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吃“鱼生”习惯为线索调查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潜在流行区,2016年开展人群粪检,并检测淡水鱼囊蚴及淡水贝类雷蚴、尾蚴,同时检查猫、犬和猪等保虫宿主粪便。对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信丰县26个村的居民有生食淡水鱼习惯,吃“鱼生”者占调查人数的19.51%,其人群平均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1.56%,纹沼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8.24%,保虫宿主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27%。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随年龄升高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吃“鱼生”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呈正相关(r = 0.88,P < 0.01)。仅有11.46%的调查对象了解吃“鱼生”会感染华支睾吸虫,知道华支睾吸虫对身体有危害者仅占5.28%。 结论 信丰县5个乡(镇)26个村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加强华支睾吸虫病危害和感染途径的健康教育、逐步改变居民吃“鱼生”的习惯是控制当地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按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结果调查了9个县(市)27个点1399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9.76%,平均EPG为1083,有6个县(市)查出感染者,其中3个县感染率超过20%。男性平均感染率和EPG分别为13.09%和1320;女性分别为5.89%和658,差异均有显著性。各年龄组人群均有感染,以成人感染为重。蒙古族居民感染率最高,为16.67%;汉族感染率为11.56%,高于壮族的8.17%;壮族感染者EPG最高,为1470。职业分布以医生、教师、农民和行政干部感染为重。结论1989年以来广西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显著上升,疫情快速蔓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2015年贵州省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相关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省16个县(市、区)抽取30个农村和5个城镇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检测不少于25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对被调查者粪样进行检测,镜检华支睾吸虫卵及其他人体重点寄生虫虫卵并计数,同时采集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信息。结果显示,全省共调查8 838人,华支睾吸虫感染37例,感染率0.42%(37/8 838),均属轻度感染。男、女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50%(22/4 375)和0.34%(15/4 463)。36例感染者集中于黔东南州,1例在六盘水市,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农村调查点7 572人,感染率为0.04%(3/7 572);城镇调查点1 266人,感染率为2.69%(34/1 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黔东南州城镇调查点中,榕江县(镇区)感染率达11.90%(30/252),高于凯里市(城区)(1.60%, 4/250)(P <0.01)。37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中,仅1例合并蛔虫感染。各年龄组中以11~20岁组感染率最高,为0.97%;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学历人群感染率最高,为3.14%;职业以工人、干部等上班族最高,为2.3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贵州省黔东南州仍是华支睾吸虫病的重点流行区,需扩大城镇调查点进一步摸清华支睾吸虫感染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4.
广西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 方法按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 结果调查了9个县(市)27个点13 99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9.76%,平均EPG为1 083,有6个县(市)查出感染者,其中3个县感染率超过20%.男性平均感染率和EPG分别为13.09%和1 320;女性分别为5.89%和658,差异均有显著性.各年龄组人群均有感染,以成人感染为重.蒙古族居民感染率最高,为16.67%;汉族感染率为11.56%,高于壮族的8.17%;壮族感染者EPG最高,为1 470.职业分布以医生、教师、农民和行政干部感染为重. 结论 1989年以来广西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显著上升,疫情快速蔓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门市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并探讨治疗措施,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不同职业人群,采用清水沉淀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对感染对象分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江门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30%,其中5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分别为0.24%(7/2921)和6.94%(5/72)。吡喹酮总剂量按80mg/kg,2d分服,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江门市市区仍是华支睾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沂市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职业人群,采用改良加藤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对感染对象按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人群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10%,其中3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分别为0.99% (1011 007)和34. 90% (185/530)。治疗采用吡喹酮总剂量按60 mg/kg,日3次,1日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新沂市仍是华支睾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浙江省宁海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疫源地及人群知晓情况,于2016年随机抽取跃龙、胡陈、岔路、深圳、力洋等5个乡(镇)各1个附近地域有溪流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集3周岁以上人群和保虫宿主犬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采集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取鱼脊背部肌肉用直接压片法观察囊蚴感染情况;每村随机抽取送检人群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5个村1 034份人粪样和25份犬粪样,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采集麦穗鱼381条,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13.39%(51/381)。知晓调查共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45份,人群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13.10%(19/145);日常生活中生熟菜板分开使用的人群占46.21%(67/145),平时食生、半生淡水鱼虾的人群占7.59%(11/145);4.14%(6/145)的被调查者回答愿意尝试食生鱼片,82.76%(120/145)的人群表示得了华支睾吸虫病后愿意花钱买药驱虫,2.76%(4/145)的人群表示治好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想要继续食生或半生的淡水鱼虾。提示麦穗鱼中有一定的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人群知晓率低且行为生活习惯存在高危行为,应倡导健康饮食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生食淡水鱼行为在华支睾吸虫病传播中的定量效应。方法在广西、广东、黑龙江和吉林等4省(自治区)调查16个县(市、区),每县分别抽取5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整群抽取约200名居民。收集居民的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同时收集调查对象生食淡水鱼行为信息。比较各县(市、区)、性别与年龄组的生食淡水鱼者比例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析其相关性,计算决定系数(R2)。分析生食淡水鱼者和未生食淡水鱼者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计算相对危险度(RR)及95%置信区间(95%CI)。同时计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归因危险度(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结果4省(自治区) 16个县(市、区)共检测16 230人,生食淡水鱼者比例为26.5%(4 295/16 230),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0.8%(1 747/16 230)。各县(市、区)生食淡水鱼者比例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呈正向的线性关系(R2=0.44, P 0.01)。男性和女性生食淡水鱼者比例分别为31.7%(2 687/8 478)、 20.7%(1 608/7 75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和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3.7%(1 161/8 478)、 7.6%(586/7 75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14、 15~29、 30~44、 45~59和≥60年龄组生食淡水鱼者比例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9%、 19.4%、 40.2%、 44.5%、 36.3%和1.5%、 7.5%、 15.1%、 20.8%、 15.4%;呈正向的线性关系(R2=0.96, P 0.01)。女性≤14、 15~29、 30~44、 45~59和≥60年龄组生食淡水鱼者比例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3%、 13.9%、 25.3%、 29.2%、 22.4%和1.2%、 6.1%、 9.0%、 10.4%、 8.0%;呈正向的线性关系(R2=0.99, P 0.01)。与未生食淡水鱼者相比,生食淡水鱼者感染华支睾吸虫的RR为12.9 (95%CI:11.4~14.7)。男性和女性生食淡水鱼者与未生食淡水鱼者相比,感染华支睾吸虫的RR分别为11.8 (95%CI:10.0~14.0)、13.4 (95%CI:10.9~16.4)。与未生食淡水鱼者相比,各年龄组生食淡水鱼者感染华支睾吸虫的RR为8.2~16.1。生食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的AR为30.9%、 ARP为92.3%、 PAR为8.2%、 PARP为75.9%。男性生食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的AR为33.5%、 ARP为91.5%、 PAR为10.6%、 PARP为77.4%;女性生食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的AR为26.2%、 ARP为92.5%、 PAR为5.4%、 PARP为72.0%。各年龄组的AR为15.6%~34.0%、 ARP为87.9%~93.8%、 PAR为0.3%~12.7%、 PARP为24.1%~79.7%。结论生食淡水鱼行为是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关键因素,生食淡水鱼行为的差异决定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西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按照江西省第3次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方案,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照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农村地区华支睾吸虫调查与土源性线虫调查一并进行,城镇地区以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共抽取全省32个县92个调查点进行调查,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抽取部分人群进行健康知识问卷。结果全省共调查23 606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38人,感染率为0.58%,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者主要集中于信丰县,共124人,其余各地有散在感染者。信丰县调查的851人中,除0~岁组无感染者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感染者,70~岁组感染率最高(24.00%);男性感染率(20.29%)高于女性感染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分布以高中、中专学历人群感染率最高(31.48%);职业分布以干部等公职人员最高(39.39%);感染途径中,有生吃鱼、虾史人群感染率较高(33.15%)。结论江西省华支睾吸虫感染除信丰县呈现区域聚集性外,其余呈现散发分布,有必要继续开展全省寄生虫病筛查,同时要对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加强综合性防治。  相似文献   

10.
江门市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江门市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并探讨治疗措施,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不同职业人群,采用清水沉淀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对感染对象分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江门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30%,其中5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分别为0.24%(7/2921)和6.94%(5/72)。吡喹酮总剂量按80mg/k,2d分服,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江门市市区仍是华支睾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在全省原63个流行县(市)按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结果全省调查9个县(市)27个点13876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42%,平均克粪虫卵数(EPG)为359。有8个县市查出感染者,其中3个县感染率超过20%。平均感染率男性18.92%,女性13.89%,差异有显著性(x^2=616.7,P〈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以成人感染为重(感染率19.38%~27.42%)。职业分布以渔民和商人感染最重(感染率32.69%)。结论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2002~2003年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方法按照2001年全国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于2002~2003年在全省范围内按地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以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结果土源性线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共抽样调查17县个(市、区)51个点(村)26 363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8.59%。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9.99%、女性为27.20%;年龄组感染率5~9岁组最高,为37.36%,15~19岁组最低,为19.56%;渔民感染率最高,为44.00%,待业人员最低,为8.70%。人群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7.78%、6.13%、4.58%、30.38%和10.13%,其中钩虫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P均〈0.01)。结论广东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华支睾吸虫、蛲虫感染率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流行规律和危害程度,探索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降低人群感染率及其危害,达到阻断传播控制流行。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全省40年来有关华支睾吸虫病的调查、研究、防治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山东省1962年发现华支睾吸虫病,全省132个县(市、区)中的107个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人群感染率为1.51%,村感染率为1%~30%,个别学校高达40%以上,85.7%的感染者为15岁以下少年儿童。经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至上世纪90年代人群感染率降至0.3%,91.6%的流行村感染率降至1%以下,以县为单位统计40%的原流行县未检出感染者,2002年重点县区人群感染率降至0.04%。结论山东省已成功控制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传染源查治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主要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防治40年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40年来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利用山东省历年华支睾吸虫病调查及年度工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0-1970年代,全省共107个县有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人群感染率为1.51%,85.70%的感染者为15岁以下儿童。经过40年的综合防治及进入1980年代以后天气持续干旱少雨,85.00%的沟渠、坑塘已断流干涸,90.00%以上河水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使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鱼、螺的生存条件和数量明显减少;因全民卫生知识的普及,97.90%的人改变了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鱼方式,减少了感染机会。至2003年人群感染率降至0.04%;95.60%的村感染率降至1.00%以下;60.00%的流行县未再查出感染者。结论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范围逐年缩小,人群感染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基本达到了控制该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5.
西昌邛海湖周边地区居民血吸虫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了解西昌市血吸虫病目前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3送3检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和Kato-Katz法对邛海湖周边地区的20个自然村居民进行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率的调查。结果 检查5-60岁居民3415人,血吸虫感染率为28.81%,病人EPG为36.07。各年龄组中,15-19岁组感染率最高,达36.02%,病人感染率(EPG)以5-9组最高,为41.96,5-9岁、25-29岁、30-34岁3个年龄组IPC及RIPC均高于其他年龄组;男女性别感染率及感染度无明显差异。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高的血吸虫感染率低。种植烟草、蔬菜的居民感染率分别为72.46%和49.53%,高于其他职业人群。阶、梯地居民感染率及感染度明显高于平坝地区。结论 该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仍较严重,居民感染率及感染度均高。血吸虫感染与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有密切关系,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职业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金湖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金湖县选择2个监测村,采用改良加藤法对居民进行粪检,同时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学检查,对血清学阳性而粪检阴性者再粪检复查。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测中间宿主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情况。收集保虫宿主猫、犬粪便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开展流行因素及病例调查。采用Epidata3.02、Excel2003和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学共检测514人,阳性75人,阳性率14.5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38%,女性为17.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6~岁年龄组未发现阳性者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阳性;农民和学生阳性率分别为14.20%和25.00%。粪检451人,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者3例,感染率为0.67%。检测淡水鱼3种共119条,感染率为6.72%。检测猫、犬粪便11份,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卵。结论金湖县属华支睾吸虫病低度流行区,且存在潜在流行因素。防治的重点是加强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函数,探讨其在华支睾吸虫病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0个沿江村屯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受检者粪便中的华支睾吸虫虫卵。设计华支睾吸虫病调查表,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判别分析。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变量,然后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通过与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判别函数中慢性胆囊炎、胆管炎、性别、吃生鱼、腹胀、民族、腹痛、年龄等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华支睾吸虫病判别正确率为88.75%。结论利用SPSS软件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简便地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分析函数。该函数具有较高判别分析能力,能够快速筛检本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同时为其他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建立快速筛检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