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宋晓玉  李力  熊英  胡新民  范仲元 《四川医学》2005,26(12):1408-1409
目的 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对健康体检496例、各期肿瘤163例、肿瘤术后监测者29例的12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使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496倒健康体检者中6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63例肿瘤患者中133例异常,阳性结果占81.59%;29例术后监测者中3例异常。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肿瘤早期诊断有较大潜力,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早期筛查、预后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任绍青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63-163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肿瘤早期发现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328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肿瘤患者和1642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328例不同临床分期肿瘤患者,早期阳性率24.2%,中期阳性率83.46%,晚期、复发、转移阳性率98.8%。总阳性率85.36%。且都比单一的标志物阳性率高。1642例健康体检人员共发现肿瘤患者11例。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可提高肿瘤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早期肿瘤的灵敏度还比较低。但是对肿瘤早期发现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肿瘤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36例肺癌、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39例健康体检者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结果肺癌组糖抗原(CA)中CA125、CA153、 CA242,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ER)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1);联合检测灵敏度80.6%,灵敏度较单指标检测提高约30%.结论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确定CA 125、CA242、CA153和CEA的联合检测是筛检肺癌的优化组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简称C-12)对肿瘤的筛查和常见的5种肿瘤检出的优势。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500例恶性肿瘤患者,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6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itin、free-PSA、PSA、β-HCG及HCH)的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C-12对相关5种恶性肿瘤检出的灵敏度高于肿瘤标志物单项指标,对健康人群检测的特异性为95%,对健康人群肿瘤的检出率为0.2%。结论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作为无症状人群的早期肿瘤普查手段之一,尤其对肿瘤高危人群的防癌普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36例肺癌、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39例健康体检者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结果肺癌组糖抗原(CA)中CA125、CA153、CA242,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ER)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1);联合检测灵敏度80.6%,灵敏度较单指标检测提高约30%。结论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确定CA125、CA242、CAl53和CEA的联合检测是筛检肺癌的优化组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和分析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已确诊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和健康体检者的肿瘤标志物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中有75.8%血清肿瘤标志物显示阳性,良性疾病组有27.5%的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值,而体检对照组的阳性率为8.5%。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5.8%,特异性为91.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适合肿瘤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体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用于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测定分析78例胰腺癌患者、31例胰腺炎患者和37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多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rriting、β-HCG、AFP、f—PSA、PSA、CA125、HGH、CA153含量。结果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胰腺癌组的阳性率为91.3%,炎症组阳性率为19.4%,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8.5%,胰腺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应用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对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多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肿瘤筛选的临床意义,并建立辨别诊断函数,以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检测对象:体检组1209例;临床确诊良性病变组660例,临床确诊肿瘤组3 731例,共5 600例.通过检测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结果和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建立肿瘤判别诊断函数,比较12种肿瘤标志物和判别诊断函数对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差异.结果 ①1 209例体检者中,128例结果异常,阳性率为10.59%,显著低于肿瘤组(P<0.01).②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其在体检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9.66%,肿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2.77%,灵敏度为66.11%,特异度为48.68%.③肿瘤辨别诊断函数对体检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7%,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5.7%.结论 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辨别肿瘤的函数可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C12)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C12定量检测938例恶性肿瘤、308例良性肿瘤和52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中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CA19—9、NSE、CA242、HCG、HGH、CA15—3、F—PSA、PSA、Ferritin。结果 938例恶性肿瘤血清中有876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93.39%,308例良陛肿瘤中有19例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6.16%,52例正常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69%。C12榆测结果中有2项以上为阳性且阳性率超过55%的有肝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榆测系统在临床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适用于肿瘤辅助诊断及筛查,可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30例肺癌、5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结果:肺癌组糖抗原(CA)中CA125、CA153、CA242,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ER)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1);联合检测灵敏度80%,灵敏度较单指标检测提高约30%。结论: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确定CA125、CA242、CA153和CEA的联合检测是筛检肺癌的优化组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常见恶性肿瘤218例(其中肺癌51例,肝癌46例,胃癌28例,乳腺癌15例,食管癌55例,贲门癌23例)、健康体检者50例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CAl9-9、NSE、CEA、CA242、Ferretlng、Bet-HCG、AFP、Free-PSA、PSA、CA-125、HGH、CAl5-3)水平。结果:五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41.3%(90/218),其中肺癌阳性率为49.0%(25/51);肝癌阳性率为69.7%(32/46);胃癌阳性率为32.0%(9/28):乳腺癌阳性率为33.3%(5/15);食管癌阳性率为20.0%(11/55):贲门癌阳性率为34.8%(8/2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0%(2/50)。而且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常见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的监测。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该蛋白芯片测定系统测定5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32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2种常规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rritin、β-HCG、AFP、Free-PSA、PSA、CA125、HGH及CA153)的水平。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76.79%,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25%)和健康对照组(8.33%)(P〈0.0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消化道肿瘤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12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28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186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和421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77.74%,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35.48%,P〈0.01)和正常对照组(22.09%,P〈0.01)。该蛋白芯片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检测的灵敏度为77.74%,特异度为73.81%,准确率为75.06%,阳性预测值为58.05%,阴性预测值为87.67%;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P〈0.05),但是联合检测对临床Ⅰ、Ⅱ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仍然偏低,为30.16%;癌胚抗原(CEA)、CA19-9、CA242、CA15-3、CA125、铁蛋白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其他标志物(P〈0.05)。结论C-12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监测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价值优于诊断价值,但是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灵敏度不高。建议利用近年来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现有指标进行优化组合,推出一款专门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蛋白芯片,以提高其检测效果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异常糖蛋白( TAP)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患者共612例,其中肺癌患者4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12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NSE、CYFRA 211的浓度,用凝集反应的方法检测TAP.结果 TAP的阳性率在肺恶性肿瘤组明显比肺部良性疾病组高,且血清CEA、NSE、CYFRA 21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恶性肿瘤组中,TAP检测的敏感度是83.25% ,高于其他3项血清学检测指标. TAP检测的结果与肺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 P<0.05). TAP检测联合血清CEA、NSE、CYFRA 211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是0.82(P<0.01),明显大于CEA、NSE、CYFRA 211联合检测的ROC 曲线下面积.结论 TAP是肺癌诊断的敏感指标,TAP与CEA、NSE、CYFRA 211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肺癌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三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783-784,860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分析116例肺癌患者,4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65例正常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l53、AFP、Fe、f—PSA、PSA、β-HCC、HGH)的水平。结果116例肺癌患者有88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5.9%;4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有7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16.7%;165例正常人血清中没有发现阳性。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应用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姚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926-928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8例肺癌患者、73例良性肺病患者和19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分别以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53、CA125、Ferritin、β-HCC、HGH、AFP、F-PSA、PSA)的水平。结果肺癌组C-12检测阳性率为86.23%(119/138),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50.68%,37/73)和健康体检组(23.46%,46/196)(P〈0.001);C-12的敏感性随肿瘤TNM分期的增加而增高,CEA、CA125对Ⅳ期高敏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NSE阳性率以SCLC组最高(P〈0.001);CEA阳性率以AD组最高(P〈0.0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P〈0.01)。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适合无明显症状的门诊患者和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诊断芯片C12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胃癌初治病人应用C12系统的检测结果,寻找与胃癌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计算不同标志物组合方式对提高诊断率的贡献。结果C12诊断系统对本组胃癌病人的总体诊断率为37%;对I、II、III、IV期的诊断率分别是7.8%、29.4%、35.5%和50.0%,其中对I期和IV期的诊断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1)。CA19-9的阳性率最高(23%);阳性率较高的前5种标志物的任何组合方式(2种、3种、4种、5种标志物组合)均不能提高诊断率。结论C12系统对诊断晚期胃癌有一定价值,但用于早期胃癌的灵敏度不高。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提高检测灵敏度、改进检测甄别方法,是提高胃癌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方法,探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仪(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测定106例肝癌、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血清标本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106例标本随机分成训练组70例(肝癌35例,肝硬化14例,健康人21例)和盲法测试组36例(肝癌17例,肝硬化8例,健康人11例)。利用从训练组得出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对36例未知血清进行检测,并与甲胎蛋白(AF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该方法对肝癌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33/36)、88.2%(15/17)和94.6%(18/19),明显高于AFP检测结果。结论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肝癌的诊断中较以往的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