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破伤风抗毒素(TAT)系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清所制得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治疗和被动免疫预防,作预防注射是使可疑感染者及时、快速地获得保护水平的抗体.本文予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中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吸附破伤风疫苗血清学效价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通过对采血时间、有效剂量范围的选择,建立附破伤风疫苗血清学效价检测方法,在3个实验室对10批破伤风疫苗用小鼠攻毒法和本研究方法进行19次效价检测,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建立了吸附破伤风疫苗血清学效价检测方法.吸附破伤风疫苗小鼠攻毒法和...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为特征.2002-03-2007-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破伤风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由于新的无菌接生法的应用,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但在一些偏远山区, 由于医疗条件差, 本症还是屡见不鲜. 笔者于1997-2001年在秦岭山区工作期间, 收治了8例破伤风患儿, 均采用针灸加常规方法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安定持续静脉泵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横纹肌痉挛的疾病,严重者可因喉肌痉挛而致死.安定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首选药物,但是半衰期短,容易蓄积中毒,用传统的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痉挛.如何有效控制痉挛,降低病死率,缩短疗程仍是一个医疗护理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进行一系例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利用护理工作中观察破伤风病人所出现的临床症状,药物的监测,生命体征的分析.结果:破伤风病人和一般病人在护理上有他们的相同与不相同的护理要求.结论:对于破伤风病人,在护理上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护理知识,特别在接触隔离护理上的要求性强,不能有半点疏忽.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破伤风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新生儿破伤风病的临床治疗经验 ,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 66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患儿中 ,治愈 36例占 54 .5 % ,好转 8例占 1 2 .1 % ,无变化 6例占9.0 % ,恶化 8例占 1 2 .1 % ,院内死亡 8例占 1 2 .1 %。结论 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极高 ,应以预防为主 ,积极宣传推广新法接生 ,应及早治疗 ,可予中西药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低破伤风并发症及其病死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2010年间集中收治的20例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人中痊愈18例,死亡2例,病死率10%.结论:在破伤风护理过程中,有效控制痉挛;注意肺内感染及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低破伤风并发症及其病死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2010年间集中收治的20例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人中痊愈18例,死亡2例,病死率10%.结论:在破伤风护理过程中,有效控制痉挛;注意肺内感染及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2例新生儿破伤风安置在专护隔离病房,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痉挛、窒息,注重脐部、皮肤护理以及营养供给等综合护理.结果:治愈4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细致周密的综合护理,对降低破伤风的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于生后7 d左右发病,俗称"脐风"、"七日风"、"锁口风"[1].新生儿破伤风其病情轻重与发病年龄、体质强弱、接生当时脐部处置有关,发病年龄越小,体质越弱,接生时脐部处理无菌观念越差,病情越重.发病后不及时就诊或不就诊,最终因频繁抽搐造成窒息而死.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21例,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破伤风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破伤风患者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 4例破伤风患者全部救治成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是外伤伤口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其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道阻塞,特别是窒息、肺炎、心力衰竭。破伤风患者病情变化较为急骤,要求护理同志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稍有疏忽往往造成死亡。因此护理工作在治疗破伤风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以中药破伤风存命汤治疗为主27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探讨。1.置患者于隔离明亮房间,每  相似文献   

15.
庾莉萍 《养生月刊》2007,28(7):613-615
6.破伤风疫苗:华兰生物有限公司吸附型破伤风疫苗获国家SFDA的临床试验批件。吸附型破伤风疫苗是继流感、流脑之后华兰生物有限公司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华兰生物有限公司拿到SFDA的临床批件后,将做临床方案,而后选择临床观察试验点,  相似文献   

16.
吕慧怡  赵蕊  章辉  邓卅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23):1837-1838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致命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是牙关紧闭,吞咽困难。由于儿童免疫的实施,破伤风在儿童中很少见。一般是外伤后,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伤口感染后末及时进行清创,使伤口内异物或坏死组织引起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破伤风发作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抗毒素系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胃酶消化提纯制得的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开放性外伤,特别是有感染破伤风危险的损伤后,临床常规用药.临床上注射治疗的病人很多,只有极少数过敏,与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TAT时,①不但要在皮试前详细询问既往有无过敏史,而且在皮试注射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要根据病情立即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②本例患者于皮试后50分钟出现过敏反应,故应延长对过敏体质患者的观察时间,③对条件简陋的门诊部,应加强完善抢救措施,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后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在厌氧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破伤风感染的潜伏期为6~12d,个别患者1~2d就发病。当被动物咬伤、烧伤、外伤伤后24h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判读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对150例在门诊接受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分别记录其皮试后20分钟和皮试后25分钟的皮肤判读结果,然后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0例患者做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后20分钟时观察判读结果,阴性45例,阳性105例,阴性率为30%,阳性上升至86%,阳性率为14%.经X2检验,皮试后25分钟阴性率与皮试后20分钟结果的阴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25分钟观察判读结果使其结果判读准确性提高,患者易于接受,护理人员工作量减轻,并可增进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了解,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徐春华 《四川中医》2006,24(5):57-57
目的:观察中药预防破伤风的疗效。方法:选择外伤且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或强阳性反应或为过敏体质者,予中药口服。结果:无1人发生破伤风,有效率100%。结论:口服中药预防破伤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