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目的】评估单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与双次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256例不孕患者进行387周期人工授精,分为单次人工授精(158周期),双次人工授精(229周期),比较两组的精子活动总数和妊娠率。【结果】单次IUI组与双次IUI组相比活动精子总数分别为(13.72±5.54)×106和(25.60±10.31)×106,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获得的妊娠率分别是8.9%和16.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次IUI是提高人工授精妊娠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精子DNA完整性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1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精子DNA完整性将其分为A组(精子DNA完整性30%)34例、B组(30%精子DNA完整性60%)42例以及C组(精子DNA完整性≥60%)35例,观察三精子质量及人工授精后的妊娠结局。结果:B、C组的临床妊娠率、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C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率高于B组,但仅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以及精子数目、前向运动精子率均为A组B组C组。结论:精子DNA完整性与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密切相关,DNA完整性越好,精子质量越好,妊娠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精液质量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不孕症夫妇151对共进行294个IUI治疗周期,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294周期基础正常形态精子〈4%组与〉4%组比较,妊娠率分别为7.86%和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4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30×106和〉30×106的3组妊娠率分别为16.2%、15.1%和9.3%。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0×106时妊娠率下降,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影响IUI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与周期妊娠率与继续妊娠率的关系.方法:从不孕症患者中筛选出有自然周期无成熟卵泡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采用阴道超声观察克罗米芬(CC)(A组),CC联合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B组),CC HMG 补佳乐(C组),观察三组不同促排卵治疗周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加以分析统计,以探讨其对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C组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厚度>6 mm,周期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6 mm组,P<0.01,在妊娠病例中A型、B型内膜妊娠率明显提高,C型无妊娠发生.结论:CC对子宫内膜周期性增殖具有不良影响,而补佳乐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可能预测促排卵周期的妊娠几率.  相似文献   

5.
三种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季钢 《安徽医学》2002,23(4):17-18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超促排卵的最佳方案.方法对56例宫腔内人工授精,使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克罗米芬(CC)周期7例,无妊娠;妊娠率0%.CC 10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周期16例,妊娠人数3人,妊娠率18.75%.HMG周期33例,妊娠人数11例,妊娠率33.33%.结论 HMG超促排卵方案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的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的临床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冻融胚胎移植共1 372周期,其中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1 014周期,微刺激周期冻融胚胎移植358周期,微刺激周期中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方案127周期?克罗米芬+HMG方案77周期?来曲唑+HMG方案154周期?比较各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FSH?LH?E2)水平?移植日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级别?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结果:自然周期和微刺激周期冻融胚胎移植在胚胎种植率(26.7% vs 31.5%)?生化妊娠率(50.2% vs 57.5%)?临床妊娠率(43.5% vs 51.1%)?活产率(38.0% vs 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流产率(9.3% vs 9.8%)?晚期流产率(1.8% vs 1.6%)?异位妊娠率(1.6% vs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刺激周期各用药组之间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自然周期内膜监测或药物微刺激促排卵周期行FET内膜准备,较适合于冻融胚胎的移植?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54-58
目的分析尿促性腺激素(HMG)、来曲唑(LE)、克罗米芬(CC)三种促排卵药物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排卵功能障碍致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HMG组、LE组、CC组,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分别单药应用HMG、LE、CC作为促排卵治疗方案,然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对三组患者促排卵治疗前、HCG注射日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及血清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促排卵治疗后,LE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VI、FI、VFI水平高于HMG组或CC组,子宫动脉PI、RI、S/D水平低于HMG组或CC组,HMG组患者的VI、FI、VFI水平高于CC组,HMG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FSH、E_2水平高于CC组或LE组,血清LH水平低于CC组或LE组,LE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排卵功能障碍致不孕症患者的单药促排卵治疗中,相对于应用CC方案或HMG方案,应用LE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小,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超声监测子宫内膜预测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类型,对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8例排卵障碍妇女。39例采用促性腺激索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超短方案,29例采用常规HMG方案作促排卵治疗。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回声类型。注射HCG后每例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以妊娠情况评定促排卵疗效.结果:完成促排卵治疗共56例.其中GnRH-a超短方案组31例,常规HMG组25例,子宫内膜厚≤10mm者分别为2例和4例,均未妊娠;≥15mm者分别为5例和2例.持续妊娠率均为0;11.0~14.9mm者分别为24例和19例,持续妊娠率分别为4l.7%和36.8%。子宫内膜回声呈三线型者各有21例和17例,持续妊娠率分别为47.6%和35.3%;同质型者各有10例和8例,持续妊娠率分别为0和12.5%.结论: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治疗时.注射HCG日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回声类型,可以成功地预测IUI的妊娠率,当子宫内膜厚≤10mm或≥15mm或为同质型回声时,预示妊娠率低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C)对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促排卵周期IUI治疗的4 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与处理后TPMSC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中TPMSC偶见活精至100×106.TPMSC<0.15×106 有15例,有1例妊娠(IUI日精液处理后偶见活精);TPMSC>60×106有10例,均未妊娠.对TPMSC (0.15~60.00)×106的共4 154例病例进行分析.各组女性年龄、不孕年限、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为13.5%(576/4 154),最高的组为(5.00~<10.00)×106(16.0%),各组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结论 处理后TPMSC在(0.15~60.00)×106行IUI均可达到较好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患者临床妊娠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225例接受IUI助孕共400周期的不孕症患者,回顾分析女方年龄、治疗方案、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IUI周期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女方年龄>38岁的临床妊娠率(8.22%)低于年龄<30岁(21.74%)和30~38岁(17.48%),P<0.05;促排卵方案(CC、HMG、CC+HMG)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05%、19.66%和14.71%,高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7.14%,P<0.05;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组的临床妊娠率(23.56%)高于内膜<8 mm组的临床妊娠率(13.27%),P<0.05;第1至第5周期的IUI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30%、15.60%、9.38%、0%和0%,多次重复IUI周期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方年龄、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方案均会影响IUI的临床妊娠率,但增加IUI的治疗周期数并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应综合各种因素再次评估患者的妊娠率,必要时进一步查找多次助孕失败的原因或改行IVF-ET助孕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处理后精液参数对夫精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学变化及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PTMS)对以男性因素为主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共266个男性因素为适应证的IUI周期,依照注入活动精子数分比较各组妊娠率,同时按Krüger’s精子形态学严格标准法比较精子正常形态率对IUI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266个周期中,临床妊娠39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4.66%,PTMS<10×106(A组)、10×106≤PTMS<20×106(B组)、PTMS≥20×106(C组)这三组发热妊娠率分别为8.57%、12.87%和21.05%,其中A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子正常形态<2%(Ⅰ组)、2%~4.5%(Ⅱ组)、5%~14.5%(Ⅲ组)、≥15%(Ⅳ组)这四组的妊娠率分别为3.03%、15.23%、15.11%和20.83%,第Ⅰ组和第Ⅳ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男性因素为主的IUI周期中,精子正常形态率<2%及精液处理后PTMS<10×106时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苏亮  罗平  罗江霞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091-1093
目的探讨精液常规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患者的178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并根据妊娠结果分成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对主要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及精子总数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IUI治疗178个周期,临床妊娠3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9.10%(34/178),IUI治疗累计临床妊娠率为27.20%(34/12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率无影响。结论不孕夫妇进行IUI治疗,当精子总数≥100×106或精子密度≥20×106/ml时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周期数与临床结局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96个IUI周期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625例患者行2196个IUI周期,有329例获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5%,夫妇累积妊娠率为20.2%。第1、第2、第3、第4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14.9%、12.9%、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4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7%、10.1%、8.9%、6.3%,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9.7%、20.2%、26.7%、25.0%。两两比较分析显示1个周期组与2个周期组及3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治疗中适当增加助孕周期数可以增加累积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探讨禁欲时间对精液参数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育不孕患者共1 098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的精液参数,包括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PR%)等;根据禁欲时间1(包括 < 24 h)?2?3?4?5?6?7 d分为7组,比较各组精液参数及妊娠率;女方患有子宫?输卵管?卵巢等病变的周期被排除后,共740个周期,比较各组妊娠率? 【结果】 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有上升趋势,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有下降趋势?1 098个IUI周期共获得147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是13.4%?上述各组妊娠率依次为29%?15.6%?14.3%?13.7%?11.1%?8.8%和9.7%,妊娠率呈下降趋势,1组明显高于其他6组(P < 0.05);排除女方病变后,获得101例临床妊娠,总妊娠率是13.6%,各组妊娠率依次为35%?18.2%?15.2%?15.1%?9.7%?8.1%?5.6%?【结论】 尽管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精子密度和PR总数呈上升趋势,但IUI妊娠率呈下降趋势,禁欲1 d的夫妻显示IUI妊娠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6例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夫精IUI治疗,分析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双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促排卵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比较,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单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自然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的周期妊娠成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何茜冬 《中原医刊》2007,34(14):22-23
目的探讨影响男性因素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成功的部分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因男方因素行人工授精治疗的病例资料92例,共133周期,妊娠26周期,为妊娠组,余107周期为非妊娠组。比较两组男女年龄、卵泡数、内膜厚度、处理后精子质量的差异。结果妊娠组妇女年龄较非妊娠组年轻。两组之间卵泡数、处理后精子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男方年龄、内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方年龄、卵泡数、处理后精子质量影响男性因素IUI治疗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同一周期精液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TMS)及授精次数对官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34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将不同的PTMS区间分成4组,比较PTMS对IUI妊娠结局的影响;同时比较同一周期中单次和双次IU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③结果 234个IUI治疗周期中各组PTMS分别为≥40×10^6、(40~20)×10^6、(20~10)×10^6、≤10×10^6.所获得的临床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7.14%、16.13%、17.50%、7.03%,其中第4组与其余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6个单次IUI周期和98个双次IUI周期各获得11.11%和12.24%的周期临床妊娠率,两组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PTMS≤10×10 ^6时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同一周期授精次数对IUI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潘铁梅  李采霞  王杜娟 《医学综述》2012,18(8):1266-1267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归纳分析本生殖医学中心117对夫妇188例夫精IUI的情况,并分析年龄、周期数、方案(自然周期、促排周期)及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17对夫妇188个周期中有26个周期获得了妊娠,妊娠率为13.83%,其中年龄、周期数、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无关(P>0.05),而促排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P<0.05)。结论患者年龄<35岁,精子前向运动>5×106,促排周期者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反应(AR)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接受IUI治疗的128例患者检测自发AR率、Ca2+载体A23187诱发AR率,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精子AR率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妊娠组的自发AR率为7.7%,诱发AR率为51.9%,非妊娠组的自发AR率为7.0%,诱发AR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