉移植的方法修复。结果10例肢体成活,1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能够正确的作出诊断。早期果断的手术探查和有效的自体静脉移植,可成功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16.
陆行 《右江医学》2001,29(5):396-397
报告近 8年治疗四肢动脉干损伤的治疗体会。 2 1例按损伤程度分别行端 端吻合、大隐静脉移植、人造血管等方法重建血液循环 ,结果 2 0例肢体抢救成功 ,1例因缺血时间过长 ,术后出现广泛吻合口远端缺血坏死而截肢。抢救肢体的预后主要取决了肢体的缺血时间与神经、软组织、骨骼的缺损程度 ,强调早期诊断 ,及时处理和术后密切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冯仕华  陈转  郑开达 《吉林医学》2012,33(23):5043-5044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静脉损伤和腕掌、背部静脉在断指再植的实用性。方法:应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静脉缺损25例及腕掌、背侧静脉修复手指动静脉缺损23例。结果:25例应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缺损的患者术后患肢全部成活,其中1例窝静脉损伤,经大隐静脉移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修复,术后患肢成活,2例患者远期出现患肢缺血性挛缩,22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23例取腕掌、背侧静脉修复手指动静脉缺损患者,21例患指成活,术后患指大部分功能恢复,3例远期部分患指有不同程度肌肉萎缩,2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修复失败,行残端缝合术。结论:自体大隐静脉是修复四肢主干动静脉缺损的最佳取材物,具有取材方便、手术吻合的血管通畅率高;腕掌、背侧静脉与手指动静脉管径相符,取材方便,术后血管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18.
四肢各主要动脉由于创伤所致的破裂、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多见,很多都伴有受损肢体的皿循环障碍,严重影响伤肢的存活.更危及生命,临除上多用直接吻合、修补术自身血管移植治疗。而方对山于缺损严重,则需人造血管移植。自1988年~1995年,共收治四肢动脉损伤86例,其中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损伤的有11例;互临床资料本组共11例,均为男性。年龄18~42岁。致伤原因:锐器伤5例,火器伤3例,挤压伤2例,骨折端挫伤1例。血管损伤情况:股动脉6例,肽动脉2例,损伤血管直径05~0.scm.缺损长度3·0~8·Ocm,本组均采用国产高分子涤纶人造血…  相似文献   

19.
张炯华 《河北医学》1998,4(3):52-53
四肢重要动脉损伤修补8例报告(315400)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张炯华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7年8月对8例四肢重要动脉损伤行大隐静脉、头静脉移植;端—端吻合;松解加血管外膜修补等不同方法重建血循环,保留肢体取得一期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动脉修补、动脉结扎、端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人工血管移植、术中取栓及合并静脉损伤修复等。结果:截肢3例,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11例多普勒超声证实损伤血管血流通畅,下肢血供不足1例,下肢肌肉挛缩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提高对血管损伤的认识是提高肢体救治存活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Fogarty导管常规取栓和早期筋膜切开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