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其对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方法:分设鳖甲煎丸高、低剂量组,分别对H22荷瘤小鼠连续15d灌胃给药后,测其抑瘤率及胸腺指数、脾指数,并与环磷酰胺组比较。结果:鳖甲煎丸高剂量组抑瘤率达到31.8%,治疗后瘤重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情况明显优于环磷酰胺组。结论:鳖甲煎丸不仅可抑制肿瘤生长,还对胸腺、脾脏有保护作用,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贞术消积汤作用H22移植瘤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探讨该复方体内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移植于ICR小鼠皮下,贞术消积汤灌胃给药10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和贞术消积汤组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和抗凋亡因子(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用药组细胞排列稀疏,组织产生大量空泡;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贞术消积汤组细胞内发现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贞术消积汤组Survivin mRNA低于模型组;贞术消积汤组STAT3和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贞术消积汤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细胞自噬有关,并通过抑制STA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四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连续用药15 d。第15天处死小鼠,固定瘤块,HE染色,光镜观察并计算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的微血管计数(MDC);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表达强度。结果:鳖甲煎丸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MDC及VEGF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鳖甲煎丸抑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化裁对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抑瘤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鳖甲煎丸化裁高剂量组、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鳖甲煎丸化裁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正常组。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的瘤重、抑瘤率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荷瘤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来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其机体的免疫调节效应;通过对本实验各种指标的观察和研究来讨论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3个剂量在治疗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作用中的差异及优劣程度。结果:鳖甲煎丸化裁能使肝癌22荷瘤小鼠的瘤重减小,抑制肿瘤的生长,高、中、低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56.66%、48.11%、40.88%;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剂量组荷瘤小鼠血液内的CD4百分率、CD4/CD8比值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中剂量组效果尤为突出;另外,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肿瘤包膜完整性控制最好。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是对肝癌抑制及治疗作用的具体、有效、安全的优先剂量。结论:鳖甲煎丸化裁能明显抑制肝癌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9,(11)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鳖甲煎丸不同浓度含药血清(0%、2%、4%、6%、8%、10%、12%、14%、16%)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BAX、Bcl-2、STA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分别处理SMMC-7721细胞24、28 h,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作用肝癌细胞24 h后,细胞总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随浓度增加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鳖甲煎丸含药血清(10%、15%)上调BAX mRNA表达(P0.05),而BAX蛋白表达不明显;除5%含药血清鳖甲煎丸组Bcl-2 mRNA外,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下调Bcl-2、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并能抑制STAT3磷酸化,升高BAX/Bcl-2比值(P0.05,P0.01)。结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影响STA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组织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及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肝癌模型,随机分为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2.2,1.1,0.55 g·kg-1)组,模型组,正常组,肉眼观察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β-catenin和T-框蛋白3(TBX3)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移植瘤组织中p19ARF,双微基因2(MDM2),p53的表达水平。结果: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鳖甲煎丸能够抑制其移植瘤组织中β-catenin和TBX3的表达,和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中剂量组中β-catenin和TBX3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鳖甲煎丸能够促进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组织p19ARF和p53表达,并抑制MDM2表达,鳖甲煎丸高、中剂量组p19ARF,p53,MDM2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鳖甲煎丸能通过影响Wnt/β-catenin通路,调控β-catenin和TBX3的表达,继而通过调控TBX3/p19ARF/MDM2通路激活抑癌基因p53,最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出现凋亡,从而达到抗肝细胞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至丸、地黄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KM雌性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香菇多糖(10 mg·kg-1)组、二至丸合地黄煎组(18.2 g·kg-1)、二至丸组(7.8 g·kg-1)和地黄煎(10.4 g·kg-1)组.除了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小鼠ip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模型,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ig给药1周.检测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水平、脾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脾细胞凋亡率.结果: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1.84±0.46)mg·g-1、脾指数(2.14±0.61)mg·g-1、IL-1α水平(135.21±28.69)ng·L-1均显著性降低,脾细胞增殖周期抑制[S期(2.37±3.08)%],脾细胞凋亡率高达52.86%;而二至丸合地黄煎组、二至丸组、地黄煎组及香菇多糖组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胸腺指数(二至丸合地黄煎组:(2.41±0.66) mg·g-1,二至丸组:(2.57±0.62)mg·g-1,地黄煎组:(2.47±0.63)mg·g-1、脾指数(二至丸合地黄煎组(5.17±1.58)mg·g-1,二至丸组:(4.40±0.87)mg·g-1,地黄煎组:(5.03±1.21) mg·g-1、IL-1α水平(二至丸合地黄煎组( 180.72±38.94) mg·g-1,二至丸组(179.51±43.46) mg·g-1,地黄煎组(172.93±40.91)ng·L-1,可不同程度地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细胞增殖抑制,二至丸合地黄煎组( 15.17±2.79)%,二至丸组(9.55±3.73)%,地黄煎组(10.86±4.29)%及凋亡(二至丸合地黄煎组(5.26±7.14)%,二至丸组(8.34±3.68)%,地黄煎组(6.79±4.31)%.结论:二至丸方、地黄煎方及二至丸合地黄煎组方均可提高免疫低下实验小鼠的免疫功能,均具有抗凋亡作用,其中二至丸、地黄煎两方合用效果较单方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ocarp extracts,GBEE)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凋亡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22小鼠肝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性实体瘤模型,连续灌胃给药9天后剥离瘤块、称取瘤质量,计算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瘤率;应用荧光染色法观察H22肝癌细胞的凋亡形态、计数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22肝癌细胞的凋亡率;应用ELISA法检测H22肝癌细胞培养上清中基因蛋白Survivin的含量。结果 GBEE(0.625~160μg·ml-1)对H22细胞的体外增殖皆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57%~54.97%,具有浓度依耐性;GBEE(50~200mg·kg-1)对小鼠H22肝癌移植性实体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4.76%、40.11%和50.80%,具有量效关系;GBEE可诱导H22细胞凋亡,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结论 GBEE对小鼠肝癌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Survivin表达而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移植前列腺癌细胞RM-1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C57小鼠接种前列腺癌RM-1细胞7 d后,按瘤体大小将40只小鼠均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NS),环磷酰胺(CY)组(20 mg.kg-1),LAMS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1)i,g,1次/d,连续14 d,停药次日称体质量并处死动物,剥取瘤块,摘取脾脏和胸腺,称质量,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CY 20 mg.kg-1抑瘤率为40.3%,LAMS低、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5.0%和33.8%,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CY在抑瘤的同时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AMS对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LAMS对移植前列腺癌RM-1的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LAMS在抑制肿瘤的同时不影响荷瘤鼠的免疫功能,无CY等化疗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芪薏益肝煎对小鼠H22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右腋下皮下种瘤造成实体瘤模型,将30只小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芪薏益肝煎组和5-Fu组,每组各10只,连续用药15 d。第16天处死小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剥离瘤块秤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芪薏益肝煎组小鼠皮下肿瘤重量低于生理盐水组,PTEN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其抑瘤率为37.00%。结论:芪薏益肝煎对小鼠肝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TE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连媛媛  赵金茹  任蕊  刘春英 《山西中医》2010,26(3):50-51,56
目的:研究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CTX)对Hea—f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Hea—f肝癌小鼠腹水,予生理盐水稀释,调细胞浓度为2×10^7个瘤细再包/mL,分别接种于每只小鼠右腋下皮部0.2mL,24h后随机分成模型组、CTX组、中药组、中药+CTX组,每组10只,给药8天后处死小鼠,剥离并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电镜下观察凋亡小体。结果: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抑瘤率达到47.75%,能够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对Hea—f肝癌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抑制肿瘤的可能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黑蒜水提液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实体瘤的生长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蒜水提液对人肝癌SMMC 7721细胞及小鼠肝癌Hep.A22移植性实体瘤生长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MMC 7721细胞,观察黑蒜水提液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昆明小鼠移植H22肝癌细胞后,分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黑蒜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联合加热治疗组6个组,计算黑蒜水提液对肝癌实体瘤的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含量测定。结果:黑蒜水提液对肝癌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抑瘤有效率可大于40%。结论:通过确定黑蒜水提液作为纯中药抗肿瘤药物的抑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机制.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强度.结果:鳖甲煎丸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VEGF、PC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鳖甲煎丸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PCNA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生长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联合环磷酰胺对小鼠EAC肝癌细胞的抗癌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皮下注射浓度为2.0×106/mL的EAC肝癌小鼠细胞株0.2mL/只,分别给予小柴胡汤、环磷酰胺、小柴胡汤+环磷酰胺处理小鼠,10天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HE染色下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小柴胡汤联合环磷酰胺抑制肿瘤作用最明显,其抑瘤率为38.85%。中西联合用药能有效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小柴胡汤联合环磷酰胺对EAC肝癌小鼠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抑制肿瘤的机制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紫金散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及实体瘤的抑瘤率及量效关系。方法:将昆明小鼠移植H22肝癌细胞后,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紫金散低、中、高剂量组,观察紫金散对肝癌腹水瘤及实体瘤的抑瘤率。结果:紫金散3个剂量组对H22小鼠肝癌腹水瘤抑瘤率分别为6.77%,15.59%,14.90%,紫金散3个剂量组对H22小鼠肝癌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30.8%,38.31%,48.59%。结论:紫金散对H22小鼠肝癌实体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含药血清促进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凋亡作用,探讨其抑瘤作用与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各浓度鳖甲煎丸大鼠含药血清,采用 AnnexinⅤ/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鳖甲煎丸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VEGF、Dll4、NIC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nnexinⅤ/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鳖甲煎丸可有效促进肝癌细胞Bel-7402的凋亡;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鳖甲煎丸能降低VEGF、Dll4、NICD蛋白表达。结论:鳖甲煎丸可通过降低VEGF、Dll4、NICD蛋白表达,阻断VEGF/Dll4-Notch信号转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少肿瘤血液供应,最终控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5,(5)
目的探讨肝癌复方及其组方单味药材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细胞移植瘤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组后干预给药,考察给药周期中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测量移植瘤质量,计算药物抑瘤率。结果肝癌复方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最接近空白对照组,且肝癌复方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为53.85%,优于本实验所选择的两个阳性对照药环磷酰胺和斑蝥的抑瘤率(分别为48.46%和17.69%)。结论肝癌复方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本研究可为肝癌复方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5,(7):929-930
目的:探讨经方鳖甲煎丸对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血管生长的抑制效果,为鳖甲煎丸在肝癌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20只昆明小鼠,以H22肝癌细胞建立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30例,A组为高剂量鳖甲煎丸灌胃服用,B组为低剂量鳖甲煎丸灌胃服用,C组为环磷酰胺注射液腹腔注射,D组为阴性对照组,连续用药15d后将其处死,剥离瘤块并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的细胞面积占肿瘤细胞面积的比例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小鼠的微血管计数结果为(4.08±1.32)条,显著少于其余三组小鼠(均P0.05);B组小鼠的微血管计数结果为(7.72±1.51)条,显著少于C组和D组小鼠(均P0.05);A组小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细胞所占面积为(2.32±1.08)%,显著少于其余三组小鼠(均P0.05);B组小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细胞所占面积为(5.61±1.42)%,显著少于C组和D组小鼠(均P0.05),C组小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细胞所占面积为(9.21±3.36)%,显著少于D组小鼠(P0.05)。结论:鳖甲煎丸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新生微血管的生成,进而对肿瘤组织的生长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肺煎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其对STAT3磷酸化水平及对Bcl-2、Bax、Cyclin D1、CDK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扶肺煎低剂量组、扶肺煎中剂量组、扶肺煎高剂量组、顺铂组、扶肺煎中剂量联合顺铂组。每天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及各组小鼠皮下结节情况并称重。第15天脱颈处死全部小鼠,完整剥离肿瘤组织并称重,计算各组抑瘤率及增效率,检测p-STAT3的表达及Bcl-2、Bax、Cyclin D1、CDK4基因的表达。结果:扶肺煎联合顺铂组的抑瘤率最高,为66%,扶肺煎对顺铂组的增效率为108%,表明其对顺铂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各给药组p-STAT3表达均下降。各给药组Bcl-2、Cyclin D1、CDK4基因表达均下降,Bax基因表达上升。结论:扶肺煎联合化疗可降低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中磷酸化STAT3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生长,降低Lewis肺癌移植瘤中Bcl-2、Cyclin D1、CDK4基因的表达,同时提高Bax基因的表达,起到控制细胞生长及分化、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瘤胶囊抗小鼠实验性肝癌的作用和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抗肝癌中药新药奠定良好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方法:抗瘤胶囊由仙鹤草、山豆根提取物按一定处方比例配比组成。建立小鼠肝癌(H22)动物移植肿瘤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药物小、中、大剂量组并分别给药。实验结束后,进行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肿瘤组织病理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抗瘤胶囊各组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11%、41.58%和45.26%,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而各用药组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坏死,但各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瘤胶囊对小鼠肝癌(H22)动物肝癌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