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仪刚  刘道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1):1003-1004,F0003
目的探讨胸膜下局限性病变的X线和CT表现,提高对该类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侣例胸膜下局限性病变病例的X线和CT表现。结果18例胸膜下局限性病变中,有3例炎性结节,2例炎性假瘤,3例肺腺癌,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肺结核。X线表现均为肺野外带胸膜下的实变样、类结节样阴影;CT表现为肺野外带或基底部胸膜下实变样阴影或类结节样阴影,并能显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特征性征象。结论胸膜下局限性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有其特点与差异,X线和CT的合理应用可提高鉴别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X线诊断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行X线造影。其中,34例手术切除,4例经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将X线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X线双对比造影发现病变率100%,定性诊断率73.7%。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依X线表现分为3种类型,以溃疡型最多见,双对比照片中的多重密度现象是溃疡性癌与其它类型癌鉴别的主要依据。结论X线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方法,对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如能与十二指肠镜配合,其正确诊断率可达94.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操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导管溢液病例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结果67例造影均一次性成功,影像表现符合诊断要求。术后病理诊断分别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2例,乳腺导管慢性炎症1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2例,乳腺导管癌4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有57例,X线诊断正确率85.07%(57/6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导管内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乳腺病变钼靶X线误诊常见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文亭  杜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18-119
目的 探讨乳腺疾病钼靶X线误诊的常见原因,尽量避免误、漏诊现象的发生。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10年6月我院行钼靶x线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而临床病理检查为乳癌的23例病例及钼靶检查为恶性病变而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最终经上级医院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的3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为女性,致密性腺体,年龄33~56岁。结果 14例小叶浸润癌误诊为小叶增生,表现为一侧乳腺小叶不对称性致密,结构紊乱;9例导管原位癌误诊为腺体囊性增生,表现为局限性腺体结构紊乱、致密,无明显钙化灶存在;2例钼靶X线提示小叶原位癌,病理误诊增生性病变,表现为微小肿块,周边有透亮水肿带;1例乳头状腺癌,病理误诊为内生乳头状瘤,表现为浅分叶肿块,周边明显透亮水肿带形成。结论 乳腺疾病的误漏诊时有发生,危害严重,其良、恶性肿瘤具有较为特征性的钼靶X线征象及体征,密切结合临床体检与钼靶X线征象综合分析,可明显减低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姜雪琴  刘敏  张庆华  顾伟  黄萍 《海南医学》2014,(15):2231-223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乳头溢液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15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溢液患者的导管造影X线表现。结果乳腺导管扩张5例,乳腺囊性增生症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乳腺导管癌2例,正常乳腺导管1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病变定位及定性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是乳头溢液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琪  刘艳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64-65
目的探讨肺部疾病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支气管镜检查之间的关联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60例肺部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与支气管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诊断、X线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等方面研究其特点。结果 60例病例中鉴别诊断为多,占50%(30/60),肺结核占40%(24/60),肺部其它疾病者占10%(6/60);检出肺部肿瘤6例,占总数的10%。X线表现多数同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病变形态,以斑片、结节、索条状阴影居多(占40%);X线表现有病灶者,支气管镜检均有异常发现,支气管镜检出肺部肿瘤的病例在胸部X线呈肺不张、块状影及弥漫性病变的病例中占40%(6/15)。在60例病例中发现有4组病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2例诊断Ⅲ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病例均为中、青年女性,X线检查病灶多在中、下肺野,镜下多见干酪样坏死物,占总病例的20%。5例支气管镜检发现黏膜呈纵行皱襞样变的病例年龄大于60岁,X线表现为肺不张及肺化脓症。6例镜后病理检查出"炎性上皮细胞"的病例镜下发现相应病变部位支气管管腔狭窄及管腔内结节凸起,X线表现不一。6例检出肺癌的病例其X线表现相应肺部病变部位与支气管镜检阳性发现部位基本一致。结论胸部X线表现与支气管镜检阳性发现有明显的关联性,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可确定支气管镜检查的重点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7.
容毅霜  兰凤婉  姚铁祥  李毅 《右江医学》2013,(4):571-572,637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对比剂逆流的X线征象,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56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时有对比剂逆流征象病例,分析其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病史、诊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6例有逆流征象的患者,静脉逆流14例,间质-淋巴逆流24例,混合性逆流18例。病因以炎性病变最多见(47例)。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时,逆流征象的出现,对于子宫内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绵窦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海绵窦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2例海绵窦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其中CT检查47例,CT血管造影(CTA)27例,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7例。结果1)血管性病变:海绵状血管瘤7例,动脉瘤20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7例;2)炎症性病变: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1例,副鼻窦炎症侵及海绵窦2例,硬膜外脓肿侵及双侧海绵窦1例;3)肿瘤性病变: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瘤3例,肺癌海绵窦转移2例,侵袭性垂体瘤累及海绵窦25例,垂体癌1例,鼻咽颅底恶性淋巴瘤1例,蝶窦腺样囊性癌侵及1例,脊索瘤侵及3例。结论海绵窦血管性病变以CTA诊断最为满意,可以行DSA检查同时给予介入治疗。海绵窦肿瘤和炎性病变,则以MRI多方位成像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软藤征”的病因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 63例经内窥镜进行胰胆管造影 (ERCP)示“软藤征”的胆道梗阻病例进行分析 ,并分析“软藤征”与癌性病变、良性病变的关系。结果 :5 8.73 % ( 3 7/ 63 )的“软藤征”征象系恶性肿瘤引起 ;41.2 5 % ( 2 6/ 63 )为良性病变所致。结论 :“软藤征”是各种肝外胆管急性梗阻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的X线征象之一 ,并非为胆系肿瘤所特有  相似文献   

10.
炎性假瘤、机化性肺炎及慢性肺炎是肺炎不同转归表现,统称慢性炎块,均可在X线和CT表现为肿块样病变,常需与肺癌、结核球、良性肿瘤鉴别。我们回顾分析了1989年至今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肺慢性炎块的X线和CT表现,并对手术后X线、CT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进行了对照分析。对肺慢性炎块的X线与CT诊断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解胜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08-108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表现,以提高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37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6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相符,8例X线诊断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误诊为导管扩张。乳腺钼靶平片:31例无异常表现,6例有导管扩张,4例有肿块。乳腺导管造影:20例导管内见充盈缺损,13例见导管内杯口状堵塞,7例导管有不规则扩张,2例导管壁不规则狭窄。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平片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有效方法,但应与导管内瘤、导管扩张症鉴别,宜做病理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高频X线摄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2 15例 (2 80个病灶 )患者均行乳腺高频X线照片 ,常规摄取双侧对照轴、斜位 ,部分加摄侧位及局部放大相。有乳头溢液者 ,加作患侧乳导管造影。本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结果 :肿瘤性病变 92例 ,其中纤维腺瘤 4 9例 ,纤维腺瘤合并囊肿 2例 ,错构瘤 2例 ,浸润性导管癌 35例 ,浸润小叶癌 2例 ,黏液腺癌 1例 ,多中心乳腺癌 1例。非肿瘤性病变 12 3例 ,其中乳腺炎性肿块 2 0例 ,腺小叶增生 2 3例 ,囊性增生 2 1例 ,囊肿 5 9例 (单纯乳腺囊肿 5 7例 ,积乳囊肿 2例 )。结论 :高频X线摄影对显示病变区微小钙化有明显优越性 ,而钙化灶的不同形态表现 ,对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有重要意义。但对乳腺肿块中的实性和囊性病变不能明确诊断 ,需借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 ;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诊断尚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X线表现和病变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行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回顾分析.结果 68例早期食管癌经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高达88.2%;单对比造影检出率仅14.7%.原位癌可疑检出率是33.3%;粘膜内癌的检出率为90.9%;粘膜下癌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明显优于单对比造影;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容易显示,原位癌X线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14.
结肠息肉样病变是结肠内良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也是与癌有一定关系的结肠内隆起样病变。双重造影检查发现这些息肉样病变形态各异,表现特殊,并有其特征性的X线表现。本文收集了我院1984年~1986年经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结肠息肉者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应用B型超声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50例其中包括肾癌37例,肾盂癌13例。B型超声诊断符合率,肾癌为92.1%,肾盂癌为76.9%。与X线肾盂造影进行对比分析,B型超声诊断对于肾癌优于X线造影,对肾盂癌则不及X线逆行造影。阐述了肾肿瘤的声象图特点,分析了B型超声诊断漏诊与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胃术后远期并发症的X线影像学特征,探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术后随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历年来因胃十二指肠良、恶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或全胃根治术后随访呈阳性的14例病例中的13例采用气钡双对比造影,1例行碘水造影和CT检查。结果14例中炎性病变5例,溃疡3例,套叠1例,残胃癌2例,复发癌3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结论胃术后并发症形式多样,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恶性并发症。而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因其经济、无创、易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炎性假瘤癌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3例炎性假瘤癌变,年龄49~54岁,均为男性。咳嗽、痰中带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X线表现为3~7cm圆形或椭圆形肿块阴影,无恶性病变征象。病理诊断为疤痕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 X线方面探讨隔疝的诊断及与先天性肺囊性病变 ,金葡菌肺炎、膈上巨大食管憩室和外伤性胸壁、腹壁疝的鉴别诊断。另外 ,还讨论外伤性膈疝的特殊类型—心包纵隔疝的 X线诊断。材料与方法 :4 8例经手术或 X线造影检查证实病例。结果 :详细询问病史 ,选择恰当的 X线检查方法 ,仔细阅读胸片 ,并提高对本病的警惕 ,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结论 :膈疝并非罕见 ,临床及 X线表现复杂多样 ,易误诊为各种胸膜疾病 ,延误诊断 ,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十几年来经手术及 X线造影检查证实的 4 8例膈疝病例。  相似文献   

19.
肠道克隆氏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59例慢性克隆氏病的临床及X线征象。病变多见于迴肠和迴盲部。多发性病变占36.8%。小肠肠腔狭窄最多(94.9%)。粘膜有卵石征18.6%,炎性息肉22%,术后复发5%。本文强调了临床、X线与病理综合诊断的原则及双重造影发现粘膜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X线方面探讨隔疝的诊断及与先天性肺囊性病变,金葡菌肺炎、膈上巨大食管憩室和外伤性胸壁、腹壁疝的鉴别诊断.另外,还讨论外伤性膈疝的特殊类型-心包纵隔疝的X线诊断.材料与方法:48例经手术或X线造影检查证实病例.结果:详细询问病史,选择恰当的X线检查方法,仔细阅读胸片,并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结论:膈疝并非罕见,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为各种胸膜疾病,延误诊断,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十几年来经手术及X线造影检查证实的48例膈疝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