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壮骨肾宝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壮骨肾宝胶囊的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用薄层层析法对壮骨肾宝胶囊制剂中的白术,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外标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简单。灵敏,准确,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12-100ug/mL,r=0.9991,精密度RSD=1.2%,(n=6),重复性RSD=1.4%(n=6),平均回收率96.8%(n=6),结论:该方法为壮骨肾宝胶囊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修订了更年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处方中的人参和淫羊藿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人参和淫羊藿;淫羊藿苷的含量限度不低于0.13mg/粒。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提供了更年乐胶囊较佳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心痛康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对红参进行显微鉴别,白芍和淫羊藿进行薄层鉴别,并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和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 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25.34—126.70μg、淫羊藿苷在1.96—17.66μgg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芍药苷回收率为99.51%,RSD为1.29%,淫羊藿苷回收率为99.11%,RSD为1.62%。结论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完善前列瘙闭通胶囊的质量标准,以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枳壳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能准确的鉴别淫羊藿苷,HPLC能准确的测定柚皮苷的含量。测得柚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200μg~1.000μg,平均回收率为99.6%,RSD(n=6)为0.6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能够有效地控制前列瘙闭通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仙灵骨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和薄层层析法分别对处方中的淫羊藿、续断、丹参、补骨脂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淫羊藿苷在9.68~193.6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1.3%。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仙灵骨葆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薄层扫描法测定神雄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控制药物有内在质量,对神雄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结果:样品神雄精了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为0.218mg/ml,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8.13%,同一块板精密度测定结果RSD=1.09%,异板精密度测定结果RSD=2.28%。结论: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痛经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当归、吴茱萸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淫羊藿苷在0.19-0.98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前列癃闭通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Hypcrsi1 ODS 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1.0ml/min^-1。结果:淫羊藿苷在0.08μg~0.41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为0.9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前列癃闭通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穿龙骨刺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穿龙骨刺片(穿山龙,淫羊藿)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穿山龙、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穿龙骨刺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TLC鉴别中能检出穿山龙、淫羊藿,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1088~1.08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n=5),平均回收率97.57%,RSD=1.43%(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穿龙骨刺片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强脊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强脊炎丸中的淫羊藿、何首乌、党参、当归、川芎、白芍等六味主要中药进行了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944—0.944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1.92%。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强脊炎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三七、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鉴别人参、三七和黄芪的方法;方法:薄层色谱;结果: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一个方便、有效、分离度好的展开系统,可以同时鉴别三者。  相似文献   

12.
三种木香的气相色谱法鉴别与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别木香、川木香及土木香。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HP5(0.32mm×0.25μm,30m);载气:N2(99.999%);检测器:氢火焰。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建立了稳定可控的药材气相色谱图;应用系统聚类法可分为三类。结论应用气相色谱法与系统聚类法鉴别木香、川木香及土木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中药中农药残留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中药材的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同时农药残留物超标问题也阻碍了中药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针对甘肃省大宗道地药材当归、党参、甘草和黄芪,笔者综述了2009~2019年来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和和国内的标准的差距,并提出对中药中农药多组分残留检测技术研究方案,以期保证中药质量安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燕 《中国药业》2008,17(14):62-63
目的鉴别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等鉴别方法。结果前胡与其混淆品石防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所采用的鉴别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区分前胡和石防风。  相似文献   

15.
西洋参、人参、三七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一种实用、有效的鉴别西洋参、人参、三七的方法。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多种方法比较,最终选用TLC法,拟以图谱方式直观地反映出西洋参、人参、三七三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鉴别三者的目的。结果:找到一种实用,而且能有效区别西洋参、人参、三七的方法。结论:本文提供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西洋参、人参、三七药材(整货、饮片、粉末)的鉴别,而且亦适用于单味及成方制剂中西洋参、人参、三七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黄芪、人参和西洋参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黄芪、人参、西洋参中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农药的残留量。方法:收集不同地区流通品种,规范化GAP基地种植、一般种植及野生的药材,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和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被测样品中,黄芪检出了微量氯氰菊酯,个别样品检出了微量甲氰菊酯,均未超标;人参检出了微量氯氰菊酯,个别样品检出了微量溴氰菊酯;西洋参检出了微量氯氰菊酯,个别样品检出了微量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未超标。结论:可能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情况不同,不同药材农药残留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前胡伪品碎叶山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浙产前胡伪品碎叶山芹进行产地调查和鉴别。方法:采用生药学研究和理化分析法。结果:前胡及其伪品碎叶山芹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均有差异,可资鉴别真伪。结论:碎叶山芹不可作前胡药用。  相似文献   

18.
红芪多糖与黄芪多糖对大鼠抗衰老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研究红芪多糖与黄芪多糖的抗衰老作用,为充分发挥红芪的药用价值及临床红芪、黄芪的替代使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将50只清洁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芪组、黄芪组及维生素E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连续注射D-半乳糖6周造成衰老模型,并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红芪多糖、黄芪多糖及维生素E溶液,每日1次,持续6周。ELISA检测各组大鼠大脑SOD和MDA含量及GSH-Px和MAO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脑组织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红芪组与黄芪组MDA含量及GSH-Px活性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伴SOD含量与MAO活性明显增加(P<0.01)。红芪组与黄芪组比较,SOD、MDA、GSH-Px指标无明显差异,但黄芪组MAO活性明显高于红芪组(P<0.01);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结果均显示,模型组蛋白Ba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相比模型组,红芪组和黄芪组蛋白Bax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红芪组与黄芪组比较,蛋白Bax和Bcl-2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红芪多糖与黄芪多糖对大鼠抗衰老方面有相似作用,其抗衰老机制可能与其抵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9.
心脉通胶囊中大黄、红参、三七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心脉通胶囊中主要药材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红参和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可分别检出处方中大黄、红参和三七对应的斑点,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心脉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软脉灵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海峡药学》2009,21(8):54-56
目的建立软脉灵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制何首乌、白芍、黄芪和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丹酚酸B在0.00pg~1.83旭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RSD为1.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干软脉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