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临床工作中为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静脉输液或静脉采集血液完毕,快速手消毒液体揉搓2min。压脉带(止血带)是护士为病人作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等治疗必不可少的医疗用品之一。临床消毒一般是护士每天做完治疗将压脉带统一收回,用含有效氯500mg/L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备用(简称浸泡法)。在静脉输液或采血后用洁芙柔泰新牌消毒液或万福金安消毒液等消毒手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利用洁芙柔手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种常用消毒液对硅胶气管套管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活菌计数培养法,对戊二醛、碘伏和84消毒液消毒使用后气管套管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分别用浓度为5 000 mg/L有效碘的碘伏消毒液、20 g/L戊二醛消毒液和有效氯250 mg/L的84消毒液浸泡气管套管20 min,每种消毒液都浸泡24例,均可杀灭自然菌,消毒后的气管套管上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临床观察,碘伏消毒液无刺激性,戊二醛和84消毒液均显示出一定刺激性。结论所观察的3种消毒液对硅胶气管套管消毒效果较好,但碘伏消毒液在使用安全性方面更优于戊二醛和84消毒液。  相似文献   

3.
体温表为医院临床科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体温表使用后可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30min后,清水冲净擦干,干燥备用。我院临床科室均采用此法,但此规定只是对消毒液浓度进行了要求,而对需浸泡的体温表数量与消毒液量的比例没有要求。经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对我院大部分临床科室及其他部分医院进行调查,并根据临床操作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新的体温表浸泡容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污染的口腔印模浸泡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对消毒液浸泡消毒60只印模灭活乙肝病毒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浓度为2 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作用10 min和含量2 500 mg/L强化戊二醛溶液浸泡作用20 min,均可完全破坏污染在印模上的乙肝表面抗原。用含有效碘5 000 mg/L碘伏水溶液浸泡作用20 min,不能完全灭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论使用浓度的过氧乙酸和戊二醛浸泡消毒,可以有效灭活口腔印模上污染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胃肠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确保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采用冲洗法采样和细菌定量检验方法,对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对胃肠镜清洗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在清洗干净的基础上,将1条胃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7.14%;将2条胃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4.38%。将1条肠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将2条肠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6.67%。结论用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胃肠镜,最好每次浸泡消毒1条胃镜或肠镜,能够确保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二氧化氯对水产品的消毒效果,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对其浸泡消毒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以含1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对田螺肉浸泡消毒15min,可使自然菌清除率达到90%以上,大肠菌群降低率可达77%以上。以含12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对河虾浸泡消毒4min,使得自然菌清除率为90%,大肠菌群降低率达到80%以上。用9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对银鱼浸泡消毒5min,使自然菌清除率为89.09%,大肠菌群降低率达到70%以上。消毒处理后的三种水产品,均检不出大肠杆菌。结论,用100mg/L左右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对水产品进行浸泡消毒可有效控制其污染的自然菌数量,使大肠杆菌达到卫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医用器械含氯消毒液消毒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医用器械消毒液对器械的消毒效果及其有关性能。方法采用理化分析方法、载体定量和定性杀菌试验方法、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该器械消毒液原液有效氯含量为20.9 g/L,经37℃恒温存放90 d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平均为8.61%。用有效氯含量2000 mg/L该器械消毒液浸泡作用5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4.36;作用20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有效氯含量为4000 mg/L该消毒液,作用20 min,对污染于止血钳关节部位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用有效氯4000 mg/L该消毒液浸泡72 h,对不锈钢、碳钢、铜、铝等4种金属片基本无腐蚀。该器械消毒液小鼠经口LD50>5000 mg/kg(体重);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阴性;该消毒液原液对家兔一次性阴道粘膜刺激试验结果为极轻刺激。结论该器械消毒液性能稳定,毒性低,对金属基本无腐蚀;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载体上细菌芽孢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时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方法分别在20℃和-20℃条件下,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液对白色念珠菌进行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载体喷雾定量杀菌试验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效果模拟现场试验。结果 1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中,各次杀灭对数值均3.00;载体喷雾定量杀菌试验中,各次杀灭对数值均3.00。250 mg/L、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载体喷雾定量杀菌试验,-20℃条件下25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30 min和45 min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其余各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3.00。250、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效果模拟现场试验,所有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均3.00。结论使用低浓度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时,应保证消毒剂足量;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喷雾方式消毒时,延长作用时间消毒效果反而减弱,宜加大消毒剂浓度以保证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潍坊市餐饮业不同方法消毒餐具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00年对潍坊市宾馆、饭店、饮食摊(店)消毒后待用餐具,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试纸进行检测,以试纸变为紫红色且周围有黄圈为大肠菌群阳性。上述餐具分别经下列方法消毒:①流通蒸汽(100℃)作用20min;②煮沸15 min;③远红外线加热125℃作用15 min;④含有效氯5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⑤含有效氯250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溶液浸泡30min。结果,用流通蒸汽、煮沸、远红外线加热消毒的餐具,皆未检出大肠菌群;用含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选择最佳消毒方案。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 ,对臭氧高强紫外线消毒法和消毒液浸泡法消毒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经清洗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在臭氧高强紫外线消毒柜消毒50 min,检测130件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6.92%。将清洗后的氧气湿化瓶置于含有效氯25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浸泡30 min,检测130件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70%。结论紫外线消毒柜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消毒液浸泡法,且前者易于保存。  相似文献   

11.
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冲洗液选择及备用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抢救病人常用医疗用品,但其消毒问题常被忽视。《消毒技术规范》专门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作了规定,在操作中发现消毒后冲洗液使用不当可引起二次污染。为此,我们就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冲洗液的选择及备用时间进行了观察,为降低湿化瓶污染提供依据。1方法1.1消毒液准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84消毒剂作为湿化瓶消毒剂。检测其污染时,取该消毒液1.0ml,加入到9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中混匀,中和作用后进行细菌检验。1.2消毒处理选择临床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60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首先用清水作清洁后,用备好的消毒液浸泡…  相似文献   

12.
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用于口腔器械消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对医院口腔器械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口腔器械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污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灭活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用含有效氯500 mg/L以上复方次氯酸钠消毒液浸泡作用10 min,对污染到口腔器械表面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灭活率达到100%。含有效氯1000 mg/L的复方次氯酸钠消毒液连续浸泡常用口腔器械10 d未见明显腐蚀。结论本研究复方次氯酸钠消毒剂对污染到口腔器械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具有快速的灭活效果,并且对器械基本无腐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普通84消毒液与含碘84消毒液在临床实际使用消毒效果,以规范临床使用方法。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进行了杀菌效果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对表面抗原破坏作用。结果两种84消毒液均随着浸泡物品时间延长,其有效氯下降率增加;以普通84消毒液下降速度更快。用含有效氯1000 mg/L的普通84消毒液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含碘84消毒液在相同条件下作用6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亦达到5.05;使用24 h之后,杀菌效果下降。用有效氯1000 mg/L的两种84消毒液作用15 min,均可完全灭活悬液内HBsAg活性。结论两种84消毒液均可有效杀灭细菌芽孢和破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含碘84消毒液杀菌效果略好于普通84消毒液。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JP2〗观察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观察方法,比较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与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结果 采用手工清洗消毒程序,在消毒环节使用浓度2 000~3 300 mg/L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对肠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用浓度为5 000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为100%|对肠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将浸泡消毒时间延长至10 min,两组消毒剂对肠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 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和肠镜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对肠镜消毒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1清洁1.1床单元病室床单元(包括病床和转运工具)每日擦拭一次,一桌一巾。普通患者的床单位用清水擦拭即可,特殊感染患者用500~1000 mg/L含氯消毒剂或用1 000~2 000 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擦拭布巾用后在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清洗,晾干备用。1.2地面病室地面每日擦拭清洁1~2次,如遇血液、体液、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苯扎溴铵消毒液的抑菌效果及应用消毒效果,采用纸片扩散试验法和现场抽样进行了试验。结果,含3000 mg/L苯扎溴铵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随着浓度降低抑菌作用减弱;1000~3000 mg/L苯扎溴铵消毒液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未显示出抑菌作用。临床使用中的苯扎溴铵消毒液及用其浸泡后的器械表面采样,均未检出存活菌。本院所使用的苯扎溴铵消毒液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75%乙醇纱布擦拭和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对干式拔罐器的消毒效果。方法取患者用后的干式拔罐器3或6个,分入A组、B组、C组,每组120个,其中玻璃、竹制、树脂3种材质的罐具各40个。A组用一次性复方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1~2 min,B组用75%乙醇纱布擦拭消毒1~2 min,C组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结果 3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均达到消毒要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非劣效性检验分析,季铵盐湿巾及75%乙醇纱布擦拭消毒效果非劣于含氯消毒液浸泡法;玻璃、竹制、树脂3种不同材质罐具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75%乙醇纱布擦拭使用后的干式拔罐器消毒效果均能达到消毒规范要求,且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研究国际航行船舶生活垃圾消毒与杀虫双重功效的处理方法,将消毒剂与杀虫剂复配,用双筒储压式喷雾器进行消毒处理,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试验进行了消毒效果评价。结果,以含有效氯300mg/L消毒液分别作用5min,对布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为100%;作用7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100%。以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100%,作用20min对不锈钢载体上HBsAg的抗原性破坏合格。以溴氰菊酯、氯菊酯、增效剂、乳化剂、乙醇、戊唑醇、阿维菌素、磷酸三丁酯与5000mg/L有效氯所组成的复方作用15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99.999%,其与900mg/L有效氯复配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min,杀灭率均达到99.999%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选消毒剂对普通船舶表面可以采用喷雾消毒,对于来自非疫区的生活垃圾、泔水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喷雾消毒作用30min;对来自疫区的生活垃圾和泔水只能采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特殊医疗器材消毒管理情况,以便改进和加强管理。方法采用现场考察和填写调查表方法对临床特殊医疗器材的消毒技术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医院市场采购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主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法,少数采用电离辐射灭菌法;使用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者主要使用含氯消毒剂和戊二醛消毒剂处理。全院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导尿管、胃管、吸痰管等物品抽样检测全部合格。各科室常用医疗器械使用后消毒处理多数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复用前灭菌多数采用戊二醛浸泡法,少数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仍有用低效消毒剂处理的情况。结论该医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使用后处理和常用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处理存在不规范情况,需要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20.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多有报道。汪涛等[1]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笔者对“二甲”以上的50多家医院进行调查,对于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98%的医院为浸泡消毒,2%由供应科采取“低温灭菌法”。卫生部要求:氧气湿化瓶24h更换1次,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为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现将氧气湿化瓶和内芯改为无菌的一次性材料。1保证消毒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我科平均每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