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琼 《中外医疗》2013,(36):40-41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特点、合并疾病以及治疗史等情况,为临床诊断病情、病程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 通过对确诊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160例患者进行临床问卷调查,共包括32项相关问题.研究发病者的特点、发生季节、病程、病情活动度、多见的诱发因素以及使病情加重的因素、有无其它类型的荨麻疹、以往治疗情况.结果 在该次调查的160例患者中,男性为59例,占36.9%,女性为101例,占63.1%,;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38.57±10.3)岁.20岁以下20例,21~30岁43例,31~40岁38例,41~50岁26例,51~60岁28例,61~70风4例,70岁以上1例;共有6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占42.5%;患者的发病的初始年龄在1~74岁之间,大概有50%的患者年龄在17~40岁之间发病.女性患者的初始发病年龄早于男性,而且有非常明显的发病高峰期,男性患者在所有年龄段均没有出现显著的发病期.结论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发病率女性比男性较高,初始发病也高于男性,年龄在20~40岁发病较多;患者的睡眠与精神状态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2%的患者能够在6个月之内得到缓解;春季与夏季是症状加重的高发季节,夜晚及凌晨是皮疹发作的高发时间;温度、饮食、女性月经不调会导致病情加重;家庭史阳性有一定的联系,有待深一层分析;抗组胺药治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不过需要同时注意首选第2代抗组胺药,用药时间在3个月以上,之后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2.
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或睡眠质量不高。睡眠是人体生命的基本需要。笔者通过对2004~2005年在我科行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回顾性总结,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有失眠的症状,而失眠会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况和体力的恢复、病情的转归和康复。为探讨失眠的原因及对策,笔者对2005年4~10月我科行介入治疗的500例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历来受到人们重视。无论是正常人或有心理障碍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同阶段的睡眠障碍。我科于2002年至今,对24例存在睡眠障碍的门诊患者,进行失眠原因调查分析,并进行了系统的指导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4例睡眠障碍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0岁。调查方法与结果:通过与患者单独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并通过与患者家属面谈,了解家属对患者的态度以及家庭背景,并做好记录,把观察到的与患者睡眠障碍有关的资料,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卫生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并随访2年。对两组进行治疗依从性及病情、社会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情及社会功能方面有显著改善。结论: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是保证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成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120-121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它是产生疾病和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对肿瘤患者来讲,病情和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根据对177例肿瘤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探索减少失眠的措施,以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对导致失眠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失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13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住院第3天开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的失眠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得到有效改善。失眠率显著降低,病情趋于稳定,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环境因素、疾病困扰、体位不舒适、经济因素、药物因素等都直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采用相应对策,改善睡眠质量对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失眠病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318例失眠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所有睡眠指数量表大于7分的患者,焦虑均分、抑郁均分均高于正常.且女性的焦虑评分除15~24岁年龄段外,均高于男性评分.女性的抑郁评分在各年龄段均高于男性.结论 长期慢性失眠的病人均合并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女性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在治疗失眠症的同时应注意干预治疗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8.
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研究对 72例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了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分析,并进行了多导睡眠图监测,以探讨慢性失眠症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多导睡眠图的特点。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为 1993年 9月~1998年 9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慢性失眠组:共 71例,男 40例,女 31例,年龄 20 ~60岁,平均 (3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依从性佳组患者63例(42.00%),依从性差组患者87例(58.00%).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疾病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依从性佳组与依从性差组比较,年龄≥60岁、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以下、对疾病知识不了解、重度病情、疾病为慢性持续型、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普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较低,病程较短,药物种类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年龄≥60岁、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为影响UC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重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影响因素的干预,使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渐进式放松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160例,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4组:对照组(A 组)40例,采取单纯的药物治疗;渐进式放松训练组(B 组)40例,采取药物治疗加渐进式放松训练;穴位按摩组(C 组)40例,采取药物治疗加安眠要穴按摩;渐进式放松训练联合穴位按摩组(D 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加渐进式放松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所有患者均采用医生既定的药物治疗方案,7 d 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完善过度觉醒量表评分(H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多导睡眠监测睡眠结构分析,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4组间 HAS、HAMA 评分、睡眠结构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组 HAS、HAMA 评分、睡眠结构分析组间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D 组与其余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渐进式放松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可显著提高慢性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治疗方案,值得临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遵医嘱服药是患者病情稳定和全面康复的基本保障,服药率是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了解本地区居家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无锡市12个街道/乡镇的1 28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服药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共1 220例患者完成全部调查,有效应答率为94.9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75.33%(919/1 220),其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服药依从率分别为78.56%(667/849)、75.49%(154/204)、69.57%(16/23)、47.06%(8/17)、35.71%(25/70)、85.96%(49/57)。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监护人关系、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诊断、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家庭与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类型、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健康讲座、家庭离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9个因素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增设精神卫生服务网点、重点关注精神发育迟滞及新发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消除病耻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Non-compliance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 therapy ca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compliance rate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and factors affecting compliance among patients attending a Nigerian tertiary hospital. METHOD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225 black hypertensive patients attending a tertiary clinic in Lagos, Nigeria. Demographic data, current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compliance with prescribed therapy, factors affecting compliance and BP were documented via an investigator 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and open-ended interviews. RESULTS: In this study, 77(34.2%) of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non-complian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among compliant patients (45.9%) than in non-compliant patients (27.3%) (x(2) = 7.35 p=0.007). Gender, age, number of drugs used, educational level and presence of co-morbidities did not affect compliance. The major reasons for non-compliance were miscellaneous factors (60%) related to both patient's attitudes and beliefs (reflecting ignorance),and consultation failure on the part of clinicians. Lack of finances and side effects of medications accounted for 23.8% and 16.2% of non-compliance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lthough lack of finances is the single most self reported reason, miscellaneous factors related to patients' attitudes and belief contribute frequently. Incorporating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 in routine follow-up may improve compliance, BP control, and ultimately impact positively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  相似文献   

13.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的临床特点。方法:在533例住院分裂症患(男性328例、女性205例)中有113例符合难治性标准的患人研究组。对照组则按照与研究组1:1的比例,分别在不同性别的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随机选取。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1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中男性有76例、女性有37例,总的难治性比率为21.20%。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受教育年限、首发年龄、治疗前病程、病程、住院次数、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有显性意义,而家庭经济水平方面差异无显意义。两组患在起病方式、病程特点、症状特点及诊断分型4个因素方面差异也有显性意义,而在性格、家族史上的差异则无显性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诊断分型、症状特点、住院次数、病程特点6个因素对分裂症患疗效影响有显意义。结论:分裂症患难治的原因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在治疗分裂症患时应注意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朱惠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42-143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传统的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评价其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健康教育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活事件与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法,对15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及与之相配的健康女性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49年龄组、本科以上学历组、脑力劳动组在病例中所占比例高。病例组中的负性生活事件高于对照组。结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负性生活事件与女性乳腺癌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柳 《中外医疗》2013,(29):151-152
目的 分析研究脑卒中失眠患者病理因素和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对2010-2012年该完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失眠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精神及情绪状况、环境因素、疼痛、躯体疾病及服药因素是影响脑卒中失眠患者的主要因素;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等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有效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药物依从性状况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5∶1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躯体疾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共抽取样本60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orisky-4依从性调查问卷、医学应对量表(MCMQ)、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住院患者平均依从率为42%,内科患者依从率为40.42%,外科患者依从率为43.44%,内外科患者的依从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66,P =0.452);②男性患者(χ2=4.565)、教育年限低(8.97±4.48,t =2.365)、已就业患者(χ2=4.528)及有既往住院史患者(χ2=5.372)的有更高的依从性( P <0.05);③低依从组患者的SDS、SAS及MCMQ回避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依从组( t=3.459,P=0.001;t=4.556,P=0.001;t=3.983, P=0.001),而高依从组在有势力的他人影响(PHLC)的心理控制方式得分高于低依从组( t=-2.846,P=0.005)。【结论】与住院患者依从性有关的社会影响因素有性别、教育水平、就业情况、既往住院史;与依从性有关的心理因素有抑郁、焦虑、患者回避的应对方式,他人影响的心理控制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应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79例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除精神健康外,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低于大于等于60岁四川省城市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及月经史间比较,生理健康总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骨折时间间比较,心理健康总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吸烟、骨折次数和月经史间比较,生命质量总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婚姻状况是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骨折次数是生命质量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差,且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骨折次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用药依从性,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BPH病人用药依从性现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06例BPH病人,仅47.3%病人用药依从性良好.病人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服药种类和合并其他疾病间用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教育程度、婚姻状况、IPSS评分和服药种类和合并其他疾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教育程度、婚姻状况、IPSS评分和服药种类(P<0.05~P<0.01).结论:BPH病人服药依从性差,教育程度、婚姻状况、IPSS评分和服药种类影响病人用药依从性.建议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病人心理护理和建立用药依从性随访制度以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