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皮肤外扩张器(TOP-CLOSER)就是通过外力将创缘两边正常皮肤向中央牵拉,利用皮肤弹性、机械伸展性、线性负载循环产生"额外"皮肤,从而闭合创口[1]。本例患者包块切除后创面缺损约40cm×25 cm,使用皮肤外扩张器修复,术后3周拆除皮肤外扩张器,伤口Ⅰ/甲愈合,术后给予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切口愈合良好,疤痕不明显,包块无复发。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发现右肩部包块10+年,术后复发1+年"入  相似文献   
2.
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本病多见于20~40岁,临床表现主要以腹泻、便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病程迁延,反复发作[1]。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环境因素影响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的UC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缺乏UC的相关知识,患者的用药依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采用妇科检查(局部体征)、治疗前后盆腔积液深度及盆腔炎性包块大小的测定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两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局部体征评分均有降低;两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局部体征评分低于治疗组,提示对照组短期效应方面优于治疗组,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局部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均有效,开四关配合子宫八阵穴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疼痛远期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优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肠系膜血管病变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收治的37例肠系膜血管病变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栓塞18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11例,肠系膜下动脉血管栓塞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狭窄4例,肠系膜下静脉血栓形成1例。18例患者肠镜均见结肠黏膜充血、肿胀、溃疡形成。行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患者21例;经血管介入治疗13例;外科手术治疗3例;1例患者因肠穿孔后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改善。结论肠系膜血管病变致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合并伴有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肝硬化、胰腺病史的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影像及血管重建技术在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早期诊断、合理抗凝及血管介入治疗尤为重要,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肖潇 《现代养生》2014,(4):179-179
目的:探析烧伤、整形病人检验标本安全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对烧伤、整形病人检验标本安全管理实施品管圈管理,总结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此实施活动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一年共有1929个检验、检查标本,存在缺陷的共有69个,其中因标本采集不规范的有17例,因标本容器选择不合理的有26例,因标本遗失的有19例,因标本存放出现问题的有7例,缺陷率为3.61%。品管圈活动开展半年内,共有检验标本2003个,存在缺陷的病理标本有21个,其中标本采集不规范的有7例,因标本容器选择不合理的有6例,因标本遗失的有5例,因标本存放出现问题的有3例,缺陷率为1.05%。两者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检验标本缺陷率大大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标本安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沿内膜与中层之间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一旦破裂出血,抢救非常困难,是少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1].它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动脉退行性病变, 在65岁以上男性的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2],因此成为血管疾病的严重急症.  相似文献   
8.
稳定的肠道微生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和紊乱与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与肠道疾病的关系尤为密切。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经放射治疗后并发的肠道放射性损伤,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很复杂。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形成该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它的常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以调整肠道微生态为核心的治法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文从肠道微生态对放射性肠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现状研究课题概述与结果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现状研究》课题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目的、调查内容、样本收集方法和范围,以及主要结果。本研究于2010年6月至7月,对全国范围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普查,旨在明确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现状,进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东中西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量和结构现状及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及其人员基本资料,分东中西部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1)全国平均每县级卫生监督机构25.64人;(2)年龄集中在30~39岁和40~49岁,分别占36.10%和33.93%;(3)专科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40.75%;(4)无学位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69.56%;(5)医学类其他专业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36.65%.结论 县级卫生监督人员年龄梯度不合理、学历和学位水平低、专业机构不合理,中西部地区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