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城乡社区居民的抑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2~10月选取成都市城区和农村4个社区的35~70岁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用表为患者健康问卷PHQ-2抑郁筛查量表。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2 027人,其中城区1 015人(女性616人,男性399人,平均年龄58.90±9.48岁),农村1 012人(女性582人、男性430人,平均年龄54.94±9.64岁)。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35~70岁抑郁患病率为2.91%(59/2 027),其中城区为4.33%(44/1 015),农村为1.48%(15/1 012);城区明显高于农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6,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人群之间抑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婚人群抑郁患病较多;而职业、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状况与抑郁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城乡社区居民抑郁筛查患病率较高,离婚人群是防治抑郁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成都市城区和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2~10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城区和农村4个社区35~70岁的2011人进行高血压的发病情况调查,并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市35~70岁高血压人口标化患病率为31.30%,其中城市患病率为39.03%,明显高于农村的2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围、心率、空腹血糖及文化程度是男性患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年龄、腰围、心率、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尿酸是女性患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应加强对腰围增粗、血糖异常和心率增快居民进行高血压防治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浙江两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城乡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开展社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个县区,对74 17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对现患病例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5.92 % ,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 =160.89,P <0.05 ) ,城市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5.89% )高于农村(5.22 % ) ,农村女性标化患病率(6.09% )高于男性(4.30 % )。糖尿病家族史、恶性肿瘤史、高血压史、超重、年龄为城市社区人群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9、1.96、1.89、1.06、1.04 ) ,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海产品摄入多、肥胖、年龄为农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3、1.80、1.21、1.11、1.03) ,水果摄入多为城乡社区人群保护因素。结论 控制体重、高血压,倡导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是社区居民预防控制2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成都市城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2月-10月对成都市区14个社区居委会中35~70岁常住(2年以上)居民994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定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成都市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4.87%,标化患病率为39.21%,其中男性为41.07%,女性为38.20%,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3,P〈0.001)、尿酸(OR=1.003,P=0.001)、心率(OR=1.014,P=0.027)及腰围(OR=1.624,P〈0.001)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尿酸、心率及腰围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 387名,应用统一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并测定肺功能,记录COPD患病率,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387名中配合调查者1 920名,资料完整可用于分析者1 873名,其中175例诊断为COPD,COPD患病率为9.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174,95%CI:0.107~0.284,P=0.000)、年龄(OR=0.505,95%CI:0.430~0.593,P=0.000)、体质量指数(OR=0.696,95%CI:0.513~0.944,P=0.020)、受教育程度(OR=0.388,95%CI:0.184~0.820,P=0.013)、经济收入(OR=2.082,95%CI:1.418~3.058,P=0.000)、儿时咳嗽史(OR=0.766,95%CI:0.608~0.967,P=0.025)、厨房通风(OR=1.480,95%CI:1.085~2.018,P=0.013)、吸烟(OR=0.82,95%CI:0.687~0.979,P=0.028)、被动吸烟(OR=0.213,95%CI:0.143~0.373,P=0.000)与COPD发病相关。结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较高,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COPD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国9省市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706例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08%(标化后11.57%),其中男性为14.59%(标化后14.84%),女性为10.21%(标化后9.2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女性人群中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卡方检验P<0.05),而在男性人群未见明显趋势(趋势卡方检验P>0.05)。高尿酸血症伴发疾病中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80.40%),其次为超重和肥胖(74.61%)、高血压(58.32%)、腹型肥胖(45.47%)、糖尿病(1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OR=1.01,95%CI:1.01~1.02)、男性(OR=1.36,95%CI:1.21~1.53)、高甘油三酯血症(OR=4.28,95%CI:3.84~4.76)、高胆固醇血症(OR=1.19,95%CI:1.06~1.33)、高血压(OR=1.17,95%CI:1.05~1.30)、肥胖(OR=1.69,95%CI:1.52~1.88)、饮酒(OR=1.36,95%CI:1.19~1.56)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增加以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病的密切关系,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充市社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评估本地区的糖尿病现状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充市顺庆区8个街道办事处,以户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5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南充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33 865人,发现2型糖尿病5 279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5.6%,男性患病率为18.1%、女性患病率为14.2%,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93,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OR=1.113)、年龄(OR=1.034)、体质量指数(OR=1.013)、腰围(OR=1.015)、糖尿病家族史(OR=3.359)、高血压史(OR=1.313)、收缩压(OR=1.010)、舒张压(OR=0.985)、杂粮摄入量少(OR=1.241)、鲜奶摄入量少(OR=1.223)、薯类摄入量少(OR=0.684)、水产品摄入量少(OR=1.145)、水果摄入量少(OR=0.680)、高甘油三酯(OR=1.222)、高胆固醇(OR=1.086)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22)。结论南充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针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城区10家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障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气道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6月至12月,对辖区内的10家社区4096名居民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判读所有肺通气功能报告,异常肺功能结果按类型、性别、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人群肺通气功能障碍率总计为44.2%,各类型发生率分别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占3.3%,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占7.0%,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占10.9%,小气道功能障碍(小气道异常)占23.0%。男性阻塞性通气、限制性通气、混合性通气发生率分别为13.5%、8.7%、4.9%,明显高于女性的8.6%、5.6%、1.9%(P<0.01);按年龄分层统计显示:阻塞性通气、限制性通气、混合性通气发生率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阻塞性通气(OR=1.408,95%CI:1.066~1.861),限制性通气(OR=2.010,95%CI:1.466~2.75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阻塞性通气(OR=1.572,95%CI:1.105~2.237),限制性通气(OR=2.244,95%CI:1.541~3.269)]是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年龄、吸烟、粉尘接触、低体重、儿时慢性咳嗽史、过敏史还是阻塞性通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某城区10家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障碍率较高,危险因素除了年龄、性别、呼吸疾病家族史、过敏、低体重等内因外,还包括吸烟、粉煤尘接触等外部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早期干预,对上述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均有重要意义。目的:明确山东沿海20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设计: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对象:调查范围为山东省沿海城市,包括青岛、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抽取年龄20~80岁本地常住(≥5年)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人群为调查对象。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长住居民约5000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采用Sysmexchemix-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血脂、血糖、血肌酐,试剂购自日本西斯美康公司,其中血尿酸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1.77%和2.32%。尿酸值高于正常者,在第3天再次抽空腹血进行复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生率,以及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果:计划调查5500人,实调查5003人,应答率为90.96%,其中男性2395人(47.87%);女性2608人(52.13%)。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3.19%,按照2000年山东人口标化率为13.27%;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8.32%,8.56%,χ2=108.52,P<0.01),男性发病风险为女性2.5倍(OR=2.5)。痛风的患病率为1.14%,标化率为1.10%;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94%,0.42%,χ2=30.38,P<0.01),男性发病风险为女性5.3倍(OR=5.3)。②正常人群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343.40±84.54),(258.90±70.90)μmol/L,t=48.03,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469.43±48.08),(399.73±104.91)μmol/L,t=11.70,P<0.01]。男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502.44±106.76),(403.48±52.72)μmol/L,t=2.07,P<0.05]。③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发生率为8.64%。④女性50岁以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而男性6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0~59岁为高发年龄段,60岁以后又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且女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平均年龄比男性分别晚7.5和8.5岁。⑤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酒频率、饮酒量、食贝类量及频率、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为男性高尿酸血症独立的危险因子,OR=1.016~30.217,95%CI(1.010~1.023)~(9.955~214.869);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重体力劳动为保护因素,OR=0.492,95%CI0.339~0.713,OR=0.755,95%CI0.575~0.991。年龄、高血压、食贝类量、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腰臀比、轻体力活动为女性高尿酸血症独立的危险因子,OR=1.022~27.34,95%CI(1.006~1.040)~(9.955~214.869);同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OR=0.428,95%CI0.223~0.820。结论: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②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危险因素包括贝类等海产品高摄入、低体力活动、腹型肥胖、肾功能减退、代谢综合征有关,其中男性还与饮酒情况,女性还与年龄有关。③男性在各年龄段均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的危险阶段,而女性则重点在50岁以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维吾尔族人群血脂异常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血脂异常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地区≥18岁的维吾尔族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分析该人群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4 504人,该人群总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0.84%,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为46.65%,其次为高甘油三酯(TG)血症(12.79%),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3.46%),高总胆固醇(TC)血症患病率最低,为1.18%,年龄标化率分别为49.41%、45.87%、11.47%、2.98%和0.9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女性的1.56倍(OR=2.56,95%CI:2.22 ~ 2.95),超重(男:OR=1.52,95%CI:1.16 ~ 1.98;女:OR=1.55,95%CI:1.27 ~ 1.89)、肥胖(男:OR=3.15,95%CI:2.16 ~ 4.61;女:OR=2.09,95%CI:1.69 ~ 2.60)、腹型肥胖(男:OR=2.01,95%CI:1.53 ~ 2.65;女:OR=1.78,95%CI:1.43 ~ 2.22)及女性糖尿病(OR=1.64,95%CI:1.27 ~ 2.12)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增加。 与女性体质指数(BMI)<24 kg/m2相比,男、女性超重、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随BMI逐渐增加(χ2=384.69,P<0.001),男性超重(OR=5.55,95%CI:4.03 ~ 7.63)、肥胖(OR=11.77,95%CI:7.94 ~ 17.45)使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增加更为显著(P交互=0.030),且该人群低HDL-C血症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加(P交互=0.039)。 结论 该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以低HDL-C血症为主。 体质指数与性别间对于血脂异常及低HDL-C血症患病率增加具有显著协同作用。 应重点关注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者,特别是男性超重、肥胖人群的血脂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天水市重性抑郁症的患病率、抑郁症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 于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人群,共1 1350人,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并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评价功能状态.结果 本组重性抑郁症时点患病率为3.6%[95%可信区间(95%CI)为2.1%一3.5%],其中女性(4.2%)高于男性(1.3%),城市(3.1%)高于农村(2.7%),年龄≥40岁为1.7%、≥40岁为3.5%、≥55岁为3.7%.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18岁(OR=2.37),≥40岁(OR=3.05),≥55岁女性(OR=3.13),农民(OR=2.14),无业和失业(OR=2.56),家庭年总收入≤5 000元(OR=2.98).重性抑郁症患者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为(56.98士12.37)分.结论 天水市重性抑郁症患病率较高,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较多,抑郁程度越严重,社会生活功能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探讨地区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普查了解杨家坪地区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群流行状况.在普查基础上随机抽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2.9%,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1.0%,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4.8%,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239,P<0.001).糖尿病患病率为4.5%,其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3.0%,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6.0%,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777,P<0.001).回归分析显示BMI(OR=3.865)、高血压家族史(OR =3.093)、年龄(OR =3.531)是高血压病主要危险因素,辛辣食物(OR=0.271)可能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糖尿病家族史(OR=3.737)、BMI(OR=3.187)、年龄(OR=2.555)是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地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高血压家族史、年龄是高血压病主要危险因素,辛辣食物可能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糖尿病家族史、BMI、年龄是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此次调查研究结果,可为杨家坪社区全科医生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廖晓阳  代华  伍佳  邹川  赵茜 《华西医学》2014,(5):809-811
目的调查成都社区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及城乡差异。方法2010年2月-10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城市和农村共4个社区,对被选人群中所有35~70岁女性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危险因素的方法。结果共调查成都市35~70岁社区女性居民1202例,城市社区616例,农村社区586例。患有高血压402例,总体患病率为33.44%,人口标化后患病率为35.27%。城市女性患病率42.86%高于农村女性2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7,P〈0.001)。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高血压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最多见的是腰围增粗(腹型肥胖),其后依次是高甘油三脂(TC)33.33%、高总胆固醇33.08%、餐后2h血糖异常28.86%、空腹血糖异常(IFG)24.38%、超重或肥胖16.67%、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5%。城市女性高血压合并腰围增粗、IFG和高TC人群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城市女性患者合并心血脑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高龄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情况,探究MCI与高龄老年人肌少症不同组分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为我国高龄认知障碍老年人肌肉减少的危险因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北京社区80岁以上老年人428例,年龄(86.34±3.57)岁。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MCI组。根据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的最新定义诊断肌少症,比较认知功能正常组与MCI组老年人在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慢病患病情况、身体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使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探究MCI与不同性别肌少症及其诊断组成成分(步速、握力、骨骼肌含量下降)的相关性。结果 (1)在428名研究对象中,MCI的患病率为21.5%(92/428)。MCI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其肌少症患病率更高(47.83%比32.14%,P=0.005),握力和步速也分别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的老年人(20.6 kg比23.3 kg,P=0.002;0.79 m/s比0.88 m/s,P=0.038)。(2)在总体人群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OR=1.93,95%CI:1.21~3.09)、低握力(OR=2.33,95%CI:1.40~3.87)和低步速(OR=2.33,95%CI:1.13~4.72)与MCI发生风险的增高有关。(3)按性别分层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肌少症患者MCI的发生率是女性非肌少症患者的3.26倍(OR=3.26,95%CI:1.47~7.19),低握力女性发生MCI的风险是握力正常女性的3.60倍(OR=3.60,95%CI:1.81~7.16),而低步速女性MCI的发生风险是步速正常女性的3.61倍(OR=3.61,95%CI:1.36~9.63)。在男性老年人群中,肌少症及其组成成分与MCI的发生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其相关性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社区高龄老年人MCI的患病率较高,肌少症及步速下降、握力下降与发生MCI风险均呈显著正相关,并在老年女性中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男性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2~12月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共4个社区的40~70岁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方式。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631人,其中城区301人,农村330人。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地区40~70岁男性COPD人口标化患病率为7.95%,其中农村为12.07%,城市为7.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年龄、BMI、吸烟量是男性患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地区男性COPD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其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重视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李兰馨  蒙怡  刘虹宏 《疾病监测》2015,30(11):953-958
目的 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及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法调查沙坪坝区成年居民1200人。利用2013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因素的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沙坪坝区成年居民吸烟率27.9%,饮酒率47.2%,超重率33.6%,肥胖率13.9%。男性吸烟、饮酒、超重率均高于女性(2=396.830、249.130、4.240,P0.05)。高血压患病率23.3%,糖尿病患病率8.8%,血脂异常率21.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2=6.195,P0.05),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2=0.890,P0.05),并在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质指数中分布不同(均P0.05)。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2=0.257,P0.05),并在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饮酒状况、体质指数中分布不同(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75)、文化程度增加(OR=0.835)是高血压的保护性因素,年龄(OR=1.505)、离退休(OR=1.128)、高血压家族史(OR=1.670)、体质指数增加(OR=2.496)、每周饮酒5次(OR=2.387)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每日运动量达6000步以上 (OR=0.634)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年龄(OR=1.540)、体质指数增加(OR=1.813)、高血压(OR=1.846)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沙坪坝区成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人群睡眠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男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国际公认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睡眠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32例60~99岁男性体检人群,平均(75.2±9.5)岁。低睡眠质量患病率为23.6%,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存在的睡眠问题主要是入睡时间≥30 min(占19.3%)、使用催眠药物(占18.8%)和主观睡眠质量差(占15.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OR=2.31,95%CI:1.63~3.27)、焦虑得分高(OR=1.18,95%CI:1.10~1.25)及抑郁得分高(OR=1.16,95%CI:1.09~1.23)是低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体检人群睡眠问题突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状况,并分析导致结节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体检站进行体检的普陀区在职教师1 755人次进行甲状腺超声和血生化检查,同时收集其工作岗位、精神压力、睡眠情况等信息。结果: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8.60%(1 204/1 755),结节大小在2 mm×1mm~43 mm×38 mm,多发854例(占70.93%)明显多于单发350例(占29.07%),其中双叶结节、实性结节较为多见。女性患病率为79.14%(751/949),明显高于男性患病率56.20%(453/806)(χ2=106.415,P0.00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1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77.78%(χ2=145.620,P0.001),不同性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所有年龄段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间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836,95%CI:2.149~3.743)、年龄(OR=1.736,95%CI:1.500~2.008)、岗位(OR=1.945,95%CI:1.722~2.196)、血糖(OR=3.369,95%CI:1.822~6.229)、精神压力(OR=9.884,95%CI:6.289~15.532)、血脂(OR=9.121,95%CI:4.897~16.988)、睡眠情况(OR=9.513,95%CI:6.322~14.313)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年龄、岗位、血糖、精神压力、血脂、睡眠情况等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倡导教师在工作中合理安排工作,树立健康管理观念,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廊坊市农村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廊坊市农村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进行CKD患病率、危险因素调查。分为CKD组和对照组,选择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血尿酸、肥胖等影响CKD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062人完成调查,CKD患病率为10.75%;CKD组(n=1942)与对照组(n=16120)比较,性别(χ2=87.927,P0.001)、年龄(t=11.855,P0.001)、收缩压(t=8.636,P0.001)、舒张压(t=4.812,P=0.028)、血尿酸(t=2.272,P=0.026)、空腹血糖(t=20.055,P=0.000)、三酰甘油(t=5.685,P=0.021)有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440,95%CI 1.732~2.194)、高血压(OR 3.734,95%CI 2.764~6.423)和糖尿病(OR 4.560,95%CI 2.650~5.850)是CKD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廊坊市农村成年人群中CK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和CKD发病率密切相关,在农村地区开展CKD的早期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云南省保山市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流行特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MS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生化检测,对保山市8 304名≥18岁常住居民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保山市成年居民MS患病率为11.9%(标化率11.3%),男性6.3%(标化率6.0%),女性17.1%(标化率16.3%)高于男性(χ~2=232.565,P0.001)。MS患病率以坝区、汉族、60~79岁组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MS患病率逐步升高(趋势χ~2=97.070,P0.001);男性MS患病率最高为35~59岁,而女性持续升高(趋势χ~2=121.495,P0.001);随着文化程度升高,MS患病率先降后升,男性高学历患病率高,而女性低学历患病率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坝区、年龄大、女性、汉族、畜肉超量、体质指数高及已经患慢性病可能是保山市MS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水平身体活动、高文化程度是患病保护因素。MS组分中血压升高、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及中心性肥胖检出率较高。结论 MS已经成为威胁保山市居民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议将大年龄人群、坝区居民、低学历女性及高学历男性、超重人群作为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