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对于哮喘常规治疗方案反应不佳,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可诱导气道中性粒细胞性炎症、杯状细胞增生、黏液高分泌、肌纤维母细胞分化和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大,在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总结分析Th17/IL-17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气道炎症、激素抵抗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以进一步认识Th17/IL-17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以其为靶点治疗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可行性及最新进展,以便系统深入地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根据不同炎症细胞类型分为Th2型和非Th2型。非Th2型哮喘的特征是类固醇激素抵抗,以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为主。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属于警报素家族的染色质结合蛋白,作为促炎介质参与急性和慢性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非Th2型哮喘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HMGB1调控IL-17分泌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公敬敬 《医学综述》2014,20(19):3539-3541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一种新型细胞Th17分泌的以白细胞介素17为主的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介导哮喘中性粒细胞性呼吸道炎症,也与呼吸道重塑和呼吸道高反应密切相关,这一发现能更深入地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而且如果能作为诊疗手段的突破口,将对儿童哮喘治疗进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促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促进各种前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释放并募集中性粒细胞至炎症部位的作用。研究发现它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包括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密切相关。IL-17作为Th17细胞的效应性细胞因子,还可由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分泌,参与固有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各种病原体导致的肺部感染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但对于不同病原体IL-17的重要性及后续影响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对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小鼠哮喘炎症的作用.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内毒素(LPS)联合致敏,OVA激发的方法建立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小鼠模型,4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组(n=12).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activity,AHR);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外周血OVA特异性IgE及BALF中IL-17、TNF-α、IL-8、IL-5和IFN-γ浓度;Q-PCR检测肺组织Th1、Th2和Th17细胞分化.结果 用OVA联合LPS的方法可以复制既有Th2活化和肺内嗜酸性细胞增多,又有Th17表达增强和明显中性粒细胞炎症的哮喘小鼠模型.与哮喘组比较,阿奇霉素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同时还有BALF中IL-17、TNF-α、IL-8、IL-5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减少(P<0.05)以及AHR改善(P<0.05).而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比较,虽然BALF嗜酸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但BALF中细胞总数、IL-17、TNF-α、IL-8水平及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抑制Th17细胞分化、减少炎症介质分泌从而抑制炎症细胞浸润,由此减弱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小鼠哮喘炎症.  相似文献   

6.
辅助性T细胞17及IL-17在支气管哮喘小鼠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IL-17在支气管哮喘小鼠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4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12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行苏木精书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卟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17水平;并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结果:哮喘组肺组织及气道周围的炎症改变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哮喘组脾脏中Th17细胞及BALF中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哮喘小鼠存在Th17细胞数量增多及其分泌的IL-17水平增高,IL-17可能通过促进嗜酸粒细胞在气道的聚集而参与炎症反应,Th17细胞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粘液高分泌性、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家族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机体经典的Th1/Th2途径作了修补,且发现其有与经典途径不同的分化途径和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Th17细胞亚群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Th17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征1.1 Th17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因子TGF-β和IL-6相结合在转录因子RORγt和STAT3的作用下促使原始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而且TGF-β和IL-6能够诱导RORγt的表达。另外,在只存在TGF-β和IL-6的  相似文献   

8.
蒋靖生 《医学文选》2002,21(5):711-713
近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在诱发、维持和加重变态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指来源于 Th2细胞分泌的 IL- 4,IL- 5 ,IL- 9的 IL- 1 3。许多研究支持这种说法 ,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是由于Th2细胞反应的相对增高伴随 Th1细胞反应的相对降低所致。因此 ,人们提出拮抗 Th2类细胞因子或给予 Th1类细胞因子将有助于哮喘的治疗。本文就近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抑制前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对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作用1 .1 抑制 IL- 5的效应 研究表明 ,IL- 5在哮喘气道炎症反应中…  相似文献   

9.
<正>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哮喘的发病与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传统观念认为,Th2优势分化的Th1/Th2比例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发现,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比例失衡也是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哮喘的Th17/Treg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报道如下。1 Th17细胞2005年Harrington等~([1])在研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这两个自身免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了.新近的研究证明气道炎症是它的病理基础和核心.其发生与免疫反应细胞及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有密切相关.其治疗也是针对疾病本质给予相关药物,如皮质激素等.  相似文献   

11.
Th17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新亚群,其发育和分化过程不同于Th1和Th2细胞,主要分泌IL-17,IL-17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释放前炎症因子及动员中性粒细胞聚集而发挥作用。目前研究发现Th17细胞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炎性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在口腔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也在逐步深入。本文就Th17细胞及IL-17在口腔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重塑。以往哮喘被认为主要由2型炎症因子驱动,Th2细胞分泌IL-4、IL-5和IL-13,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中性粒细胞与哮喘炎症过程也存在密切关系。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增加的同时凋亡下降,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比嗜酸性粒细胞更早到达,通过产生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哮喘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针对这些效应分子的拮抗剂如抗IL-8受体抗体、抗IL-17抗体,DNA酶显示出对中性粒细胞哮喘的治疗作用,但应用于临床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本文主要就中性粒细胞在哮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蒋靖生 《微创医学》2002,21(5):711-713
近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在诱发、维持和加重变态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指来源于Th2细胞分泌的IL-4,IL-5,IL-9的IL-13.许多研究支持这种说法,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是由于Th2细胞反应的相对增高伴随Th1细胞反应的相对降低所致.因此,人们提出拮抗Th2类细胞因子或给予Th1类细胞因子将有助于哮喘的治疗.本文就近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动物模型。方法卵蛋白(ovalbumin,OVA)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致敏构建新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行肺功能测定,评估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类计数气道炎症细胞比例,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Q-PCR检测肺组织Th1、Th2和Th17细胞偏移情况。结果 OVA和LPS联合致敏可以诱发更剧烈的AHR。BALF分类计数显示嗜酸性粒细胞(EOS)和中性粒细胞(NEU)比例分别为(16.09±4.42)%和(28.63±8.89)%。病理学观察可见明显的哮喘样炎症改变。Q-PCR结果显示单独OVA致敏肺内T细胞主要向Th2方向偏移,联合致敏以向Th17方向偏移为主。结论成功构建以Th17应答占优势、肺内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支气管哮喘小鼠Th 17细胞和IL-17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ATO组.末次激发24小时后,测定气道肺阻力,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h17细胞阳性率.ATO干预20小时后,检测培养上清液及BALF中IL-17及IL-4水平.结果 ①哮喘组BALF中各类炎症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TO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②哮喘组肺阻力、脾脏CD4+T细胞总数、Th17细胞阳性率、BALF中IL-17及IL-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TO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③ATO干预组培养上清液中IL-17、IL-4含量显著低于原液组(P<0.01).④Th17细胞阳性率、IL-17含量均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TO能够抑制Th17细胞、IL-17的表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了。新近的研究证明气道炎症是它的病理基础和核心。其发生与免疫反应细胞及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有密切相关。其治疗也是针对疾病本质给予相关药物,如皮质激素等。  相似文献   

17.
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细胞。MDSC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Th17细胞属于CD4+ T细胞亚群,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IL-22等细胞因子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MDSC可通过表达精氨酸酶-1、IL-1β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等调控Th17活化,进而影响炎症性疾病的过程。本文综述MDSC调控Th17细胞的作用方式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哮喘等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海霞  杨晋辉 《医学综述》2013,(20):3676-3679
辅助T细胞(Th)17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Th1和Th2,是可产生IL-17的T细胞亚型,它具有独立的分化发育机制.Th17的活化需要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6、IL-23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活化的Th17进一步促进细胞因子分泌,Th17主要通过分泌IL-17、IL-21、IL-22等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和疾病发生.Th17在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h17也为研究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细胞(Treg)、Th17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reg和Th17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 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各8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1L-10)、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HE染色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程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reg、Th17细胞占CD4+细胞百分率情况.结果 哮喘组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25)+~Foxp_3~+细胞占CD_4~+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_4+IL-17~+细胞占CD_4~+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_4~+CD_(25)~+Foxp_3~+细胞/CD_4~+IL-17细胞比值与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呈负相关(r=-0.894,-0.957,-0.886;P均<0.01).结论 Treg/Th17在小鼠哮喘模型中存在失衡表达,提示Treg/Th17失衡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是对哮喘发病免疫机制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IL-17及其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17是最近新发现的具有强大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Th17细胞分泌。IL-17能有效地介导中性粒细胞动员的兴奋过程,从而有效地介导了组织的炎症反应。大量研究表明,IL-17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就IL-17的基本生物学性状及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