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全麻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和联合阻滞组(全凭静脉麻醉+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各40例。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药量及麻醉苏醒时间。比较两组在入室时(T0)、插管(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拔管30 min和出恢复室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术后3、6、12、24 h静息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24、48、72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发生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阻滞组麻醉药物(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用药量低于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全麻组(均P<0.05)。HR及MAP组间、时间及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拟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组(54例)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FT组(54例)术前椎旁神经阻滞+手术开始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30 min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两组患者均应用舒芬太尼1μg/(kg·d)静脉自控镇痛,手术结束后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返回病房。记录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手术结束后20 min(T3)、手术结束后2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术后2、6、12、24、48 h患者VAS评分,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总量,手术结束后患者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T组术后2、6、12、24、48 h各时间点的VAS...  相似文献   

3.
郑洁  胡滨  汪信  何丽  刘畅  刘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4):451-454, 458
目的评估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双腔管支气管麻醉组(T组)和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组(M组)。观察记录2组病人术后咽痛、声嘶、肺不张发生率;2组病人插管后(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10 min(T3)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气道压;记录2组病人术中麻醉药使用总剂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2 h(T4)、24 h(T5)、48 h(T6)VAS评分、睡眠质量、炎症因子含量。结果2组病人咽痛、声音嘶哑、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围手术期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使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均高于M组(P < 0.01)。T4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及各炎症因子均高于M组(P < 0.01);T5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各炎症因子均高于M组(P < 0.01);T6时间点T组镇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高于M组(P < 0.01和P < 0.05)。T1时间点T组气道压显著高于M组(P < 0.01);T2时间点T组PaO2和气道压高于M组(P < 0.05和P < 0.01);T3时间点PaO2显著高于M组(P < 0.01)。结论LMA-Fastrach喉罩联合椎旁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择期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G组),每组40例,G组进行单纯全身麻醉,TG组进行全身麻醉联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啶、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手术开始后30 min时(T1)、手术结束后1、6 h(T2、T3)采集患者静脉血样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记录术后2 d舒芬太尼用量、患者PCIA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及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记录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G组术后2 d内舒芬太尼总用量、PCIA次数和曲马多镇痛补救率均低于G组(P<0.05);TG组T1~3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低于G组(P<0.05);TG组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术后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在常规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对照组术毕前予以瑞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毕前予以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镇痛。比较2组术前1 h(T0)、拔管后5 min(T1)、拔管后30 min(T2)、拔管后1 h(T3)心血管反应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T0、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72 h(T6)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T3、T4、T5...  相似文献   

6.
张浩然  张运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5):642-644, 648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或氯胺酮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后咳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小儿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氯胺酮组(K组),各45例。2组患儿于手术结束后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丙泊酚(0.5 mg/kg)和小剂量氯胺酮(0.5 mg/kg),待患儿手术结束入监护室记录拔管后各时间段T0(拔管时)~T1(拔管后5min)、T1~ T2(拔管后10 min)、T2~ T3(拔管后15 min)、T3~ T4(拔管后20 min)、T4~ T5(拔管后25 min)、T5~ T6(拔管后30 min)咳嗽的发生率。分别于术后10、20、30、60 min以及2、4、8 h时间点记录术后疼痛评分,并记录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P组各时间段咳嗽发生率均低于K组,术后10、20、30、60 min时间点疼痛评分均高于K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对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儿童,在麻醉结束后静脉注射0.5 mg/kg的低剂量丙泊酚较注射0.5 mg/kg的低剂量氯胺酮能更有效地降低麻醉后咳嗽、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镇痛效果不如氯胺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组各30例。TPVB组(简称T组)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PVB+QLB组(简称TQ组)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腰方肌阻滞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置入输尿管导管时(T2)、建立经皮肾镜碎石通道时(T3)、手术结束(T4)及出室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记录2组患者的阻滞平面范围,记录额外使用阿片类药物情况,记录麻醉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局麻药中毒、异常广泛阻滞)。结果 2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罩插管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在胸外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行胸科日间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插管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监测患者入室时(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5min(T2)及拔管时(T3)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水平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麻醉苏醒后疼痛情况,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和镇痛补救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SpO2、MAP、HR相对稳定,且T1~T2段SpO2相对升高,MAP、HR明显降低(P<0.05);麻醉苏醒时间缩短,术后12h、24h患者VAS评分降低,镇痛药使用比例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呛咳...  相似文献   

9.
张颖  孔源  朱冰青  章敏  杨佳 《重庆医学》2023,(10):1520-152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联合音乐疗法对日间乳腺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拟于该院行日间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浸润麻醉组(A组)、超声引导下SAPB组(B组)、超声引导下SAPB+音乐疗法组(C组),各30例。A组由手术医生行瘤体周围局部浸润麻醉,B组、C组行手术侧超声引导下SAPB,C组手术期间同时联合音乐疗法。记录3组患者切皮时(T1)、肿块切除术时(T2)、缝皮时(T3)、术后30 min(T4)、术后60 min(T5)、术后120 min(T6)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前30 min及术毕时状态焦虑问卷(S-AI)评分,术中补救镇痛次数和局部麻醉药使用总量,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30 min S-A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江苏省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喉罩全麻组(LMA组)、髂筋膜阻滞组联合喉罩全麻组(F+LMA组),各30例。LMA组采用喉罩静脉全麻,F+LM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喉罩静脉全麻。观察两组静脉全麻诱导前(T0)、手术切皮时(T1)、手术30分钟(T2)、手术结束时(T3)及喉罩拔出时(T4)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记录两组麻醉用时(麻醉开始到手术开始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中用药(丙泊酚,舒芬太尼)情况,观察术后2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记录24小时内麻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1)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手术围术期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如皋市人民医院74例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GP组)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E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常规麻醉诱导,GE组每1.5 h在硬膜外注射7 ml 0.375%罗哌卡因,GP组行T4~T8四点椎旁阻滞,每个点均注射6 ml 0.375%罗哌卡因。比较两组围术期用药剂量,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30 min(T1)、拔管后即刻(T2)和术后24 h(T3)检测两组的CD4+及CD4+/CD8+比值,分别于T0、T3和术后3 d(T4)比较两组认知水平,比较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GP组围术期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的总使用剂量均少于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小儿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中炎症反应及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4~8岁择期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9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n=30),1.0 mg·kg-1氟比洛芬酯组(B组,n=30),1.5 mg·kg-1氟比洛芬酯组(C组,n=30)。B组和C组氟比洛芬酯均由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在手术开始前15 min,A组静注生理盐水5 mL,B组和C组分别静脉注射相应剂量氟比洛芬酯5 mL。观察手术开始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即刻(T2)、气管导管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5 min(T5)心率、SpO2,并于T0、T2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浆IL-10、TNF-α水平。T3、T4、T5采用麻醉苏醒期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水平、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同时间[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麻醉后20 min(T2)、术毕(T3)]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心率)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6、24 h)谵妄[谵妄评估量表(CAM)]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观察组CA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中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根据腹横肌阻滞用药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接受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接受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不接受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各组患者入室稳定状态(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腹后30 min时(T2)、气管拔管10 min后(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监测术后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及静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拔管时间、麻醉后护理单元(PACU)停留时间。结果 T2时间点A组患者的MAP低于B组和C组(P<0.05);T3时间点,A组患者的MAP低于B组和C组,且B组的MAP低于C组(P<0.05);T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多维度主动体温保护措施对妇科恶性肿瘤开腹手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我院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54例,按体温保护措施分为多维度主动体温保护组(多维度组)28例和常规体温保护组(常规组)26例。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即刻(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消毒铺巾后5 min(T2)、手术开始后2 h(T3)、手术结束时(T4)、气管拔管即刻(T5)6个时间点的鼻咽温。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测定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情况、术后48 h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及T1时间点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间点比较,T2~T5时间点常规组的鼻咽温明显降低(P<0.05),而多维度组无明显变化。与多维度组比较,常规组手术后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  相似文献   

16.
扬慧娟  胡壮文 《浙江医学》2023,45(8):855-85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PB)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其中采用全麻(对照组)和SPB阻滞(研究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24、48 h数字疼痛评分(NR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不同时点[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30 min(T2)和术毕(T3)]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前和术后48 h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术中瑞芬太尼用量。结果 研究组术后3、24、48 h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T1、T2和T3时点HR和MAP较T0时点均降低(均P<0.05);研究组T1、T<...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时监测沙滩椅位肩关节镜手术病人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改善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GB组与对照组(CN组),各43例。2组均于术侧C6横突前结节水平行超声引导下SGB操作,SGB组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6 mL,CN组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2组病人均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法行气管插管后机械辅助呼吸。随后改为沙滩椅位进行手术,术中调整通气策略逐渐升高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于入室平卧位10 min(T0)、SGB后10 min(T1)、诱导后平卧位10 min(T2)、诱导后沙滩椅位10 min(T3)、手术开始PETCO2 35~40 mmHg水平稳定30 min(T4)和PET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探讨帕瑞昔布钠减轻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急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择期下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NS)10 ml;B组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NS稀释至10 ml);C组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NS稀释至10 ml),术后每12 h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至术后48 h结束。术毕前30 min开始镇痛,配方为芬太尼15 μg/kg 加入NS 100 ml,镇痛模式为负荷剂量5 ml加持续剂量2 ml/h,补救镇痛给药每次0.5 ml,锁定时间为10 min。记录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和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1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采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β-EP、PGE2;记录术后1、12、24、48 h 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48 h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是否追加使用其它镇痛药和有无严重呼吸循环抑制。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其中C组自控镇痛泵所需按压次数最少、镇痛效果最好(P<0.05)。B、C组血浆PGE2 T2、T3、T4时点均低于A组(P<0.05~P<0.01)。C组T3和T4时点β-EP水平均较A组和B组升高(P<0.05~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增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显著减轻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手术后急性痛。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生成、增加内源性β-EP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羟考酮复合罗哌卡因连续收肌管阻滞(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KA手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羟考酮复合罗哌卡因组(OR组,n=41)和罗哌卡因组(R组,n=41)。术中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ACB,留置导管连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R组采用0.15%罗哌卡因镇痛,OR组采用2 mg羟考酮复合0.15%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和拔管后10 min(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首次按压PCA时间,48 h内PCA按压次数和吗啡补救镇痛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和β-内啡肽水平。结果:T2、T3和T4时,OR组HR和MAP均低于R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胸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老年胸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2 h早期认知功能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即刻(T2)、拔管即刻(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72 h,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MAP和H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胸外手术患者,可提高认知功能评分,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改善MAP和HR水平,其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