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伐.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相似文献   

3.
杨美荐 《养生月刊》2012,33(5):388-391
春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适宜地起居作息、饮食调养,对一年精气神的充足、身体的健康、病痛的减轻都至关重要.换言之,春季是养生的关键季节.那么,春天时节我们的养生要注意什么呢?《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中有针对四季养生的专有篇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春季的养生是这样描述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根据《内经》思想,我们把春季的养生归结为以下五要素.  相似文献   

4.
<正>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素向.四气调神大论春节过后,春天随之到来,又进入了万物生长也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在中医理论里,肝属木,喜条达,与春季阳气生发相应,所以春季也是肝脏活跃的时候。然而,临床数据显示,春季也是传染性肝炎容易发病和复发的季节,应加强预防。春季还是情志病的高发季节,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  相似文献   

5.
正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相似文献   

6.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严冬过后,春天来了。《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也就是说,在春季,一定要顺应季节变化特点和人体生理变化特点,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人们会出现一些困倦、疲乏、头昏欲睡的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春困"。"春困"虽  相似文献   

7.
林红  邓菲图 《东方养生》2014,(3):96-105
兹抄录并篡改《黄帝内经》一段以为导语: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最好多吃些时令蔬菜,比如韭菜、菠菜、豆芽、春笋什么什么的。  相似文献   

8.
正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一年之际在于春",不但对于工作,尤其对于人体的"养生",春天、春季也是最重要的时机。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要了解"春"养生的重要性,首先要从认识"春"字开始。"春"在古代写作里其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四时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特点以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来养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着重论述了四季之气的变化规律以及人顺时养生的具体方法。春季如何养生?"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  相似文献   

10.
一、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原则《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身大论篇》中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援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贯而勿罚,此春生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藩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  相似文献   

11.
<正>1 the wrong region春季养心的误区:起杀心中国古代在强调春天养生的时候,有一句著名的话:"生而勿杀,予而不夺"。这是《黄帝内经》的思想,春天不可以起任何的杀心,对于有生命的万物不可以有杀、消灭的想法,哪怕杀一草一木,如果你在春天  相似文献   

12.
李铭 《科学养生》2016,(3):30-30
正"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这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关于春季养生的精彩论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是说春天是草木发芽和地表之气向上蒸发的季节之意。在冬季被冰封的大地、河川解冻、复苏,草木发芽、生绿,天地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这是说在春季  相似文献   

1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重要文献.本文对其中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三个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为阴阳二气的固有正常作用,但阴阳主生长和杀藏万物时各有特点;"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之"出"作为"趋向"理解,由此说明阴阳交感;"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讲的为伏邪温病,但"冬不藏精"参与了其中病理过程,春气生发和温热之气为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正>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一个"生"字。按自然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下面我就浅说如何从起居、饮食、药物、经络等几个方面对肝脏进行保养。宽心以养肝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脏与草木相似,所谓条达,就是指肝像树一样喜欢不受约束  相似文献   

15.
《湖南中医杂志》2020,(4):38-38
《黄帝内经》载:“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是对于春季养生最精确的概括。就是说,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宽衣松发使形体舒缓,缓步徐行,保持精神愉快舒畅,不要滥行杀伐,以保持万物的生机。这就是适应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存我春     
杨福程 《养生月刊》2008,29(9):788-789
“存我春”是东汉学者苟悦(148—209)在其《申鉴》中提出的养生思想之一。春主生,万物皆待春天而生养。春天到来,万物更新,生气勃勃,人亦把美好的年华喻为“青春”。然人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等待自然界的春天,而人可以创造和保持自身的“春天”,使自身健康长寿,永葆青春,其方法是“崇阳绌阴”。  相似文献   

17.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来了,田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此时也要保护阳气,让我们更有活力地迎接新一年的开始。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是生  相似文献   

18.
春天,万物复苏,气候由寒变暖。饮食上应根据以下三个不同"时气"而有所侧重。早春阴寒渐退,阳气开始升发,乍暖乍寒。根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此时宜少吃性寒食品,以防阻遏阳气发越。仲春古人云,春应在肝。肝禀风木,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祖国医学认为,肝亢可伤脾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四季养生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到了晚年,全身器官都到了衰退阶段,任何外邪侵袭,或内脏功能失调,均会引起疾病,而巨多伴几种脏器的疾病,尤其是一年四季当中,保养不当,更会因四时之气而发病。为此,在四季当中注意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l春季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以下简称(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级形,以使志生,··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刘春季的三月,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天地之气相合而生万物,万物得以滋荣。这个季节,要早起晚睡,早起在庭院散着头发缓缓行走…  相似文献   

20.
“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份有立春、雨水两节气,春季养生是打基础阶段,对预防春季传染病及一年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二月份如何养生?让笔者为您道来。饮食春天是阳气生长的时候,因春天对应五脏中的肝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饮食上需要顺应其变化,多食些辛散生阳之品,如韭菜、小葱、春笋、荠菜、菠菜、豆芽、香菜、樱桃等。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