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STⅢ↑/STⅡ↑〉1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标准导联中STⅢ↑/STⅡ↑〉1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下壁心肌梗死者的右胸导联及抬高STⅢ与STⅡ比值进行观察,同时结合临床表现。结果6例心电图中STⅢ↑/STⅡ↑〉1;其中4例右胸导联V4R-V5R的ST↑〉0.1mV,2例ST↑但〈0.1mV,临床症状除有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外,还有右心室衰竭的症状,符合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结论用常规心电图中STⅢ↑/STⅡ↑的比值〉1,并有典型的右心衰竭的表现,对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既简单而又准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结果显示17例右胸导联V_3R-V_7RST 段上升>1mm,从而诊断为合并右室梗塞,同样病人中STⅢ↑/STⅡ↑>1有16例(94. 1%),而STⅢ↑/STⅡ↑≤1仅1例(4. 5%)合并右室梗塞,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01) 。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中,STⅢ↑/STⅡ↑>1,可作为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常规心电图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者(即STⅢ↑/STⅡ>1)诊断下壁心肌梗死(MI)合并右室心肌梗死(RVI)的指标越益受到人们关注。现用此指标与右胸导联V_3R~V_6RST段抬高≥0.1 mv诊断RVI作比较,报告如下。 1992年5月~1998年5月,共收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室梗死(RVMI)常为右冠状动脉近端急性闭塞所致。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体表心电图常规12导联往往不加做右室V3R-5R导联容易造成RVMI漏诊。现结合STⅢ↑/STⅡ↑及STV2↓/STavF↑的比值来判断对RVMI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资料60例患者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均排除束支传导阻滞。临床诊断下壁伴右室梗死22例,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44~86岁;不伴右室梗死38例,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42~85岁。1.2方法心电图检查在发病日每4h1次,第二天6h1次。以后12h1次,测量Ⅱ、Ⅲ、avF、V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7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有30例加做右胸导联,发现有9例并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检出率30%。结果 右室梗死患与正常人右胸导联QRS波形对照,认为QRS波形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无可定论。右胸导联ST段抬高≥0.05mV,特别是MR、ME的ST段抬高,对临床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诊断右室梗死的可靠指标。结论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应常规加做右胸导联心电图,以提高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STⅢ↑/STⅡ↑>1诊断下壁合并右室梗塞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最近Audersen等首先提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中,如果常规心电图检查时Ⅲ导联ST段上升幅度大于Ⅱ导联ST段上升幅度(即STⅢ↑/STⅡ↓>1)时,往往高度提示合并有右室梗塞.此指标与根据右胸V_(3R)—V_(7R)ST段上升≥lmm诊断为右室梗塞的17例作比较,以验证其诊断价值.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0月,共收住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人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42—84(平均65)岁.全部病人心肌血清酶CCPK、CPK-MB、SGOT、SLDH)均升高.其中17例右胸V_(3R)—V_(7R)ST段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STⅢ /Ⅱ >1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描记常规 12导联和V3R~V7R,以连续 2个QRS波群的TP连线为基线 ,测量Ⅱ ,Ⅲ ,V3R V7R导联J点后 80ms处ST段抬高的幅度。结果 Ⅲ导联ST段抬高 >0 1mv ,且STⅢ /Ⅱ >1者占 2 4例 ,其中 18例 (75 % )并发右室梗死 ;而STⅢ /Ⅱ≤ 1者 2 4例中仅 2例 (8 3% )并发右室梗死 ,二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其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90 %、78%、77%。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 ,ST段抬高 ,STⅢ /Ⅱ >1,是心电图早期识别合并右室梗死的可靠指标。该指标对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同STV4R段抬高相当  相似文献   

8.
aVL导联ST段压低在诊断右室梗死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aVL导联ST段压低(STaVL↓)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分别以aVL导联ST段压低≥0.1mV或V4R导联ST段抬高≥0.1mV为判断标准分析其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比较。结果明确诊断右室梗死54例(42%),STaVL↓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高于STV4R↑(93%与85%,p=0.221),特异性低于STV4R↑(87%与93%,p=0.174),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以aVL导联ST段压低≥0.1mV为判断标准,可有效识别急性下壁心梗患者的右室梗死。  相似文献   

9.
急性前壁并右室心肌梗死较少见。现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右胸导联(V3R、V4R)心电图ST抬高分析讨论如下。患者男,52岁。因"突发胸痛伴大汗2h"入院。查体:血压:105/75mmHg,心率:64bpm,大汗淋漓,颈静脉无怒张,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58bpm)。QRS波形态:V1导联呈qrs、V2呈qr型。ST段:V1~V4、V3R、V4R、aVR、aVL导联抬高0.1~0.6mV,抬高幅度V2导联最明显(0.6mV),V2>V1>V3R>V4R;Ⅱ、Ⅲ、aVF、V7~V9导联ST段压低0.1~0.2mV。提示急性前壁、右室心肌梗死。急查心肌酶:CK1945U/L(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右心室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一般是由于右冠状动脉主干闭塞所致 ,往往在临床上同时合并有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大量研究证实右胸导联 (V3R~ V5R)对右室梗死有诊断价值 ,但需在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时常规加做右胸导联。头胸 (HC)导联在右室梗死时 ,在右作者单位 :5 10 2 2 0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电图室室相应体表上可见典型的 Q波、ST段弓背抬高和T波倒置 ,但需相应设备加做头胸导联心电图。一些研究者试图探讨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改变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国内外已有研究指出右侧胸前导联和左侧过渡导联 (V1~ V3) ST段抬高是右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右冠脉阻塞关联的ST段抬高型右室心肌梗死,住院期死亡率高。本研究假设是:右胸导联(V4R和V5R导联)有助于发现ST段抬高型右室心肌梗死。1342例患者记录12导联加右胸导联心电图。结果右冠脉近段阻塞者,V4R和V5R导联常见有ST段抬高,同时伴有Ⅰ,aVL,V5和V6导联ST段压低;常规12导联心电图通常不能发现ST段抬高。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提高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常规12导联附加右胸导联是一项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 7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观察组,31例)和未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对照组,40例),进行12导联及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STV3R~V6R抬高≥1mm、STⅢ/STⅡ抬高≥1及两项联合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ST段抬高3项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敏感性分别为90.32%、83.87%和80.65%;特异性分别为95.00%、92.50%和97.50%。两项指标联合可获较高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 心电图STV3R~V6R抬高≥1mm及/或STⅢ/STⅡ抬高≥1有助于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确诊ARVI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4R导联ST抬高≥0.1mV是ARVI早期诊断的最佳指标;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ST抬高幅度STⅢ〉STU、STV2Ⅱ、STV2↓/STaVF↑≥0.5强烈提示合并ARVI;ARVI易伴发缓慢心律失常。结论体表心电图对ARVI早期诊断简便、实用,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相关梗死动脉的关系。方法57例急性下壁心梗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①当STⅢ>STⅡ,86.4%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STⅢ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RVI)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 (AMI) 5 0例 ,进行心电图回顾性分析。结果  5 0例AMI中合并ARVI 18例 ,发生率为 3 6%。下壁、正后壁AMI 2 3例中合并ARVI 12例 ,发生率 5 2 2 %。V3R~V5R导联QRS波呈QS型 ,其后ST T有动态改变。部分病例有Ⅰ、aVL、V5、V6 导联Q波消失 ,STⅢ /Ⅱ 抬高 >1,STⅡ 抬高≥ 1mm ,V1 ~V5导联ST段抬高呈递减性 ,STV2 ↓ /STaVF↑≤ 5 0 %等表现。结论 AVRI多合并下壁、正后壁AMI。右胸导联异常Q波 ,动态ST T改变是ARVI诊断依据 ,常规 12导联心电图上述改变可作为ARVI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58例,了解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关系.结果 当STⅢ大于STⅡ,87%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STⅢ小于STⅡ时,69%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只占31%.58例病人中单支血管病变22例(38%),伴胸导联ST改变者6例(27%);多支病变36例(62%),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34例(94%);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不伴胸导联ST段改变者高(P<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Ⅱ/Ⅲ的比值有助于梗死相关动脉的判断;伴胸导联改变者常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并且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改变与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关系。方法对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下壁12例、下壁+正后壁5例、下壁+右心室8例、下壁+前壁5例。其中单支病变10例,双支病变12例,三支病变8例。右冠状动脉狭窄87.7%,左回旋支狭窄12.2%。ST段抬高Ⅲ>Ⅱ,压低aVL>Ⅰ,诊断右冠状动脉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0%、93.4%。V4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可诊断左回旋支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9%和79.4%,ST段抬高Ⅰ>aVL、压低Ⅱ>Ⅲ,提示左回旋支阻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1%和78%。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ST段压低aVL>Ⅰ,提示右冠状动脉阻塞,V4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ST段抬高Ⅰ>aVL、ST段压低Ⅱ>Ⅲ,提示左回旋支阻塞。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常伴有右室受累。本文旨在评价根据右心前导联V_(4R)的ST段抬高诊断右室梗死(RVI)是否影响AIMI病人的预后。对象和方法根据典型胸痛持续>30分钟,Ⅱ、Ⅲ、αVF导联中有2个或以上的ST段抬高≥0.1mV和血清CK水平在入院24小时内增加至正常值2倍以上的200例连续AIMI患者,平均年龄61.5±6岁,胸痛至入院时间平均6.1±4.6小时。入院后作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右心前导联心电图(V_(3R)至V_(6R))。记录各导联出现的ST段抬高(≥0.1mV)和异常Q波。把V_(4R)出现的ST段抬高作为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 (AMI)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右心室梗死 (RMI)的临床诊断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因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往往很难反应右室的病变情况 ,故临床上常常漏诊。有研究认为 ,下壁MI时 ,抬高的STⅢ >Ⅱ 常常合并RMI,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1] 。本文对 5 8例下壁MI者ST段进行监测 ,以探讨其对下壁合并RMI诊断意义。1 资料与方法我院 1997~ 2 0 0 2年确诊为急性下壁MI的住院者共 5 8例 ,男 36例、女 2 2例 ,年龄 4 0~ 86岁 ,其中合并RMI 10例。对所有患者持续心电监护 72h ,每天均有 15导联 (包括V3R~V5R)心电图记录。结果发现 10例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临床意义,我们观察40例40岁以上中老年正常人、31例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13例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右胸导联(V_(3R)—V_(7R))与头胸导联(HV_(3R)—HV_(7R))心电图Q波的特征及分布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40例正常人,男28例,女12例,年龄40—60(平均52±7.5)岁,经全面检查确诊无器质性心血管病。 31例左心室下壁梗死患者,男23例,女8例,年龄42—76(平均54±9.7)岁,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13例。 13例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45—78(平均55±9.5)岁,其中急性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8例。诊断依据:急性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时,V_(3R)—V_(6R)导联中有1个或1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Ⅲ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1,陈旧性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5例。 心电图描记:纸速25mm/s,标准电压10mm/mV,描记常规12导联及右胸导联V_(3R)—V_(7R)后,用头胸导联描记同部位HV_(3R—HV_(7R)导联。 头胸导联心电田病理性Q波诊断标准同常规标准,即Q波宽≥0.04s,深≥R/4。 结果 40例正常人中26例(65%)右胸常规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其在V_(3R)—V_(7R)导联出现率分别是5%、12.5%、30%、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