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7例老年DPN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23)给予甲钴胺治疗,B组(n=22)给予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C组(n=22)给予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瑞舒伐他汀治疗,共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TCSS)、神经传导速度(NCV)以及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均取得TCSS下降和NCV增加的显著改善(P<0.05),其中C组较A、B组改善程度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mNGF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DPN可能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超短波(ultra short wave)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进一步阐明mNGF联合超短波在PHN治疗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用mNGF在带状疱疹神经损伤疼痛区域行局部注射,同时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应用同样方法,但不给予超短波治疗。2组其余处理方式相同,2周为1个疗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测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显效率。结果研究组总显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激素、康复治疗等,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疗程21d,应用Portmann简易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Portmann简易量表评分第14d和第21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有效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1次/d;维生素B120.5mg,肌肉注射,1次/d;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30μg,肌肉注射,1次/d。两组疗程均为21 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肌电图测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的MNCV及SNCV、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多药联合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3—2015-03我院收治的AION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mNGF实施多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NGF多药联合方式治疗AION,能够有效促进视力恢复,减少视野缺损,相比常规药物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CPP)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95例CPP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mNGF,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徒手肌力检查(MTT)评分、感觉障碍范围(SDR)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MTT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R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射部位疼痛、肌肉硬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注射部位肌肉硬结在治疗结束3~4周后均消退。结论注射用mNGF治疗CPP具有缩小感觉障碍范围、缓解神经疼痛强度、改善生存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04—2014-12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0.1±5.2)分,与对照组的(14.6±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另外,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入选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肌内注射,1次/d,疗程2周;治疗组给予硫辛酸注射液600mg静滴,1次/d,疗程2周。结果 2周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CAPN)患者的炎性因子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2例CA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给予硫辛酸静脉滴注,0.6 g/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避光静脉滴注,500μg/d,两组均连用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NF-α及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TNF-α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可降低CAPN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硫辛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硫辛酸治疗,均治疗4周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硫辛酸治疗DPN效果确切,能够通过降低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现象,促进轴突生长和髓鞘形成,改善末梢神经的代谢和传导功能,增强神经生长因子等多途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神经因子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4-12收治的80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2组肢体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统计2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ughes评分降低至(1.45±0.83)分,呼吸肌麻痹、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及感觉障碍恢复时间分别为(3.82±1.21)d、(7.01±2.07)d、(5.98±2.02)d、(7.48±2.37)d、(7.09±1.43)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案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临床有效率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α-硫辛酸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静滴甲钴胺(弥可保)0.5m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600mg,1次/d;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硫辛酸对疼痛、麻木、烧灼感和其他感觉异常均有较好的疗效,症状积分均较入组前显著减少(P<0.05),2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均<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均<0.05)。结论α-硫辛酸对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疗效显著,2周内症状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腰骶段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在椎管减压术后联合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临床疗效. 方法 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骨科自2011年1月至5月收治的40例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致腰骶段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2组均成功完成椎管减压术,术中确认责任神经根无明显受压.治疗组术后联合应用鼠NGF(恩经复,肌注,18 μg/次,1次/d,连续使用28d),对照组不使用恩经复治疗,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应用下腰痛JOA评分评定患者肢体功能状态,判断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记录使用mNGF期间的不良事件,观察其临床应用安全性. 结果 2组均获得随访,随访12~16月.2组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6例患者出现注射区的疼痛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腰骶段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在实施椎管减压手术后联合应用mNGF可加速神经功能修复,其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2015-01—2016-10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30例实施维生素B1、B12、氢溴酸加兰他敏混合穴位注射治疗为对照组,30例实施维生素B1、B12、氢溴酸加兰他敏混合穴位注射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治疗为观察组;观察2组用药前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各时间点总有效率(63.3%、80.0%及9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7%、66.7%及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部神经麻痹,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注射液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共50例,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灸治疗,30μg/次肌内注射,1次/d,10d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酌情增加疗程。结果 治疗后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提高,上睑下垂恢复正常,眼位由外斜到正位,视力明显改善。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动眼神经病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CAPN患者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给予硫辛酸静脉滴注,0.6 g/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避光静脉滴注500μg/d,两组均连用3 w,比较治疗3 w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6%,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SCV)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能改善CAPN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NCV),值得临床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及对脑血流灌注、外周血S-100β、Caspase3和白介素-2受体(m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7-03—2018-02治疗的10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mNGF,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血流灌注水平以及外周血S-100β、Caspase3和mIL-2R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内动脉收缩期流速(Vs)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R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100β、Caspase3水平低于对照组,外周血m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mNGF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HIE,可有效改善患儿脑血流灌注水平以及外周血神经元蛋白指标,提高外周血中mIL-2R表达率,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发育质素(PDI)、粗大运动功能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2%)明显高于对照组(72.3%),2组治疗前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康复治疗,穴位注射mNGF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瘫效果更佳,促进智力发育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68眼)视神经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34眼)。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2mL灭菌注射用水肌内注射,1次/d,疗程6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中心视野灰度、VEP潜伏期和波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得到好转、中心视野灰度均下降、VEP潜伏期均缩短和波幅均增加,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视力恢复及VEP的改善,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01—2014-12接诊的74例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补充疗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与House-Brackmann(H-B)分级,结合H-B分级标准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unnybrook评分与H-B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unnybrook评分和H-B分级均显著改变,各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